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7篇

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7篇

时间:2022-12-05 20:40:01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7篇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定位和互动机制研究姓名: 吴艳雯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行政管理指导教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7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7篇

篇一: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权责定位和互动机制研究姓名:

 吴艳雯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行政管理指导教师:

 唐忠义2010-11-25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I 页 摘

 要

 当今世界, 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流行性疾病、 食品安全和群体性骚乱等公共危机事件此伏彼起, 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妥善预防、处理公共危机, 是世界各国和各级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我国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先、 防治结合的原则, 初步构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 动员、 管理、 控制等机制, 大范围、 高危害的公共危机事件一般能做到有力遏制。

 另一方面,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也不容回避。

 如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策体系不统一, 机构设置不合理、 职责分工不明确、 部门间协调机制和官员问责机制不完善等。

 在传统相对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下, 全能型的政府主导一切, 包揽所有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和媒体之间是单纯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在现代公共危机管理中, 政府掌握公共权力, 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是危机管理的主导者, 通过预防、 控制、 应急处理、危机恢复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危机对公民人身和财产的危害。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 代表公众行使社会守望职能, 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合作者。

 在危机管理实践中, 媒体要预警危机的爆发, 告知政府处理危机的决策和行动,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监督政府行为、 塑造政府形象。

 政府和媒体的权责定位决定媒体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危机救助, 二者各司其职, 互相合作、 相互监督。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媒体既发挥“第四种权力” 的有效作用, 又是政府的合作伙伴。

 为了使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必须建立首长负责的中枢指挥系统, 完善危机预警协调机制和问责制度。

 在政府和媒体的互动中, 应进一步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充分利用网络、 电视、 报纸、 宣传册等大众传播工具, 努力形成政府、 媒体、 公众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相互倚重, 相互支持, 相互监督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公共危机管理; 政府和媒体; 权力与责任; 互动机制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II 页 Abstract In modern world, the earthquakes, tsunami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The epidemic diseases, food safety crisis, mass riots and other public events have been happening one by one. All of these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ecurity of human’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How to prevent and deal with the public crisis is a major issue that all countries and governments should face. The China government insists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prevention first and combining prevention with control during the process of crisis management. We have built initial the system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 the decision-making, mob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o contain effectively the large-scale and high-hazard public crisis.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t evad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such as the unsound legal system, uniform between the policies and system, the irr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tructure, unclear responsibilities, imperfect interdepartment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accountability of officials and so on.

 The versatile government dominates everything and deals with all the social public affairs in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model. There is a sim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in managers and by managers. Representing the people to manage the social public affairs, government which is the leader with the public power takes measures of prevention, control, emergency response, crisis recovery and others to minimize the harm on citizens’ life and property. As a public resource, media that is the co-worker with the government in crisis management represents the public to perform the social watch functions. In the practice of crisis management, media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warn early the outbreak of crisis, inform the public about government"s crisis decision-making and action to meet the public"s right to get information, supervise government’s action and shape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does the crisis relief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overnment for the different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government and media. They carry out their duties, mutual cooperation and mutual supervision. In the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the media plays effectively not only a "fourth power", but also the government’s partner. In order to keep our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adapt to the changing situation, it needs establish the head of the center command system, improve crisis warn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 It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press releases system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network, television, newspapers, brochures and other mass media to form a good situation which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rely on each other, mutual support and supervision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Keywords: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Government and Media;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teraction Mechanism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页 第一章 导论 1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 我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SARS 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5· 12”汶川特大地震、 新疆“7· 5” 事件等成为影响经济、 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危机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

 在实践的公共危机管理中, 政府和媒体是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责任主体。

 政府拥有强大的行政组织能力, 承担着动员一切必要的社会资源应对危机的最高责任。

 媒体在危机中承担着舆论导向和稳定社会的职责, 是公众利益的守望者和代言人。

 政府和媒体是危机管理多元主体中关键的责任承担者, 那么他们各自承担着什么具体的责任? 现行危机管理体系中, 政府和媒体存在哪些责任缺失和责任体制不健全问题? 政府和媒体又要建立怎样的互动机制去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从理论上, 对政府而言, 必须建立责任政府。

 在危机预防阶段, 政府要收集、 整理和分析危机的信息, 部署危机预防系统。

 一旦危机发生, 政府在遵循科学决策的前提下, 做出及时的正确决策, 承担决策责任。

 在危机信息发布过程中, 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以防止众多毫无权威的信息传播, 导致谣言四起。

 政府在整个危机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责任, 提高透明度, 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协调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对媒体而言, 在危机发生前, 要及时发现危机存在的前兆, 向政府传递潜在危机的信息, 防范危机的爆发。

 当危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媒体要增加责任感,讲究艺术, 不断提高危机传播的引导水平。

 应配合政府发布权威真实的信息, 稳定公共心理, 树立政府在公众中的责任政府形象。

 危机过后, 媒体对危机处理后续工作进行不间断报道, 反映群众的意见, 稳定社会, 让政府和媒体自身获得公众信任。

 从实践上,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危机管理系统, 但在如何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中, 常常把媒体当作“喉舌” 和“宣传者”, 消极被动地通过媒体单向发布信息。

 有些地方政府把媒体放在自己的对立面, 千方百计地阻扰媒体进行监督, 使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承诺变成空谈。

 同时, 媒体也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严格的新闻管理制度使得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受到束缚, 媒体很难从政府那里获得所需的信息。

 针对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政府和媒体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 媒体的责任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自承担的具体责任, 探讨建立两者协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政府责任论和媒体角色特点、 传播特征、 新闻发言制度等研究, 探索政府与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协调合作的路径, 以期有助于我国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互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页 1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危机管理研究成为热门课题, 从最初的广泛性研究到目前的有针对性、 独立学科的研究。

 国内不再是单纯的翻译外国对危机管理的理论, 在危机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危机救助的实践工作, 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

 1 . 2. 1

 国外研究综述 最初, 西方学术界对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 然灾害方面, 从 20 世纪 60 到 80 年代, 动荡的国际背景为危机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危机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 危机管理研究逐渐被引入政治、 经济、 社会和公共管理等领域, 研究内容扩展到危机中政府、 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最终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的学科分支, 出现了 巴顿(Barton)

 、 福斯特(Foster)

 、 罗森塔尔(Rosenthal)

 等代表人物。

 美国学者罗森塔尔认为, 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对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①巴顿把危机规定为具有惊奇、 对重要的价值高度威胁、 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的特殊性状态。② 由于危机的紧迫性和危害性, 在危机过程中做出决策的责任人必定是政府, 政府是危机管理多元主体中的主导力量。

 政府承担众多危机管理责任中, 危机的信息公开化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和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 杰斯特曾提出的危机沟通“3T” 原则:

 “Tell your own tall (以我为首提供情况); 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fast(及时提供情况)。

 ”③同时, 政府还要增强危机意识, 健全危机法律体系, 动员全社会力量、 整合资源渡过危机。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要认识到媒体已经越来越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中不可忽视、 不可或缺, 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力量。

 媒体本身 更要以身 作则,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希斯认为媒体通过介入危机传播的潜在期、 突发期、 蔓延期和解决阶段, 对危机处理承担发现危机征兆的预警、 引导公众情绪的责任。④拉期韦尔指出媒体从正负两个方面对社会、 政府、 人民起直接或间接的功能:

 选择、 解释、 批评⑤ 的联系功能; 提供并告知新闻的监视功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 但是, 政府主导通过媒体喉舌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政府危机管理的需求, 媒体已不再是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传声工具。

 那么, 政府和媒体应该构建怎么的协调机制呢?

 美国学者施拉姆的精辟见解:

 “对于公众危机管理, 政府从一开始就要掌握危机传播

 ① Rosenthal Uriel. 1989.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p23。

 ② Barton,

 L.

 1993.

 Crisis in organizations.

 Cincinnati: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mpany,

 p38。

 ③ 斯迈克尔· 杰斯特:

 《陈向阳等译.危机公关》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08 页。

 ④ 罗伯特· 希斯:

 《危机管理》 , 王成、 宋炳辉译, 中信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18-19 页。

 ⑤ 拉期韦尔:

 《传播理论》 , 沃纳、 赛佛林等译,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49 页。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页 的主动权。

 首要是信息公开, 信息不透明、 阻塞, 必将引起公众恐慌心理, 盲动、 骚乱、甚至暴乱等社会群集性行为。

 同时, 媒体应该与危机信息发布的主体——政府保持密切畅通的联系, 因为政府是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来源。

 ”① 传媒对危机发生和解决过程的客观真实地报道, 有助于用正确的舆论导向遏制谣言,从根本上使公众解疑释惑,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稳定。

 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在研究传播来源对受...

篇二: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年第5期  *  张 双 鹏 (通 讯 作 者), 山 东 工 商 学 院 会 计 学 院, 上 海 国 家 会 计 学 院, 邮 政 编 码:

 264005 , 电 子 信 箱:shuangpeng1107@163. com ;刘凤委,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本文得到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 17BZLJ09 )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作治理能力*———中国省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文本分析张双鹏   刘凤委[提  要]   协作治理,是应对公共危机形成的一种新的治理形式。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考察了2020年2月末各省区市政府在本次疫情应对政策中协作治理能力的四种关键机制:促进式顶层领导、开放式参与路径、明确的协作职责、透明信息披露的运用情形及运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30个省区市都在运用协作治理机制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四种机制的运用存在差异,整体上沿海地区运用协作治理机制更充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政府协作治理机制的运用显著促进了各省份疫情中第三产业的经济恢复水平,原因在于其改善了省级层面经济恢复的市场环境。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强大的政府协作治理机制有助于社会快速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也是优化市场环境的政府治理新途径。本文为政府协作治理的机制构成与实际效果提供了重要补充,在公共危机应对的背景下发展了政府治理的理论内容,为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职能转变思路提供了参考。[关键词]   公共危机;协作治理;经济恢复一、引言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搅动了全世界,成为一场全球民众共同面临的公共危机事件。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率先取得了疫情应对的显著成果。显而易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特效技术可言,中国抗击疫情的出色效果需要归因为强大的政府治理能力。然而我们并不清楚,在应对公共危机中政府治理的有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危机事件中政府对社会参与主体的有效协调能力,即协作治理能力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会发挥重要作用 ( Ansell  et  al . , 2010 ; Lagreid & Rykkja ,2015 ;汤姆·克里斯滕森等, 2018 )。其原因在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往往造成参与各方角色不清、协作混乱,以往的社会主体之间建立的管理秩序失灵,从而带来严重后果。如社会公众所看到的一样,尽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组织与机构的知识程度、制度水平与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增长,但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仍然面临失误与高社会成本的严重问题。在武汉疫情防控的初期,捐赠资金监管、物资生产储备与流动、疫情信息搜集与披露等环节都发生了应对失误。但是我国政府迅速调整了策略,整个社会力量参与的协作水平显著增强。因此笔者认为,协作治理能力是我国政府在抗击疫情中体现的一种独特的政府治理能力。协作治理是指始于公共机构,由多个非公共机构参与,以共识和协商为决策过程,以应对公共问题和实施公共措施为目标的治理安排 ( Ansell &Gash , 2008 ; Emerson  et   al . , 2012 ; 李 婷 婷,7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年第5期2018 )。当社会主体共同抗击疫情成为统一的主题时,通过协作应对危机,将取代为缓解利益冲突、构建固定模式为核心的传统治理理念 ( Ansell &Gash , 2008 )。显然,协作治理是应对公共问题而产生 的 独 特 治 理 理 念 ( Ansell & Gash , 2008 ;McGuire , 2006 ; Weber & Khademian , 1997 )。尽管国内管理领域鲜有应用研究 (李婷婷, 2018 ;周晓丽, 2012 ),但总结已有的研究并结合对实践的观察,协作治理理论首先肯定了共同目标作为基础( Ansell & Gash , 2008 ; Emerson & Murchie ,2010 )。例如在本次疫情中,应对疫情、恢复经济是协作治理的共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让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体广泛参与进来,允许其顺畅地连接组合,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灵活性,组成公共危机应对的关键力量。上述过程的完成依赖于两种要素 ( Ansell & Gash , 2008 ; 李 婷 婷, 2018 ):(1 )共识基础;( 2 )主要协作主体之间的基本协议与规则,即机制。由于应对公共危机的特殊价值,笔者认为协作治理将为公共危机的应对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因此,本文将从协作治理的理论视角系统解析我国政府在抗击疫情中的治理能力。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阐释协作治理的共识基础以及关键机制的构成,以此作为分析协作治理能力应用的理论基础。在疫情应对进入恢复阶段时,各级政府以政府公告的形式公开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的方案,为分析各级政府应用协作治理能力提供了研究条件。本文在收集政府公告的基础之上,使用文本分析法解析了我国各省级政府在应对危机中运用协作治理能力的基本情况。最后,本文展示了各省级政府运用协作治理能力应对公共危机产生的经济恢复效果。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为已有研究增加了新的理论贡献。首先,通过解析协作治理的能力构成解释了中国政府取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显著效果的管理原因,为协作治理理论补充了中国情景的成果。相对全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取得的效果明显,相较于医疗技术,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更令人信服。显然这些措施建立在治理能力的长期建设基础之上。本文揭示了中国各级政府长期建设的一种治理能力———协作治理的构成。通过对这一能力的系统解析,本文从管理而非技术视角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结果差异提供了一种解释。其次,本文关于协作治理的机制构成与效果的研究为政府治理补充了新的理论内容。相对于已有研究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流程经验出发提供应急管理的政府职能理论,本文从协作治理的机制构建与治理基础出发,补充了政府治理中协作治理能力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基本作用,丰富了政府治理的理论内容。二、协作治理的共识基础协作治理类似于一种战略意识,达成共识是协作应 对 危 机 得 以 开 始 的 基 础 ( Ansell & Gash ,2018 )。在公共危机的应对中,单个社会主体对抗危机会面临控制型领导风格的限制、资源能力知识不对称限制以及参与主体的激励限制,无法与其他组织形成有效应对的合力 ( Ansell & Gash , 2008 ;Ansell & Gash , 2018 )。此时需要由发起组织导入协作治理的共识。在疫情初期,政府及其主导的慈善组织受传统应对事件积累形成的惯例影响,让社会公众充分感受到垄断、专权的管控意识无法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也有个别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参与意识淡薄。上述问题表明,面对公共危机政府作为协作治理的发起机构,首先要将协作治理的共识基础引入到全体参与组织之中,即:应对危机,人人有责。共识基础是协作治理得以运行的意识根据。政府作为发起组织在导入协作治理共识时需要建立以下两种意识。(1 )职能转变的意识。通常政府治理模式的特点是从上至下,习惯于控制和有序、按部就班 (刘霞, 2012 )。但在应对公共危机时,这种管理模式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等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阻碍了物资与人员的快速配置和流通渠道,影响了救援的快速实施。垄断、专权的管理理念本身就意味着很强的权力排斥性,在面临公共危机时会限制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政府需要从这种传统的对危机进行指导的管理意识中脱离出来,转换到一种8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年第5期  促进参与的协作职能意识中。本次疫情期间,武汉红十字会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就未意识到面对公共危机时,需要从垄断专权的指导式风格向促进式领导风格转变,造成了红十字会公信力的丧失。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将控制管理职能转变为促进参与以及适当赋权职能。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公共危机的解决是社会公众的共同目标,社会主体存在共同参与的责任与动机。因而在领导风格与权力配置上,政府应当以促成社会参与主体达到共同目标为 向 导,包 容 使 用 多 种 激 励 方 式 ( Huxham ,2003 )。政府需要适当赋权,合理出让一部分管理权力,让社会主体带着自身优势参与进来。(2 )大局意识。政府在协作治理中的大局意识首先是时间意识。政府应当充分意识到此类公共危机事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不能在重大危机事件面前仍然过多考虑自我得失,错失救援时机。时间意味着 公 共 危 机 的 损 失 ( Glasbergen & Driessen ,2005 )。其次是集结意识。面对公共危机时,任何独立的社会主体都将面临资源和能力的短缺,需要树立社会协作意识 ( Bajwa et   al . , 2018 )。在危机来临时快速公布与构建企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与方式,快速有效集结社会力量组织参与危机救援。最后是平衡控制意识。政府应当意识到,社会不同主体参与公共危机应对时,存在资源、专业知识的不均衡性以及不对称性 ( Gunton & Day ,2003 ; Imperial , 2005 )。要充分平衡这些不对称,减少社会参与过程中冲突的发生。三、协作治理的机制构成(一)协作治理的四种核心机制协作治理是面向应对公共危机的协作过程时所形成的治理风格。协作的行为过程是应对公共危机的关键。协作治理为应对危机的行为过程提供关键贡献和策略。具体而言,机制为协作过程提供明确的基本协议与基本法则 ( Ansell & Gash , 2008 )。利用协议或规则实现专业化来对抗不确定性,从而确保在突发事件面前组织依然具有系统性应对预案,以此来迅速整合不同社会力量应对公共危机,是协作治理机制的优势。为清楚展示由支持协作行为而产生的协作治理机制内容,这里从分解协作行为的过程出发,整合协作治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构建了协作治理机制的基本模型,见图1 。图 1  协作治理机制的模型资料来源:笔者绘制。   如图 1 所示,在协作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关键的协作行为可以分解为四种相互连接的类型,分别为发起、参与、分工、沟通。由于协作过程本身是高度迭代和非线性的,这里将这种特征简化表示为一个循环。协作治理为这四种分解的协作行为提供明确和公开的策略,并由普通的治理风格 (面向冲突)转为协作的风格,从而形成了四种相互关联的机制:促进式顶层领导、开放的参与路径、明确的协作职责和透明的信息披露 ( Ansell & Gash ,2008 )。(1 )促进式顶层领导。促进式顶层领导是面向协作治理的发起行为,是协作治理发起和整体控制的关键机制。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中,政府应当及时由完全承担的权力态度,转向采购服务的开放式权力态度,搭建与企业组织分工协作的平台,但仍然保 持对 危 机管理的领导 ( Lagreid &9 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年第5期Rykkja , 2015 )。促进式顶层 领 导 意 味 着 发 起 机构———政府的赋权与多种激励。政府将原来由自己直接提供服务的事项,以 “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给熟练的企业来承担 (王晓征, 2013 ),政府仅仅提供管理的服务工作,包括监督、沟通与社会连接工作。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利用强大的信息搜集优势为政府实施疫情防控提供了大量关键信息。各大订票网站迅速实施了免费退票的举措。公路、铁路、航空企业积极配合国家防控安全战略推出了免费通行、减少运力、加强管理等全方位的管控措施。这种危机应对的结果是政府赋权调动企业的体现。除此之外,促进式的领导意味着要创造性使用多重激励方式。在本次疫情当中,与武汉红十字会的管控激励相对应,当政府使用采购与多重激励时,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10天竣工完成,国内外媒体与社会公众广泛赞扬其为中国基建精神。这一实例体现了促进式领导的政府采购与多重激励手段共同使用的良好效果。(2 )开放的参与路径。协作治理在发起之后,需要让社会组织充分参与进来,因此构建开放的参与路径成为协作发起之后应对危机的起始 ( Ansell& Gash , 2008 ; Murdock  et   al . , 2005 )。这里重点的措施在于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参与的制度通道 (刘霞, 2012 )。由于突发事件具有极强不确定性,处置和应对需要一定的物资和技术等作为保障。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信息顺畅、物资流转、资金与人员的到位至关重要。开放的参与路径意味着政府应打破日常决策与管理控制流程。譬如尝试构建以指挥中心为临时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 (Boin &van Eeten , 2013 ; Christensen  et   al . , 2016 ),即:牵头部门方法。这种方式不是基于传统的管理层级架构运行,而是基于事件性质、解决问题的流程为核心开展快速通道,特事特办,确保信息、资金、物资按照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流转。(3 )明确的协作职责。明确的协作职责是面向参与组织的分工协作行为,是社会主体参与危机应对之后,分工协作效率提升的科学保证 ( Murdocket   al . , 2005 ;刘小泉和朱德米, 2016 )。对政府而言,需要建立危机治理的应急预案准则来明确在危机应对中各种组织的行动职责。我国已建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基础,在其指导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确保了将预防准备通过执行力转化为实际效能。但我国尚无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的政企协作准则 (刘霞, 2012 )。各地政府应当依据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经验,科学评估以后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制定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作准则,明确各方协作的范围、程序、分工、职责等事项。(4 )透明的协作信息披露。透明的协作信息披露是贯穿于协作治理全部行为过程中的机制,是促进社会参与主体之间建立信任以及优化整体协作过程的保障 ( Murdock et   al . , 2005 )。透明公开的过程会让所有社会参与主体感受到协作的公正与公平,尤其有助于树立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所构筑的协作平台的公信力。本次新冠疫情应对中,武汉红十字会作为重要的社会协作平台,在危机应对过程中,由于迟迟不披露社会参与的过程与捐赠信息,最终丢失了社会主体的信任。而后续过程中,各省政府对于疫情信息的披露公开透明,明显调动了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应对的协作积极性。(二)协作治理机制的控制原则控制原则是协作治理机制的落实保障。良好的过程控制有助于实现协作治理机制之间的良性循环。这里结合本次疫情的应对观察和协作治理的已有研究,总结三种协作治理机制的控制原则。(1 )面对面对话原则。面对面对话是打破协作治理中社会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的成见与沟通障碍最有效的方式,也是...

篇三: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姓名:刘红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管理学·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沙勇忠

 20090501

 硕十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

 目前,中国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发展序列谱上恰好对应着“ 非稳

 定状态” 频发阶段,各种矛盾增多,危机层出不穷,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等

 各个方面。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环境更加不确定,国际社会的危

 机事件很容易波及到我国。因此,加强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紧迫

 任务。协调联动机制是构成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组成部

 分。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平战结合、便于组织指挥的协调联动机制,

 有效整合和发挥各方面社会资源,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和切实提高公共危机

 管理能力的体制保证。

 本文在阐释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美国、日本、加拿

 大和俄罗斯等国外典型的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为例,对基于不同政治体

 制、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然后分析了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现状及困境,最后立足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

 展状况,以国外先进的协调联动机制为指导,从公共组织体系、公共危机管理生

 命周期和公共危机类型三个视角出发,凝练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三维分

 析框架,提出了协调联动机制的优化路径。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受行政观

 念和制度结构演进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具有特定的适应性以及局限性,

 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及完善。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

 AB S T RACT

 Atpresent,Chi al l

 i sgoi ngon the soci al

 transi ti on,whi chmatches to the phase

 wi th

 仔equent

 unstabl e

 state

 i n

 the

 soci al

 deVel opment

 hi stoⅨAn

 ki nds

 of

 contradi cti ons and cri ses areappeari ngand i t has i nnuenced ourp01i ti cs,economyand

 soci ety- Underthegl obal i zati on,the ci fcumst髓ces around us aretumi ngto be more

 uncertai n and the cri ses i n i ntemati onalcommuni tyal sospreadi ts i nnuences to Ci na

 easi l y.Therefore,stren昏heni ngof cri si smanagement

 at al l l evel s ofgovemmenti s an

 u唱ent task.Mul ti —agencyand co—ordi nati onmechani smi s aIli mportaIl t andcompl ex

 componentofthegoVemmentcri si smanagement system.Iti s the need toad印tto the

 newsi tuati on a11di mproVemec印aci tyofpubl i ccri si smanagement systemto bui l d a

 m11-featured,wel l -equi pped,peaceti meneeds wi th wani meneeds,easytoo唱ani ze

 and di reet l i nkage。£the e位cti Ve i ntegr“ on and topl ayv撕ousaSpects of soci 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basi ctheo巧of mul ti —agencya11d co—ordi nati on mechani smi n

 publ i c cdsi s,mi s ani cl ecomparedthemul ti —agency and co—ordi nati on mechani sm

 si tuati on of the Uni tedStates,J 印aJ l ,Canadaand the Russi an andpoi nted out the

 cu玎ent si tuati onand thepl i 曲tofmuIti -agencyandco—ordi nati onmechani sm.Fi nal l y"

 based on thedeVel opmentsi tuati onof Chi na’ spubl i ccri si smanagementandunder the

 gui dance

 of

 forei 印adVanced mechani sm,the

 ani cl e establ i shed

 aIl

 anal ysi s

 疔锄ework of

 publ i c

 cri si s management,whi chi ncl uded threeperspecti ves of the

 publ i c organi zati ons system,publ i c

 cri si s management

 l i fecycl eaIl d thetypeof

 publ i c

 cri si s,and eXpIored

 theopti mal

 path

 of

 mul ti —agencyand co.ordi nati on

 mechani sm.

 Admi ni strati ve conc印t

 and the

 evol uti on of

 i nsti tuti onal

 stmcture

 i nfl uence thepubl i cc打si smanagement.The panembrou曲t upi n the ani cl e i snothi ng

 but what needs to bei mproVedi n thepracti ce.Al l

 i nal l ,the devel opment of thetopi c

 cal l s for the endeavors of al 】ci l ℃1es.

 Key Wbrds:

 publ i c

 cri si s

 m孤agement;

 mul ti .agency and ∞一ordi nati on

 ;

 mechani sm

 l l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

 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

 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

 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属兰州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允许沦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

 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铝:

 同期:之啦。矿

 硕士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前工业化、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社会所具有的

 风险,在时间序列上原本属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对的问题,现在被压缩到同一个

 时空状态。各类问题、矛盾、危机相互混合、逐步积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体

 化态势,形成了综合风险。综合风险( comprehensi ve ri sk) ,是对经济发展和社

 会运行带来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加以干预和应对的风险集合体⋯ 。J 下是由于政府

 面临着多种类、全方位的风险挑战,这就需要政府整合内外部资源,协调应对公

 共危机,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以下简

 称《总体应急预案》) ,为我国政府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运

 行规范。《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要求“ 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

 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

 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同时,

 《总体应急预案》还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

 设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

 枢纽作用。"各级地方政府遵照《总体应急预案》的精神,相续着手建设协调联

 动机制,成立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应急

 管理预案,形成了一道覆盖全国、全社会严密的政府危机管理网络。虽然国家和

 各级政府在预案中,规定了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成立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但这些

 预案大都大同小异,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随着社会对政府危机管理效能要求的

 提高,建立高效和操作性强的协调联动机制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求,也是本

 文研究的出发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

 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这句话设计两个问题,即

 “ 大部制” 和“ 部门问的协调配合机制” 。国人对大部制改革的关注超乎寻常,

 但对部门问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实,部门再大也得有个边界,超

 越这一边界,职责交叉就是必然的,矛盾和扯皮也不可避免,大部门之间也不例

 外。因此,对我国束说,跨部门协同至少同大部制改革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瞳1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加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建

 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平战结合、便于组织指挥的协调联动机,有效整合

 和发挥各方面社会资源,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硕卜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很大的研究

 空间。本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来的。研究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拓展和充实政府危机管理理论

 目前,关于协调联动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的运用,本

 文试图在对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调联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

 结与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剖析中国行政生态下的危机案例,提

 出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路径。

 2.丰富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决定着政府危机管理的效能,协调联动机制作为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危机管理体

 系。

 3.指导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自2003年的“ 非典” 到2008年的南方雪灾,再到“ 5.12汶川大地震” ,

 每次危机事件的应对,都在考验着政府协调联动的能力。因此,研究我国政府协

 调联动的特点,探求协调联动建设路径,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抵御和承担风险的

 能力,而且有利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的精简,能否在逆境中制定危机

 决策,并能迅速调集资源,组织实施,控制局面,无疑是对现有管理体制和各项

 管理水平的全面考验。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应急联动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

 起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其原因是,城市居民希望在人身或财务受到侵害时,能够

 得到政府及时、高效的救助服务;政府也希望通过提供紧急救助服务的方式架起

 政府与市民的桥梁,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稳定社会;另外,利用这个系统,政府

 可以对重大突事件实行统一指挥,以减轻各种灾害带来的损失。目前具体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 1) 从危机信息和沟通的视角研究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加拿大的Guy

 Mi chael Corri veau从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流出发,对危机管理协调联动的决策和

 信息进行了研究∞1。Tavi da Kamol vej 对信息和沟通在危机管理协调联动中发挥

 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以泰国为例建立了国家、省以及地方政府间的协调联动模

 型‘ 4】。

 ( 2) 从决策视角的研究。美国的J .F.Annel l 教授指出联邦、州以及其它地

 2

 硕士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方政府的危机指挥决策系统是协调联动模型的基石,并设计了危机管理的协调联

 动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国家联动协调小组;二是紧急处理中心;

 三是地区联动协调小组;四是地区危机指挥中心:五是危机处置队伍畸3。Davi d

 Mendonca建立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模型来支持危机管理协调联动中的群体

 决策阳1。

 ( 3) 根据各国的实践,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个案研究。chaya R.J ai n通过

 对美国弗吉尼亚州政府官员的调查,分析了2005年卡特罩娜飓风处理中各级政

 府的协调联动状况,研究发现后911时代美国在国土安全管理中的协调联动得到

 显著提升Ⅲ。J anet Hutchi nson对加拿大1997年Post—Red Ri ver Basi n Fl ood

 中联邦、省和市级政府的协调联动进行了分析聃3。

 ( 4) 其他研究。Isaac Brewer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视角对危机管理的协调

 联动进行了探析[ 9] 。Loui s N.M01i no提出了危机管理的5C策略,即指挥

 ( Comand) 、控制( Contr01) 、沟通( co删uni cati ons) 、协调( coordi nati on) 和合

 作( cooperati on) ,并指出协调联动是危机管理的基石¨ 引。危机管理系统的正常

 运转离不开多层次协调联动的运行。此外,有学者着眼于社会力量的参与,指出

 形成全社会处理危机事件协调互动的良好氛围对提高危机效能的重要性。

 2.国内研究现状

 协调联动机制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很

 少,政府公丌的有关危机协调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也极为有限。协调联动机制的研

 究成果只是分散在国内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罩,主要有以下观点。

 ( 1)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研究与实践。1998年,国家部署社会服务联合行

 动工作。众多城市都在探索如何有效地整合现有资源,以图实现高效快速的城市

 应急救助服务,在这一方面,南宁、西安走在了前列。1999年4月,朱镕基总

 理参观了美国芝加哥911应急中心,他希望能将这一现代化的设旌介绍到中国,

 帮助中国建立类似的具有国际现代化水平的中心。2001年11月1l

 R,南宁市

 投资1.6亿元的中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中心投入试运行。此外,上海、广州等

 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实践推动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开展。很多学者基于GIS、

 数字集群网络等技术在城市应急协调联动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 2) 从多元主体参与的应对网络进行研究。薛澜和张成福等强调建立一个

 从政府、军队、媒体到民间组织等完备的全方位、主体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危

 机应对网络,建立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

 ( 3) 对个别灾种协调联动的研究。朱新艳、罗帆等对我国民航灾害应急联

 动机制优化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现行的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救援体系所存在着多

 头指挥、组织形式不明确、责任关系不协调、信息沟通不顺畅、资源调度不合理

 硕J :论文

 公共危机管理的协调联动机...

篇四: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3 卷 第5 期2020 年 9 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3 No.5September, 2020DOI:10.13766/j.bhsk.1008-2204.2020.0336·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专题主持人语: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不但对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也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而,如何应对此次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党中央高度关注疫情发展,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置于首位,组织各方开展联防联控,并与国际组织、境外病毒蔓延国家开展协同治理,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疫情源头的未知性、疫情危机的跨域性和疫情防控的艰巨性,使得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具有极强的复杂性。

 本专题刊发的三篇文章反映了公共管理学人在疫情防控中的理论思考,分别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政府协同机制、公共卫生危机协同治理中的志愿组织“嵌入”和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对的信息传导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为完善国家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作出贡献。———涂晓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处置中政府协同机制研究———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王洛忠, 杨济溶(北京师范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摘 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肆虐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受到全球关注。

 党中央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展开各种防控措施,并与国际组织、境外病毒蔓延国家开展协同治理,联防联控、横向到边、纵向深入,彰显了单一制国家体系下的联动机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实践证明,在央地、区域、部门等多主体协同的基础上,还需要从人力资源抽调与配置、信息资源互联与共享、物质资源筹措与调配及技术资源创新与交流方面进行多要素协同,同时,需要完善组织动员、决策指挥和落地执行等协同机制,在协作中更加高效精准地抗击疫情。关键词: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 新冠疫情防控; 政府协同; 协同主体; 协同要素; 协同机制中图分类号:D630.8; R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204(2020)05-0044-10 收稿日期:

 2020-07-07 作者简介:

 王洛忠(1975—),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改革与公共政策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精准化研究.Government Synergy Mechanism in Emergent Public Health Event:Take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as an ExampleWANG Luozhong, YANG Jirong(School of Gover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Abstract:

 As a public health crisis that ravages the world,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as receivedglobal attention.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the safety of the people’s lives first,organizes all parties to carry out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conducts coordinated governance with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 and countries with overseas virus spread.All-round joint defense and joint control demonstrates the ad-

 vantages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under the unitary state system—“centralized all efforts for significant projects”.Thepractise proves that, on the basis of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among central regions, local regions and departments,etc., multi-factor collaboration is also needed from the aspects of human resource transfer and allocation, informationresource interconnection and sharing, material resource financing and deployment,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 innovationand exchange.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 mobilization, deci-sion-making, command and execution to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 more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in collaboration.Keywords:

 emergent public health event;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overnment synergy; multi-agent syner-gy; multi-element synergy; synergy mechanism

 21 世纪以来,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增多,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等,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面临巨大的挑战。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爆发,截至 2020 年 7 月7 日24 时,据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90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 548 例,累计死亡病例4 634 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 572 例[1] ,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党中央高度关注疫情发展,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开展各项防控措施,并与国际组织、境外病毒蔓延国家开展协同治理。

 当前中国国内新增病例持续减少,一系列防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笔者重点分析“战疫”中的政府协同治理行为,从多元主体、构成要素、体制机制三个不同维度,研究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措施,以期为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建议。一、政府协同研究综述(一)政府协同的内涵及特点“协同”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 Haken于1971 年提出,他认为协同是系统中各要素和模块之间相互协作,并基于系统内部新的结构和特征的共同运作而更加高效的状态[2]。

 协同效应(SynergyEffects)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应用的代表性理论是英国著名行政学家佩里· 希克斯提出的跨部门协同和“整体性政府”,他认为新公共管理过度强调分权和职能划分而产生了碎片化治理的问题[3],政府机构内部的若干子系统需要有效配合,形成跨部门协作模式,有效提高政府内部的沟通和运作效率,以达到“1 +1 >2”的效果[4]。

 协同政府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泛指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联合的方式进行跨部门沟通协作,实现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人员管理等多模块整合[5]。协同政府形式多样,既包括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等级制协同,也包含同级政府之间或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还有公共部门与非官方组织间的内外协同。

 政府协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涉及到多元主体的集体行动和互动过程[6],具有主体多元性、政府主导性、过程渐进性和产出有限性的特点。(二)政府协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彼得斯认为,当代政府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需要跨越部门边界,建立协同政府———在特定范围内,政府部门、第三方组织和社会公众等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共同准则,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共同目标,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元参与、平等协商、互联互通和共同行动,协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政府协同理论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政策绩效和优化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从而更好地利用社会稀缺资源,缓解政府及部门间矛盾[7]。从中国的实践进程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日趋加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复杂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多部门的通力合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坚持“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为、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二、疫情防控需要多主体协同(一)央地协同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下达一系列治理措施,联防联控、横· 5 4 · 第33 卷 第5 期 王洛忠等: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处置中政府协同机制研究———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向到边、纵向深入,彰显了单一制国家体系下的联动机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的应急管理制度整体配合、覆面广泛、融合紧密、执行有力,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国家第一时间启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整个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体系由党中央高效部署、国务院统一指挥,第一时间领导督促信息跟踪监测、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试剂药物研发、国际沟通合作等多系统主体的协调统一和有效运转,形成了疫情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条件、社会治理能力和疫情防控体系存在一定差异。

 湖北省武汉市作为中国最先发现新冠疫情病例的城市,当地地方政府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响应速度、防控举措、协调机制需要改进,尤其是疫情初期对可疑病情的上报和疑似病例的筛查。

 究其原因,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菌(毒)种的种类”,但是在实际的病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如图1 所示。图 1 新型病毒“识别”流程

 为此,建议中央政府可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针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由国务院所辖多部委权衡协商,即时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性公共政策。

 经济上,更好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各地疫情防控的储备需要;政治上,向“央地共治”的协调治理模式转型[8],合理区分领导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避免“晋升锦标制”中职位升迁的扭曲激励,防止政策执行和绩效考核的偏差。

 同时,应当赋予卫生管理部门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激发各级地方政府、前线医护人员、抗疫专家学者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理顺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精准贯彻落实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级主体之间的权责分布和协调机制,以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一致、激励相容、协调统一的疫情联防联控体系。(二)区域协同突发性重大疫情的防控与治理体系从协商制定到贯彻落实需要经过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其间牵涉到不同领域、层级、环节、部门之间的经济政治博弈,说明卫生危机事件的预防和解决有赖于府际系统中各主体间协调互补与通力合作。

 截止目前,疫情防控的政府间合作主要由区域内“龙头省、市”牵头,其余省、市紧跟其后。

 以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协同治理为代表,北京市政府于 2020 年 2 月10 日召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要求“加强京津冀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协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建立政府层面协调机制,发挥三地协调配合的作用,抓好统筹协同工作,建立专业部门对接机制,推进该区域对疫情防控的统一战线[9];上海市政府于 2020 年 2 月 19 日召开会议声明要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疫情联动防控,2 月20 日上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就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及防控物资保障供应工作展开主要负责人视频会议,达成统一意见,开展联防联控。

 “长三角四省市工信部门需要第一时间密切配合、联防联动,协调区域内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保供、复产、复工,协同解决区域内防疫重点企业骨干员工返岗和应急物资运输问题”“区域内在健康码制定标准、使用范围、互认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10] ”⋯⋯诸项举措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防疫效率,及时尽快推进复工复产。

 此外,创新型“一省帮一市”的对口支援模式也是区域协同的典型案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开· 6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年 9 月

 创了世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合作新模式。少数地区基于紧密的命运共同、利益共享、责任共负原则和既有协同机制,通过打破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壁垒,从关注经济生产建设扩展到政治层面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基层治理,提升区域内综合治理效能。

 例如,2019 年长三角地区共同签署《沪苏浙皖签署卫生健康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提出要尽快推进公共卫生一体化,要求“加强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推进区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水上和航空救援合作,推进院前和院内的急救信息与医疗资源共享”[11]。然而,一些地区由于管理不当出现了理性欠缺的地方保护主义。

 以泛珠三角地区的协同治理为例,该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 9 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仅前9 个省区的区域面积就约占全国的 1/5,人口约占1/2[12],协同治理难度大。越是紧急关头、面临严峻形势,越需要全国一盘棋、凝神聚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越需要坚守法治红线,科学有序抗疫。

 各地区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围绕人员流动引导、交通管控防疫、物资储备供应、企业复工复产等安排专项对接工作;建立重大问题会商、专业部门对接、信息共享互通、宣传舆论引导等工作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打破区域协同发展壁垒,逐步拓展建立跨区域协同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联防联控常态化长效机制。(三)部门协同跨部门协同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紧急状态下的协同”和“常态管理中的协同”[13]。

 北京时间2020 年 1 月31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总部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会议评估认为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Public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①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后果严重性,容易引起政策团体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020 年2 月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建立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共有 32 个部门。

 由国家卫生部门、财政部门、民政部门、科技部门、工信部门、教育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等组成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设立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引导、外事互联、后勤保障、前方一线等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14]。

 自 2020 年2 月5 日至 2 月 19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共召开了21 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与抗击疫情有关的各项工作情况。

 各部门发挥专业优势,与其他部门取长补短、信息共享、通力合作,建立起高效运转、防控有力的协同治理机制,如图 2所示。抗击疫情刻不容缓,首先,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推进制度化、高效率、权责统一的多主体合作以应对危机事件、增进公共价值、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事件的性质特点、紧要程度和资源配置方式对各部门的权责作出清晰的划分和指示,即时有效下达具体任务,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标准和运行监督机制。

 其次,针对疫情防控的紧急性和特殊性,各部门需要加强沟通配合和资源调度,制定详实的政策执行规划,保证各项政策间的协调一致,及时上报突发情况,随时沟通、信息共享、合力攻坚,以实现跨部门协同的强目的性与一致性、可操作性与监管性。(四)政府与社会协同在现代“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公共卫生事件的诱因日益复杂化,危机爆发形态和种类呈现多样化,单一的管制型和包揽型政府应对主体在危机治理和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具有局限性,容易出现治理失效,需要企业组织、社区基层、第三方部门、公民个人、大众传媒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并寻求社会责任在这些相互配合、彼此博弈的行动者之间的最佳配置[15]。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是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组织性等特征,如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爱心...

篇五: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现代化在危机管理成为 一种 新的 社会管理范式 的 当下, 政府该如何回应与治理?学者Gore认为:

 在急剧变革的时代, 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融化组织之间的僵化界限。

 而现实中处置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 也提醒政府, 需要最大限度地突破惯性思维和旧有模式, 以更从容的态度应对公共危机, 加强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一、公共危机管理中提升政府协调能力的必要性当 今世界, 各种突发性事件、 灾难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频发, 对社会造成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

 所以, 社会需要“开创一系列不同于惯例与常规的管理方式来克服危机事件对自 身的威胁”1。

 这种不同于惯例与常规的管理方式被称为危机管理。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事件的新特点要求政府系统之间的联系是多向度和交织性的, 而不是等级制中自 上而下的直线控制, 然而现行的政府结构又对政府系统跨部门协调造成了 障碍。

 一是部门之间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分工协作关系不明确, 造成了 职责交叉和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 不利于资源整合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提升; 二是条块之间职责划分模糊, 在实践中 常出 现条块之间 衔接配合不够和 协调 困 难 等问题。

 因此,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协调能力尤为重要。应对公共危机时, 虽然有时政府尽力动员 了 全社会的力量, 但被动员起来的力量并没有及时转化为应急的有效资源,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协调能力跟不上社会支援力量的集中爆发, 各部门、各地方和利益集团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障碍, 拖延了 应急决策的制订和实施。

 公共危机的应对不是单一的行政辖区所能解决的, 类似污水处理、 废物排放、 公共交通及天灾人祸等公共事务的解决都需要各层各级政府之间的通力合作与联合行动。公共危机事件在影响人们生活和破坏社会秩序的同时, 对政府自 身制度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

 当 危机治理被视为社会治理的常性概念之后, 危机治理和政府的制度安排、政策制定、 能力提升之间就必然产生内 在的和谐与互动关系, 因 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凸 显了 政府制 度、 政策、能力的缺陷。

 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不仅增强了政府自 身能力, 也提高了 社会和公众的自 我调节能力, 训练了 社会的适应性, 增强了 社会的宽容度。

 而政府协调能力 作为政府应急能力 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完善与提升, 必将有助于政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最大化地利 用 公民、 企业和社会团 体力 量,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协调能力的建构与提升** 基 金 项 目 :2011SJD630068)。1 夏志强.公共危机治理多 元主体的 功能耦合机制 探析[J].中 国 行政管理,2009,5.江 苏 省 高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应 对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政 府 协 调 能 力 建 构 与 提升 研 究 ” ( 项 目 编 号 :□杨静慧(江苏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徐州221009)[摘要]社会转型期, 治理公共危机要求政府各部门、各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

 政府协调能力框架包括四大部分:

 制度协调能力、人员协调能力、信息协调能力及物资协调能力。

 政府应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和制度, 整合民间社会资源, 构建统一的危机信息系统和物资保障体系, 从而有效提升政府协调能力。[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政府协调; 协调能力[中图分类号] D63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154 (2012)

 06-0006-03Macro ManagementMacro Management宏观管理6

 201 2 年第 6 期有效治理公共危机, 避免常发的公共危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同时, 政府协调能力的提升, 也有助 于全面提升全球化 和 信息 化 时代的 政府综合能力, 从而锻造出 一个弹性化政府和宽容性社会, 使政府管理不至于滞后于瞬息万变的社会。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协调能力框架政府协调能力 是指政府正确认识互动关系 , 平衡利益, 综合处理和统筹解决矛盾、冲突和危机的能力。

 这种协调能力体现在制度、人员、信息和物资等四个方面, 其中政府制度协调能力是政府有效协调内 外部资源的基本框架, 它限定了 政府协调能力发挥的最大空间; 人员 、信息、物资等方面的 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政府汲取资源、 管理资源和分配资源的能力, 这些能力直接决定着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水平和效果。(一)制 度协调能力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制性。

 政府作为制度的最大供给者, 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来平衡多元利益格局, 以避免公共危机的发生。

 从制度的维度应对公共危机, 一般包括两方面内 容:

 一方面是制度安排与危机情景和社会心理的契合问题。

 有效的制度能够依循文化认同和价值归属的需要, 解释危机处理的路径, 分析公众对危机的态度与偏好。

 另一方面是制度安排要能够把握危机的类型、规模与演进趋势,进而诊断出 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体制性缺陷 。

 公共危机管理作为一个过程, 时间维度的介入决定了 危机管理的 信度和效度表现为 制 度的 动 态性和 连续性, 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的社会过程。

 因此,制度设计首先必须协调既有的价值和习 惯, 因为民族的习 惯、爱好和舆论能够为制度的实施铺平道路,从而使得人们易于接受。

 其次, 制度设计要与社会的基础秩序相协调。

 制度的运作是以基础秩序为基础的, 制度本身解决不了 的问题, 往往可以通过基础秩序来解决。(二)人员 协调能力公共危机管理中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是其中的能动因素, 直接决定着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发挥。

 在任何危机管理中, 都将涉及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不同 人员 , 如 政府工作人员 、 部队官兵、 医 务工作者、记者、志愿者、广大群众等。

 为了保证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做到高效指挥、有效协调, 必须对各类人员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调配。

 首先, 对各行各业的公共危机管理人才进行摸底统计、分类管理, 按照公共危机管理的需要提出 科学的 危机管理人才结构规划,培养危机管理的专业人才, 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构。其次, 注重现有应对危机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 与开发, 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联动机制, 把公共危机管理的理念、知识与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社区的培训课程联系在一起,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危机应对水平。

 第三, 全面提高国民应对公共危机的危机意识和基本素质, 拓展全民动员 、 全民参与、 共同 防治公共危机的长效机制。

 可以借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 介绍有关灾害、险情的预防及临时避难技巧, 普及安全知识及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处理方法,有效提高全体公民的危机应对能力。(三)信息协调能力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前提, 没有准确、 及时的信息, 政府决策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政府的信息协调能力包括:

 第一, 信息获取能力。

 当 危机发生时, 公共管理部门必须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信息, 以保证决策制定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这就必须保证政府信息渠道的广泛性, 确保政府信息沟通平台 的现代化。

 面对获取的危机资料, 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信息核查, 并设法控制局势, 同时将调查情况及时向上汇报。

 第二, 信息分析能力。

 公共危机中, 政府应具备针对各种信息的辨识、筛选和去伪能力。

 政府可借助传媒向社会公布统一的举报电话, 使他们有机会、有渠道将发现的危机隐患及时上报。

 同时, 应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统计分析制度, 利用 数据库, 立即将各类信息汇总、筛选, 及时形成系统的数据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三, 信息反馈能力。

 手机、博客等新媒体的兴起, 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 手机拍 摄、博客播报可以突破各种封锁, 将信息瞬间传遍世界。所以, 政府更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 反应, 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和及时, 抢占信息源的制高点, 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并争取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四)物资协调能力物资充足的供应储备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物质基础和保证, 而政府的物资协调能力是保证物资充足的前提。

 这种物资协调能力包括:

 第一, 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在进行年度预算时, 就应该依据该年度工作计划和风险评估, 将应对公共危机的经费、物品等事先预留出 来。

 否则,当 危机突袭时, 政府的物资储备能力就不足以应对灾害损害, 从而失信于民。

 第二, 应急物资调配能力。在非常时期, 政府应有能力组织货源, 组建一个沟通顺畅和反应灵敏的物资调配网络, 优化资金和物品的调运, 以确保灾害救援和市场供应, 避免造成社会恐慌。

 第三, 应急物资监管能力。

 面对重大公共危机,由 于危害程度较严重和涉及范围较广泛, 因而需要对国家和社会各界提供的应急物资的使用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依据一定的审批手续, 对财政应急专项资Macro Management 宏观管理Macro Management7

 管理现代化金的具体使用 实行内 部审计和跟踪监控, 确保物资的专款专用。

 对于社会捐赠的物资, 需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 做到专人专管、财款相符、账目 清晰, 从而确保捐赠物资能够有效地用于公共危机的管理。三、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协调能力的提升(一)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制 度及其协调机制“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 公共危机的严重危害性、 突发性和频发性等特征迫切需要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项机制和制度。

 一是设立专门 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构。

 这个管理机构应纳入到政府日 常的管理和运作之中, 成为政府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

 其实, 就世界情况来看, 组建专门应对公共危机的决策和协调机构已成为各国的共同举措。

 如美国成立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加拿大成立的“应急管理局”, 其职能是在中央层面上沟通、协调各个组织的利益和行为, 以确保各职能部门 之间、部门与当 地政府之间联系充分, 渠道通畅。

 二是建立危机管理中的协调机制。

 “这种机制分为两类:无等级协调机制和等级协调机制。

 等级协调机制是指政府内 部有等级区分的协调机制, 主要体现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

 无等级协调机制是指政府内 外不涉及等级关系、 而主要涉及信息沟通的协调机制”2, 如内 部信息传递机制, 横向 部门 沟通机制等。

 我国现在非常缺乏这方面的机制。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应大力建立健全无等级协调机制。(二)整合民间 社会资源 的 危机应对力 量管理公共危机, 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使然, 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性行为, 需要获取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

 首先, 广泛利用 各种传播手段和教育途径,宣传灾害知识, 增强危机意识, 增强群众预防危机的自 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日 常训练与演习 , 教会大家如何有效避难和成功逃生。

 其次, 发掘民间资源,调动民间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积极性。

 民间力量的介入, 极大激发了 参与者的自 豪感和使命感, 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也大大地减轻了政府的压力。

 第三, 通过制度和法律建设保障民间组织参与的规范化。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导向、舆论宣传等不断强化民众的社会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 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构建全国 统一的 公共危机信息系 统在公共危机的有效应对中, 充分的信息协调至关重要, 它能够预防与终止错误信息的传播, 灵敏地感触到危机信息, 及时启动预警, 从而有效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扩张, 同 时, 系统全面、 准确适时的 信息集合能够为危机评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因此, 要建立交通运输通信保障机制。

 建立应急物资和队伍的紧急交通运输综合协调机制, 开辟紧急运输通道和应急救援专用 通道。

 建立跨部门 、多手段、有线与无线相结合、 微波和卫星相结合的反应敏捷和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实现各应急指挥机构通信网络相连接, 以确保危机信息的及时传递。

 同时, 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公共危机发生后, 很容易引 起人们的恐慌, 但是滞后、错误、 片面的 信息则 更会使社会心态失常, 导致骚动等社会失范现象。

 所以, 政府必须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 争取舆论的主动权, 并且要做到言行一致, 确立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可以巧借现代传媒的便利, 有效缓解社会紧张。(四)完善政府应急管理的 物资保障体系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物资保障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此, 一要完善政府应急管理的物质保障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中各级政府应确保应急处置必需的物资。

 在特定情况下, 危机应对部门有权依法紧急调集人员 、物资、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 必要时亦可疏散相关人员 , 并依据法定程序封锁危机发生地。

 二要完善应急经费保障制度。

 建立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制度, 设立专门的处置突发事件预备资金。

 同时, 建立政府、保险公司和担保人共同参与分担的灾害社会保险机制, 提高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

 三要构建“五位一体”的物资储备系统。

 根据不同 地区可能发生危机的类型、 程度、 频次等, 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部署, 各级基层政府组织指导, 构建起一个以“国家为主体, 军队为骨干, 地方为补充,市场为辅助, 家庭为基点”的“五位一体”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 有效保障治理公共危机的物资需求。

 四要完善物资运输与配送系统。

 这就需要修复破坏的运输网 络、合理规划运输线路、 合理安排运输力 量, 在此基础上通过预先配送、直接配送、 接力 配送、 直接前送等方式, 保证物资在第一时间准确配送。

 □[参考文献][1][美]查理德· 宾厄姆等.美国 地方政府的 管理[M].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7.[2] 渠敬东 .缺席 与 断裂———有关失范的 社会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9.[3] [ 美] 道格拉斯· 诺思.制 度、 制 度变迁与 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 店 ,1994.[4] 胡 百 精.中 国 危机管理报告[M].中 国 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8.[5]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 整合的 模式与 中国 的 战略选择[J].中 国 行政管理,2003,3.2 于新恒, 魏芙蓉.公共危机管理:

 现代政府面临的 新挑战[N].中 国 经济时报,2006-08-15.Macro ManagementMacro Management宏观管理8

篇六: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分类号:密级:UDC:本校编号:10652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条块协调机制研究生姓名:刘刘刘刘星星星星学号:20091204011407200912040114072009120401140720091204011407校内指导教师姓名:黄黄黄黄顺顺顺顺康康康康职称:教教教教授授授授校外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申请学位等级:硕硕硕硕士士士士学科: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论文提交日期:2012201220122012年年年年3333月月月月1111日日日日论文答辩日期:2012201220122012年年年年5555月月月月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西南政法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硕士学位论文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条块协调机制TTTThehehehecoordinationcoordinationcoordinationcoordinationmechanismmechanismmechanismmechanismbetweenbetweenbetweenbetweenthethethethe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andandandandlocallocallocallocal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ssssininininChina"sChina"sChina"sChina"spublicpublicpublicpubliccrisiscrisiscrisiscrisismanagementmanagementmanagementmanagementprocessprocessprocessprocess作者姓名:刘星指导教师:黄顺康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危机频发。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活交往形态的变化、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无论是自然灾害危机,还是人为危机事件,它们所造成的影响正在以更加复杂的形态出现,人们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正在接受更大的考验。2003年“非典”危机事件以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危机处理能力建设,从机制、法制等各个方面加大建设,各级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还应看到制约中国危机处理能力的体制性障碍并未根本消除,与危机管理水平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政府特有的条块体制所造成的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机制的困境就是危机管理机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虽然已经有研究危机管理的学者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但是这方面的专项研究却很少。意义的重要性与现实研究的匮乏正是本文研究的原因所在。本文通过政府过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结合公共危机管理基本理论,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美国、日本危机管理中条块协调的具体案例,探究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顺畅的普适性特征,藉此为中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机制的改进提供具体对策措施。具体来说,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然后对中外有关公共危机管理条块协调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可能的创新之处与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条块状况进行了描述,为进一步考察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奠定基础。然后通过安徽阜阳“手足口病”和“非典”危机事件中条块协调的实际情况的描述,归纳出中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机制的优势和弊端。第三章,首先通过具体的危机管理案例考察美国和日本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实际状况,归纳其优劣,而后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二者条块协调机制中共同的优势特征。最后比较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条块协调机制与二者美国、日本危机管理条块协调机制的优劣。

 第四章,作为对策的一部分,但是与具体的对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条块协调机制改进必须遵循的基础理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条块协调机制的改进必须建立科学的危机分类、分级、分期的基础之上。第五章,作为具体的对策,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对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条块协调机制的弊端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通过立法的形式界定条块危机管理责任,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常设机构,构建贯通中央与地方的危机信息系统和科技支撑体系,打破“职责同构”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最后介绍了上海在应对“非典”危机事件中改进条块协调机制的成功案例。关键词:条条;块块;公共危机;条块关系;条块协调机制

 AbstractIntoday"ssociety,thecriseshap p enmorefrequently.Duetothedramaticincreaseinp op ulation,themorp hologicalchangesoflifeexchanges,glob alecologicalchangesintheenvironmentandotherfactors,b othnaturalcrisisorman-madecrises,theeffectstheycauseap p earmorecomp lex,theab ilitytocop ewithcrisisofp eop leisalsofacinggreaterchallenges.Aftertheeventsofthe2003SARScrisis,theChinesegovernmentattachedgreatimp ortancetothecrisismanagementcap acityb uilding,theconstructionofthesystem,mechanismandlegalsystemhavemadesignificantp rogress,thecrisismanagementcap ab ilityofgovernmentofalllevelshasb eensignificantlyimp roved,b utwemustseethattheconstraintsinstitutionalb arriersoftheChinesecrisismanagementcap ab ilitieshasnotb eenfundamentallyeliminated.comp aredwiththelevelofcrisismanagementcap ab ilityoftheUnitedStatesandJap an,thereisstillagap .Thep redicamentof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np ub liccrisismanagementcausedb ytheChina"ssp ecialsystemof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soneofkeyp rob lemsofp ub liccrisismanagementneededtob esolved.Althoughtherehaveb eencrisismanagementscholarsawareoftheexistenceofthep rob lem,b utthisasp ectofsp ecialstudiesarefew.Thesignificanceoftheimp ortanceandrealityofthelackofresearchisthereasonofthisstudy.Throughthegovernmentp rocessmethod,comp arativemethodaswellasdocumentaryresearch,comb inedwiththeb asictheoryofp ub liccrisismanagement,andthroughacomp arativeanalysisofthesp ecificcaseof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np ub liccrisismanagementinChina,USAandJap an,thisp ap erwillexp loreuniversalcharacteristicsofsmooth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np ub liccrisismanagement,whichwillp rovidefortheimp rovementsof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

 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np ub liccrisismanagementinChina.Specifically,thearticleincludesthefollowingsections:Thefirstchap terfirstlyintroducestheb asicconcep tsandresearchsignificancecloselyrelatedtotheresearchtop ic,thencomb s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np ub liccrisismanagementofChinaandtheforeign,finallyp utsforwardtheinnovationp ointsandtheresearchmethods.Thesecondchap ter,firstly,describ estheexistingsituationof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layingthefoundationforthefurtherexamine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Thensummarizestheexisting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hroughthedescrip tionoftheactualsituationof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inAnhuiFuyang"hand-foot-and-mouthdisease"and"SARS"crises.Thethirdchap ter,firstly,throughsp ecificcrisismanagementcasestudyofAmericanandJap anese,summariz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ircoordinationmechanisms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Andthenthroughcomp arisonandanalysis,sumsuthecommonedgepfeatures.Thefourthchap ter,asp artofthestrategy,hassub staintialdistinctioncomp aredwithsp ecificcountermeasures,whichistheb asictheorysmooth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mustfollow.Theimp rovementof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mustb eestab lishedonthescientificclassification,gradation,stagesofthecrisis.Thefifthchap ter,asthesp ecificmeasures,p utsforwardsomeimp rovementmeasuresforthe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ofChinainaccordancewiththeone-onecorresp ondingp rincip les.Thesemeasuresinclude:definingresp onsib ilityof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b ylegislation,estab lishing

 sp ecialcrisismanagementstandingb ody,Constructingacrisisinformationsystemb reakthroughthecentralgovernmentandthelocalgovernmentsandascientificsup p ortsystem,andb reaking"isomorp hicresp onsib ility"toconstructcomp lywithlocalcharacteristicsofcrisismanagementorganizationstructure.Atlast,thep ap erintroducesthesuccessfulcaseofthecoordinationmechanismb etweenthegovernmentfunctionaldep artmentsandlocalgovernmentsofShanghaidealingwith"SARS"crisis.KeyKeyKeyKeyWordsWordsWordsWords:thethethethe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andandandandlocallocallocallocal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s;s;s;s;publicpublicpublicpubliccrisiscrisiscrisiscrisis;the;the;the;therelationshiprelationshiprelationshiprelationshipbetweenbetweenbetweenbetweenthethethethe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andandandandlocallocallocallocal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s;s;s;s;thethethethecoordinationcoordinationcoordinationcoordinationmechanismmechanismmechanismmechanismbetweenbetweenbetweenbetweenthethethethe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functional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departmentsandandandandlocallocallocallocal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governmentssss

 目录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综述……………………………………………………………………(三)可能的创新之处……………………………………………………………(四)研究的限度与不足之处……………………………………………………(五)研究方法……………………………………………………………………二、中国政府“条块关系”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运作过程……………………………(一)中国政府层级结构…………………………………………………………(二)“条条”的基本类型………………………………………………………(三)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的实际运作过程及其优势与缺陷……………三、美国和日本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一)美国政府“条块关系模式”及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二)日本政府“条块关系模式”及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三)中国与美国、日本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比较分析……四、正确处理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的理论基础……………………………(一)公共危机的分类——明确“条条”危机管理职责范围…………………(二)公共危机的分级——公共危机管理中块块的能力范围……………………(三)公共危机的分期——公共危机不同阶段条块的责任分担…………………五、当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条块协调机制改革...

篇七: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he crises happen more frequently. Due to the dramatic increasein populat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life exchanges, global ecological changesin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both natural crisis or man-made crises,the effectsthey cause appear more complex,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crisis of people is also facinggreater challenges.After the events of the 2003 SARS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importance to the crisis management capacity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mechanism and legal system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 the crisis managementcapability of government of all level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we must seethat the constraint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of the Chinese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eliminated.compared with the level of crisis managementcapabil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there is still a gap.The predicament of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governments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caused by the China"s special system of the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s one of key problems of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needed to be solved.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crisismanagement scholars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but this aspect of specialstudies are few.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ortance and reality of the lack of research isthe reason of this study.Through the government process method, comparative method as well asdocumentary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and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ase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public crisismanagement in China, USA and Japan,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of smooth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which will provide for theimprovements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in China. Specifically,the articl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ctions:The first chapt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topic, then combs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of China and the foreign,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points and the researchmethods.The second chapter, firstly, describes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examin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local governments. Then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Anhui Fuyang"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 and" SARS" crises.The third chapter, firstly, through specific crisis management case study ofAmerican and Japanese,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ircoordin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governments.And then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sums up the common edgefeatures.The fourth chapter, as part of the strategy, has substaintial distinction comparedwith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which is the basic theory smooth coordination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must follow. The improvement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must be established on the scientificclassification, gradation, stages of the crisis.The fifth chapter, as the specific measures,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m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l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of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ne-onecorresponding principles. These measures include: defin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by legislation, establishing

 special crisis management standing body, Constructing a crisis information systembreakthroug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a scientific supportsystem,and breaking "isomorphic responsibility" to construct comply with localcharacteristics of crisi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t last, the paperintroduces the successful case of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of Shanghai dealing with "SARS" crisis.y Key Words :

 e the t government l functional s departments d and l local government; s;c public crisis e ;the p relationship n between e the t government l functional s departments andlocal government; s;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l functional s departments d and l local governments s s s

 目 录一、 、 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综述……………………………………………………………………(三)可能的创新之处……………………………………………………………(四)研究的限度与不足之处……………………………………………………(五)研究方法……………………………………………………………………二、 、 中国政府 “ 条块关系” ” 及其在危机管理中的运作过程……………………………(一)中国政府层级结构…………………………………………………………(二)“条条”的基本类型………………………………………………………(三)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的实际运作过程及其优势与缺陷……………三、 美国和日本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一)美国政府“条块关系模式”及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二)日本政府“条块关系模式”及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三)中国与美国、日本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比较分析……四、 正确处理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条块协调的理论基础……………………………(一)公共危机的分类——明确“条条”危机管理职责范围…………………(二)公共危机的分级——公共危机管理中块块的能力范围 ……………………(三)公共危机的分期——公共危机不同阶段条块的责任分担 …………………五、 、 当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条块协调机制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以立法的形式界定条块各自的职责范围 ………………………………………(二)设立危机管理委员会和常设危机管理专门机构 ………………………………(三)建立贯通中央和地方的危机信息系统与科技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后 记…………………………………………………………………………………

 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你的贡献?”1 这是每一位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应该首先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唯有清楚自身的学术贡献方能加入该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方阵,避免重复性研究进而取得创新。学术论著贡献的大小首先取决于所研究对象价值的大小,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和意义所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公共危机管理协调机制中的核心对象2 之一——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条块协调机制”。(一)问题的提出1.主要概念清晰地界定和描述概念的含义,是学术研究展开的前提。文章所使用的几个主要概念,如“条条”、“块块”等,仅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为了提供一个相对连贯、清晰和规范的研究背景和思路,有必要对相关基本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说明。本文在以下意义上使用与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条条”是指从中央延续到基层的各层级政府中职能相似或业务内容相同的职能部门。“块块”是指各层级的地方政府3 。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省辖市 、地区、自治州),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乡(镇、民族乡)四个层级。所谓的“政府”是大政府,即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队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在内的有组织的权力系统。“条块关系”是指“条条”和“块块”4 在政府实际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条块关系”既包括统一、合作的一面,也包括矛盾和冲突的一面。“条块矛盾”是条块关系中的一种类型,主要是指“条条”与“块块”之间既对立统一、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关系。1这是朱苏力教授在《法治及其本地资源》自序中的开篇语,而这样的自问与反思是每位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所必须的。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自序。2公共危机管理协调机制主要有条块协调机制、块块协调机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调机制等,条块协调机制是公共危机协调机制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3本文所指的地方政府,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4为了写作上的方便,后文在使用“条条”、“块块”、“条块关系”、 “条块矛盾”、“条块体制”、“条块协调机制”以及与“条块”相关的词语时,除有必要外,一般不再使用引号。

 “条块体制”是指以层级制和职能制相结合为基础,按上下对口和“合并同类项”原则建立起来的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的政府大体上“同构”的政府组织和管理模式。目前关于公共危机的定义国内外研究并未能取得统一,本文采用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等人的定义,“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5 为了后面研究的方便有必要区分公共危机与风险、危机 、突发性事件、紧急事件相区别。“风险”一般指引发危机发生的原因序列。公共危机首先着眼于“公共”二字,即公共安全、公共利益以及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威胁,这一点上它将公共危机和私人危机(企业、家庭和个人)区分开。为了后文的叙述方便,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的下后文的危机均指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突发性事件与紧急事件的一致性均在于其影响的公共性,但在使用上,突发事件更强调于事件的突然性、偶然性;紧急事件更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危机事件更强调危机的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预防、预警、预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危机控制、应急管理、危机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6 。虽然公共危机只是作为风险的结果,但是公共危机管理却是一系列系统工程,包括由风险导致突发事件再由突发事件导致危机整个过程的科学管理过程7 。机制是指一种动态的不需要用强制力建立的抽象过程,其主要包括动力、目标和路径三个要素。8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调机制是指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应急组织结构和应急行动程序。主要包括:预测预警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决策指挥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行动响应机制、处置救援机制、社会动员机制等。95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 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 Thomas,1989.尽管作者用的危机一词,但是所指的就是公共危机。6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0 页。7参见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2010 年第 1 期,第 140 页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清晰地阐述了风险、突发性...

推荐访问:公共危机中政府协调机制 协调机制 危机 政府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