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9篇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9篇

时间:2022-12-21 17:30:01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9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总结 ××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9篇,供大家参考。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9篇

篇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imes;×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总结

  ××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总结 ××镇地处鄂西北,汉水支流××贯通全境。全镇拥有国土面积 243.15 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人口**.*万人。××风景秀丽,美景如画,自乾隆年间就有“小三峡”之美誉,森林覆盖率达 76%以上。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坚持打资源牌,走特色路,把旅游业作为兴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旅游名镇、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特色镇、省旅游突出贡献乡镇等荣誉称号。

  自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开展以来,镇委、镇政府围绕“一主两翼三线四区”发展思路,突出组织领导、规划引领、项目建设、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市场宣传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突出组织领导,抓创建工作全面落实。成立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镇相关部门及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进创建工作项目化、项目标准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形成领导有力、部门支持、社会参与、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力求通过创建工作,让经济发展更健康、产业发展更合理、发展模式更持续;

  让市场主体投资环境更和谐、投资回报有保障、创业空间更广阔;

  让百姓生活更富足、就业更充分、环境更宜居,通过全民共建,实现全民共享。

  二、突出规划引领,布局全域旅游发展。按照以村立、以镇靓、以景丰的理

 念,编制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以旅游为引领,与“十三五”、精准扶贫、乡村建设、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规划“多规合一”,有效衔接。

  规划突出“一主两翼三线四区”布局结构,“一主”就是全力以赴地抓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的幸福产业;

  “两翼”就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资产资源活力,成为××经济腾飞的翅膀;

  “三线”就是按照全域旅游的标准,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打造环庙子头库区循环线路、东沟通达通畅线路、苏区和白水峪干支道线路,成为全域旅游精品线、串起群众脱贫的致富线;

  “四区”就是打造湖光山色的庙子头集中居住区、绵亘悠久的农耕文化龙滩展示区、红色文化为主体的苏区农村新社区、连片观赏花果的观音沟休闲农业区。以点带面,以线带片,辐射全镇,做大做强旅游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镇向旅游经济强镇跨越,建设富饶、秀美、幸福新农村。

  三、突出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综合示范镇三年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镇区 5 公里道路刷黑工程,606 米九里坪景观大桥工程,盛五路××段改扩建,争取实施龙滩至大谷峪 8 公里公路改造,构建旅游循环路;争取实施省港航局旅渡码头改造项目;推进镇区、景区房屋立面改造和公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推进景区内外导视系统、景区安保设施。新建 9 处旅游厕所、2 处游客中心;实施沿河景观带建设工程;启动观音沟和景区旅游商品街建设,新建文化休闲画廊,配套相关服务设施;推进娘娘洞、黄龙洞、桃花溪等景点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了旅游发展环境。

  四、突出乡村旅游,构建全域旅游支点。挖掘本地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红

 色文化和乡间记忆文化,搅活村级资产、资源,把观音沟、龙滩、苏区、大谷峪4 个村建成各具特色的龙头产业村庄,真正让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的支点。重点打造以田园风光为主、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观音沟村乡村旅游,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的龙滩村乡村旅游,打造以红色文化、休闲农业为主的苏区村乡村旅游。目前观音沟村启动了***户房屋立面改造工程,发展 10 家主打田园生活的民居民宿,对沟渠堰塘荒地庭院民房,进行微景观布景,形成旅游小品;

  苏区村新建了党群、游客服务中心、红色革命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广场、文化戏台。发展光伏发电、红心猕猴桃、罗非鱼养殖等产业,实施了土地平整、沟渠河道整治等项目;

  龙滩村完成龙滩村农博馆提档升级工程,打通农博馆到古龙滩山庄循环路,拆除临河建筑,修建亲水平台和停车场,实施龙滩码头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大谷峪村依托乡间记忆的主题定位,重点发掘保护土坯房,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建设文化特色突出、乡间记忆浓厚的人文民居。目前实施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栽植油用牡丹等项目。

  五、突出环境整治,营造旅游发展氛围。镇委、镇政府召开 2 次城建工作大会,成立城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环境整治工作专班,加强旅游循环公路沿线、镇区环境综合整治。规范设置旅游交通、宣传广告、导览介绍等各类标识标牌,清除乱刻、乱画、乱吐等“八乱”现象;开展景区河道、溪流等水域环境整治,启动 2 处污水处理场建设;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配置完善垃圾箱、转运车,推行垃圾日产日清,分类处理。启动5处垃圾分类中心建设,开工新建2处垃圾中转站;

  实施镇区、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绿化改造工程,全镇共完成植树***万余株,完成四旁植树**.*万株,完成骨干公路 56 公里绿化。按照一路一景、一路一品,完成盛—南路、石—南路、南—白路绿色通道建设。

 六、突出宣传推介,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加强区域旅游营销合作,创新旅游景区的主题形象,树立旅游景区品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制作一部旅游宣传片,印刷一本精美画册,征集一个朗朗上口的宣传口号,编辑一份精彩的导游词做起,擦亮××旅游名片;

  举办“春之旅” 帐篷节、“山水画廊,秀美××”摄影大赛、书画大赛、红叶节、美文征稿竞赛、文艺晚会、民俗表演等活动;

  与襄阳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达成合作协议进行旅游展播,利用“襄阳生活”微信公众号、“云上襄阳”、“视听襄阳”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宣传。与市文化产业部门合作,策划“秋游××”系列活动,宣传推介××山水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俗,彰显××山水之乡的魅力,进一步拓宽了××旅游市场。

  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旅游产业链薄弱,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业带动力还不足,比较优势不明显。为此,建议省、市旅游部门,加大对创建单位,尤其是山区乡镇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景区导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支持××镇旅游循环公路提档升级,打通全镇旅游快速通道。下一步,××镇将按照创建规划和步骤,持续推进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顺利通过省旅游委验收。

  ××镇人民政府

  20**年 7 月 16 日

篇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XX办公室:

  根据州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将在开展情况的通知(XX产办[2017]67 号)文件要求,结合旅游强州重大战略布局和我县旅游发展实际,现将我县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快规划编制,推进实施多规合一。

  以景区发展为依托,编制相关旅游规划,逐步推进多规合一,助力发展全域旅游。一是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德阳援建方出资,由上海复旅旅游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修编,2013 年5 月修编完成了《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5)》。二是编制了旅游景区专项规划。由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 2012 年年初编制完成了《XX县XXXX旅游区总体规划》、《XX县XXXX旅游区申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2015 年委托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XX县花湖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提升方案》;现结合环

 保工作要求,结合湿地规划进行调规,全力推动花湖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三是今年正抓紧启动XX区规划编制和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二)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 XX 县自驾示范段旅游项目。项目采用“3+2+3”模式,2017 年重点打造两个点位,分别为 XX 村特色民族村寨建设、YY 乡回民村建设观景平台及综合服务站建设。修建停车场、综合服务站、观景平台、栈道、厕所、特色景观建筑等。目前,已完成立项,正在开展财评工作。

 二是梅花鹿养殖旅游观光生态园。位于花湖景区旁,将养殖与观光相结合,发展特色业态,贴近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目前,已经投入 300 万元资金进行建设,正在建设中。

 三是加快推进国道 213、省道 209 沿线 16 个港湾式停车场和配套旅游厕所、管理用房、观景台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

 四是旅游厕所建设。正在编制 2017 年旅游厕所建设方案,拟建 3 座 60 ㎡生态旅游厕所,提高 XX 旅游形象。目前,建设完成,等待验收。

  (三)推动“ 三微三态”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整合各部门资源,对条件成熟的有关乡村本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丰富各种业态和景观,致力于打造田园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等多元化特色乡村旅游。持续加大以求吉嘎哇村、达扎寺镇岭嘎村、唐克镇俄色村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二是对涉及乡镇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规范,形成县域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争创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建设。此项目由文体广新局牵头,正在开展前期调研。

 三是去年由环林局牵头,在县城建成了喀哈尔乔湿地公园和俄尼山公园,丰富了业态,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有力推动了 “三态三微”建设。

 四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体广新局主抓,推动文旅融合,今年 7 月 15 日只17 日,组织开展了“中国 XX 文化旅游节暨盛夏雅敦节”,进一步提升了 XX 旅游的知名度。

  (四)加大宣传促销,强化区域合作共赢

  围绕旅游优势资源,对生态、人文资源进行整合包装,推出了“红色经典,长征艰难岁月之旅”“绝美XX摄影之旅”“纵情大草原激情自驾之旅”“神秘 XX 经典佛教探秘之旅”等一批新产品、新线路。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移动终端等新媒体,适时推送旅游咨询,为前来我县旅游的游客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前往成渝、西北、沿海等客源市场开展旅游主题营销活动,使“若诗若画 XX”的旅游品牌更加响亮。与九寨、松潘结成了九环线优品质旅游联盟;与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局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川西精品景区(营销)联盟。2013 年初,XX 县荣获“中国最佳旅游生态名县”和“中国最佳自然景观名县”两项殊荣。2014 年,XX 县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同年,SSS、DDD两家农家乐获得“四川省三星级藏家乐”授牌。2016 年 XXX 景区被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授予“精品国际驿站”。

  (五)提升景区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一是主要景区现行门票价格是严格按照国家、省门票价

 格调整的相关程序,经过成本核算,报物价局和上报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按《XX 县旅游景区管理局关于 XXXX、花湖两景区在 2017 年实行团队价格政策的请示》(若旅管〔2017〕12 号)规定执行残疾人、现役军人、宗教人士、6 周岁以下或身高 1.2 米以下儿童、70 岁以上老人等免收门票。

 二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互联网+”智慧旅游进程。将“智慧旅游”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建全域智慧旅游景区,实现旅游城镇、A 级旅游景区免费 wifi 服务全覆盖,方便游客通过移动端等实现咨询、导航、导游、导览、导购、投诉等功能。

 三是加快建设全县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商务、交通、公安、农业、林业、工商等部门涉旅信息交换与共享。

  (六)加大行业管理,营造良好旅游氛围

  一是针对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服务项目明显增多、游客需求不断增长、服务技能不高等问题,不断加强行业内部和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严格《旅游法》、《四川省旅游条例阿坝州变通执行规定》等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二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联合相关部门对旅游市场安全进行反复检查督促,突出整治重点,结合“草原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三是加大对涉旅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全县涉旅人员进行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管理知识、旅游法律法规、旅游服务技能和旅游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全县涉旅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好旅游从业人员的窗口形象,营造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

 (七)加大旅游商品开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按照县委、县政府“强乡兴村”战略方针,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保护、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使部分农牧民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或从事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积极加大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提升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重点搞好唐卡画、中药材、绿色食品、牦牛肉、奶制品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独有的 XX 旅游饮食文化特色。

  二、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 ) 旅游发展资金匮乏。

 XX 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禀赋独特,开发价值高,但县级财政困难,建设资金匮乏。建议:上级在景区基础设施以及各业态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

  (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全县乡村旅游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娱乐饮食等配套设施质量水平不上档次;尚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融合度不高,且与农牧、林业、文化等方面结合力度不够。建议:搭桥牵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培育产业,深挖文化,研发特色旅游商品;指导编制乡村旅游发展及产业融合布局规划。

  (三)智慧旅游建设滞后。眼前,大众旅游已逐步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智慧旅游建设亟需跟进。建议:引进专家团队、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建设指导力度,并加大在

 岗人员培训,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并强化后期营运维护。

  (四)聚力意识尚未形成。基于各部门职能职责所限,对全域旅游认识不到位,发展合力不够。建议:呼吁进一步明确创新全域旅游统筹发展的领导体制,构建党政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部门联动、多级联动的发展机制,实现从部门推动向党政推动转变。

  (五)编制规划不够系统。先期编制的旅游规划已不适应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和环保新形势,需要以新的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建议:上级呼吁积极推进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或多规融合。形成推进全域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使全域旅游规划真正成为整合各方资源、资金和力量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我县将紧跟州委、州政府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步伐,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稳步推进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各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旅游品牌形象宣传与合作、大力规范旅游市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构建良好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篇三: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dquo;全域旅游”发展情况汇报-汇报材料

 “ 全域旅游 ” 发展情况汇报

  2016 年,国家旅游局分两批发布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首批全省共有 8 家单位入选,第二批全省共有 20 家单位入选。我区成功列入第二批创建单位名单,将于 2019 年迎接国家旅游局的验收。

 一、“全域旅游”的基本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指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特定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旅游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创新区。

 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相比较,“全域旅游”有六大转变:

 一是旅游开发、建设从单一景区建设和管理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二是旅游产业内涵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平台转变。

 三是旅游业发展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向开放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旅游体验方式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体验方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转变。

 五是旅游管理工作从少数部门管理向多部门协调统筹推进转变。

 六是旅游执法方式从旅游职能部门为主的执法管理向多部门协作综合执法管理转变。

 二、武进旅游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实施了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16年,全区共接待旅游者 1700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分别达到 205 亿元、99 亿元,与上年度同比分别增长 8.4%、9.6%、10%。截至目前,我区共有 1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 个国家 2A 级以上旅游

 景区(其中 5A 级景区 1 家),6 个省二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区(点),4 个省级自驾游基地,1 个省级工业旅游点,14 家星级酒店,18 家旅行社。我区先后获得了“全省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旅游名片”、“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县(区)”等荣誉称号,提高了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全国“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也面临严峻挑战和深刻危机,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如:缺乏重大项目,发展增速变缓;投资主体单一,景区运营质量不高;旅游产品类同,同质竞争激烈;资源要素制约,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这些都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三、“全域旅游”工作的初步思路 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武进区积极筹备各项创建准备工作。区旅游局于 2016 年编制完成了《武进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初步规划了武进“全域旅游”的工作目标、实施战略和保障措施,力争 2019 年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实现武进旅游的二次创业,助推武进旅游再攀高峰。

 (一)工作目标 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在充分挖掘武进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精品景区,完善旅游基

 础设施,提高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旅游新业态开发,将武进建设成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的中国知名的时尚体验型旅游目的地,长三角高品质特色休闲度假胜地,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推动武进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经济指标 到 2020 年,力争全区年游客接待量 2300 万人次,年均增长 8%左右;实现旅游总收入 300 亿元,年均增长 10%左右;实现旅游增加值150 亿元,年均增幅 11%左右。到 2020 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5%,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5 %,旅游业作为全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

 2.创建目标 武进区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嘉泽镇创建“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

 雪堰镇创建“常州市乡村旅游示范区”。

 环球动漫嬉戏谷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西太湖花博园、影视基地、高新区园中园等一批新建景区创建国家 2A 级以上旅游景区。

 礼嘉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雪堰龙凤谷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

 游示范区(点)”,雪堰南山村、雅浦村、礼嘉薰衣草庄园、湖塘骐骥庄园等一批旅游点创建“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

 绿建区绿色建筑博览园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区)点”。

 明都紫薇花园酒店创建“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到“十三五”期末,努力使全区国家 A 级以上旅游景区、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省级工业旅游(区)点等的总数突破 30 家,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重点工作 1.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升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是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全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中,发挥“多规统筹”的作用。打破传统旅游资源观,通过“全域旅游”规划,统筹资源发掘和分析工作,形成“全域旅游资源库”。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建筑等人文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保持其民族特色、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确保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优化旅游发展布局。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域界限,把单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以点串线,连线成面,多线成网,形成一个全域概念明晰、区域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充分调

 动镇、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改造、市场监管秩序、公共智慧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

 2.实施改革创新战略,转变旅游发展新方式。

 一是实施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市场运营”的原则,探索和实施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薪酬挂钩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国有景区运营效益和质量。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引入旅游名企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旅游资产管理和运营。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原来主要依托政府平台投资旅游、以国有体制机制管理运营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旅游产业。三是创新发展理念。加强旅游与现代农业、林业、工业、文化、体育、金融、医疗、养生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支持通过“旅游+”发展方式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

 一是推动旅游发展载体建设。坚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太湖湾旅游度假区、淹城旅游区、西太湖休闲旅游区、横山桥风景区等旅游发展载体建设。各旅游板块在高水平规划的同时,要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以特色为生命、以品质为根本”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凝练独特内涵,创新科技应用,强化体验功能,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大力招引旅游重大项目。鼓励支

 持社会资本投资旅游项目,把旅游业纳入重点招商计划,特别要吸引一批旅游名企、央企到我区投资发展旅游项目。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旅游发展平台和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好做足做精传统旅游的大文章,同时,也要积极启动建设生态房车露营基地、商务会展旅游产品、青少年研学营地和旅游风情小镇等一批旅游发展新业态。

 4.实施品牌建设战略,扩大武进旅游影响力。

 一是塑造推广武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把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推广作为我区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围绕“花都水城、浪漫武进”的生态、文化和旅游特质,提炼具有武进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全方位开展武进旅游品牌建设和推介。鼓励旅游企业以旅游节庆活动为契机,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武进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二是启动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通过不断丰富区域内旅游产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区域服务水平,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吸引力。雪堰镇、嘉泽镇等围绕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资源特色开发赏花采摘、民俗体验、特色民宿、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精品。通过品牌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旅游节庆美食、旅游商品展示等,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企业,形成我区的旅游品牌优势和旅游“软实力”。

 四、关于武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旅游业正呈现出“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和竞争白热化”五大趋势。下一步,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武进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2017-2019)》,我们建议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统筹组织领导机制。组织召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常态运作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协调办公室。对涉及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专题研究和分工部署。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对产业政策、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工作统筹安排和监督评估。

 二、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全域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全域旅游”发展与职能部门、板块、乡镇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旅游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保障旅游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设立相当规模的“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旅游重大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服务营销、旅游新业态培育等。

 三、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编制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由政府印发,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融入全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

 四、加快实施一批重要特色工作。一是努力营造全域旅游氛围。近期,我们通过地方申报、网络评选和专家评审等方式,评定了“淹城冬雪”等“阳湖十景”,拟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努力营造全区关注旅游、支持旅游、打造旅游的良好氛围。二是精心谋划宣传推广办法。拟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中专门列支一块宣传经费,首先,对于评选出的“阳湖十景”,我们计划利用网络媒体、公益广告、公交站台等低成本平台进行宣传,力争将“武进处处是美景”的概念深入人心;其次,精心打造一部以各景区景点为载体,以“全域旅游”为核心,立意新、特色明、引力强的宣传推广短片,在省内媒体投放,大力吸引周边城市市民关注;再次,编印一份精美的旅游小册子,在区内各大型酒店、景区景点等进行发放。三是逐步加大扶持力度。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努力向周边县区学习,逐步加大对旅游行业、旅游产业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

篇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017 韶关市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7 韶关市关于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6 年 10 月,韶关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2016 年11 月,韶关市、仁化县、始兴县、乳源县被列入广东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2017 年 5 月,南雄市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进入创建大名单大半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我市以“全面创品牌、全心抓标准、全域抓旅游、全城搞服务、全力抓重点”为目标,以“做强旅游产品、做特旅游商品、做优旅游服务、做热旅游营销”为抓手,稳步推进创建工作。2017 年 1-6 月我市共接待游客 1922.4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8.79%;旅游收入 167.71 亿元、同比增长 20.95%;来韶过夜游客 795.1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22%,占旅游总人数的 41.36%。

 韶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旖旎秀丽,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旅游资源被涵盖 8个主类,31 个亚类和 155 个基本类型,903 个旅游资源单体,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市。目前,拥有 4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6 个省级森林公园, 1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 2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1 个 世界地质公园, 1个国家地质公园, 3 个国家湿地公园, 1 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 个国家矿山公园,1 个 5A级景区, 10 个 4A 级景区, 11 个 3A 景区,10 个全省林业生态县, 7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36 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个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培育乡村旅游点 500 多个。拥有各类旅游住宿设施 898 家,房间 32235 个,床位 56481 个,其中星级旅游饭店 57 家,五星级 1 家,按高档次标准在建旅游饭店 9 家。拥有旅行社 59 家,其中国际社3 家,国际分社 7 家,持证导游 2234 人。近年来韶关市高度重视旅游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调、促进要素优化、推动资源整合,实现由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向微旅游为主的全新阶段转变,由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由从小旅游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2016 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 GDP 的 12%,占第三产业的 60%,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更加突出(2016 年度创建成效见附件)。

 一、推进的主要创建工作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1. 启动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韶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非常设机构,为市委市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形式),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宣传、组织、政法等党委部门和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政府部门在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启动丹霞山等政府管理的景区体制改革,实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运作模式,推进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部分县(市、区)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

 2. 探索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机构,拟设立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办公室,有效承担旅游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专项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能。

 3. 围绕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积极推动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构建管理内容覆盖旅游领域的新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督、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旅游质监执法等工作和队伍建设。目前,乳源瑶族自治县在必背瑶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云门山旅游度假区、广东大峡谷景区、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巡回法庭设立了旅游巡回法庭。

 4. 积极创新旅游配套机制。

 一是建立规划委员会、城市建设委员会等相应的旅游联席会议集中开展包括对旅游项目

 的联审,同时公开相关文件,引导公众参与旅游规划; 二是启动投融资机制改革。成立旅游投融资机构,2016 年 8 月 22 日注册成立韶关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属市属国有企业,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并购、开发和运营。该公司主要是作为韶关市旅游投融资平台公司,投资经营旅游全产业链,涵盖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元素。集团公司下一步陆续将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旅游产业基金、景区、酒店、旅游地产、旅行社、智慧旅游等作为集团公司未来的主要经营业务,积极筹划以丹霞山为主体的丹霞旅游股份上市。同时,按照市政府部署,配合市金融局,谋划跟盛世华房旅游产业基金、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巅峰智业集团建立韶关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韶关市重点发展的旅游等支柱产业体系,目前与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已经签订。

 三是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 四是推进文明旅游共创工作 五是开展旅游志愿者组织建设工作 六是开展旅游人才培养、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七是建立旅游工作考核激励等机制。出台《韶关市 2014 年县(市、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考核实施方案》,将旅游工作纳入重点考核内容。

 5. 推动政策创新。

 一是出台《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大旅游的实施意见(韶府〔2015〕53 号)》《韶关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2016 年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补助办法》《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的》《韶关市发展大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 2016 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 3000 万元以上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设立不低于 500 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规划、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品研发推广、宣传促销、人才培训和旅游品牌创建。市财政安排 2 亿元设立旅游交通公路建设引导基金,支持各等级公路通往旅游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其中,改扩建的由市引导基金负责建安费,县(市、区)负责征拆费等前期费用;新建的旅游公路市级和县级分别负责60%和 40%。设立不低于 20 亿元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灵活运用财政贴息、增信等方式,支持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归类整理优质旅游投资项目,对全域旅游重大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

 三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因地制宜建立旅游资源资产交易平台,鼓励南雄、乳源等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鼓励开发性金融为全域旅游项目提供支持。

 四是强化旅游用地保障,在年度用地指标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探索实行重点旅游项目点状供地等用地改革,优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按照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安排旅游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年度土地供应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韶关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旅游建设项目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以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租金可以按年度缴纳。对旅游配套项目地块范围外具有公益性且属于非经营性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划拨方式提供。

 (二)加强规划工作,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1. 实行多规合一,在全市规划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下,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根据项目的旅游影响

 及相应旅游配套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2016 年,由韶关市人民政府编制《韶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

 2.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筹备在《韶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基础上,编制《韶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设定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形成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3. 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按照全市规划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我市主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都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批准,提升规划实施的法律效力,同时建立旅游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

 (三)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创造和谐旅游环境 1. 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2015 年,新建旅游厕所 48 座,改扩建旅游厕所21 座;2016 年,新建旅游厕所 196 座,改扩建旅游厕所 145 座。两年新建旅游厕所完成三年建设目标的 69.31%;改扩建旅游厕所完成三年建设目标的 75.45%,取得了良好成效,2016年我市因此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同时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按照国家 A 级厕所标准开展整体改造,并在 5A 级景区丹霞景区、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丹霞灵溪景区设置第三卫生间。目前我市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要实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鼓励对外服务场所厕所免费对游客开放。在旅游厕所管理方面,推进市场多元供给和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通过使用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新技术,切实解决旱厕、孤厕及其污物处理、厕所信息服务等难题。2017 年成立旅游厕所革命志愿者队伍,引导游客爱护设施、文明如厕,营造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

 2. 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加快打通全市旅游交通的“毛细血管”,与交通、公路等部门紧密配合,提升旅游交通公路通达性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我市已经制定 2016~2019旅游交通公路建设项目共 27 条(段),总长 300 公里,预计投资额 6.8 亿元。目前已经通过规划评审的旅游公路 8 条。同时制定《制定旅游公路元素设置规范》,配合市公路局完善韶关市旅游交通公路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计划韶关丹霞山支线机场于 2019 年完成扩建,届时可以优化旅游旺季和通重点客源市地航班配置。与市交通运输局配合改善区域公路通达条件,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游客运输组织能力,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车和观光巴士等,提升区域可进入性。

 3. 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旅游与公安、城管、国土、交通、公路、邮政、气象等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在 3A 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建设旅游咨询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交通气象、旅游预订等公共服务和旅游商品销售等经营服务。在 4A 级以上或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景区建设气象观测站,建设市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增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道养护中心、加油站点等的旅游服务功能,将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为旅游形象展示窗口和自驾游咨询中心。在建好景区游客中心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建立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设立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因地制宜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目前我市已经在韶关站、韶关东站建立了全市性的旅游咨询中心,并且在仁化周田与鑫三洲酒店合作共建了韶关(周田)旅游咨询中心,同时各县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

 县级旅游咨询中心,下一步我们将出台相应的咨询中心标准,并且以与大型的旅游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在主要景区及交通枢纽设立旅游咨询中心。2017 年,韶关市区奥园文化旅游城旅游集散中心揭牌成立。

 二是加强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按照《韶关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及《韶关市旅游名县评定标准(试行)》、《韶关市旅游名镇创建标准及评分细则(试行)》、《韶关市旅游名村评定标准(试行)》、《韶关市星级乡村民宿划分标准(试行)》(附细则)、《韶关旅游驿站建设与服务规范(试行)》等 5 个建设标准,加强停车场及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建设一批 A 级旅游厕所。

 三是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与创文巩卫、旅游志愿者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充分发挥旅游志愿者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市旅游局持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推动文明旅游工作不断深入。市旅游局分批组织本地、本单位旅游志愿者们进景区、进社区、进广场、进企业,采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凸显实效的方式,以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志愿服务,让旅游更美好”的理念,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鼓励更多市民和游客积极加入到文明旅游活动中来,形成声势规模,持续提升热度,使广大游客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文明旅游素质,为韶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4. 规范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完善全市旅游指引标识系统。2009 年我市邀请深圳公司编制《韶关市旅游标识标牌设置规划》,同年完成建设 294 块旅游公共标识牌后,随着旅游形势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在...

篇五: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乡镇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发表时间:2016-12-12 9:08:38

 梅家河乡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类似范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

 青田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请报告

 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领导提出的“全域旅游”创建发展思路以及讲话精神,结合精准扶贫战略政策,梅家河乡基于本乡的实际,借签外地办旅游理念,认真思考、精心谋划、合理规划、科学决策、逐步推进、注重效果,举力创办旅游,达到以旅游促发展带民富的目的。

 一、全域旅游创建及旅游扶贫开发的基本情况

 (一)转变封闭思想,树立发展旅游业的信心。

 “旅游”我们听来已久,但对我们乡来说才刚刚开始。以前老认为在这个偏远的农村谈旅游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看来,是我们思想没有放开,眼光没有放远,其实旅游发展的机遇就在身边,只是我们以前从思想上、客观条件上还没准备好。随着经济发展和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中央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与投入的加大、城市人群对原生态产品的愿望、本乡丰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潜力、发展经济的支撑转型需求、进出交通条件的提档升级和“乡村休闲游”、“

  设施建设作为我乡工作重点予以上报。

 专家论证:为做好全乡的旅游规划工作,我们采取“意见广泛征询、专家实地考察、专业部门编制规划、专家评审团审定”的方案给予保障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可行性、惠民性。我们已邀请县文化旅游局主要负责人、文化旅游工作经验丰富的老专家、知名企业老总和北京大美设计院的专家三批次到我乡进行旅游产业专项勘察设计,为配合规划,我们还邀请县电视台采用航拍技术对我乡旅游发展资源区域进行了全景式拍摄。通过实地勘察、听取介绍、观看影像、相互交流,初步将我乡的旅游思路定位为“围绕垂钓、休闲、养生,打造周末自驾游目的地”。目前,北京大美设计院的专家规划组正在对郑家岭村的《旅游详规》进行细化完善,待《旅游详规》编制结束后,再向各位领导详细汇报,争取支持。

 (三)主动积极作为,为旅游产业发展有序推进营造浓厚氛围。

 在以郑家岭村为核心《旅游详规》的还没出台以前,我们以主动取代被动,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为旅游产业发展努力营造好的氛围环境。

 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对郑家岭村郑家岭居民点、红河子沟居民点、王家沟居民点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线路规范、增压保供电工程。打通郑家岭村与观音堂水库的道路,并努力建成环行道。协助郑家岭村在红河子沟居民点(未来的游客分流中心区域)新建 1200 平方米文化广场一个,在乡集镇新建 700 平方米文体广场一个,并进行绿化与亮化工程,目前都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是实施绿化亮化和安保工程。支持郑家岭村对入村主干道进行全路段绿化工程,协助郑家岭村各居民点亮化工程常态化。对通往郑家岭村、尤家湾村(观音堂水库)道路实施了安保工程和路肩建设,通行质量大幅提高。

 三是启动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支持观音堂生态养殖公司投资 200 万元新建农家乐一处,面积达 1000 多平方米,集餐饮、娱乐与住宿为一体,建成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四面八方来度假

 游玩和休闲垂钓的人群。支持郑家岭村、尤家湾村、鲁家湾村的农户按照农家乐的标准改造民居,发展农家乐。目前郑家岭已经改造 50 户。

 四是启动传统文化与民俗项目的挖掘。由乡文广服务中心协助,聘请乡内的民间艺人和文学爱好者对郑家岭村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地名资源进行了全面挖掘和整理,目前已整理完毕,共 2 本册子 5 大项 3 万多字。针对一些整理出来的传统文化文艺,乡文广中心将协助郑家岭村编排成型节目,为今后的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奠定基础。

 五是推进农业产业旅游化工程建设。围绕“农业产业为旅游,旅游发展促产业”的思路,在郑家岭村主推的 1500 亩生态脐橙(电子眼监控的示范园),500 亩黄桃基地建设(订单农业),偿试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旅游产品二者深度融合、联姻发展的潜在动力。

 六是加强对外推荐和宣传的力度。我们通过拍摄《魅力山乡---梅家河》宣传片不仅在县电视台播放,还编写了有一篇《不去梅家河,你好意思说你游遍世界?》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宣传。今年以来,来梅家河观音堂水库垂钓和休闲的约 4000 人次,目前以巴东和秭归县内的游客为主。

 二、全域旅游创建的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尽快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详规》。根据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将规划方案再做完善调整,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实施与全域旅游创建统筹规划,联姻发展。

 (二)进一步做好全乡统筹谋划,促进各村联动发展。规划方案即将诞.

篇六: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xx 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专题汇报材料

 xx 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千年古县、文化大县,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xx 县高度重视旅游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二次腾飞”的着力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公共服务,优化供给要素,完善秩序与安全监管体系,建立资源与环境保障机制,提升品牌影响,起到了创新示范作用,于 xX 年入选 xx 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XX 个(xx 景区、XX养生小镇),建成四星级饭店和银叶级绿色饭店 2 家(xx 宾馆、XX 际酒店),通过 3A 级旅游景区初评 1 个(xx 县博物馆),建成行业博物馆 4 个(XX 博物馆、XX 分馆、XX 纪念馆、XX 陈列馆),建成特色小镇 8 个(xx 北欧风情园·薰衣草庄园、XX 玫瑰庄园、XX 农业示范镇、XX 苹果名镇、XX 黄酒古镇、XX 小镇、XX 商贸小镇、XX 城上漫步旅游小镇),建成智慧旅游指挥中心 1 个,正在建设自驾游露营地 1 处,承办中国国际露营大会百城徒步赛 1 届、中国(XX)农耕文化节 1 届,主办 xx 旅游文化周活动 2 届。XX 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X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XX 亿元,同比增长 XX%以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创新机制为前提,做优顶层设计 xx 县委、县政府在创建工作中注重顶层设计,提出“九个围绕”的思路(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交通围绕旅游保畅通,城建围绕旅游提品位,水利林业围绕旅游造景观,农牧扶贫围绕旅游打基础,工商卫生围绕旅游强服务,文化围绕旅游铸灵魂,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全县围绕旅游增活力),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领导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双组长”领导机制和 36 个部门 17 个乡(镇)、办事处为成员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二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协调机制。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综合协调能力,建立旅游与国土资源、住建、规划、环保、交通运输、城管、水利、农牧、林业、商务、教体、文广、安监、工商、财政、卫计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方案制定、督导考核、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重大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系统化设计、创建任务项目化推进、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经费投入制度性安排、督导考核阶段性实施。

 三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政策体系。完善出台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支持景区创 A、饭店创星、旅行社引客入庆、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农家乐标准化建设;设立与县财政保障能力和旅游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撬动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项目储备,鼓励社

 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旅游领域;强化土地保障,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保障重大旅游项目用地需求;强化人才保障,大力引进旅游领域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提高旅游行业队伍整体素养,切实保障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四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考核体系。完善全域旅游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作风建设考核体系,促进工作考核、目标考核与管理考核有机融合。严格落实网格责任绩效考核,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嘉奖;对创建工作中发现的监管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按规定启动问责程序,做到发现一起、查实一起、追责一起。如 XX年对通过招商引资新建薰衣草庄园、XX 养生小镇等旅游项目,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 XX 管理有限公司、XX民俗文化休闲观光有限公司、XX 公航旅集团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奖励 10 万元。

 二、以加大投入为核心,打造旅游精品 以全域旅游理念,着力推进一个核心景区(周祖陵景区)、打造两个重点景区(庆州古城、药王洞养生小镇)、构建三大旅游片区(休闲为主的旅游集镇和村落区、农耕为主的农事体验区、采摘为主的田园综合体区)。

 一是全力推进周祖陵景区提档升级。编制《XX 创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在已有森林公园、XX 中医药文化博物馆、XX 农业博物馆 XX 分馆等 140 多处景点的基础上,不断加

 大、丰富景区产品体系建设力度,使景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倾力打造颂扬周先祖开创农耕文化先河丰功伟业的大型音乐舞蹈诗史剧《XX》,使景区的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可回头性全面提升,发挥核心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重点打造庆州古城文化旅游大景区。实施 XX 古城历史再现系列工程,丰富景区旅游资源,提升 xx 旅游核心竞争力。通过新建 XX 广场,将原本破旧不堪的棚户区焕然变成群众旅游休闲的观光区;新建 XX 文化景区,和 XX 广场遥相呼应,使“文笔对峙”的历史景观得以重现;实施东河河道治理项目,使 XX 景区、XX 养生小镇与古城连成一片,交相辉映;实施古城墙加固和亮化工程,使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重焕异彩,成为“网红”;打造 XX 养生小镇,使一个贫瘠的贫困村摇身变成一个集旅游、餐饮于一体的陇东黄土民俗文化村;打造北欧风情园·薰衣草庄园,拓展延伸周祖陵景区产业链,为 XX 古城文化旅游大景区增添了“新、奇、特”的效果。

 三是着力构建三大旅游片区。坚持将文化旅游与苹果、草畜、瓜菜、苗林、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同步推进。在 XX—XX 等川区乡镇,重点围绕黄酒古镇、XX 山、XX 山、XX 山等景点开发,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集镇和村寨。在 XX—X、X 等西北部山区乡镇,围绕民族商贸小镇、生态小镇建设,实施了一批具有高塬奇观、北国梯景的生态农事体验项目,延伸了农耕文化产业链。在 X—X—X 等塬区乡镇,围绕苹果名镇、X 小镇建设,建

 设了一批集采摘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林庄园、民宿客栈等田园综合体。

 三、以完善要素为基础,提升服务能力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快旅慢游”的旅游立体交通网、“便捷乐享”的旅游服务设施网、“智慧智能”的旅游互联网和“山清水秀”的旅游生态网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一是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依托 X 机场、青兰高速、福银高速和银西高铁等交通网,规划建设 xx 县旅游集散中心。启动 X 景区 S505 旅游专用道路建设,规划实施通往清凉山、桃花山、天子山道路,打通乡村旅游道路的“最后一公里”,建设舒适、便捷、畅达的旅游交通网络。

 二是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着力把“厕所革命”从城镇拓展到乡村,从景区拓展到公路沿线、交通集散点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现已在全县建设改造旅游厕所 15 座。同时,强化重要交通枢纽的旅游服务功能,在全县主干道路点设置旅游标识指引牌,在重点景区设置全县景区导览图。并将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旅游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建成 xx 县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接入省旅发委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和市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有效提升了 xx 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开设“xx 旅游”微信

 公众号,设置了旅游资讯、出行服务、酒店预订等功能,打通了游客和旅游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一部手机游xx”。

 四是加强旅游环境体系建设。坚持用生态景区的理念打造“人在旅途,处处有景色”的全域旅游模式。围绕“净”做文章,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拳治理面源污染,硬化乡村道路,建设游园广场,美化农村民居,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围绕“美”做文章,推进旅游干线园林绿化,实现道路沿线花草树木特色化、房屋环境整洁化、服务设施完备化、语言行为文明化的“四化两洁”目标。

 五是加强旅游安全体系建设。整合组建 xx 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承担旅游市场执法职责,提升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全面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完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提高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旅游投诉联动处理机制,形成高效便捷的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反馈机制。完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深入打击“黑导”、“黑社”、“黑点”、“黑车”,督导旅游经营单位诚信经营,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从事旅游工作的执法人员和各类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全域旅游人文环境。

 四、以宣传营销为重点,打响旅游品牌 创新旅游宣传营销载体方式,加大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力度,构建立体精准的宣传营销体系。

 一是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县委、县政府坚持“山、水、城、人”四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按照“做大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总体布局,全力推进“活力 xx、养生 xx、旅游xx、生态 xx”建设,着力打造“周祖农耕、岐黄中医、黄土民俗、红色革命”四大文化名片,带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构建了“景城一体、城乡联动、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提高了 xx 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方式,突出地域特色,重点打造每年一届的 xx 旅游文化周活动、“岐黄杯”登山比赛、X苹果节等品牌节会活动。并利用西北营销大会、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X 农耕文化节、香包民俗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放大宣传效应。

 二是拓展宣传营销渠道。拍摄 xx 旅游形象宣传片,制作 xx县全域旅游地图、xx 旅游画册等宣传资料,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品牌形象宣传;加强客源地旅游市场营销,与旅行社、自驾、摄影、户外等企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聚集人气;积极与央视、X 卫视等知名媒体合作,参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栏目宣传活动;邀请媒体记者、旅游大 V、摄影达人到 xx 采风、采访。同时,整合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手机 APP 等现代媒体手段,在全省率先进行融媒体中心建设,使 xx 真正进入到融媒体大数据传播新时代,利用这一平台向全国各地充分展示了 xx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三是加强区域联动宣传。加强同陇东南祖脉旅游圈和陇东

 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陕甘边红色旅游联盟、关中城市群旅游联盟的协作,积极推进宣传营销区域联动,加强与周边重点客源省市县的交流与合作,共推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产品,共同开发客源市场。

 五、以丰富业态为特色,延伸旅游链条 以举办 xx 旅游文化周活动为契机,在旅游业态创新和广度深度拓展上求突破,不断延伸旅游链条。

 一是实施旅游景区文化提升计划。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的互动体验项目,让静态资源动起来、经典传承活起来。

 二是实施旅游文化演艺推进计划。鼓励景区组建创作运营团队,创新编排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观赏性强、艺术水平高、文化体验深的大型精品文化演艺剧目,实现节目演艺常态化。

 三是实施旅游产品创意研发计划。依托岐黄中医药文化,重点围绕医食养生和保健理疗,开发推广拔罐药浴、推拿按摩、针刺艾灸、药膳美食等可体验、可消费的养生保健旅游项目,研发系列中药材养生产品。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按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以“全域景区化、景区特色化、镇村景点化、配套景观化、要素完备化、服务便捷化”六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丰富供给体系,把 xx 县打造成处处是景点、全域是景观、满眼是风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篇七: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市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分析了 XX 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 XX 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措施建议。要提升意识,深化全域旅游认识;丰富内涵,促进旅游产品融合发展;夯实基础,营造旅游产业良好环境;强化品牌,打造 XX 旅游特色亮点。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发展到全域旅游的新阶段,全域旅游业是我国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XX年 2 月 5 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 X 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从而拉开了全域旅游示范推进序幕。

 一、XX 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条件

 XX 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是XX 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扶贫攻坚主战场。XX 州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神奇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是 XX 省首批获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方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1 1 、政策优势

 从国家层面来看,全域旅游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全域旅游是我国“十三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时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从省级层面来看,XX 年 11 月 15 日,XX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XX 首次将“打造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列入五大基地,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为我省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为打造旅游万亿元提供了行动指南。XX 州是少数民族地区,属于西部开发地区、革命老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多种政策利好叠加。

 2 2 、资源优势

 XX州旅游资源富集,现有“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X个,其中国家等级景区 X 家(4A 级景区 8 家、3A 级景区 5家),世界文化遗产 1 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7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26 项,拓展出 7 大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世界遗产旅游、自然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古城古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在全国 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生态文化聚合力居于前列。

 3 3 、产业优势

 近年来,XX 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旅游兴州”战略,旅游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规模空前壮大,XX 年以来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每年保持了 20%以上的增长。旅游业在 XX 年率先成为全州百亿产业,XX 年旅游业接待人数 X 万人次,旅游收入 X 亿元,相当于全州 GDP 的X%。全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 5 万人以上,间接从业人员达 20 万人以上,占本地就业总数的 20%以上。

 二、XX 州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践探索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XX 自治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这一总战略、总愿景,把全州 X 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健的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把 XX 州打造成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武陵胜地。”XX

 年,XX 州紧紧抓住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机遇,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相关要求,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1 、认识存在误区,全域旅游理念有待厘清

 正确把握全域旅游的内涵、外延、本质属性是发展全域旅游成功的关键。实践中存在以下三种误区:一种是否定景区景点建设,认为全域旅游就是所谓的“无景点旅游”,就是不要旅游景区了,所以没有必要再抓景区景点的提质增效;一种是过度解读和教条式地解读全域旅游概念,一直在“全”字上做文章,全域旅游就是遍地开花,全面旅游,到处搞旅游开发,建景区景点,建宾馆酒店;一种是将全域旅游看成是旅游工作的唯一内容,引导区域都要只发展旅游,全域旅游成了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担负了很多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

 2 2 、参与机制不足,市场主体作用有待加 强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党委政府部门大力推进格局基本形成,党政领导共抓旅游理念初步形成,但是还存在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社会参与感不浓、游客参与性不强,参与机制亟待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从 XX 州的实践来看,全

 州旅游业开发政府主导较多,外资和私企参与不多,招商引资招到战略合作伙伴不多,缺乏大项目带动。以“乡村游”为例,全州重点打造的乡村游景点景区,道路硬化、房屋修缮、民居改造、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等项目建设都基本上是政府“包揽”,民间资本、信贷资本的投入力度相当薄弱,政府主导投入和政策性扶持相对匮乏,投融资机制欠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3 3 、要素发育滞后,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增强

 XX 州大部分景区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游”层面,多数游客主要还是欣赏自然风光,在旅游基本六要素中,有的景区连吃、住的基本要素都不具备,游客也仅仅只能“到此一游”,难以实现旅游发展的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满足不了游客旅游消费多元化的需要。XX 州在产业融合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融合方式单一。仅仅依靠简单的产品叠加,附加值不高,全州还没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农庄”,“标准化农家乐”这些融合产品来推动农产品深度转化,提高农业综合附加值。二是文化创意不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XX 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全省的 25%,但对资源的利用停留在展示阶段,如非遗园、历史博物馆,缺乏深度创意,对游客吸引力弱。旅游产业结构不完整,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产业链条短。

 4 4 、产品特色不足,神秘 X XX 品牌有待提升

 从微观层面看,乡村游产品同质化、低端化明显,存在跟风式的一哄而起。从中观層面看,周边地区旅游发展来势迅猛,同质旅游产品发展竞争激烈,“民族风情、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元素。不少旅游产品、项目、业态的策划规划和投资建设上存在简单模仿,没有凸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宏观层面看,站在 XX 省的角度,在“一基(XX 省全域旅游基地)一线(大 XX 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一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一圈(大 XX 旅游圈)”建设中,功能定位,特色分工更值得去细分,去研究,去部署。“神秘 XX”作为一个总的旅游品牌,在品牌体系、主题打造、营销推介上对游客的感召力还比较薄弱。

 5 5 、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体系有待构建与完善

 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XX 州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财力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尚未构建。外部交通要达到“快捷出游”的新格局,内部交通达到“无缝对接”要求,要有直达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水上旅游交通、休闲步道系统、自行车绿道慢行系统,自驾车服务保障体系等;二是旅游集散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远远达不到城乡旅游厕所全覆盖、数量充

 足、布局合理的要求。三是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旅游服务水平低下,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四是市场治理不到位。仍然存在对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的现象,对一些违法乱纪的旅游乱象处置也不是很到位,甚至个别地方还存在监督管理人员非法行政执法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游客的利益,更为严重地是影响了 XX 州的旅游形象。

 三、进一步推进 XX 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措施建议 为了顺利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必须从提升意识、丰富内涵、夯实基础、强化品牌入手,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强州、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实现旅游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共进。

 1 1 、提升意识,深化全域旅游认识

 全域旅游理念意识的转变需要提升政府、企业、民众对它的认知。一是提升地方政府认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全域旅游的特征、原则、作用及其本质,让广大社会公众认清“如何发展全域旅游”。二是提升企业认知。各旅游企业要立足于全产业审视全域旅游,打破传统旅游业的界限,整合资源走向多元化,优化旅游供应链,服务旅游发展。三是提升民众认知。

 广大社会公众既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更是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应积极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投身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实践,做旅游业发展的主人翁。

 2 2 、丰富内涵,促进旅游产品融合发展

 XX 州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提升品质,完善体系,覆盖全域,达到“留人、留钱、留心”的目标。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战略,全面提质旅游景区的内涵,要以文兴旅,充分利用丰厚的土家族、苗族文化底蕴,积极打造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培育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让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留下游客的重要因素。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要通过旅游来承载和体现文化,将土家族苗族的文化符号、文化产品、文艺作品尽情展现,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构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链条。积极提升文化场景化、体验化、教育化,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化。以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村落、民族建筑为文化载体,赋予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共生共存共荣。同时发展体验性旅游产品,通过手工制作、生活体验等方式让游客亲身感受土家族苗族的文化底蕴。

 3 3 、夯实基础,营造旅游产业良好环境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全州、通达全省、连通全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以高星级旅游饭店为主体,以自驾营地、家庭客栈、农家乐等为补充的旅游接待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完善交通换乘、咨询服务、旅游购物等综合性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智慧 XX”旅游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旅游商品市场综合整治,景点景区及周边整治、古村古镇、公路沿线休息区等重点区域市场主体整治,完善旅游景区执法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整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三是推进旅游安全常态化。完善旅游安全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和应急体系,构建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加强旅游设施、旅游交通、食品卫生、消防等安全检查,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

 4 4 、强化品牌,打造 X XX 旅游特色亮点

 XX 州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凸显优势,强化特色,做好个性化的地方旅游文化特色,用特色引领全域旅游发展,整合一切资源打造旅游核心吸引力,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探索各具特色发展模式,融合各具特色产品业态,形成旅游全方位融入区域整体发展的大格局。首先,立足生态文化资源

 优势,形成生态观光休闲游、民俗风情体验游、康养休闲度假游、古村古镇休闲度假游的核心產品体系。其次,明确“神秘 XX”品牌是 XX 州全域旅游发展的灵魂,统领全州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形成“神秘 XX、天下凤凰”、“神秘 XX、土司王城”、“神秘 XX、蚩尤故里”、“神秘 XX、矮寨奇观”等,无论是旅游线路,还是旅游产品,突出“神秘 XX”这个主题。最后,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居民参与、游客推介的“五位一体”整合营销机制,全域旅游公共营销体系必须建立以州级部门为主,县市级为辅的对外营销统一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找准营销方向,立体化、全方位的加强宣传营销 XX 旅游特色。

篇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1 -

 关于 XXX2020 年度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XXX 创建办:

 按照 XXX 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现将我市 2020 年度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情况 XX 市文物保护暨全域旅游创建大会召开后,XXX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我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一是迅速成立机构。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后,我市及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全体市级领导任副组长,涉及 56 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 12 个镇办党工委书记为成员的 XXX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建推进会,听取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全力保障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汇报,由两办下发《XXX 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XXX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指标体系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创建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为创建工作提供指标依据。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市政府在第 7 次常务会议上专门就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议题进行讨论,在 XX 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决定给予 300 万元作为创建前期经费保障,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 2 -

 三是会议协调推进。为了进一步夯实创建工作责任,加快创建工作进程,我市分别于 9 月 10 日和 11 月 10 日召开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进行创建工作进度通报,集思广益,解决各单位在创建工作过程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四是加强学习交流。为了进一步理清创建工作思路、开阔眼见、学习借鉴其它地区先进创建工作经验,市政府专门组织创建工作人员,赴浙江省安吉县、江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考察学习先进创建工作经验。随后,我们又按照 XX 市局的统一组织安排,赴宝鸡眉县学习创建工作经验,通过学习交流,为我市的创建工作积累了重要的工作思路经验。

 二、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及创新示范亮点 (一)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情况:

 为了全面加快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我市按照“统筹布局、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 XXX 汽车客运站同步实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发挥集散功能,切实满足游客需求。XXX旅游集散中心项目,位于 XXX 东环路新建汽车站内。主楼接待大厅面积 3690 平方米,旅游集散中心已于 11 月 7 日投入运营。具体建设情况:

 一是统筹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拟定合作建设协议。目前客运站大楼主体于 2020 年 9 月 19 日封顶,预计 2021 年 6 月底前交工。

 二是 XXX 汽车站一期工程已交付对外运营,旅游集散中心已于 11 月 7 日投日运作。车站停车场总面积 3.6 万平方米,营运公交车辆 119 辆,市内公交、省县镇村际客运共计 21 条,并设有专用出租车车位,营运出租车 230 辆。发往村镇的班车途径 XX 各旅游景

  - 3 -

 区并设有站点(11 路车发往茂陵,10 路车发往 XX、1 路、5路车发往 XX、XX 等 10 余辆),每日车站发送出行人员约2300 人次。

 三是安全及投诉制度健全。设立专门的旅游、交通投诉处理机构,配备受理投诉人员,在中心大厅醒目位置公布投诉电话。年内共计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4 次(消防、防控、防爆、紧急疏散)。

 四是服务设施完备。车站中心大厅、售票、咨询、休息、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等功能齐全,并配置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布局合理,注明标识,日产日清。旅游厕所宽敞明亮,有残疾人专用厕位,其他厕位充足能够满足游客需求。

 五是旅游集散功能齐全完备。设置有 XX 全域旅游全景图、周边旅游景点交通图、市域旅游专线班次表、游客休息室、功能分区图、饮水点、购物商店等基本满足游客需求。

 (二)软件资料收集情况:

 为了进一步理清创建工作思路,对照成功经验寻找自身差距,我市专门组织考察学习组赴浙江省安吉县、江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和宝鸡眉县等地学习创建工作经验,为我市创建工作积累了重要的工作思路经验。在资料收集方面,按照《验收指标体系的任务分工方案》,明确成员单位任务分工,围绕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与安全、资源环境、品牌影响 7 大类基本项和创新示范项指标体系,对各单位上报的资料进行梳理归档,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出创建全域旅游工作微信群作用,及时上传下达,及时调度安排。

  - 4 -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加快创建工作进程,我们按照抓点带面、重点工作迅速推进的思路和成点、成线、又成面的工作标准,全力加快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①在全域旅游创建全域全景图和公益宣传牌制作方面,已完成点位分布选址,与制作厂签订合同预计完成大小共 12 块图牌制作,目前 6 块牌子已设立到位;②在全域旅游公路引导标识牌制作方面,共计设置 25块,其中,前期已完成 15 块,新增添的 10 块也于 12 月 23日设立完成,投入使用;③在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一方面,已与移动公司签订全域旅游温馨短信提示语发送协议,目前,移动公司已提请通过工信部审核,并于 11 月 17日实现短信正常发送。

 另一方面,已与政务信息中心对接,依托政务信息中心 12345 便民服务中心平台进行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接入各景区视频信号,目前建设工作正在加紧实施;④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汇报宣传片制作方面,已于专业公司签订制作合同,宣传片拍摄制作正在加紧进行。⑤在全域全景图制作方面,我们已与西安地图出版社签订合同,制作的全域旅游全景图最终定稿已经出来,目前正在正向批量印刷,预计一周时间可投入使用。⑥全域旅游创建中旅游产品规划、营销规划等子规划及迎检软件资料的梳理、制作、修订情况,经过我市考察学习后得知,检查考核组对软件资料查看的比较系统详细,加之我市创建工作启动较晚,干部对创建工作验收指标体系学习深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需要参照临潼等地聘请第三方公司来做子规划和梳理、制作、修订

  - 5 -

 创建工作软件资料体系。目前,我们已与第三方公司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子规划编制和软件资料梳理、制作、修订工作正在推进中,第一版的 7 大类基本项和创新项的验收资料汇编已出稿印刷并报送至 XX 创建办。

 创新示范亮点:

 一是领导机制创新。XXX 委、市政府扎实落实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相关标准,按照党政统筹要求,成立了 XXX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小组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将市委、市政府所有部门一把手纳入领导小组,并在 XXX 文化和旅游局设置创建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由主管旅游副市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细则》指标体系下发任务分解表,明确各项指标的责任领导、牵头单位、配合单位。

 二是协调机制创新。2018 年,XXX 针对《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文化旅游局牵头,市政府发改、交通、农业、水利、住建等部门联合的 XXX 全域旅游规划领导小组;2019 年,XXX 针对大秦文明苑项目成立旅游项目领导小组。2020 年,为贯彻落实《XXX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指标体系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XX 字〔2020〕24 号),推进实施国家、省、XX 市和 XXX 有关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强旅游工作的部门间协调配合,推动 XXX 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XXX 政府建立了 XXX 全域旅游发展工作

  - 6 -

 联系会议制度,明确主管副市长作为第一召集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召集人,有效开展全域旅游推进工作。

 三是旅游配套机制创新。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由 XXX 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配套组建了机制创新、多规合一、设施建设、优质服务、产业融合、品牌营销、市场监管、城乡环境等多个工作专班,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为保障 XXX 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落实,XXX 出台目标考核责任办法,以 XXX 人大常委会为主导,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监督。

 四是旅游引领多规融合创新。为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一方面,以土地、资金等政策倾斜为导向进行各类规划修编;另一方面,为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充分融合,壮大旅游市场规模,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广泛融合,出台一系列的规划修编和支持政策,真正实现了多规合一、多产融合、纵深发展。

 五是人才政策举措创新。我市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旅游人才引进力度,与永秀智库形成战略合作机制,联合开展旅游管理人才培训班,建立 XXX旅游人才智库平台,吸纳国内和省内知名旅游专家作为本市旅游专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展人才交流、交换、挂职,每年组织外出参观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开拓视野。常态化举办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业主、休闲农庄经理人等系列培训活动,有效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 7 -

 六是旅游环境保护创新。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建立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通过旅游项目环境评价严格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水平,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带动全面环保意识提升,持续推动旅游产业绿色、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紧抓环境整治契机,充分利用环境保护成果,将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依托渭河生态治理等,开发了一批如万亩荷花、千亩银杏林等特色旅游景区。坚持融合发展,依托 XX 渭河水文资源,XXX 文化和旅游局与 XXX 水利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与水利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一批如 XX、莽山生态公园等精品水利风景区。

 三、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国家验收的标准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前期的创建工作总体情况来看,我市还存在创建资金短缺、部分单位对验收指标体系理解不透、工作任务思路不清晰、工作标准不高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工作短板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创建工作过程中加以补齐和解决。

 四、2021 年创建计划及重点工作 2021 年,在抓好 7 大指标基本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我市将严格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指标体系标准,重点抓好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和创新示范亮点的深度挖掘,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一举通过省上的初审验收。

  - 8 -

 五、对示范创建工作的建议 由于我市创建工作启动较晚,各创建成员单位对验收指标体系和各自单位应承担的工作任务的理解尚需时间,因此希望市局能够经常为我市辅导创建工作,大力指导和支持我市的创建工作。

 一方面,建议市局能够带领我市创建工作人员经常走出去,到石泉、黄陵等已创建成功的兄弟县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另一方面,建议市局能够邀请中、省、X 相关领导、专家学者,来我市为我们创建成员单位做辅导报告。同时,也希望市局能够在项目和资金上向我市大力倾斜。

 XXX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

 2020 年 12 月 15 日

篇九: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全域旅游工作总结

  xx 镇深入贯彻实施全市"多彩 xx,快乐四季游"发展计划,以生态田园为韵、以现代农业为基、以朴素居民为形,积极推动"绿色 xx"品牌打造,全力助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

 一、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南溪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

 目前,南溪社区作为我镇乡村振兴示范点正在进行全力打造。我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机遇,采取自筹资金和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在南溪社区先后投入资金 xxx 余万元,依托南溪河独特的红砂地貌和河流特性,新建了一座便民利民小桥;对两岸道路改造升级,打造了一条约 x 公里的环形绿道;对南溪社区王家院子进行环境整治,房屋风貌进行了优化升级;结合"厕所革命"新建实施散居厕所改建整治、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并新修建一所旅游公厕,夯实了社区发展的硬件设施基础。通过对南溪社区王家院子、焦家大院、袁家院子等进行院落改造和绿道、桥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形成"一山,一水,一产业"的旅游框架。以山水骨架、庭院建筑、原生植被构成田园生活基底;以体验劳作、回归山野、品尝健康农产品等原生态生活方式唤醒传统生活记忆;让人们体验到"入园,做一日农夫、入水,做一日渔夫、入宅,做一日隐士"的隐逸田园生活。

 二、找准目标,坚持深入推进农旅相融战略

 一是规划整合区域内农业和旅游资源。以蒲虹路、蒲张路(复线)、般莲路"三线"为牵引,坚持融旅发展导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多样化、高端化、连片化发展。依托旗松、南溪、花溪社区优势资源,打造集民宿风情旅游、佛教文化体验旅游片区;在银杏、蟠龙、长河、团结

 社区形成集山地骑行运动、山区果蔬品尝、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山地运动旅游休闲片区;在拦厢、双柏社区发展集养殖、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片区。二是政策扶持带动农业企业发展。扶优扶强凯达、鸿睿等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社,搭建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等多方合作平台,鼓励支持农业专合组织参与社区资源开发,推动全镇猕猴桃、笋用竹等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互联网+" 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产品增值率和市场占有率。过去几年来,我镇引入"天一花溪谷地""天池聚鑫"等农业项目 x 个;培育祥辉三木药材、良友猕猴桃种植等各类合作社 xx 家,发展会员 xxx 人,带动农户 xxxx 户;新增笋用竹种植面积 xxxx 余亩、三木药材 xxxx 余亩。新打造"xx 竹海洞天一日游"、"花溪农场亲子游"等旅游线路 x 条;特色农家乐共计达 xx 家,累计接待游客 xx.xx 万人次。

 三、夯实基础,加强旅游服务保障

 一是强化旅游配套设施。以全国重点镇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完成旅游环境设施及路灯维护、公厕改造、黄水河休闲广场建设、金凤路及金藤路人行道改造等 x 个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本镇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分区,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开通全镇旅游咨询投诉热线,积极为游客解决在旅游途中、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决推进旅游市场"五大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全镇农家乐等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二是深化队伍建设。建立志愿者队伍,组建由xx 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设立 x 个咨询点,主要分布在场镇周边,蒲虹路、蒲张路等主要道路路口等地,现场为游客提供线路咨询、美食推荐和必要的饮用水、药品服务;定期走访我镇特色农家乐和农业

 企业,对鸿睿公司、凯达公司、厚德福花溪农场等农业企业进行引导扶持,帮助其发展壮大;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餐馆、酒店的专业宣传与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引导本地旅游队伍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四、突出特色,树立旅游形象名片

 一是打造 xx 特色竹类民俗风情游。依托凯达农业 xxxx 亩土地的规模化笋用竹种植,通过丰富的竹类资源以及良好的植被优势,打造村落民俗文化游。积极发展竹编、竹雕等手工艺品和竹笋宴等美食,形成具有 xx 特色的竹类旅游产品和具有山区丘陵特色民俗风情旅游。我镇已在在铜马沟"竹海洞天"公园先后连续两年举办了"铜马沟采笋节"等竹类主题旅游活动。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对我镇特色竹类民俗风情游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二是开发乡村宗教旅游。充分利用在周边地处具有较大知名度的明代古刹-般若寺,大力宣传般若寺佛教文化,开展禅修、悟道、养生等活动,吸引游客来此参与"寻佛问道",体悟"佛教仪规"、"礼佛祈福"等宗教活动,静心体验僧侣生活,推进我镇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三是发展农庄旅游,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依托天一农业已种植的数百亩猕猴桃、凯达公司和鸿睿公司竹林资源和花溪农场大自然探究科普基地吸引游客主动参与到乡村农耕劳作活动,结合"以动养生"慨念,打造区别于周边景区的山地农庄生活。

 xxxx 年我镇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新的时期,我镇将继续围绕打造"绿色 xx"品牌,全面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按照"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提升水平、规范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我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建设我镇精品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镇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着力形成以

 旅促农、以旅富农、农旅融合、城乡互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推荐访问: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情况汇报 示范区 创建 工作情况汇报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