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5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5篇

时间:2022-12-20 20:55:02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5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5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5篇

篇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但在但在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幼年时期, 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 统一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 涵及其历史进程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 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与会者合影(六届六中全会部分与会者合影( 19381938年年1010月 )月 )

 ◆◆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 9. 29——11. 6)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之统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 涵及其历史进程

 第一,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 把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在领导中 国 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 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 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的第一次飞跃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次飞遵义会议党的七大

 理论成果:

 中 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创立了 邓小平理人, 创立了 邓小平理论, 开辟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推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表” 重要思想, 实现了 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了 党的

 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提出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任务, 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树立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 提供了 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 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 在当代中国, 坚持马克思主义, 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 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和发展被实践证明了 的关于中国革命用 和发展, 被实践证明了 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第一,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的时代背景。第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代中共产党时期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革命道路。在个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 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 中国革命的经验, 分析和批判了 教条主义的错误, 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 军事、 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思想, 系统地阐述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路线和纲领, 精辟地论证了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毛泽东思想概论1945年党的七大,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思想人民共和国成以后, 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

 二、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是贯串于各个理论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论的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马克思主上, 第次明确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我们找到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确立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此基础上, 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 艰苦探索, 并取得了 重要的理论成果, 提出了 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 为中国各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建立了 不可磨灭的功勋, 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 重大贡献。

 一、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 “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总 总总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是在和是在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 “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 978年1 2月, 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 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2、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制定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个中点” 的基本路线, 概括了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个本

 1992年初,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 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 长期困扰和上深刻回答了 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 新阶段。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 这一科学概念, 科学阐述了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翌年又载入宪法。是马克思主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统一战线、 军队和国防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它开拓了 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主义的新境界;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 作出了 新的科学判断;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 逐步实现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 成功地走出了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 有着现实的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 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国际、 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 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世情、 国情、 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 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00年2月, 江泽民在广东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 “三个代表” 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正确回答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这一重大问题。

 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 历史进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 历史地位、 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内涵进行了 全面的阐述。

 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 路线、纲领、 方针、 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须努力符产力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

篇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二、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 主要目的:

  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

 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内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是毛泽东在1938年10《论新阶段》中提出的。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包括中国国情、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

  如何实现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 (二)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 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 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实践逐渐清晰起来的 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意义:

  指引我们党和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 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 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 一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

  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

  三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精髓和灵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心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 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 八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九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 十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十二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十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  十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 1、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 2、重要渊源和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以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4、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 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立场、观点、方法  理论目标  理论创新  理论观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 一脉相承:

 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 理论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理论基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理论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与时俱进: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从而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了领导核心、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奋斗目标等6方面内容,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二毛泽东思想 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 从形成和发展来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从主题来说,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从内容来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

 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 从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 三个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历史地位来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 历史根据:一五计划的经验教训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 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三大块

  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 标志萌芽的主要论著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主要思想包括: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等问题,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  标志形成的主要论著是:《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 主要思想包括: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初步阐述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  标志成熟的主要论著是:《<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 主要思想: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 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  主要著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

  其发展主要表现在: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和指导意义。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1、“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将永远保留下去”  邓小平在回答法拉奇的提问时表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 “在拨乱反正进程中,我们又遇到‘左’和‘右’两股思潮的干扰,请指出这两股思潮是什么,有何危害?  结合案例,谈一谈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 2、毛泽东的成功之道  丰富的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为毛泽东实现远大的志向奠定了深厚的学问基础  对社会的深刻了解,有利于把握中国革命的特点  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智慧  极高的领悟力  强健的体魄——担当大任的资本;知识之载,道德之寓

  3、为什么能成为军事统帅?  智慧第一的政治家  高瞻远瞩的战略家  具有非凡组织力的实干家  善于总结经验的军事理论家  既善于治军又善于打仗的军事家  意志顽强、敢闯新路的马克思主义者

  4、回望毛泽东、学习毛泽东  学习毛泽东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的精神  学习毛泽东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  学习毛泽东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 学习毛泽东忠于革命、无私奉献的精神

  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是否完全否定了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同志告诫说: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要恢复毛泽东同志那些正确的东西,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胡锦涛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 设伟大成就以及 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就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创建新中国,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特别是根据我国国情确立了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根据新形势和新实际,首次把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民主制度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 就立场、观点、方法来说,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 就理论目标来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把 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最高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最高追求。

  就理论创新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最早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 就理论观点来说,邓小平理论理论既 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

篇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和 三 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 2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 2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 2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 2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重大理论成果。

 .................................. 2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飞跃? ............................................................... 3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 3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果和精髓 ............................................................................... 6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 6

 二、毛泽东思想 ............................................................................................................... 7

 三、邓小平理论 ............................................................................................................... 7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8

 五、科学发展观 ............................................................................................................... 8

 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8

 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10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 、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 化 的 第 四 个 重大 理论成果。

 。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飞跃?

  一 、 毛泽东思 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第二次飞跃。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4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三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5 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成果和 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党的七大通过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变现出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幽灵雪峰,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 1 。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物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3。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科学成果;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是到的主题。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

篇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片断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接受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那一刻起,便同时领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

 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 2011 年七一讲话)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不断创新体制与完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二个重大问题。实现国家强盛与人民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三个重大问题。

 从整个党的历史来看,通常都是说这样三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段,是第一次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飞跃的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段,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个阶段,

 两次飞跃,三大成果,与时俱进,无限发展。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简单而精确的概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没有结束,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的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继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同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所谓理论飞跃,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这种升华,不是解决了个别理论问题,而是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谓理论飞跃,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是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要求我们实事求是,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第三毛泽东思想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形成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2007 年,党的十六大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2012 年党的十八大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次理论飞跃,体现了 21 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曾经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支出三个“必须”勾勒中国梦具体路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详细阐释“中国梦”。“中国梦”不仅寄托和抒发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意志情怀,更昭示着中华民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未来。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从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视角和时代立场去理解和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必定以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的态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以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谈体制转换 新中国成立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逐步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其中,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最根本的基础,而最终要实现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首先也是先从最基本的经济体制改革入手,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要在坚持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转换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转换,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僵化的、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目的。

 1978 年以来,以传统计划经济为体制对象、以市场为取向的中国经济改革已经经历了 30 多个春秋。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展开讲述)

 主要表现在: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在改革前,我国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 99%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不到 1%,而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的经济的比重已达45%;、、、、、、(继续延伸扩展)

 2)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基本形成,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而非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70%左右;、、、、、、(继续延伸扩展)

 3)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并且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继续延伸扩展)

 4)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到位,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在国家调控下主要由市场供求调节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延伸扩展)

 5)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突破,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以高度集中、统收统支为特点的传统财政体制已经基本打破,以分税制为特点的现代财政体制初步建立;、、、、、、(继续延伸扩展)

 6)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我国宏观调控已基本实现了从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继续延伸扩展)

 但是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展开讲述),主要是经济制度转换不到位,尤其是一些改革的瓶颈未能取得突破。(展开讲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和巩固、、、、、、(继续延伸扩展); 2)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继续延伸扩展); 3)市场体系不健全、、、、、、(继续延伸扩展);

 4)分配体制改革落后、、、、、、(继续...

篇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产生新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 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的? ?

 ●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的?  党的 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

  1938年 年 ,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这个命题。

 。

  1945 年,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对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

  毛泽东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1926 年的北伐战争胜利和1927 年国民革命的失败、 1930 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 )

 •

  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 “ 围剿 ” ;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

  但这一时期内,特别是由于 1931 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 左 ” 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

 经过延安整风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

 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 对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

 七大通过的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在总纲中确定 ,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 , 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

 毛泽东思想 ,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是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

 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具体地说 ,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 中国历史 、 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 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 , 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 , 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 。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 , 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 , 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 , 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 , 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 , 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的过程 ,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 1942 年 , 毛泽东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

 “ 我们要把马 、 恩 、 列 、 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 , 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

 只有一般的理论 ,不用于中国的实际 , 打不得敌人 。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 ,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 , 创造些新的东西 , 这样就用得了 。

 ”

 在这里 , “ 解决中国问题 ” 和 “ 创造些新的东西 ”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 、 相互一致的目标 。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这些历史经验加以认真的概括和提炼,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的特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 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 “ 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 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 表现出来 。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 , 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 , 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 , 也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 , 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合 。

 在这个过程中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 , 剔除其糟粕 , 吸收其精华 , 同时又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 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 , 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这样做的结果 , 就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

 概括地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 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 并且同中国历史 、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 , 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 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 在这里 , 我们必须搞清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和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两个概念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 , 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

 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 ,在世界观 、 方法论 , 以及宗旨 、 目标和基本原理等方面 , 是完全一致的 , 它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

  第二 , 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的继承者 , 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毛泽东思想正是这种融合的结晶与典范 。

  第三 , 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

 毛泽东思想就是这些丰富实践的总结和提炼 。

 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重要意义?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 、 方针 、 政策 ,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 、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 党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 创立了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

  党的十六大以来 ,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 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 ,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 , 既是一脉相承 , 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重要意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 、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 、 毛 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在 1941 年至 1942 年,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一些文章中使用过“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概念。

 1943 年王稼祥在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 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

 •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有两次概括:

 • 第一次是1945 年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 第二次是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 和1982 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

 •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和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决议 》 和十二大新党章的科学概括使我们搞清了四个关系:

 第一,搞清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关系

  其一,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提出的,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同一个思想体系,二者不能并列。

 其二,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简单的运用与发展,而是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搞清了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

 • 其一,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是产生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观点。的确,没有中国的特殊国情,没有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英勇实践,就不会产生毛泽东思想。

 • 其二,毛泽东思想又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针。这一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无比正确。

 第三,搞清了毛泽东个人和党的领导的关系。

 • 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共许多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则是它的集中概况。具体说来:

 其一,毛泽东思想不是某个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党和人民的实践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每一个理论创造,都凝聚着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

 其二,毛泽东的科学著作,特别是那些作为党的决议指示、报告和电文等,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产物,有的经过集体讨论,有。

 的是合著,有的是毛泽东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写出来的。

 其三,中共领导人:周、刘、朱、邓、陈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一些重要观点与看法被毛泽东概括到自己的著作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例如: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朱1925 年在苏联学习时提出的,在井冈山时期运用,后成为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思想。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5 年周在万隆会议提出的。

  第四,搞清了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错误理论的关系。

 • 其一,区分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关系。毛...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历史进程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