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消费主义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2023年度消费主义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8-15 13:05:04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消费主义论文范文第1篇论文摘要: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消费主义论文【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消费主义论文【五篇】

消费主义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广告既是当代社会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广告是一种社会行为模式,在消费品的销售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广告是一个产业,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叫做广告;广告是无所不在的符号系统,是无孔不人地赤裸裸地宣传消费文化。广告形塑着消费文化,而消费文化也丰富了广告的表现方式和符号价值。广告符号的泛滥,是导致虚假消费需求和消费异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重要表征。对于广告符号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文化危机,我们应保持理性的批判精神。

一、商品流动、广告符号与消费文化的形塑

就商品消费的本质而言,是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但是,“历史是富足的历史,而不是(基本)需要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满足消费者基本需要的使用价值作用不断弱化。“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不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某些‘固定’的需要,而是因为他们是‘头脑的需要’。满足我们的虚荣心。消费者之间的地位竞争以及对时尚的渴求,使商品在满足使用的同时,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为了进行社会地位竞赛,使消费品的效用在使用价值之外,“有了作为相对支付能力的证明和派生效用。消费品的这种间接的或者派生的用途,使消费行为有了荣誉性,从而使最能适应这个消费的竞赛目的的物品也有了荣誉性。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方面的荣誉竞赛,使物品所体现的社会意义不断强化,它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充当着社会身份区隔的作用。人们为了提高消费档次,对商品的时尚性非常重视。那些能够带来荣誉和地位的商品,可以大大超过其本身的使用价值,成为奢侈性消费追逐的对象。这些消费者对时尚的崇拜,带有宗教般的虔诚,这就使商品的符号意义进一步凸现。它不但体现社会地位,传播社会文化,商品的流动更具有文化互动作用。人与物品的关系在商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马歇尔·萨赫利斯(MarshallSahlins)所言:“被生产的物体是现代社会的图腾,而消费群体就相当于传统社会的部落。消费者被商品关系重新建构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商品符号的指向下,区隔为不同的消费阶层。

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于商品流动而显得格外重要。而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对于商品的价格产生决定性影响,时尚使商品具有非同寻常的符号价值。它通过对商品的编码,赋予商品特有的“社会生命”,使商品通过一系列的编码和解码,展现丰富而生动的社会意义。而在消费社会,消费者并非满足于功能性诉求,而是购物活动寻求自我表达的意境,鲍曼(Zqgmunt Bauman)指出:“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进的。”

在现代社会,广告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催化剂和商品符号传播的基本载体。广告以消费者熟悉的语言、语调和生活景象,传播和创造着生活方式。广告作为商品符号的制造者和撒播者,“通过一种同谋关系,一种与信息但更主要是与媒介自身及其编码规则相适应的存在,即时的勾结关系,透过每一个消费者而瞄准了所有其它消费者,又透过其它消费者瞄准了每一个消费者。……它参照的并非某些真实的物品,某个真实的世界或某个参照物,而让一个符号参照另外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外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外一个消费者。在不断的“参照”过程中,广告成为形塑和传播商品符号的最为重要的媒介。

在广告符号的语境下,商品在“消费需求”的导 向下被重新赋予“价值”。“将产品置于一种特殊的象征语境下,构成许多广告基础的基本技巧,这种特殊象征语境赋予自身没有意义的产品以意义。在广告符号作用下,商品的使用价值被符号价值所遮蔽,由于广告推销,商品发生了“意义转移”,广告的目的,“就是使消费品变成代表某种文化含义的符号象征,或是让消费者在消费品和某种文化意义之间取得某种习惯性联想,以至一见到某种在广告上出现过的产品,就联想到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因此,广告成为商品推销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已从媒介流程中的商业插播形式转变成传播的基本方式,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消费者对于商品的认识,大多来自广告媒介的传播,商品符号意义的获取,离开了广告,就很难得以进行。当代广告技术运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使广告成为人类技术消费的前卫领域。

二、符号消费、虚假需求与消费异化

在西方消费社会里,广告充当了买卖双方的中介,并营造着新的文化。“广告既是共同象征文化构筑的组成部分,又是共同象征文化的反映。在广告的象征语境下,消费者和商品进一步风格化。苏塔·杰哈里(Sut Jhally)认为:“资本主义“挖空”了产品的真实意义,与此同时,广告就把自己的意义灌注进去,填满那些空壳。通过广告,消费者得到的是通过符号编码的商品信息,并赋予了新的符号意义。“意义上的重组,使商品原有的‘自然’使用价值消失了,从而使商品变成了索绪尔意义上的记号,其意义可以任意地由它在能指的自我参考系统中的位置来确定。在广告社会里,商品的消 费不断超越使用价值和消费,而主要表现为符号消费。

符号消费导致了现实世界的虚拟化,“记号与影像的激增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之间的差别。消费者对商品的追求被罩上审美的光环,追求时尚、休闲、浪漫和狂欢,成为现代消费文化所鼓动的新内容。这些消费者热衷于符号的消费,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视而不见。广告商为迎合生产商的需求,将广告作为一种促销工具来控制消费者,使消费者购买一些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广告创造了虚假的需求,消费者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却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的需求。在广告的虚假信号鼓动下,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理解发生了重大转变,消费直接成为了主要目的和任务。

在符号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商品符号的标志性意义尤为看重。广告商和厂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旺盛需求,以符号形象取代商品的功能说明,以此诱导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商品符号的逻辑演绎过程中,广告不断创造出虚假的社会需要,“符号价值的逻辑代表了资本主义通过强加一种与商品的大规模生产之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秩序的最终胜利。商品符号被无止境地大量伪造,消费者陷于虚构的符号世界里,用金钱文化维持着无法满足的虚假需要。“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达成一致。哈维·弗格森指出,“这是一种及其有限的心里体制,它终将让位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精神‘系统’。愿望最终取代了欲望,并变成消费的动力。愿望是随心所欲,对现实需求无所顾忌,是彻底的消费主义。这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愿望,使消费上的禁欲主义完全失去了意义。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广告符号泛滥,导致消费的异化。弗罗姆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消费社会的异化现象,“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我可以买学问,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这学问别无它用。我甚至可以毁掉买来的绘画或书籍,因为除了金钱损失之外,我一无所失。只是有了钱我就有了权,得到我所喜欢的任何东西并随意处置它们。这是消费社会的典型异化图景,消费者为了消费而消费,商品失去本来的社会价值,成为金钱文化的依附品。这种异化的消费活动,是消费者意愿的表达,远远超过了欲望的层次。但是这种消费上的戏耍,并非真 正的自由。由于广告符号的操纵,厂商与广告主之间常常达成共谋,控制着消费社会的消费模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成为一种“强制性的非理性的目的。”这种非理性,是消费异化的直接结果。消费并没有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如弗罗姆所感叹:“在异化的享乐形式中,我心中什么也没有发生。

在消费社会,消费异化加剧了人的全面异化。卢卡奇(Lukacs, Gyorgy)把“物化”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之间的歪曲关系。这种歪曲形式表现在资本主义 的整个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物化”的后果是人们的工作越来越职业化,失去了对社会的宏观观察和判断,人们对物的追求代替了对生活和未来的思考,从而丧失了批判意识和评判能力。列斐伏尔( Lefebvre , Henri )在他的异化—日常生活评判理论中,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解释成一种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异化而无所不在的理论。他认为,在二十世纪,技术客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孤立的消费者和孤立的消费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消费品在本质上是一些自我包含着其意义的信号。这样,日常生活的符号学领域就把消费者归结为反映、自动的反应,归结为消极性。正如那些把功能设置在其结构中的装置,没有为操作者提供选择那样,大众传播工具也被组织得扫除了听众的独立性和判断。

三、广告符号化与消费主义文化危机

广告符号的泛滥,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消费传统、道德伦理乃至社会制度,使消费话语从原初意义上对需要的满足演变为无法满足的消费神话。面对光怪陆离的广告,“那种建立在真伪基础之上的意义和诊释的传统逻辑遭到了彻底颠覆,而那种和物质财富生产一样被工业化了的言语的生产,也就是神话(或范例),找到了现世事件。然而,广告符号提供的是真伪不分的混沌逻辑,并直接推动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

第一,广告符号充斥了生活空间,歪曲了消费的目的。“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广告呈现给消费者几乎都是美好的一面,购买行为成为实现美好生活最重要的一环,对广告形象的期许使消费者陷于虚幻与梦想之中。消费由手段变成了人生目的,由需要变成迫切的日常行为,由理性控制变为非理性纵欲。在消费社会,商品围困了社会,在欲望的丛林中,消费主义文化正以妖魔化的姿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地招摇过市。

第二,广告符号所取得的神奇地位,使购物失去本来意义,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创造了大众文化的需求,“我买故我在”,广告符号给购物以新的定义,在广告符号的渲染下,消费者的购物活动,逐步失去了物质意义,而演变为一种文化仪式或文化事件。消费主义文化成为控制消费生活,进而控制生产和社会文化的主流文化,主导着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消费主义文化所倡导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消解了人文精神。广告符号与商品符号在共谋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时尚、虚荣和差异,导致了感性消费的虚假繁荣,使消费者在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之后,极大地提高了感性上的需求和欲望。在到处充满诱惑的广告符号漩涡中,消费者找不到正确的“上岸”途径,在迷宫般的商品诱惑中,消费者对周围的“事件”和生态环境置之不顾,像潜水员一样,深人到符号世界里。“他们扎进水里去潜泳,不再喜欢投射在结实皮肤上的阳光,虽然他们不得不继续忍受喇叭使人通过的噪声。然而广告符号提供的是一种肤浅、平面、单向、庸俗的消费文化,它在不遗余力地推销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广告符号构筑的传播场域,形成强大的控制力,通过金钱文化,不断控制媒介、厂商和市场,进而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并以一种强势的权力话语制约消费者。广告成为消费社会的霸权主义者,它所导演的消费主义文化,使受众成为消费社会的俘虏,并遭受消费主义文化的霸权统治。它通过不断的煽情,给人感官刺激,然而不留下思想和启示,更谈不上哲理和沉思。

第四,消费主义文化所造成的最大危机是道德危机。广告符号的充斥,使高雅艺术媚俗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好莱坞电影可以与广告融为一体,充当着人体艺术的说客。在金钱的诱惑下,性、暴力成为广告宠爱的主题,以达到提高刺激效果的目的。劣质消费符号的滥用,使消费社会的性别歧视、性侵犯、暴力犯罪日益增多,侵袭着公平、正义和友爱的价值体系,使恶的因素不断增加,文化传统遭受巨大破坏,受众的价值判断发生扭曲,舆论导向产生畸变,歪曲的广告符号如“恶之花”,大肆向人类思想领域施放毒气。然而,广告所鼓动的身体消费和暴力运动,为法律之外的一个特殊场域,以巧妙的方式,得到了消费社会的同情甚至赞赏,被不断赋予消费主义文化内涵古而一些媒体在金钱诱惑下,丧失了社会良心,为低级、粗俗、色情和暴力提供多样化的传播途径。成为社会价值的误导器,垃圾文化的帮凶,社会风险的制造者,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格格不人。

第五,广告符号的泛滥,使消费的空间和时间被殖民化。在符号崇拜过程中,消费社会在建构着新的广告宗教。在消费社会里,“市场机能与消费取代了传统文化的功能。消费主义文化取得了主导地位。然而,“在意义的社会性生产与私人占有方式之间,有一种不健康的紧张矛盾”。同时,“价值的运动侵袭了人类需要的物质和符号两个过程,破坏了上层建筑与基础相分离的观念”。符号生产、消费与社会机制不可调和的矛盾,加深了消费主义文化危机。这种新的文化脱节,表现为消费主义摧毁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而在消费符号化过程中,广告“缺乏作为聚合社会力量的道德因素。”势必导致消费社会的“历史性文化危机。”这种消费主义文化,在广告符号的强势语境下,“将作为关系到社会存亡的最重大分歧长期存在下去。

消费主义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化消费;
消费主义;
幻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匮乏的生产社会”已经转变为“丰盛的消费社会”。而消费主义的流行,让人们渐渐迷恋消费、迷失自我,成为单向度的人或者符号化的人,甚至最终被异化。消费从“手段”变成了“目的”,社会开始畸形发展。面对人类的困境,理论家们,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出于深深的忧患意识,对文化消费展开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

李辉的《幻象的饕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研究》选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消费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作者所研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消费研究首先呈现出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他们力图超越目前的社会制度,努力为人们实现理想生活寻找新的思路。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消费研究理论基石十分坚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其提供坚实支撑。最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消费消费的研究批判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大众文化批判、国家批判、科学技术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以及现代性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科学性。

具体来说,20世纪中叶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对文化消费的研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文化消费的主动性,过高地估计了意识形态的强大,而且所提出的拯救消费社会的措施也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但他们的某些理论观点还是给沉醉于消费社会的丰盛商品中的消费者们敲响了警钟。

作者运用哲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文艺学等方法,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挖掘,分别从思想起源、理论视点、发展过程、理论意义等多个方面对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菲克斯、鲍德里亚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文化消费观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该书的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者创新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研究的两个视角和理论基石”,并详细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大转折。作者在寻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理论历史发展衍变过程中的转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构建和谐理性的消费观指明了方向。

其次,作者对于文化消费的复杂性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一方面,他审慎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消费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褒扬,对其中的片面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在文化消费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坚持批判的态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异化研究方法主导,同时采取多元化的研究策略和开放式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作者看到消费主义不仅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文学艺术。但他没用片面的将文学和经济看做水火不容的天地,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了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艺术。他认为,我们既要看到消费主义盛行对文学艺术的不良冲击,又要承认市场化商品化对文化繁荣所作出的贡献。

其三,作者在否定语境中对文化消费展开了批判,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虽然我们的社会还没有成为完全的消费社会,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种文化消费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开始进入工业化的大熔炉中进行熔铸的时候,我们会痛心地发现,原来高高在上的艺术已经走下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台,转身走进了一条世俗的路。在这里,艺术的灵韵即使没有完全消耗殆尽,也只能算是苟延残喘了。“麦当劳化”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得原本需要人们静心品味的文化艺术作品变成了一道道便捷有余,营养不足的快餐。人们更多的是将文化艺术作为一种商品。炫耀性的文化消费从根源上说,是源自人内心的信仰的缺失。因为没有足够强大的信仰做支撑,所以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定位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样不会迷失。真实的需求早已经被这种从众心理所强加的虚假需求所代替。但是,在大众传媒、广告以及舆论领袖的轮番轰炸影响下,人们还是会被浮云遮住望眼,贪恋这一场“幻象的饕餮盛宴”。在这里,作者表现出了可贵的忧患意识。在这个科技已经成为一种宗教、物质文化极度发达、文化产业轰轰烈烈大发展、世人多沉溺或者被蒙骗于消费主义的时代,他清醒地看到了一枚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作者认为“消费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化问题,更是一种哲学问题。人类必须从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中清醒过来,讲究一种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与自然和谐相处。”[1]335,他呼吁:“人的消费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无休止的。适度的消费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标准。但是由于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多节省一点,未来的子孙们就能多享受一份我们的恩泽。”[1]P335美好的,究竟会有多少人能从消费的迷雾中走出来,引领我们的社会走向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拭目以待。

消费主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
幻象;
社会救赎

李辉的《幻象的饕餮盛宴》对西方马克主义重要学者的文化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幻象的饕餮盛宴》意在研究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消费中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即消费文化中的文化消费问题。西方马克主义既有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菲斯克代表的文本范式,也有鲍德里亚代表的符号范式等等,而“幻象”成为西方马克思文化消费批判的统一指向点。本书意在阐释幻象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消费的幻象。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批判了消费社会中文化消费的弊端。另一方面是救赎的幻象。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中,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还是其后的思想,针对消费社会所开出的改良药方缺乏实施的根基,拯救消费社会的措施带有乌托邦色彩,最终成为一种泡沫幻象。

一、文化消费的幻象

幻象是从幻想、幻觉或梦境中产生的形象。本书中的幻象是在消费文化商品时一种虚幻的表象,一种被蒙蔽的意识形态。具体说来,本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对人的蒙昧,文化产品模糊了现实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文化商品交换的乐趣代替了获得商品后审美的乐趣。电影等文化产品,通过制造出的幻象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和希望,而人们对这种幻象却乐此不疲。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主义与文化消费一道维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整个消费社会成为一个失去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社会;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人的幸福变成了对文化商品的占有,失去了思考和批判能力,文化消费模糊了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假象。人们活在一种虚幻的满足中,而这种满足是一种麻木不仁的安抚人们心灵的幻象,幸福的承诺让人陷入虚假的满足怪圈中。

弗洛姆痛斥,消费让人异化为消费的机器。炫耀式消费成为主调,消费目的、自由隐私、人格、情感被异化。对于文化消费者来说,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幻想,与他们真实需要的没有关系。他们满意于无用的占有。人们不再以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自身的存在,而是要在文化商品中显示自身,他们成为了活在商品影子下的傀儡。

本雅明洞察到,消费者社会中艺术的灵韵已经消失,艺术家的灵魂被腐蚀。本商品社会所形成的梦幻和迷离,拱廊街、长明灯、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间空间摆脱自然时间的限制,时尚成为时间的梦幻,拱廊带来空间的幻象。人们沉浸在这种梦幻中不能自拔,被资本主义的外在魅力所蒙蔽。

法兰克福学派之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思想开始转折,菲斯克从文本范式来解读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消费现象。他注重大众在对付规避宰制力量的战术和大众的活力,他的理论突出了大众的力量和主体性。但是他的过度乐观主义倾向造成了这样一个幻象:我买故我在,消费者无所不能。而鲍德里亚则看到消费社会中,人们被物体系所包围,不仅物品异化,而且被符号异化。他把符号的仿真代替了真实,符号成为控制人的力量,消费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二、社会救赎的幻象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力图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来拯救人类,他们也提出了救赎的方案,但是,这些救赎或者是依靠社会边缘人物,或者是转向艺术家,或是与虎谋皮,寄希望于企业或国家。救赎成了一碰即碎的泡沫式幻象。

马尔库塞试图拯救社会,但他把希望寄托在亚文化群体身上。而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的亚文化人群,他们的反抗只能是隔靴搔痒,无关根本。当马尔库塞转向艺术世界时,他忽略了艺术对于现实的抵制、反抗仅局限于想象的领域。

弗洛姆倡导一种人道而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改变原来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心理、经济领域改良。而如何建立健全的人,健全的社会,弗洛姆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寄希望与国家和企业能够改变社会,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消费主义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费社会;
生产;
鲍德里亚;
后马克思思潮

近年来在西方社会理论有关现代社会特征的探讨中,“消费”范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种中心性话语,并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解释体系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以至有学者称其“宣布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幻灭”。同西方一样,中国的社会理论研究也存在着诸多流派,但与之不同的是,在诸多流派中,马克思主义有着其他流派所不可能具有的特殊地位,它的发展状况对于中国社会生活也就有着其他流派不可能具有的影响,因而需要我们予以特别的关注。立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视域,在厘清马克思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反思消费社会理论,进而评判其理论地位就成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恩格斯将唯物史观誉为马克思一生之中的两大理论“发现”之一,他在1883年和1888年分别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与英文版撰写的序言中,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作了堪称经典的概括:“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无疑,物质生产活动在马克思的整个社会理论体系中具有首要的和基本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基础性制约作用表现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由于人的生理结构,造成必须先能维持生命机能,方能从事其他活动,所以生产具有优先性。当然,马克思对生产概念的理解事实上也存在着变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把劳动比作艺术家的创造性生产”的“审美性生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确立起对生产劳动之“生命维持”功能之首要性的肯定。可以说,生产范畴在马克思那里,不仅具有一般社会理论的含义,更有审美意蕴。需要说明,本文中对生产的概念性研究仅限于社会理论层面,并不涉及美学问题。

“消费”范畴正是随着马克思对“生产”的关注而进入研究的视野。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中,虽然消费仅只是整个经济过程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一个,但却是整个经济过程的目的或者归宿,并且由于其与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获得格外重要的地位。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生产和消费具有某种“同一性”。

首先,表现出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不但要有生产者体力的消费,还要有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人在消费时也是生产其自身,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物化”,一种物的价值转移到另一种物上;
在人自身的生产中则是一种“人化”,物转化为人的劳动能力。

其次,生产和消费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手段与媒介。生产作为消费的媒介,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
同时,消费也是生产的媒介,因为正是在消费中生产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

再次,生产和消费每一方都创造着对方。一方面是生产创造消费。一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二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三是由于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可以说,生产创造着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消费创造生产。一是产品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二是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机。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这种认识表明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即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似乎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和消费是并列的,或者说是同等重要的。其实不然,我们必须要清楚,马克思这里的讨论仅是一种逻辑上的讨论,也即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只是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与经济运行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一致。在马克思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抽象的思维过程必定要符合历史进程,无疑历史具有先于逻辑的优先陸,“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可以说,逻辑是对历史的反映,需要与历史事实的内容一致,历史规定着逻辑抽象的限度,理论上的应然与现实中的实然是发展趋势上的统一,现实是理论的依据,历史事实确立起逻辑最终的合法性来源。正是由于历史先于逻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马克思的观念系统中生产相对于消费具有当然的优先性,因为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就任何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而言,必定先有生产,后有消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才说:“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自我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探讨是十分充分的,达到了在当时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所能实现的深度与广度,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尔后任何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无论如何都无法规避的事实,以至成为一种现代经济学与社会理论的“常识”。但消费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中尚处于生产的“遮蔽”之下,只是鉴于其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才被赋予一种重要地位。马克思这一“生产一消费”的分析“座架”奠定了后世理论家展开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不论他们是否同意马克思的实际结论,都要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

早在20世纪40年代,大卫,里斯曼就把“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过渡”称为是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来的第二次社会革命,认为发达国家由此进入到了消费社会。巴特以符号学作为解释大众文化的方法,可以视为把符号学引入消费主义文化研究的先驱;
列菲伏尔改变了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思路,从物质生产一经济领域转向消费一符码领域;
德波认为以意象与幻觉占统治地位的“景观社会”取代了马克思时代以生产为核心的“商品社会”。巴特、列菲伏尔、德波虽然在具体的理论上各有侧重,但共同意识到了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所引发的社会主导性力量的变化,也即由生产性社会转向了以符号为中介的消费社会。在这些有关消费社会的讨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鲍德里亚。在他看来,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支配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存在之光”;
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消费的并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通过消费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因而被赋予符号学意义。可以说,鲍德里亚正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来研究“消费”,并将其置于解读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核心地位。

在早期鲍德里亚的三部代表作《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他发现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已经不再能够充分解释以商品的增值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于符号学理论才能解释消费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物品的消费已不再因其物质特性,而是因为它是一种符号,是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结构本身,这种关系已延伸到历史、传播与文化关系的各个层面,而且最后所有的关系理念都化为消费品。

当然,消费社会的形成缘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迁,除我们通常所注重的作为物质因素的经济基础之外,还有某种精神因素的作用。例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精神因素的考察表明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和性,他发现历史上很多地区都曾出现过大量的“资本”,但并没有由此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所以“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原动力”,“不在[供资本主义使用的]资本额从何而来,最重要的,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的行为与企业组织”,新教伦理实际上是将宗教的精神氛围导人经济领域,可以说新教伦理是造成经济生活合理化的重要原因,经济生活合理化又有助于创造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应该说,在机器大工业时代,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规模的扩大,由此需要资本积累、节俭禁欲;
而进入20世纪,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无限的生产能力与有限的产品销路,凯恩斯就将资本主义的矛盾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1929年的“大萧条”便是最好的例证。于是,消费就凸显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他说:“19世纪发生在生产领域中的那个生产力合理化进程在20世纪的消费领域中得到完成。”

鲍德里亚对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特征的认定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为了消费品,以至在今天,但凡不能成为消费对象的东西,人们一般都不会认定其有存在的价值。第二,消费品的普遍存在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着合法性依据。第三,消费的“个性化”使人们罹患消费“强迫症”,只有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消费之中,人们才获得安宁感与实在感。当消费之光弥散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中,鲍德里亚就需要对消费社会展开批判性研究,这种研究遵循着双重逻辑线索——马克思的以生产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批判与巴特、列菲伏尔、德波的符号学理论。

一方面,鲍德里亚借鉴了马克思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座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决定着消费体系。马克思揭示出“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也即通常所说的“物化”。其“深刻”之处在于将商品仅仅视为一种现代性的“现象”,因而是暂时的;
更主要的是由于他洞悉了生产活动在人及其生活本质中的优先地位,使得《资本论》“既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方式和社会结构,又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牠以生产活动为核心来透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颠倒和物化现象。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决定着消费体系的基本看法,“在这里,我们会合了马克思所分析的商品形式逻辑:就好像需要、感情、文化、知识、人自身所有的力量,都在生产体制中被整合为商品,也被物质化为生产力,以便出售,同样的,今天所有的欲望、计划、要求,所有的激情和所有的关系,都抽象化(或物质化)为符号和商品,以便被购买和消费”。只是与马克思面临不同的时代境遇,鲍德里亚将消费本身视为生产体系的替代性体系,认为消费在今天已经成为主导性逻辑。就这一层面而言,鲍德里亚是对克思分析思路的一种延伸。

另一方面,鲍德里亚采用了符号学的解读策略。虽然他在主导思路上延续着马克思以生产活动为核心展开的资本主义批判,但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消费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自组织领域,一切物品在其中都变成了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物品,也即物品的原始功能性层面让位于物品的符号文化层面。他认为,“物品在其客观功能领域以及其外延领域之中是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然而在内涵领域里,它便只有符号价值,就变成可以多多少少被随心所欲地替换的了。”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就是一种被符号的意指系统所吸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大众主动地被吸收为基础,这才是消费社会中符号意义逻辑的运转过程。消费被符号所操控,符号操控消费的目的在于“社会区分原则”。即通过对符号——物的占有和消费,个体凸显出自己的文化身份,而这种转换在他看来决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早期鲍德里亚虽然是从双重逻辑出发展开理论建构,但明显倾向于从符号学视角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他力图将符号学融入马克思以生产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批判框架之中,一方面固然拓展了马克思的“异化”一“物化”批判话语,另一方面由于双重逻辑模式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生产逻辑与符号学的深层次冲突,因而其后期在《生产之镜》和《象征交换与死亡》中全面批判马克思的“生产哲学”实属必然,以至在《生产之镜》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没能彻底同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决裂,它所希望的仅是一种更为有效且公正的生产组织,而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为此,他用“生产之镜”来界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将马克思的总体逻辑视为生产。事实上,自20世纪40年代西方社会转型导致消费获得主导性地位,消费社会一切都以符号编码为中介,所以在他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传统的物质生产占主导,而是符号编码占主导,马克思的生产逻辑本身就处于符码统治之中,沦为一种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

鲍德里亚正是由于对马克思生产范式的彻底否定而转向后马克思思潮。鲍德里亚敏锐地意识到消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在从大工业到后工业的时代转型中获得异乎寻常的强化,以至他将马克思对生产一技术的重视也视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的“共谋”。可以说,他继承的是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反对的却是物质生产活动在马克思的整个社会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纵观整个后马克思思潮是由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五月风暴”之后,离开马克思主义转向一种更加激进的并且是在后现代思潮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后马克思批判理论。他们虽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但自认为承袭了马克思的某种批判性的遗产;
他们本身就是后现代思潮的理论主流,但不同于后现代的政治立场;
他们从一个断面激烈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又小心地与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按照卢卡奇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的话,我们会发现即便是“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所有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需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因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无论鲍德里亚是否与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性研究的结论保持一致。都可以视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工作的一种延续,更确切地说是马克思开创的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效应,这也是德里达所说的,马克思作为一个历史不在场的幽灵而发生的作用。

消费主义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实现;
物质主义,炫耀性消费

一、研究背景

在后工业社会,大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认同的表达比较急切,更多地关心自我、追求时尚和个性。他们的消费行为已不再是获取物品,而是在消费中彰显出预期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此时的消费意识是自我实现,是一场为寻求某种符号价值而进行的斗争,通过斗争,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

当前很多大学生被狂热的消费行为所误导,追求感官刺激与精神麻痹,出现信仰、信念的混乱以及价值迷失。炫耀性消费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退化和意志消沉。影响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而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自我实现、展现自我个性和追求时尚等都是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自我实现和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炫耀性消费相关研究

Mason(1981)对炫耀性消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试图从个人虚荣心及社会经济视角解释炫耀性消费。Frank(1985)的研究对阐释炫耀性消费有重大意义,他认为炫耀性消费因商品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卢丽等(2006)认为,炫耀性消费实际上是消费者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认同的愿望,也是人们内在需求的外在表现,而不应该简单地将炫耀性消费与“奢侈品消费”和“过度消费”完全等同。

戚译和李文娟(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体现自我身份和满足个人享乐。姜岩(2010)对青少年炫耀性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青少年的炫耀性消费动机主要有拥有面子、自我享乐和追求独特三个维度。

(二)自我实现与物质主义的相关研究

Shostrom(1963)采用形容词描述法来区分自我实现者和非自我实现者,结果发现自我实现的人具有负责的、民主的、宽容的、投入的、有动力的、关心的、幸福的等诸多优秀特征;
非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偏见的、固执的、不履行的、恐惧的、自我中心的、谨小慎微的、敌意的、岩傻牡取V=:纭⒒葡Mィ2004)对自我实现的结构和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马斯洛概括出的自我实现的15个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

学者们对物质主义的定义大多研究沿用了Richins和Dawson(1992)的定义,把物质主义看作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Richins(1998)的研究证实,高度物质主义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设计、美感以及其他的外在特征更感兴趣,因而高度物质主义者的炫耀性消费欲望更强。Wong(1998)的研究同样表明,物质主义的消费者通常倾向于进行炫耀性消费以展示自己的成功或唤起他人的嫉妒。Rassm(2000)认为阶级意识和物质主义的盛行产生了炫耀性消费,高物质主义者常以个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来衡量他人与自己的价值。因此可以说物质主义的盛行是导致炫耀性消费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概念模型

根据以上论述再结合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李震宇,2012),本文提出研究模型如图3-1,自我实现采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物质主义沿用Richins和Dawson(1992)的定义。

(二)研究假设

1.自我实现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关系

自我实现是人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身的愿望和价值。Campbell(1987)认为,消费是为了实现自我,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对物的欲望而是对快乐和梦想的满足,从本质上讲就是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在现代消费中,炫耀性消费行为正好契合了自我实现的最直接和显著的途径。林志坚(2007)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炫耀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动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自我实现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2.自我实现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自我实现和物质主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价值观。物质主义是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生活的重要性,与幸福成正比。后物质主义的产生,使消费者在追求物质享受之外,也注重个人自身价值的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人只有在满足了生存、安全、情感、归属、尊重等需要才会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然而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不会像在社会上通过地位展示、名誉等来实现情感和归属、尊重的需要,他们最多的是通过物质占有来显示自己比别人更有价值、更能吸引他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进而提升自身价值。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自我实现对物质主义具有正向影响。

3.物质主义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关系

Richins和Dawson(1992)指出具有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尤其重视获得财富和物质,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经济安全,而非人际关系上。物质主义强调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将物质占有作为美好生活的象征,注重生活享乐,而炫耀性消费行为恰好能迎合物质主义对财富和物质的追求,并能为消费者提供身体或精神上的满足感。所以,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四、问卷设计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

本文问卷的设计采用Likert 5级量表,1-5反应被调查者对问题从“非常不认同”到“非常认同”的评价。自我实现量表参考前人的研究,题设倾向于对消费行为的描述;
物质主义量表主要从个人物质主义来考量;
炫耀性消费行为量表参考了Marcoux开发的量表,该量表对个体炫耀性消费行为的测量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

本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对象主要为18-25岁的大学生,调查方式采用网络通信工具发放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回收问卷17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3份,问卷有效率为90%。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证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调查样本做描述性统计、信度检验;
接着,对问卷数据进行效度因子分析;
最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分类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其中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 α系数衡量法;
效度检验主要是利用巴特勒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法,利用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因子分析。

五、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次调查中,男生67人,占43.8%,女生86人,占56.2%。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对品牌手机、品牌服饰和时尚电子的追求。其中品牌手机占76.7%,品牌服饰60.19%,时尚电子57.28%,其他产品2.91%。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信度检验用得最普遍的方法是L. J .Cronbach所创的系数衡量法。Cronbach α系数取值范围为0~1之间,一般而言,当Cronbach α系数大于0.7时则为高信度,小于0.35则表明信度过低。本文通过SPSS计算,得出总体问卷Cronbach α系数值为0.932。然后对各二阶因子的信度分析发现,Cronbach α系数值均大于0.7(表5-1),表明这三个量表的选项设计比较合理。

2.效度分析

为了使本文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在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首先需要确定各变量观察值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而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巴特勒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法。本文借助SPSS统计软件通过对炫耀性消费量表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5-2所示,KMO等于0.896,说明样本充足度高,所以本文数据满足进行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01,表示本文的研究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5-2 炫耀性消费量表的KMO和Bartlett检验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度量。\&0.896\&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393.349\&df\&28\&Sig.\&.000\&]

(二)假设性检验

通过自我实现、物质主义和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相关矩阵分析可以发现(表5-3),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

注:(**)表示.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1.自我实现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关系

根据自我实现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回归分析发现(表5-4),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p

3.自我实现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从自我实现与物质主义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表5-6),显著性系数p

注:R2=.779(调整 R2=.775),因变量:炫耀性消费行为

六、研究结论及讨论

本文以物质主义价值观为中间变量,借助SPSS软件证实了本文的三项基本假设,即自我实现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自我实现对物质注意具有正向影响;
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当代大学生将物质的占有作为美好生活的象征和人生目标的追求,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希望通过自身价值的展现和提高而达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大学生在自我实现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作用下,更加崇尚炫耀性的消费方式,因此,自我实现和物质主义的观念越强,炫耀性消费行为越强烈。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行为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但它对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产生了消极影响。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必须发挥高校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和消费行为的引导,使其摈弃炫耀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首先,丰富和充实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内容,应该丰富和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拓宽对大学生科学消费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摈弃炫耀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但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多管齐下,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Opcass A., McEwen H. Exploring consumer status 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2004,4 (1):
25-39.

[2]Clinton G. Gudmunson. Ivan F. Beutler Relation of Parental Caring to Conspicuous Consumption[J].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December 2012,Volume 33(4):
389-399.

[3]彭r敏.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原因探析[J].教育论坛,2008,25(4):116-119.

[4]吕金城,许斗斗.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袁少锋等.面子意识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J].财经论丛,2009(05):81-86.

[6]许璐.炫耀性消费的动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

[7]高宏利.“90后”大学生消费观及教育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3(02):47-51.

[8]王新新,陈润奇.价值观及其对消费者行为和品牌管理的影响研究综述[J].未来与发展,2010(01):54-58.

[9]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637-643.

[10]郑玉香,沈洁.身份焦虑视角下的炫耀性消费动因分析[J].商业时代,2011(08):22-23.

作者简介:

推荐访问:主义 消费 论文 消费主义论文【五篇】 消费主义论文(精选5篇)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