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五篇】【精选推荐】

2023年度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8-10 20:00:04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关键词:地理学科思想地理知识模型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考中,其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五篇】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思想 地理知识模型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区域特征 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考中,其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区域地理的复习在高考复习中具有“奠基地位”。其高考复习是建立在地理学科思想基础上的知识重组,是与高中地理原理紧密结合的能力分析过程,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地理基本观念和价值观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很多学生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总感到知识杂乱无章,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因而复习时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现在简单谈谈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一、树立地理学科的三大基本观念,这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理论基础

地理学科最基本的特征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其中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而高中系统地理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因而,首先要树立区域差异的观念;
地理科学涉猎面广,综合研究自然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要素,而这些要素又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要树立环境整体的观念;
而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又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三种观念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地理学科的三大观念是研究区域问题的灵魂,它要求我们对区域的分析应该是在学科思想的统领下进行,要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某一区域作出正确的综合评价,这是区域地理复习的总体思路。

二、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形成区域地理知识模型

区域地理的复习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可以在地理学科思想的支持下,构筑一种凸现地理学基本观念的复习模式。所谓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是指区域地理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是有规律的,完全可以归纳总结为一个固定的、容易识记的体系。该体系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四个方面。具体复习模式如下:

这个复习模式的核心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进行系统地理的综合复习,简称为“区域的综合”。其中区域定位是地理应考的前提和基础,中学学习的主要区域有世界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中国及其分区,并且要关注一些热点区域。当然只记住这个模式本身是没有用的,我们要以这个复习模式为线索,把每一个地区的具体知识纳入到这个知识模型中去理解记忆。

三、注重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

地理区域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经常看图、读图、填图、绘图,努力做到“心中有地图”。故区域定位一般要建立“脑图”:一方面,要选取重要的经纬线,在脑海中勾画经纬网图,建立地理事物的时空联系;
另一方面,在各个区域中选取一些标志性的点作为参照,再由点扩大到整个区域。这种经纬网定位法,是地理区域定位中最常见也是最准确的定位法。区域经纬定位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经纬线是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最基本的要素。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要综合各种方法加以判断,这样在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

四、综合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

区域特征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区域差异是各个不同区域因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其方法如下:

1.掌握复习方法

抓住四个“?”。①Where――定位、分布;
②What――自然、人文要素特征以及环境问题等;
③Why――一般就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有时还需结合国家政策等原因;
④How――评价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指导,抓住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培养地理的学科能力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中国地理概况、区域可持续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分析等。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三、结语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区域地理是高考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和载体。分析近些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原理时大都以区域地理为依托,一般从某一区域切入进行试题设置,由客观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具体区域背景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方法和观点,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区域认知”被正式列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是区域认知,这就标志着“区域认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培养的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结果,即让学生用一定的地理区域认知方法,分析具体的地理区域认知内容,解决具体的区域发展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区域价值观及价值判断力,其目的不是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即不是具体区域知识),而是如何更好地认识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这就对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具备“对人与自然间关系和地域系统的特点、矛盾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策略和能力”而“区域认知”的高考要求,就是考查这一能力。

二、目前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困难

1.区域知识薄弱,能力培养遇阻

虽然区域认知重在能力,但一定量的区域背景知识也是培养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落实能力培养的载体。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学生地理学习遇到障碍主要源于区域背景知识的极度缺乏,在调研中也发现教师们时常在抱怨学生区域知识的不足,这主要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造成的。区域地理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安排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两年进行,而大部分高中学校是高二,甚至高二下学期才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两年多的时间间隔,学生早已忘记了区域知识。这就使得高中系统地理教学中失去了区域的依托,使学生在理解各种原理时困难重重。

2.理论认识不足,教学策略僵化

不少学生甚至教师,对区域认知的理论认识不足,还局限于区域知识,再加上学生的区域知识薄弱,在教学中很容易造形成“机械式”单向灌输,重知识讲解,轻过程方法与区域价值观,教学方式策略八股[1],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认知方法上欠缺综合性,学生参与性差;
选取区域案例代表性不足,且缺乏针对性和典型性,常常事倍功半。

3.高中课时不足,系统复习困难

课时不足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高三地理教学研讨都会讨论该花多少时间来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有部分地区学校的区域地理复习用去一个学期时间,也有学校只用几个星期,甚至没有安排特意的复习时间。实际上,学生区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既取决于时间,也受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策略的影响。

三、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

1.贯穿高中教学,分散落实区域

将原来集中时间进行的区域地理复习,分散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各个阶段和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点滴学习中掌握区域知识、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让学生将一定的区域认知方法,作用于具体的地理区域,从而达到提升认知能力的要求,并且有利于这一认知方法在其他区域的迁移应用。基于初高中地理教学时间上的脱节,笔者建议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应从高中一入学就开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高一入学前暑假开始,在分发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分发相应的区域地理复习作业。作业内容以指导复习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为主,也可以根据学生暑假外出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比如有学生去新加坡旅游,开学后可以安排他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的地理概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地理,在对所学内容和技能进行呈现与说明时,都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这就使得分散落实区域成为可能。例如,在分析洋流对气候影响时,可以结合欧洲海岸线和地形特征的区域知识复习,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洋流知识的理解,也可能为后面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留下伏笔;
在分析地形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时,可以将立体农业的案例教学与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的区域背景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有效理解区域地理知识,从区域发展角度认识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必要性,也可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在进行荒漠化教学时,可以同时介绍中亚、非洲等荒漠化易发地自然特征,从而加强区域认知。

2.巧用教材案例,掌握区域知识

随着区域认知能力要求的提高,区域知识的重要性也得到重视。笔者建议利用教材案例进行相应区域知识的教学,或者引导学生自学。首先,教材中的案例均为经典案例,作为地理原理教学来使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将其作为提升区域认知的辅助手段,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其次,基于师生对教材的重视,学生往往能非常牢固地记住教材中的案例,甚至是案例细节;
再者,用教材案例作为区域认知的辅助材料,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从而使得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为有效,这一点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符;
最后,教材案例选取区域多是熟悉的区域,教师讲授时间不需要太多,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这样可以克服课时不足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中心地理论时,教材选用案例《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此时可以布置学生复习西欧的地形、气候等区域知识;
在传统工业区教学中,可以通过复习欧洲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内河航运发达等,从而既加深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解,也达到掌握相关区域知识的目的。另外,利用教材案例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区域的定位能力。比如,在介绍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时,根据当地种植的为冬小麦,可以确定其纬度较低,类比中国华北,推测墨累-达令盆地所处地区纬度不会高于40°S;
同样,美国中央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其北部为春小麦,可以大致推测美国和加拿大国界线纬度。

3.形成思维链条,强化区域认知

知识零散、碎片是一部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困难之一。如果可以把一些知识碎片形成思维链条,将有助于学生的对该区域的区域认知,强化区域间的联系,也能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时,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条思维链:由于南美洲陆地轮廓的分布影响,分流了大西洋的南赤道暖流,使之一部分海水汇入北赤道暖流,从而增强墨西哥湾暖流,进一步增强北大西洋暖流,使得北大西洋暖流成为世界上强盛的一支洋流;
同时又因欧洲海陆轮廓没有形成障碍,北大西洋暖流得以北上北冰洋,让摩尔曼斯克港成为终年不冻港。通过这一链条的分析学习,学生容易掌握了如下几个区域知识:①南美洲大陆东北部轮廓;
②赤道从南美洲大陆北部穿过;
③墨西哥湾暖流命名源于其流经墨西哥湾;
④欧洲西部陆地轮廓分布(区别于北美洲);
⑤摩尔曼斯克纬度高,但是海域不结冰(冬季海水温度高于0℃);
⑥除了盛行西风强盛外,其他洋流汇入也是北大西洋暖流强盛的原因;
⑦暖流增温效应明显,甚至影响到北极圈以北;
⑧摩尔曼斯克纬度高于极圈;
⑨亚欧大陆北界大致纬度及北冰洋的大致纬度范围。

4.重整体性原理,理解区域特征

高考综合题常以区域为依托,围绕一个主题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形成一条问题链[3],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和落实区域整体性思想。而区域的整体性强调其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各要素间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因此,要让学生准确地完成高考试题要求,就要求学生既能宏观把握区域发展的脉络,又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要素间的联系,也就要培养学生用整体性原理,抓住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立完整思维逻辑链,从而更好理解区域特征,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
海拔高,大气稀薄,热量不足,气温低,冰川和冻土广布;
气候高寒,动、植物稀少耐寒,以高山草甸为主。自然环境成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聚落分布的制约因素,发展高寒农牧业,人口和聚落及农业区集中于温暖的河谷地带。

5.分析高考试题,引导区域认知

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时,教师应有针对性选择、使用高考题。高考题的综合性较强,以考查某一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特征、成因或时空分布及变化为主,涉及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原因和措施等。教师如在课堂上利用案例解答一个与复习内容相关的高考试题时,既完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关于高考试题中资料的表现形式、问题的设置方式,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准确答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的高考自信心——高考试题就在平时的课堂中。例如,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I卷)第2题,“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D.防地震)”,考查了“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这一区域认知。而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Ⅱ卷)第36题,考查了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了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等,通过材料呈现,以贵安新区为载体,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四、小结

基于初高中地理学科特征及高考对区域认知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分散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案例的区域,从整体性原理出发,将区域知识形成一定思维链条,并在教学中多用高考题呈现区域认知的考查方式,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凤秀,梅国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二区域地理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J].地理教学,2017(16):30-34+46.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高考试题往往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区域和局部的经纬线、海陆轮廓、沿一段经线、纬线、假想海陆位置图,并以图、表、数据、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文字材料等形式有机结合,综合考查学科内及跨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判断、分析归纳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学生往往因区域地理知识零乱、缺陷,而不能准确判断区域位置。即使能判断出区域位置,也不能从题干和图、表、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组织准确的地理语言答题,因而得分率低。

1.准确定位,把握区域空间位置。

准确进行区域空间位置的判定,是搞好区域地理复习的前提和基础。

掌握两幅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将考纲规定的世界地理中的13个区域、8个国家和中国地理各分区的经纬度位置和范围、海陆轮廓、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位置落实到地图上。

如在中国空白轮廓图上:首先,落实中国领土四至点、四大海域、各省区位置、轮廓;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包括一、七月等温线图、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图、温度带、降水时空分布、四类干湿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地形(三级阶梯及界线、主要山脉、地形区);
板块位置及界线;
河流、湖泊的分布、水系;
植被、土壤、自然带;
资源(森林、草场、矿产、水能、淡水);
农业(类型、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
工业(四大工业基地、主要的工业城市);
人口分布;
城市;
交通(主要铁路线、河港、海港、航线);
商业中心;
旅游景观等的位置。其次,形成大脑中的两种地图: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组成的综合图,世界、中国各地理要素的专项图。复习中引导学生识图、填图,使地图活化,做到心中有地图。这是落实地理基础知识,把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地理原理分析的重要基础。

依据经纬线判定区域位置,在分析高考试题对区域地理的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以某一经纬线或沿一段经线、纬线为载体,同时结合海陆轮廓、位置、行政区轮廓、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等形式考查学生对某一或几个区域或局部区域的综合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经常出现的。

2.注意运用比较法。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比较法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应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形成“知识—能力—实践”的网络;
而且可以较好地对各种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全面把握不同区域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地理事物和地域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同时,还能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强化概念,区别易混知识点;
(2)相同事物突出内在差异比较;
(3)相似事物找出异同点比较;
(4)比较不同事物,找出内在联系;
(5)综合比较,形成网络。

3.强化地理空间定位。

寻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及空间联系的规律,是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的首要问题。区域地图常成为高考试题的知识载体,选择某一区域地图,配上各种地理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等,已经成为一种命题模式,并且区域图的比例尺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是一个虚拟的区域,纯粹的经纬网定位试题逐渐减少。这种命题模式表明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不仅越来越重要,难度也越来越大,单纯“记忆性”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进行地理区域的空间定位,前提是找好参照物,在此基础上依据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做到宏观把握、微观突破、构建心图。参照物可以是“点”,如具有突出特点的城市、矿产地等,也可以是“面”,如工业区、气候区、区域形状等;
构建心图可从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山川河湖三个角度构建空间结构,形成空间联系。

4.建立区域地理知识模型,使复习有章可循。

所谓区域地理知识模型,即区域地理知识包含的内容是有规律的,可以归纳总结为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模式。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很多同学感到知识杂乱无章,翻开书本什么都会,合上书本什么也回忆不出来。实际上这就是没有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也就是没有建立知识模型。区域地理知识模型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三个方面;
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
人文地理包括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类型、商业贸易、城市与人口等方面;
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即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每一个区域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可以把区域地理的有关知识归纳为这四个方面,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知识模型,可以使杂乱无章的知识变得有条有理,再复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当然要把每一个地区的具体知识纳入到这个知识模型中记忆才行,不能只是记住了这个模型本身,那样是没有用的。知识模型可以用下述表格方式建立。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注重高中地理知能的有机联系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遵循“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地理一系列知识(概念、数据、现象、特征、分布、成因、原理、规律等)和能力(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及其相关区域地理知识整合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掌握河流特征、流域开发自然条件和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知识体系及其迁移应用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联系所学的地形、气候、水系水文等相关知识以及运用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地理统计图表判读、地理等值线图判读、地理综合分析思维和对地理问题合理阐释表述等多种能力。

二、注重区域地理知识的典型载体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遵循“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借助典型地理区域为载体展开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教学源自教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典型案例分析的流域开发模式,考虑“高于教材”就需要寻求世界(或中国)地理区域的典型河流流域作为案例载体。研究和运用刚果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我国福建闽江流域等地理区域案例入手,同时结合这些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的分析与比较,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学习流域综合开发系列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高中具体学情的实际分析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力水平,把握好教学的深度与力度。“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教学立足本校期中测试中的学生得分情况(试卷改编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7题)反馈出存在一系列地理学习问题:学生对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要素的描述、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因素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对河流利用方式与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认识均存在许多不足。同时,学生对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地理统计图表判读、地理等值线图判读、地理图文信息获取、地理综合分析思维等学科能力有很大欠缺。

四、注重专题教学目标的细化要求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目标必须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分点细化描述,突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项考核目标及其13项能力要求的对应项目。“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做到:①学会根据与获取图文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
②学会调动与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资源综合开发等);
③学会依据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要素,说明和论证流域综合开发的问题、方向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④学会依据地理问题设置的应答行为要求,“先抓地理要素,再找关联因子”和“分点描述和综合阐释”进行思考、分析与答题。

五、注重专题知识矩阵的合理建构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关注专题的核心理论(或思想)及其与之关联的知识点、知识链,构建专题知识矩阵。“流域综合开发”专题的核心理论是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主要专题知识矩阵和专题教学板图(思维导图)建构如下:

【专题知识矩阵】

1.流域的自然背景

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系水文特征、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

(1)水系特征:源地、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和湖泊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等。

(2)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

(3)生态环境:植被、土地、河流的水源和水质等。

2.流域的综合开发

主要包括:河流的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河流的利用方式(获取经济效益)

①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常年的农田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

②养殖——湖泊、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区域的经济收入。

③防洪——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防洪抗旱。

④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

⑤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

⑥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

(2)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①植树保护——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等。

②水源利用——合理分配河流各河段水源;
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③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
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
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等。

【专题教学板图(思维导图)】

毋庸置疑,地理专题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极为重要的一环。地理专题教学研究必须立足地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地理教材的有机整合,针对具体学情需求,细化教学目标与行为,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学生的重要学习载体,科学合理的整合中学地理相关内容作为专题学习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一系列形成纵横有机联系的专题知识矩阵,并通过若干专题多节课堂实践演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推荐访问:知识点 地理 区域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五篇】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精选5篇)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