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4篇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4篇

时间:2022-12-12 14:55:03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4篇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 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7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全球参与自由贸易的人口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4篇,供大家参考。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4篇

篇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

干部论坛20 0 3年第7 期20 世纪8 0 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 全球参与自由贸易的人口比例已上升至8 0 %以上。全球化进程以及它对当代世界格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亟需我们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 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必然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客观基础是分工国际化的逐渐深入。

 马克思、 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文中指出: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T 的发展程度上。

 任何新的生产力, 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嚣的扩大( 例如开垦新的土“一个民地), 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 ” “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情况下, 同样的关系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

 ” …这表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 其地域会越来越广直至走向国际化。当代经济全球化正是这样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4 9 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及由此而掀开的近代史上殖民主义扩张的历史。

 伴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以互通有无为目的的商品贸易从早先的欧洲拓展到弧洲、 美洲和非洲沿海地区, 世界市场雏形初步形成。

 18世纪中叶第, 次工业革命发牛后, 蒸汽机车的应用使得不同地区采料、 生产、 销售成为可能, 活跃了以区域分工为基础的国内贸易。

 直到19 世纪初发明了蒸汽船, 人类航海能力突飞猛进. 各国和地区之间相瓦依赖性不断增强, 社会分工逐步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形成了国际分工。

 并通过世界市场这一纽带把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联接起来, 促进了生产、 交换和消费的国际化发展。

 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运用暴力( 炮舰)和商品打开世界市场和占领殖民地的扩张。

 对此, 马克思、 恩格斯曾有过深刻的总结:“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 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 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 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 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旧的、 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 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 万方数据

 党政干部论坛2 0 0 3年第7 期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7 …21到了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随着新的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的发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 形成了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资本帝国主义, 世界市场被大致瓜分完毕。

 资本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 在20 世纪上半叶的三四十年内先后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新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 世界进入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状态, 国家闻的经济交往由于受政治原因和经济体制的制约,带有明显的阵营特色。

 冷战前期, 资本积累内在的冲动受到意识形态的压抑, 不得已而局限于资本主义阵营内. 但资本对外扩张的本性并没有丝毫改变。

 冷战的结束在政治上为全球化开辟了道路, 资本扩张的本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资本逐步向全球扩张。

 从20 世纪7 0 年代中期开始. 尤其是8 0 年代以后, 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为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以致在9 0 年代初,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 全球化进程是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先导, 以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为基础, 以世界市场的逐渐扩展为纽带, 以跨国公司的利益调整为驱动力的阶段性、渐进式经济融台过程, 这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客观的过程, 且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

 它决非是某一个人或者国家所能够人为造成的, 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我们必须正视它井采取最有利的方式来把握这个机遇。二、 全球化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化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全球化必然会化掉已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认为苏联东欧的剧变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

 应当说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事实上, 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f 作为客观基础的, 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它既是国际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又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反映。

 国际分L :

 所体现的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 要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 特别是占主体、 支配地位的国家生产关系的性质。从历史上看, 19 17 年俄国十月 革命之前, 全球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国家, 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过程。

 《共产党宣言》 对此有精辟的论述:

 “资产阶级, 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 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 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 即变成资产者。

 一句话,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 ¨ 1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成多国,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社会主义的胜利使资本主义的扩张由武力开道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开道为主的轨道。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 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由原有的15个减少到5个, 总体力量明显处于弱势和守势, 而资本主义国家则再次处于优势和攻势。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仍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主导、 支配地位。

 因之, 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但是, 这也绝不等于说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相反. 全球化同时又在为资本主义最终灭亡、 社会主义在全球的最终胜利创造条件。

 因为全球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全球化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激化的过程。

 这种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 在全球范围内发达资本主义富国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将激化。

 这些发展中国家既包括社会主义国家, 也包括大多数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 不平等的国际生产关系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愈加趋于不平衡, 南北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有人预测, 在2l世纪初期, 世界上将继续有20 多个富国; 20 来个正在缩小同富国的差距的, 发展中国家; 还有约16 0个依然如故的穷国( 其中人口占世界lo %的4 9 个世界最穷国会日益落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 作出的结论是:“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 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 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 富国与穷国的人均收入之比,已从19 6 0 年的30 :

 1扩大到19 9 0 年的6 0 :

 l,19 9 7 年更达到7 4 :

 l。

 第二, 经济全球化将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更为突出。

 资本在全球的扩张, 将动摇发达资本主义国内目前相对稳定的阶级力量结构。

 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 使跨国公司和大商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可以使企业利润迅速扩大化。

 而产业工人和中产阶级的选择性却远没有资本家那么多。

 过去发达国家工会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 而现在只要大的投资者放出风声可能移居海外, 其国内无论 万方数据

 党政干部论坛20 0 3年第7 期是工人还是工会都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原已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也会面临失业及由此而致的贫困化问题。

 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日益激烈的反全球化浪潮也正是这种矛盾的外在反映。

 、 可见, 经济全球化并不就是资本主义化,它也将是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并导致其最终衰亡的一个过程。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中圉带来发展机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历史趋势,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得出了这样的科学论断: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他们揭示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结果的、 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之上的社会主义, 是把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作为“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的社会主义社会, 即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完成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贡献基础上. 并继承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即当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 这种“外壳” 就会爆破而被社会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

 马恩所阐述的“经典的社会主义观” 的理论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 是列宁所称的“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 。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

 从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结果看, 伴随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而形成的生产力巨大发展, 正是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前提的过程; 而世界普遍性的交往又是为共产主义创造社会条件, 使各民族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过程。

 从全球化的最终发展这个视角看, 它不仅不会化掉社会主义, 反而恰恰为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发展起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实践相结合, 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多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并变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实践。

 列宁的实践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 这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将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政权的推断不相同。

 面对这样一个新的客观现实,列宁曾提出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正确主张, 可惜由于列宁的早逝, 这种积极的探索中断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了马恩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一方面进一步科学阐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生产力标准。这一理论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还处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阶段, 相对于马恩所阐述的经典社会主义而言, 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与马恩的经典社会主义观立论的基础都是以生产力为前提, 所不同的是前者要以生产力不发达这样一个现实状况为起点, 后者则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绝对必须的前提。

 因此, 前者必须探索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发展生产力这样的具体问题。

 毫无疑问, 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须遵循而不能背离经典社会主义观, 现时代在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 社会主义实践最需要的就是探索如何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中心, 建设和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具优越性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 使之强盛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还是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得当。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开放、 竞争的世界, 对于中国走向世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于寻求增强综合国力的条件, 大力发展生产力, 正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江泽民同志曾就此指出:

 我们要尽快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更加积极地拓展对外贸易增长空间, 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 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对外开放的全过程中, 我们要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 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的关系, 十分注意并切实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我国在应对全球化进程中以此为极好机遇的积极战略. 我们必须予以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1[ 1][ 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 7 2年版, 第25、 254 ~255、255页。【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 7 2年版, 第8 3页。(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晓立) 万方数据

篇二: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

[ 论述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在这样背景下,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继广交会之后,于 2020 年 9 月 4 日举办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且在 11 月,如期举办了第三届进博会。中国以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开放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交流平台。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100 分)

 说明:资料为 2020 秋期国开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二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由微观经济单位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行为过程所驱动的过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次大的变革,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果。全球化的弊端在发展中国家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使得很多的学者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对于经济全球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界定,对其实质,说法也不一样。我们以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杜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台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在,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基础。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市场经济真正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第二,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一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即使在过去已经出现,但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全球化却有着与过去不同的技术——信息基础。正是这种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基础上的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第三,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自 1980 年代中期以来的迅速发展在组织上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网络。跨国公司内部的资金和商品流通使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一种比外部商品变换更加紧密和深刻的内容。经过全球化表示的不仅是经济联系的外延的扩大,而且是这种联系的内容的深化。二者加在一起,意味着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第四,目前,在有形的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生

 产的国际化是不够的。金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五,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它还带有很大的不完善性。

 三 、应对 经济 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的全球化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通过世界贸易、跨国投资以及国际金融流动的作用不断的加强各国的联系,实现一体化的过程。自从冷战结束后,世界结束了两级对峙的状态,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全球化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发展的结果将使得市场的能力逐渐的扩大,最终将超过国家的地位和能力。由于世界市场存在其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介入其中的国家将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将因为市场的不稳定受到的损失最为严重。1997 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逃避。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可以获得比其他中小国家国际资金和新技术。因此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主动的融入市场,而不是等待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篇三: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

政治“经济全球化”这一知识点既是《经济生活》第十二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理解“经济全球化”需把握以下九点: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本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4.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它是以国家为主导,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科技和资本的推动下迅速发展。5.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进步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快速发展源于科学技术的推动。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性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是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客观因素。第三,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激烈竞争和扩张的必然结果。第四,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解决面临共同问题的必然结果。第五,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是经济全球化顺利推进的客观政治环境。第六,许多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和理解“经济全球化”! 范希芝教材辅导22

 高中政治的政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第七,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和力量。第八,国际贸易投资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6.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使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收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上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市场;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且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7. 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应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各国共赢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经济全球化尽管会加剧各国之间的竞争,但同时各国间的依存关系也会加深,更多的贫困和悬殊的两极分化,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从根本上也对发达国家不利。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会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共赢是有可能的。要实现共赢,关键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尽可能使各国都有权平等参与世界经济的决策和规则的制定;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减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风险。要实现共赢,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应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领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使其能赶上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的浪潮。8.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为此,要处理好三对关系:第一,改革与开放的关系。进一步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实力雄厚的国内经济,这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基础;推动金融债权等领域改革,以适应这些领域逐步开放的需要,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引导国际合作,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国际氛围,维护我国的经济主权。第二,引进与创新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在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发展道路,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这是未来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战略性课题。第三,参教材辅导23

 高中政治与和保护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我们必须学会用国际贸易的规则保护自己,特别要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制定中,有效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和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应分享的利益。9.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1 )二者的区别:① 含义不同。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与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② 产生过程不同。经济全球化起源于地理大发现。二战结束后,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充分发展。直到 80 年代,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市场全球化得到了真正确认,经济全球化才得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而经济一体化则起始于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实施。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标志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遵循统一的规则,正在拆除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③ 形成条件不同。经济全球化是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由市场进一步扩张和日益成熟所促成的。跨国公司贸易的展开带来了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进一步流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跨国生产使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又为跨国生产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其形成的前提条件要比经济全球化严格得多。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障碍,让劳动力、资本、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的机构来协调经济一体化下的国家间的关系,而这种超国家的机构必须是真正超国家的,绝不能为某个或者某几个国家所左右。再次,各国之间要作出一定的主权让渡,实现权利共享,并且根据共同的协议或协定承担一定的义务。这就意味着各国的经济决策权转移到超国家机构那里去了。因此,经济一体化不仅是互相分立的行为主体之间的融合,而且是管理机制、协调政策的整合,是国家选择的主观行为的结果。④ 表现特征不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表现为经济合作关系教材辅导24

 高中政治的同时,也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尤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处于经济全球化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不仅在引导全球化发展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而且是全球化利益的主要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受益相对较小。经济一体化最本质的特征是有共同的决策机构和相对完善的决策机制。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成员国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利益又可以通过制度的协调、安排来寻求和确定,避免了恶性竞争。因此,在经济一体化下的合作与竞争中,更多体现的是协调与合作。⑤ 表现形式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在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与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削弱、世界各国经济有机联系起来的形势下发生的。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的全球化程度大大加深,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国际组织日益健全。经济全球化的各种表现日益凸显出来。经济一体化是在世界各国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在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表现得更为激烈的情况下发生的。特惠关税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联盟、经济与货币联盟等各种组织不断涌现。( 2 )二者的联系:①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有助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不会必然地发展为经济一体化,这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都要极力维护、扩大各自的利益份额。当前,全球范围内美、欧、日三极占主导地位,但它们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从未间断过。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国家之间的合作,单靠市场的力量,要找到各国利益的共同点或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契约,建立平等协商和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完善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实非易事。因此,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必然是艰难和迂回曲折的。经济全球化如果不上升到机制上的约束和规范,就不会自动、必然地发展成为经济一体化。② 经济一体化反过来又加深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是促进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经济全球化固定下来,并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从局部区域(欧盟)、局部领域(世界贸易组织)先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众多国家参与、组建和扩大经济一体化组织,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总之,经济全球化是走向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一体化标志着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它们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并行不悖的两股潮流。

 (责任编辑:石秋玲)教材辅导25

篇四: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

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0 2020 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大作业试卷二

 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在这样背景下,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继广交会之后,于 2020年 9 月 4 日举办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且在 11 月,如期举办了第三届进博会。中国以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开放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交流平台。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100 分)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

 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②贸易全球化;③金融全球化;④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③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

 家国际贸易发展; ④ 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

 和环境污染恶化; ③。

 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

 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

 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

 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对待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正确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面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出

 现政治化、碎片化的风险挑战,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

 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 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

 的。面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

 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 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推荐访问: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 新形势下 经济全球化 正确认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