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分析与研究——以《政治与法治》为例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分析与研究——以《政治与法治》为例

时间:2023-09-08 16:15:04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曹玉佳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南京 210000)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是指穿插于正文之间主要以小楷字体呈现的具有补充性、探究性、解释性等功能的文本材料。辅助文与正文相辅相成,共同丰富了教材内容,构建了教材体系,促进了知识生成。因此,以高中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为例,对辅助文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与法治》中具有明确名称的辅助文包括“探究与分享”、“名词点击”、“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四大类,而另一类以名言形式出现的绿色框体材料也不容忽视,以下称为“名人名言”。五类辅助文在《政治与法治》中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以各类辅助文名称出现的次数为单位进行统计,具体如图1所示。

《政治与法治》中共有142条辅助文,其中:“探究与分享”栏目高达77条,占比约为54%;
“相关链接”紧随其后共38条,占27%;
“专家点评”与“名人名言”数量相当,各有11条,均占五类辅助文的8%;
名词点击仅5条,所占比例最小。总体来看,《政治与法治》辅助文以“探究与分享”为主体模块,以“相关链接”为次要模块,说明本教材侧重于通过构建一系列结构化的活动促进知识在动态中生成,在形成概念整体认知的同时拓宽思维的广度,这也与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1]观念相吻合。

1.探究与分享

“探究与分享”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具有主体属性的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与观点分享积淀核心素养的过程,其组成部分包括探究活动与分享活动两大类。在五类辅助文中,其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内容包罗万象,居于五类辅助文的首要地位,是链接正文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引导性材料。探究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在思辨性情境中建立问题模型并运用政治智慧解决两难性问题的能力,分享活动则偏向于在人际交往中将思想观点转化为口语表达的能力。二者侧重点各异,但却存在内在逻辑。探究为因,分享为果,只有经历了问题探究的过程,才能产生信息分享的欲望。

在《政治与法治》教材中,该栏目以蓝色为框体背景、以楷体与黑体为字体呈现方式、以“材料+问题”为情境构建模式。材料的呈现为情境塑造搭建了一个平台,而最终的落脚点则是情境下生成的问题。因此,以每条“探究与分享”中蕴含的问题数量为单位进行统计,根据问题的导向方式与目标指向,细分为四类:生活结合类、实践活动类、内容理解类、实例列举类。具体分布数量如图2所示。

第一类为生活结合类,共4条,主要特征是将生活关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如教材第13页“结合你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说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2],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折射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使知识走进学生生活深处,切身感悟新时代的到来。第二类为实践活动类,共10条,包括摄制影片、参观教育实践基地、代表发言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学生通过选择采访对象、分析访谈结果,为实现2035年与21世纪中叶愿景建言献策。由小课堂走进大社会,这一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政治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回到人民这一民主性的特点。第三类为内容理解类,高达77条,主要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程度,多以“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句式出现。第四类为实例列举类,共17条,主要通过引用和列举实例来证明论断的正确性。如,教材第2页“引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反映了政治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能够细化和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的具体行动。

2.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是指位于正文之后,通过博引与正文相关的论断、事例、数据、资料等达到补充、阐明、深化、扩展正文的目的,在点燃课堂热情的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内化正文内容。根据引用内容的不同,将相关链接分为四大类:经典论断类、知识拓展类、文化著作类、法规条例类。具体分布如图3所示。

第一类为经典论断类,共9条。主要涉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如,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教材中出现次数最多,反映出政治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特点。第二类为知识拓展类,共25条。主要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与发散,如,教材第13页“相关链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主体知识的解释与细化。第三类为文化著作类,共2条。如,教材第16页引用《共产党宣言》《告全党和全体劳动人民书》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诗歌《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来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使教材饱含政治性的同时增添了文化韵味。第四类为法规条例类,共2条,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0页)、《世界人权宣言》(第85页)。

3.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辅助文摘录了与政治、法治密切相关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的经典言论,主要呈现在绿色方框内。这一部分的引用是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智慧结晶,是思想理论的凝练升华。《政治与法治》共收录11条名言,涉及8位名人。

从图4可以直观看出,《政治与法治》中“名人名言”辅助文内容出自习近平的最多,为3条,加之出自邓小平的2条、毛泽东的1条,选自国家领导人的名言总计6条,约占总数的55%,如图5。国家领导人作为人民意志的凝结和党心民心的体现,其名言的多次出现丰富了教材的政治性。除去出自国家领导人的名言,其余名言均来自于法治模块,共5条,约占总数的45%。在法治模块只占本教材三课的前提下,政治与法治名言条数几乎达到均衡,说明本教材政治性与法治性并重,与旧教材相比,法治已成为新教材的亮点与特色。

此外,从时间维度进行纵向比较,以1949年为分界点,涉及1949年以前的名言共5条,均来自于法治模块。而1949年及以后的名言共6条,均来自于政治模块,这也说明了法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政治更加侧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与成就。从空间维度进行纵向比较,出自国内名人的名言共8条,占总数的73%。而出自国外名人的名言仅3条,占总数的27%,体现出我国的政治和法治具有中国特色,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

4.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是从专家的角度对教材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而这类问题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或思想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通过专家的口吻以权威性的正向话语进行解读,提高学生面对争议性问题作出适宜选择的能力。这类辅助文在《政治与法治》教材中的具体分布如图6。

从图6可以看出,《政治与法治》共有11条“专家点评”,该类辅助文在本教材各单元及各课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第二单元(共8条),而在第二课、第三课和第九课出现缺失现象,整体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专家点评”作为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解释的栏目,其分布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材的重难点所在,由此可以得出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主要包括在我国如何通过制度建立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人民在这些制度中如何当家作主,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至关重要。

5.名词点击

“名词点击”是指全部以文字呈现并对专业词汇、新兴概念等不易理解的名词进行特别说明。概念是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只有熟练掌握了名词的具体内涵,才能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表1列举了《政治与法治》中出现的所有名词。

表1 “名词点击”辅助文情况表

根据表1能够提取以下几点信息:一是“名词点击”分布不均,法治模块的专业性程度与理解难度高于政治模块。从整体来看,该栏目主要集中在法治模块,共有6个名词,占75%。以“疑罪从无”为例,对于较少接触法律知识的高中生来讲,很难从字面意思理解该词汇的含义,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专门解释,从而更好地衔接“人权司法保障”这一概念。二是所选名词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专业性与包容性。如,“中华法系”“社会规范”“法律体系”三者属于包容性强的词汇,每个词汇又可细分多个专业词汇。三是所选名词均与主体知识内容关系密切。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时,学生往往从表层理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混淆和扭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真正含义。因此,要对这两个名词进行重点说明,进而对于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形成正确的认识。

对辅助文内容的梳理与统计,得出《政治与法治》教材辅助文具有以下特点。

1.政治与法治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3]。政治为法治指明方向,法治又为政治提供保障。没有背离政治的法治,也没有脱离法治的政治。学习两者知识并探明二者内在逻辑是教材重编的应有之义与重点工作。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与设计,与旧教材相比,新版教材在原有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增添了法律模块,将政治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贯穿其中。

从教材中辅助文统计分析情况来看,辅助文在法律模块中占据较大比例。无论是“名词点击”,还是“专家点评”,都展现出法治与政治所占比例均衡甚至法治大于政治比例的特点,足以看出对于法治模块的重视。而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对法治的理解。如,通过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辅助文的学习,使学生通晓只有当社会的法治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才能保障各项决策的有效执行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贯彻落实,在明确政治方向的同时树立法治思维,达到以法治思维推动政治建设的目的。

2.实践价值取向凸显

20世纪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两位教育家均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紧紧相依的关系,教育来自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因此,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经验,新版政治教材在编制时突出了实践活动特色,努力摆脱思想政治教材枯燥乏味、理论高深的桎梏,使学生在社会活动的磨练中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融,达到“课程内容活动化” “活动内容课程化”[1]的目的。

《政治与法治》教材中落实实践活动特色的主要载体是辅助文,通过对于各类辅助文的调整与变动,丰富教材的生活性。在各类辅助文占比统计中,“探究与分享”占比约为54%,以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为主要材料内容,通过形成社会生活事件的看法、实例列举及围绕社会生活设计的活动来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教材第45页通过展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议程,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认识。

3.时代性充分彰显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体现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是指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内容要求等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辅助文作为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更应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学生的认知与辅助文的时代性相匹配。

《政治与法治》教材中辅助文体现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特征。从“名人名言”辅助文的时间维度来看,选自1949年及以后的名人名言共6条,且其中3条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链接”中经典论断类占9条,选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共7条,充分反映了时代要求,说明学生应从现任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了解当前国家的基本国情与形势政策。如,教材第21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统一互动中不断发展。

重新编写《政治与法治》教材使得辅助文得到了极大改善。辅助文在改善过程中显示了其独特之处,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外延边界重叠

在《政治与法治》教材中,虽然为每个栏目的辅助文赋予了名称显示其特性,但仍发现部分栏目的辅助文内容存在重复与类似之处。如,“名人名言”辅助文与“相关链接”辅助文中的经典论断类都是对于名言的引述。部分“专家点评”辅助文涉及对于专业名词的解释。如,教材第37页“专家点评”对于国家性质的解释、第48页“专家点评”阐述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概念的定义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名词点击”辅助文的范围有所交叉。部分辅助文外延边界重叠的现象,削弱了各类辅助文的突出特征,同时也导致学生在以辅助文作为学习正文的引导性工具时感到材料重复出现,增加了学习负担,从而降低了对于辅助文的学习意愿。

2.数量分布失衡

《政治与法治》中辅助文数量分布失衡的情况主要发生在“专家点评”与“名词点击”栏目。通过对这两个栏目的统计可知,“名词点击”集中分布在法律模块,对于政治模块中的相关名词解释较少。“专家点评”整体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在第二课、第三课和第九课无该栏目分布。但结合实际教学,会发现这几课之中也有设计该栏目的必要。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栏目中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对于高中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可增设相关栏目进行补充说明。

3.女性话语缺失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性别平等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更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准则。在《政治与法治》各类辅助文栏目中,“名人名言”类辅助文涉及了性别问题。由“名人名言”辅助文出处的雷达图可见,8位名人均为男性,缺失女性话语,当辅助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时,则会传递出有失偏颇的观念,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如若能够增添有关女性话语所占比例,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本教材“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优化辅助文不仅有利于发挥各类辅助文的独特优势,而且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意愿,切实发挥其辅助正文的本原作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三个维度入手。

1.编者维度:厘清边界内涵,确保信息独特

首先,编者在编订辅助文时应界定好各类辅助文的边界和明确的包含范围,对于目前存在的重叠模块进行系统整合,避免存在栏目交叉重叠造成辅助文混乱的现象,从而使每类辅助文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对于“相关链接”中经典论断类可以合并到“名人名言”栏目,“专家点评”中对于名词的定义合并到“名词点击”中,这样既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独特性,又使得辅助文系统化、科学化。其次,在编订教材时编者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教材的特性,提炼出每本教材的核心思想形成标签群,并紧紧围绕这些核心词汇进行辅助文的相关设计。以《政治与法治》为例,该教材可以提炼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大核心词汇,在进行每类辅助文设计时都应考虑到是否符合这三大标准,而《政治与法治》中“名人名言”栏目均为男性名言,这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有所偏差。因此应适当增添关于女性名人的经典言论,传递出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最后,编者在编订完辅助文时应对其数量进行统计,对于分布极不均衡的地方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重点考虑,及时增添需要补充的内容。

2.教师维度:二次开发教材,修正价值偏差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导性文本,而非强制性文本,教材的编写为教学指明了方向,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唯教材论”。同时,专家对于教材的编订是从一个宏观的理想层面出发,而将教材应用到具体实际教学之中时,可能会发生与理想层面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因此,为了使教材更加符合教学需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师要将“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灵活处理和对待教材并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应用价值。

3.学生维度:正确处理关系,发挥辅助功能

对于辅助文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抱有“辅助文不属于考试内容,学习辅助文只会增添学习负担”的错误观念,而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产生,使得学生主动抛弃了引导过渡的材料,造成政治学科抽象难懂的现象。因此,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正确处理正文与辅助文的关系,充分发挥辅助文的功能。首先,要真正理解辅助文的含义与功能,正确处理好正文与辅助文的关系,对辅助文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与学习,摒弃只学考试内容的错误观念,做到既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同时又能发挥辅助文的真正作用。其次,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学生不仅是辅助文的学习主体,更是开发主体。辅助文的设计开发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在思政课堂上,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辅助文进行模拟设计。开发主题紧紧联系本课所讲内容,设计完成后派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讲清该组辅助文设计的原因、编排、优缺点等,在提高辅助文使用频次的同时丰富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栏目辅助法治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1年3期)2022-01-18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倒开水辅助装置发明与创新(2021年39期)2021-11-05关于栏目的要求宁夏医学杂志(2020年3期)2020-02-27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国交通信息化(2019年10期)2019-11-16栏目主持人语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1期)2018-08-16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家庭影院技术(2017年11期)2017-12-20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4期)2017-01-20

推荐访问:为例 思想政治 法治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