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4篇

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4篇

时间:2022-12-05 19:50:04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4篇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 【篇一】 驻村一年来,她吃住在一线,引资为村里架起太阳能路灯,引导村民搞起生态养殖,还为村里小学建好运动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4篇,供大家参考。

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4篇

篇一: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5 篇

 【篇一】

 驻村一年来,她吃住在一线,引资为村里架起太阳能路灯,引导村民搞起生态养殖,还为村里小学建好运动场,逢年过节组织村民举办联欢会,让整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她就是自治区检察院驻 xx 县 xx 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xx。

 xx 县凤城镇 xx 村是个贫困村。2018 年初,全村人均耕地不足 0.5 亩,村民们只能养些家禽来维持生计。

 2018 年 2 月底,xx 与自治区检察院机关的工作队员来到了xx 县。一到 xx 县的当天晚上,xx 第一时间驻村:“只有住在村里,才能更快吃透村情民意,对症下药开出‘扶贫’良方。” “一个女同志能住多久?”面对 xx 的驻村要求,一开始,村民们并不看好她。直到她在村里一连住了十多天,大家才真正信服了。

 安顿好住处后,xx 就立即开始走访,很快走完全村的 18 个自然屯所有贫困户,为群众解决各类大大小小的问题共 50多件。在她带动下,村委村干齐发力。去年以来,先后 3 次共筹集到善款 50 多万元,为 xx 村 23 多个屯架起了 186 盏太阳能路灯。

 作为第一书记,xx 深知脱贫需要有“造血”的能力。在她引导下,xx 村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养殖项目,目前,已争取到各

 级支持投入 170 多万元,正式启动林下养殖核桃鸡产业。项目建成后,可养殖核桃鸡 4 万羽,覆盖贫困户 80 户,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6000 余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 16 万元。

 扶贫工作,扶智是基础。村里有两所小学,分别是 xx 小学和仁里小学,共有 70 多名小学生就读,但仁里小学办学条件简陋,基础建设较差。xx 争取 xx 云天慈善基金会 6 万元爱心款,协助学校修好了平整宽敞的球场,孩子们可以快乐运动,晚上这里又成为周边的群众开展文娱活动的场地。

 既重视农村教育硬件建设,也重视思想文化环境的营造。在xx 的积极配合下,自治区检察院在 xx 村已举办多场联欢文化活动,检察官还进村送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村民们也准备了多个节目,表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爱党爱国爱家的决心。

 “她是我们心中的最美第一书记。”如今,一提到 xx,xx 村群众都赞不绝口。

 【篇二】

 “新年在家过得挺好吧,过几天开学了,要记得按时回校上课哦,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2 月 11 日晚,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xx 市港北区大圩镇 xx 村驻村第一书记 xx 到贫困户杨文珍家中了解劝返学生近况。

 “蒙书记经常来我家了解情况,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很贴

 心。”xx 村贫困户温立胜说,他女儿在 xx 悉心帮助下,如今很乐意去学校继续读书。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户户通了自来水,村民通过发展产业腰包也鼓起来了。自家新房子也建好了,日子过得不错。

 xx 村是港北区“十三五”时期贫困村,共有贫困户 88 户 381人。2018 年 3 月,xx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教导员 xx 到xx 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在他带领下,xx 村有了新变化。

 xx 刚到 xx 村时,为尽快熟悉情况,他针对每个贫困户家庭位置绘画了一张手工地图,在地图的导航下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他了解到,基础设施建设是该村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为此,xx 跑部门争取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xx 村共修建了 5 条水泥路 1.3 公里、1 项排污工程、1个灯光球场,加固了林屋屯、赖屋屯 2 项人饮工程。目前全村水泥硬化道路总里程达 16.07 公里,有文体服务中心、戏台、农家书院以及 8 个篮球场。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了,如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xx 积极培育扶贫产业。经认真调研,他利用第一书记帮扶经费 5 万元建立绿色有机茶树菇种植示范点。目前,茶树菇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多元,使xx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达9.4万多元。“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以点带面带动贫困户发展茶树菇种植。”他说。

 xx 还充分利用该村自然条件,通过“村民合作社+公司+贫困

 户”模式发展光伏产业,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目前已有45 户贫困户参与该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 2800 多元,为村集体增收 14 万多元。目前该项目施工已收尾,已有 30 多户并网发电。

 针对大多数贫困户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情况,xx 积极联系学校、饭店、单位、企业,并通过朋友圈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2 个多月便将覃玉琼、温有健等 25 户贫困户滞销的农产品销售一空,还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的热情。他还通过“个人捐助+企业资助+政府补助”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建新房。2018年,危房改造户温立胜、黄立忠、赖富兴、陈福添等贫困户喜迁新居。

 在控辍保学方面,xx 暗下决心“一个都不能少”。为此,他走村串巷,深入细致地入户做思想工作,2018 年成功劝返了 7名辍学儿童。

 目前 xx 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 1.2%,2019 年计划脱贫 12 户50 人。“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xx 以此为信念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努力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篇三】

 一年多来,无论阴晴雨雪,总有一个年轻的身影行走在 xx县福旺镇 xx 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乡亲们见了他都会热情地上前打声招呼、唠上几句家常,这成为了村里大家最常见、最熟悉的场景。他就是去年 3 月份钦州市 xx 县金浦中学

 选派到福旺镇 xx 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 xx。

 xx 县福旺镇 xx 村委位于福旺镇的西南面,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一度缓慢,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劳务输出收入为辅。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后,xx 带着村委会、工作队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摸清贫困原因,通过精准识别,建立了“贫困档案”,一个多月的时间备足了脱贫攻坚的“教学方案”。

 “何哥啊,你家的 100 多只鸡可以卖了吧?现在小孩读书怎样啊?”“张婶啊,你家的蔬菜基地都种了些什么菜?可要注意防虫防害,增加收成喔。” xx 书记走到哪里,温暖贴心的话语就在哪里。一说起投入 60多万元建设的 400 多米的两个自然村屯硬化水泥道路、45 杆路灯、1000 多人饮用水工程、村委篮球场建设以及留守儿童家园的建设,xx 村村民就乐得合不拢嘴。道路修起来了,村民的出行方便了;人饮用水工程接通了,群众饮水安全了;村委篮球场建设以及留守儿童家园建设了,村民、儿童课余饭后有了好去处。村支书何胜说:“自从来了邓书记,村里干群关系变得和谐了,帮我们村里争取到很多的项目和资金,理清了发展思路,现在我们村里一天一个样!” “住进了 xx 村,我就是 xx 村人,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xx说。2018 年初,xx 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广特色种养及农业产业化项目。xx 认为,百香果、黑猪、无公害优质水稻等项目

 很适合在 xx 村发展,村两委干部也支持他的想法,但村民却心中怀疑,都不愿报名参与。xx 组织村两委干部划片区走村入户,为村民讲解补贴政策,耐心宣传动员。在 xx 积极引导、热心帮扶下,30 多户贫困户加入了产业扶贫项目,共种植蔬菜 100 多亩、养牛 300 多头、养鸡 3000 多羽。

 为使产业扶贫项目出效果,xx 认真研读有关扶贫政策,找来种植和养殖专业书籍认真学习,为产业扶贫项目户进行跟踪服务。为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业,xx 多次前往县、镇农业部门学习请教种植栽培技术,并组织召开了种养专题座谈会,为贫困户分析市场前景,传授种植栽培和养殖知识,真正做到了想在前面、记在心里、帮在点上。“邓书记不仅给我们带来扶贫基金项目,还经常到田间地头来指导我们,带领我们全村人脱贫致富。”福旺镇立权蔬菜基地负责人何立权说道。

 据统计,驻村的一年里,xx共为14户贫困户申报“量化到户·带资入股”项目,实现了创增收、有就业、有产业;协助 20 名贫困学子申报雨露计划补助;完成了 5 户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全村9户51人达到脱贫标准,2018年底顺利通过脱贫“双认定”,实现了稳定脱贫。

 【篇四】

 “乡亲们还没有全部脱贫,他们什么时候过上小康生活,我就什么时候撤退!”2018 年 3 月,“90 后”第一书记 xx 任满后,

 毅然选择留任,誓不脱贫不罢休,不达小康不撤退。

 时光倒回 2015 年 10 月中旬的一天,xxxx 市 xx 县燕塘镇 xx村村委的小楼前聚满了人。听说有人要来帮大伙脱贫,村民们迫不及待要一睹这位第一书记的真容。

 “他才 25 岁,跟我儿子一样大,恐怕不靠谱。”“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村民们议论纷纷。

 “我是眼看着大伙的眼神从渴望到失望,那场面一辈子忘不了。当下就觉得这副担子很重,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的期待。”xx 回忆道。

 xx 是 xx 市八步区人,不会说 xx 县当地土话。为了突破交流障碍,尽快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xx 买了一辆摩托车,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通过摸底,xx 发现,全村 12 个屯只有 2 个屯通路,村民出行难亟待解决。“屯里这条路,春天被泥困,夏天被水淹,孩子不能再困在这穷山沟啊!”盘龙屯村民曾哭着对 xx 诉说出行难。

 掌握了一手情况后,xx 立即向 xx 县扶贫办汇报,并在最快时间内争取到建设资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xx 村 12 个屯于 2017 年初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可以说是修路这件事真正让村民对我改观了,觉得这个年轻人信得过、能干事,他们也开始愿意跟我用普通话交流。”xx 说。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了带富村民,xx 探索了很多产业发展路子。xx 一开始瞄准了金银花种植,金银花不

 仅市场前景好,而且已经在附近的花山乡种植成功。为此,他组织了村干部、村民代表去实地取经。然而,就在金银花项目准备落地 xx 村之时,大部分村民却选择了退出。

 这对于 xx 来说,无疑当头棒喝。经过反思,他认识到村民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居多,对于新项目有技术担忧。“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村民,应该尊重村民自己的发展意愿。”——xx 在驻村工作日记中写道。

 受挫后的 xx 调整了思路,根据 xx 村的实际,脱贫产业不宜求大求全,贫困户按照自身情况发展小而精的产业未尝不可。贫困党员莫显军打算利用 5 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搞养殖,却在养殖品种上举棋不定。

 “养牛周期长、成本高,还贷的时候可能牛都还没卖;养竹鼠有技术门槛,你需要钻研一阵;养猪的话,你有经验,不过母猪的品种要认真挑选……”xx 为莫显军作了一番细致的谋划。最终,在 xx 的帮助下,莫显军从湖南永州引进了新品种母猪,不仅自己摘掉了穷帽,还成为了远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说起村里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43 岁的贫困户陈光义竖起了大拇指,“人是真的年轻,可也是真的能帮到我,鸡苗、饲料这些都是他帮我张罗来的。”陈光义养了100只鸡和7只山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功夫不负有心人,xx 村于 2017 年实现整村脱贫。

 2018 年 9 月初,大头菜滞销。一年的辛劳打水漂,女儿上学

 的学费也没着落,看着堆放在屋里的 5000 斤大头菜,贫困户谢留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正常的销售渠道行不通的情况下,xx 替谢留云联系了县里几家大头菜加工作坊。然而,加工作坊仅仅收购了几百斤大头菜,剩下的 4000 多斤大头菜继续无人问津。

 “不能坐以待毙!”xx 一边在朋友圈为谢留云吆喝卖大头菜,一边动员后盾单位 xx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帮忙。3 斤、5斤、10 斤……5 天时间不到,滞销的大头菜全部售出。

 起早贪黑务农不易,谢留云的女儿因为心疼父母,曾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把她劝回课堂、替她垫付学杂费的正是 xx。

 “我也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人,要不是当初我父亲坚持,我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xx 说,“读书是贫困学子走出贫困的最好出路,我不能眼见这一家人陷入贫穷的怪圈。” xx 的第二届任期还有两年,他正盘算着把水浸菜做成 xx 村的招牌产品。腌制后的水浸菜,酸辣爽口,是 xx 县群众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在 xx 村村口,试种的 26 亩的水浸菜长势良好。据 xx 村村民合作社负责人毛瑞峰介绍,这批水浸菜 3月可采摘,再腌制 1 个月便可推出市场。“争取以后大家提到水浸菜,就能想到 xx 村!”xx 干劲十足。

 【篇五】

 “戴着眼镜、瘦瘦弱弱,但干事风风火火、精明干练。”这就

 是 xx 给贫困村群众的印象。两年时间里,作为 xx 县委组织部派驻佛子镇元眼村原第一书记,xx 跑熟了全村 6 个自然村77 户贫困户,与群众谈生产、谈发展,为村子找项目、拉赞助等,最终助推贫困村脱贫摘帽并进入富裕村行列。

 实干,是 xx 开展工作的真实写照。“如果不是方书记一心扑在村子里,我们村变化没这么快。”元眼村的群众纷纷说。

 为鼓励元眼村象田坝贫困户马仲英发展产业,xx 为其量身定制“稻谷种植+禾花鱼养殖”项目,还请来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养殖技术指导。丰收后,马仲英高兴地说:“稻谷和禾花鱼都得钱,政府还给产业奖补,这下脱贫有希望了。” 2016 年前的元眼村,路是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桥是濒临坍塌的危桥,沿江的土地均是一片荒芜。两年多来,在 xx 的协调努力下,元眼村先后落实项目 33 个、整合资金 1330 多万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自治区评为“美丽村屯”。

 完善基础设施,还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xx 带领元眼村走出一条以发展租赁、乡村旅游和光伏发电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全村争取扶贫资金 40 万元,建成钦州市第一家村级集体经济光伏发电站;投入自治区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 100 万元,建设花海、烧烤场等旅游设施……元眼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 2015 年前不足万元,增加到 2017 年的16.43 万元,2016 年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尺。2016 年 5 月,在筹备建设元眼村文体中心时,一名建筑老板找到 xx,希望能承建这个中心,并表示可以先垫资,事成后有回扣。xx 当场严词拒绝。

 从严律己的同时,xx 还坚持把廉政建设摆在支部班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每季度为党员上一次廉政党课,增强支部班子防腐拒变的定力。在 2016-2017 年,元眼村连续两年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称号。

篇二: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书记抗疫优秀事迹材料 ** ,中共党员、**区综合执法局政策法规股股长、**村第一书记,一个用行动诠释初心与使命的疫情战线“逆行者”,一个坚守在疫情一线,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把关的“守门人”。

 舍小家、顾大家,毅然奔赴抗疫一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的乡亲们:

 “**村春节返乡的人员不少,农村消息相对闭塞,村民观念又跟不上......”越想心里越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村里。但看着怀中刚刚满月的女儿和正在恢复又辛苦操劳的老婆,他有些于心不忍,但又觉得使命在肩。虽然很怕老婆会阻止自己,但还是开口了。“老婆,疫情当前,身为第一书记,我有责任和义务冲在前,不能照顾你和孩子,请你多理解”。“去吧,知道你会这么做的,没看到家里的事我都在操持了吗,我和孩子会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吧”。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他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提前结束春节假期的他,毅然奔赴防疫一线。

 冲在一线、保障后方,筑牢村级疫情防控堡垒 他每天“泡在”村子里,与村组干部肩并肩,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为**村的父老乡亲构筑起群防群控的牢固堡垒。他定时走访返乡人员,做好关怀慰问,体温检测、政策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为居家观察人员送去生活必需品,当好后勤保姆。每天“蹲守”村口,严把“输入”关,为过往的人员和车辆做好消毒工作。让村民感受到浓浓的关怀和战胜疫情的信心。村民李大娘说:“这小伙子跑得勤,虽然来这还没一年,但已经跟我们很熟悉了”!在坚守一线的同时,也不忘指导、配合村两委及时谋划防控举措,开展人员摸排工作,做好返乡人员台账登记,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因疫情而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走访发现村里贫困户范世江、曹云龙有滞销的蔬菜,他积极联系帮扶单位,通过“以购代捐”的形式,购买莴笋 400 斤,并将 350 斤赠予新盛镇敬老院。村书记吴忠荣说:“他就是我们村两委防疫控疫的“定海神针”,他人年轻,办法多,懂科学,给我们普及了好多疫情防控知识,也解决了好多实际困难”。

 甘当“守门人”和“搬运工”,做好小区疫情防控 按照上级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居民小区封闭式管理和返岗复工等疫情防控工作,他在理顺了村级疫情防控工作后,又继续投入到城区的三无小区——教师新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到今天,已是他坚守岗位的第 24 天,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疫情不退我不退。”他尽心尽力,为小区 130 余户住户办理出入证,甘当一名“守门人”,每天一早就到小区门口,严格做好进出人员登记和体温测量,并严把外出时间,做好防护叮嘱。同时,他也肩负起一名搬运工的职责,他热心帮助居家留观人员和年老或行动不方便的人搬运米、油、菜等生活物资。因封闭管控规定不让送水工进入小区,他就“承包”了为小区居民搬运水的工作。他用实际行动为小区筑起“安心、舒心、暖心”的疫情防护线。

篇三: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书记事迹材料 10 篇 篇一 **,**县**镇**村第一书记。任职一年多来,她提出了红色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绿色主导、推动产业升级,蓝色支撑、共创和谐乡村的“三色”发展新举措,扎根农村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发展产业,满腔热情服务群众,谱写出一曲服务群众、帮民致富的奉献之歌。

 唱响红色旋律

 建强堡垒扬党旗 “书记的第一要务就是抓好党建,作为第一书记,抓党建就是抓主业”,这是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到村之后,她从党建工作入手,打基础、抓学习、建机制、强堡垒。**村一直没有像样的活动阵地,她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活动阵地“清零”行动。与村干部积极协调资金,合理规划选址,争取配套办公及文娱设施。2016 年 6 月,建成了一座多功能的活动阵地,党员搬了“新家”。也从此刻起,党建这个红色的旋律唱响了!

 紧接着,她又从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入手,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双报告”、“问题墙、回音壁”入手,严格了组织生活,强化了党建基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结合“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制定了村“五爱五讲五表率”合格党员标准,受到县镇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并在市、县推广学习;同时树立了 3 名党员大户及致富能手的典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6 年 4 月,在梁家河培训学习中,她代表**县第一书记作了交流发言,质朴实在的发言内容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被刊登在**日报上。同时,她所在村里的党建工作也多次受到市县领导肯定,被其他县区、乡镇先后观摩学习 8 次。

 突出绿色基调

 产业兴村拓富路 **村是一个苹果产业村,但是面临着果园老化严重、新优技术普及不广等问题。她提出了“突出产业绿色基调,拓宽群众致富路”的富民强村工作思路。在她的积极协调下,顺利实施了 345 亩矮化苹果示范园节水灌溉工程,果园管理最大的难题迎刃而解。她又对果园的管理模式做了改变,以“支部牵线、合作社统管、果农托管、一定三年、期满返还”的模式,以“支部+合作社+示范户+贫困户”的方法,对 17 户 120 亩矮化苹果示范园进行了统一管理,同时建成生猪养殖厂 2 座、苹果专用筐生产厂家 1 座。为实现果、沼、畜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共享发展补上了重要的一环,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2016 年下半年,被市农业局授牌为“一村一品”专业村,村人均收入突破了 1.8 万元。

 树立蓝色理念

 文明治村促和谐 在解决了群众“富口袋”的问题后,她又马不停蹄的在“富脑袋”上做文章,蓝色和谐理念应运而生。在她的提议下,村上建立了“产业、扶贫、维稳”三支服务队,全年产业服务队服务果农 15 余次,扶贫帮困队服务贫困户 10 余次,维稳服务队调处矛盾纠纷 3 起。她与村上干部解决了进村路拓宽、生产路的拓宽维修、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太阳能路灯安装等。也因为她的全身心投入中,才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保证了村子平安,村民的和谐!

 她用青春为**村的发展蓝图谱写着最美乐符,为把村子变得更美、村民变得更富,她还在不断探索和努力着!

 篇二

 **,**县**镇**村第一书记。在两年的驻村工作中,她像一条绿色山区里的红色纽带,用为民的情怀和务实的汗水,将群众和党支部紧紧联结在一起,将群众的信任与组织的期望紧紧联结在一起,将大家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幸福小康的愿望紧紧联结在一起。

 踏遍山沟知民意

 巾帼岂能让须眉 她刚到**村任职的时候,村里的的村民们对她没有期待,充满怀疑。一个没见过泥腿子的城里小姑娘她能在这干多久,她又能干什么?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她迅速调整状态,走村入户,把 10 个村组 252 户村民的家庭状况,生活情况摸了个清楚。她踏遍了村里的大道小路,踏破了群众的门槛,磨破了嘴皮,用尽了脑子,挨家挨户搞调研,问困难,讲政策,说办法。两年如一日,她先后走访收集涉及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党员作用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村务公开、产业发展等各类意见建议近 30 条,完善组织生活等各种制度 10 多项,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20 多件,把一名基层党员的担当与责任,义不容辞地扛在肩上。

 引水入渠惠民生

 干事也能干成事 作为第一书记,她多次奔走于县上各级部门,为村里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为村民谋福利。2015 年伊始,她联系**县妇幼保健站和县中医院组织的医疗义诊队,为**村的村民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共为村民免费健康检查 480 余人次,发放医疗健康知识宣传册 800 余份;向社区协调,为圪台组新修了沙石道路 2.3 公里,为史家河组硬化生产道路 800 余米;协调县卫计局,资助**村油葵种子资金 8000 元;联系红十字会,对**村 9 户精准扶贫户慰问 4 次,送去慰问物资共计 36 份,价值 10000 余元;协调县农发办,对枣林子村被大雨冲毁 2.5 公里的砂石生产路进行了降坡、拓宽及平整处理,并清理了路边石崖上存在落

 石的安全隐患;协调县水务局,为柏树沟 13 户居民接通自来水,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协调县核桃局,派驻技术人员,在村民的核桃园里现场授课、技术比武,提升核桃种植的管理水平。两年间争取道路、医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项目 5个,涉及资金 6 万多元。

 真情自有公道在

 一身暖热众人心 两年的第一书记工作,让她洗去了年轻女孩的柔弱与初到村里的慌乱,多了一份令人敬佩的从容、坚韧与自信,这是她个人成长的痕迹与收获。也使她得到了县委、派驻单位和乡镇的一致认可和群众们的一致好评。2015 年,她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年度**镇优秀共产党员;2016 年,被评为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镇先进个人。

 篇三 **,**中医院医保办主任。2015 年 7 月任****村第一书记,2016 年 3 月任****镇**村第一书记。作为一个下派女书记,她一心扑在帮扶工作上,脚踏实地,扎实工作,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和承诺。没有辜负组织的期盼,没有辜负单位的厚望,通过两年多辛勤工作,她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在驻村期间,她用爱家的痴心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用真心、真情、实干的激情去努力工作。作为第一书记,她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为所驻得**村协调 13 万元修建了五间党员活动室,协调采油厂为村里维修破损的进村公路,硬化村三组的公路;协调水利局维修村里的饮水管道;联系联村单位下乡义诊 3 次,义诊 300 多人次,免费送药 3000 余元;

 为**村争取了 16 万元硬化了一千多平方的办公室院落,使村民有了活动场所;争取了 3 万元的资金用于后期办公用品等配套设施,为村里解决了办公问题;协调 1 万元修建了一个蓄水池,解决了村民饮水不足问题;为稻田恢复新修了 60多万的拦河坝工程等。先后为两村蒋军、安小平等多户贫困户争取了低保、助学金、临时救助金、大病慢病报销和补助、免费药物、体检和进村义诊、养殖、安全住房等。她也是村里的义务“理疗员”、“广播员”、“联络员”,把火罐、血压计带进村为村民缓解疼痛、建立健康档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健康知识,为需要看病村民及时联系医院带他们看病等。

 在她的“为民代办薄”上详细记录着自己每次为群众办的实事来激励着自己。在为村民不断奔波的路上,她常说“只要用真心、用心、爱心和责任心就会得到理解和支持,为了村和村民们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一定要努力,要争取”。

 篇四 **,**街道**村第一书记。她牢记第一书记职责,凝聚村组党员力量,用扎实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使**村从一个后进村转变为街道党建示范村。

 强组织

  凝心聚力 她在任职以来,吃住在村,不怕苦,不怕累,把走访群众、开展党建工作、杜绝党员干部散漫作为重点,首抓党员管理教育,制定党员学习制度,严格“三会一课”建强组织,践行“两学一做”,推行“大数据+小书包”、“党支部+互联网”、“红卡片+小广播”、“公开承诺+设岗定责”等制度,在党员中树立标杆、照好镜子。结合村组工作实际和党员个人特长,设定卫生监督岗、矛盾纠纷调节岗等,让党员自行认领岗位,定期评议,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塑造了“灯

 塔”党建的品牌,成立了“足劲”农村互助队。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党员在群众心中有了新形象,支部班子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解民困

  构建和谐 她到**村时,**村三个村民小组共 1126 人,党员 53 名,但仅有一间 20 平米的简易办公房,经过她不懈努力,建成了 600 平米的党员活动阵地,为新的办公区配备了一系列设施,同时解决了村民集体操办红白事的地方。她落实了村干部坐班制,解决了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问题,并使**村摆脱了后进村的“帽子”。

 办实事

  取信于民 村里人有什么困难事都会问她,自她到村后,村里多了一个勤劳的打字员。下大雨的夜里,她同村干部冒雨上山,挨家挨户排查隐患,撤离危房群众。通过她的努力,村干部分工明确,村上大小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两监督”制度执行,村务财务全公开。村上的养老、医保等社保都由她和村干部上门办理,实行了“便民服务零距离”好评打分制。

 谋发展

  富民强村 随着百米大道的不断延伸、鲁艺景区改造、北新区的建设及各类项目的开发,**村原有 3000 亩土地被消化殆尽。她同村两委将全部精力用到**村的产业发展上,共同协调北新区征地返还事项,直面难题,最终确定了返还地块,现申报修建项目,为**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勤业是奉献的根本,敬业是奉献的基础。她工作不摆架子、干事踏实认真,时刻为群众服务的态度赢得了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好评。

 篇五 她们是精准扶贫战线上的娘子军,在艰苦的环境中,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和坚韧,在第一书记的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难,兢兢业业,诠释着半边天的巾帼风采。

 **,**区**镇**村第一书记。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她牢记职责使命,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扎根基层的决心,用汗水和辛勤焕发着**村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村党支部的新鲜血液,她把自己的理念和信念撒播在**的土地上。

 她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的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建设。在她的努力下,党员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解决了支部无地议事、分散办公的尴尬窘境;“三会一课”的落实从流于形式到规范执行,变成了干部群众的连心会;班子成员从懒懒散散到踏实肯干,成为了推动全村经济发展,为民排忧解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催生这些变化的她在这里走过了 4 个年头,今天的成果不仅是她的耕耘和收获,更是**村的收获。

 **村属于典型的城郊村庄,和各地的城中村一样,这里外来人口集中,房屋坐落无章,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状况更是不容乐观。这些现实的问题,是她作为第一书记面临的重大难题,更检验她及两委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的试金石。

 上任以来,她扑下身子搞调研,走家串户访民情,收集了许多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并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饮水不便、道路泥泞、文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问题是村民反映第一件难事。她组织召开村两委会,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筹集 130 多万资金,为全村安装了自来水

 管线,解决了 700 多人的饮水问题;硬化了巷道 1700 米,安装了 7 盏太阳能路灯,建成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让**村群众不仅尝到了自来水的甜头,更享受到了文娱生活的熏陶。每到日暮,锣鼓声、呐喊声不绝于耳,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大秧歌广场舞的愉悦的氛围中。同时,在村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不忘培养村民爱护环境的软实力,充分利用“2+1”三城联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利时机,带领群众整治环境卫生,植树种草,手绘农民画,为创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乡村挥洒着自己的激情和汗水。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她脚踏实地,用热情和汗水浇灌着自己的梦想,践行着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使命。

 篇六 6 月 27 日,在**县**镇**村,90 后第一书记**正在贫困户**的果园里帮忙套袋。**因为年纪大,再加上老伴患有残疾,套袋一直比别人晚一些。“白叔,咱们这几天得赶快把袋套上去,要是影响了苹果的着色,卖不了好价钱了。”**说道。

 这是**在村子里连续待的第 5 个周了,5 个周没有回家,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前线冲锋陷阵。这也是**在基层的第 5 年了,2012 年,她在**镇焦村担任包村干部,2016 年担任**村第一书记。

 2016 年 2 月,初到**村,面对陌生的环境,**为村子的发展思考起来:“村子到底为啥贫困?该怎么帮村民们脱贫?” **了解到,**村全村以发展苹果产业为主,该村共有果园面积 2210 亩,果园面积大,基础条件好,但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为了帮助村民们的果园提质增

 效,她多次协调中果公司,促成其与**村建立帮扶关系,邀请果树专家到村指导果树管理技术,资助农药化肥价值 2 万余元。

 针对产业帮扶的贫困户,**制定了“捆绑帮扶”的特色帮扶计划,将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和家务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进行“捆绑”,两户共同致富。如村民张彦红、张江东等青壮年劳力,由于妻子智障,孩子尚小,要照顾妻儿,无暇管理果树。又有部分妇女贫困户像冯莲英、杨花明等由于丧偶或生病,劳动力不足,无人管理果树,收入低。在**的帮助下,两户经过协商,决定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由冯莲英帮助张彦红照顾家人,张彦红帮助冯莲英管理果树。

 针对村中产业薄弱、劳动力较差的贫困户,**协调远大养殖合作社与**村建立养殖帮扶关系,为贫困户发放猪仔 88 头,让贫困户通过养殖,进一步脱贫增收。

 产业发展起来了,为了方便村民的出行,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并与村“两委会”负责人多次赴相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经过多方协调、不懈努力,**村修建起了三公里通村公路,并被纳入全县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建设范围,落实项目资金 46 余万元,对...

篇四: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经典

  她无畏艰险,走村入户,成为村情民情“一本通”;她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大兴基础设施,实现**村从“零”硬化路到**个村民小组公路全线硬化;她多方协调争取社会资金注入,帮助**村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她主动作为,谋思路、找出路,推动**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群众收入稳中有增;她舍小家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决战脱贫,实现**村“零举证”通过第三方考核验收;她在山里、在田里、在老百姓家里、在群众心里,用脚步丈量初心,赢得群众的普遍赞誉;她始终秉承“群众的认可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责任勇担当,遇事迎难上,与扶贫“同船渡”,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永动机”,源源不断为挂钩村群众“输电”“造血”。她是一个普通的**后女孩,**村驻村第一书记,**干部和群众口中的“**书记”。

  到了**村,一问起“**书记”,群众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激之情。“我学习的书桌是**姐姐买的”“我过冬的棉被是**阿姨给的”“我孙子生病时**书记带去看的”“我的命是**书记救的”“我家新房子的门窗是**书记帮我买的”……在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故事”。

  ****年*月,根据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名年轻扶贫工作队员正式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作为一个**后的小姑娘,***同志毕业后就考入机关工作,从未接触过基层。接到驻村通知时,她没有丝毫怨言,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岁的孩子需要妈妈照顾”等实际困难,毅然踏上了开往**县**镇的客车。村上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多而繁杂,涉及到政策落实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面前,她深知“道阻且长”“打铁还须本身硬”,努力学习将是干好驻村扶

 贫工作的先决途径。为尽快进入角色,她白天在同村干部一道开展工作时,认真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晚上大家都下班休息,夜深人静之时,她挑灯夜读,研读脱贫政策和有关知识,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面摸清了**村基本情况,大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小到**个村民小组、***户村民的情况,***户贫困户的情况更是烂熟于心。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加上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如今,每每问到**村脱贫情况和发展前景,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只要和她谈起贫困户的情况,她总能如数家珍,人们都给她取了一个绰号“**一本通”。

  真帮实扶,情系脱贫攻坚

  **村辖*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如何精准施策、推动高质量脱贫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竭力奔走夯实基础设施。刚到**村,当地群众就向她反映**片区村组公路硬化一事。她经深入了解得知,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下,**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已有**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剩余两个村民小组未通,且项目已审批通过,但却迟迟未能动工。自此,**片区村组道路硬化便成了他的“心病”,面对群众的渴望与期盼,她多次向挂包单位请示汇报,与县、镇级领导沟通商榷,夜以继日辗转于**村与各级部门之间讲困难、争项目、表决心,后经多方协调争取,****片区道路硬化工程顺利开工,并于****年年初完工。至此,**村实现了**个村民小组公路全部硬化,彻底打通了群众脱贫的“最后一公里”。

  (二)聚力扶智资助寒门学子。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赴任后,***同志根据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要求,组织对**村义务教育阶段***名适龄儿童进行全面排查,扎实开展辍学生劝返和失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并与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了解、主动关心学生在校情况,打消学生辍学“萌芽”,

 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及时动态清零。****年*月高考季,她所帮扶的一户贫困户子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犯了愁。这事戳中了她的内心最深处,当年自己上大学时候,差点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放弃了求学之路,她好像看到了当时的自己。经再三思量,她想这种情况在本村绝非个例,于是只身走访全村高考学生家庭,全面摸清情况,最终锁定了*户困难户。如何帮助这些学子扫除求学之路上的经济荆棘,成了她的“压心石”。她多方奔走协调,帮助咨询和办理上学贷款事宜,并协调社会帮扶资金注入,经过不懈努力,*名学子顺利上了大学。之后,她时常与学子们交心谈心,聊学习、聊经历,鼓励她们在校勤工俭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姐”。

  (三)两入险境践行“生命至上”。*、*月的**是多雨的季节,年复一年,这里的群众似乎已经习惯了大暴雨、涨大水,但她却怎么都习惯不了。每到多雨的季节,就是他的不眠季,每到下大雨的夜晚,就是她的不眠夜。****年*月的一个夜晚,**大雨滂沱,哗啦啦的雨声惊醒了她的美梦,她一下子从睡梦中蹭起来,披上一件外套,冒着大雨,开着车往**地质灾害监测点去了。路上,山洪爆发、树木倒塌、巨石滚落,仿佛在经历着“生死劫”一般。到了事发地,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到最前面,毅然承担起了转移群众的重任。就在转移工作接近尾声时,突然,有群众大喊:“老王还在家里”。老王**多岁了,是一名独居老党员,参过军,打过仗,双腿留下了残疾……想到这里,她与转移队伍背道而行,再次深入巨石滚落的地质灾害点。群众揪心,大声呼喊,都说“完了完了”,**分钟过去了………在大家绝望的眼神里,突然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雨帘子里出现了一个身影,那个身子单薄的**后女孩,搀扶着**多岁的老党员,艰难的朝着这边走过来,大家忍不住欢呼起来。从那以后,每到**雨季,小姑娘只能靠着药物勉强入睡。

 (四)“只要我有”决不落下一户。****年**月,临近第三方考核验收,**村存在许多“修了新房、安不起门窗”的怪象,他心里纳闷,怎么“牛都去了,还在乎牛毛?”于是,她自己一个人开始了“独访”工作。经调查了解,这些群众中,有修房投入较多确实安不起门窗的,有觉得政策不公平故意不安门窗的,有举家外出家里无人安门窗的。针对这些情况,她分类对症下药,能做的都做了,唯独剩下一类人无法解决,那就是“无钱安门窗的”。“群众的利益是我追求的目标!”困境面前,她主动想办法、找出路、多方争取,甚至于自己借钱帮助群众安装上门窗。身边干部群众都一再问他:“这钱是送的还是借的?”她面带笑容地说:“等将来你们有钱了,再还我把,如果实在没有,那就当我恭贺你乔迁之喜的贺礼吧。”当时群众都纷纷被感动了,仅在两个星期内,**就实现了新房全入住的目标,这年的**月,成了**村的“乔迁月”,她帮助群众搬家,帮助群众整理家务,和群众一起“唠家常”,一起置办家具,忙的不亦乐乎。

  (五)健康路上成了“猪脚妈妈”。****年初,在排查全村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时候,她遇到了一家人,小女孩父母均患有贫血症,小女孩患有地中海贫血,按照医生的说法,这病能治好的微乎其微,都是在过一天算一天,走一步算一步。听到这些,她哽咽了,喉咙硬的说不出话来,“怪不得*岁多了,还不能蹒跚学步、还不能呀呀学语。”此时,习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一番话不由自主地在她脑海中浮现。为让小女孩健康路上不掉队,她四处打听,请了单位领导上门出主意、想办法,请了医疗领域的老朋友上门看诊,请了经商的朋友资助就诊,并帮助办理转诊转院有关事宜,把能做的都做了个遍。在大家的大力帮助下,****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小女孩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每月定期输血维持生命。转眼间,小家伙两岁了,会说话了,她基本每周都会去看看这个小女孩,都会买些猪脚、红花生炖了给小女孩补血,时间一长,

 小女孩一看她进入家门,便跑过来笑呵呵的扑到她怀了,嘴里亲切地叫着“猪脚妈妈”,就这样,她又多了一个“孩子”。

  (六)培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一直以来,**村因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基本没有致富产业,贫困群众大多靠劳动力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但这两年来,**村年轻劳动力都不愿意外出了,他们在村里就找到了挣钱的路子。***亩三角梅、****亩紫薇花、***亩果蔬、肉牛养殖基地、果蔬养殖基地,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不断兴起,群众致富有了新载体,绿色发展看到新希望。还有村里定期不定期开展的种养殖技术培训、水电技术培训、口对口劳务输出、劳动力定向培养等,产业培训为**村脱贫奔小康注入了活力,百姓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村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了。而这些都与这个**后女孩的努力分不开,没有哪一件不是她带着村干部、村“能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出来的。截止****年**月,**村稳定脱贫***户***,贫困发生率由****年的**.**%降至*.**%,收入远超国家贫困线以上。

  扎根一线,书写扶贫答卷

  只要有信心,梦终究会实现。****年是**县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能否如期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这一目标,是对所有奋战在脱贫一线扶贫干部能力、素质、决心的一次全面检验。尽管自己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犹如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她确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带领村三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扎实工作,一定能如期交得出、答得好**村脱贫攻坚验收答卷。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年*月,**村毫无悬念一举通过脱贫验收,也圆了她的心头梦。

  重任在肩头,毅然选择担当。******年要实现脱贫摘帽,她深知时间紧、任务重。重任面前,她选择担当,成了集住房保障组、医疗保障组、收入保障组、饮水保障组、环境卫生组、感恩教育组、产业发展组等于一身的“组长大户”。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把太多的责任压在了自己娇小的身躯上,然而,她好像永远有耗不完的精力,事事亲自抓、困难主动上、难题主动解,坚持一天一会总结部署,没日没夜奔走呐喊,她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记在心里、抓在手里,换来的,是沾满泥泞的双脚、长满茧子的双手、布满血丝的双眼,当然,还有群众满心欢喜的笑容。

  纪律挺在前,锻造优良作风。驻村以来,她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群众纪律,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从来没有离过岗,从来没有犯过错。她把主战场安在田间地头、在农户家里,天天下村入户,始终把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开展“百日攻坚”以来,她以严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百日无休,紧紧围绕收入、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环境卫生、拆危拆旧等重点开展工作,把自己锻造成一个“铁娘子”,实现了各项工作及时清零,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努力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舍弃吾小家,只为不悔情结。***同志是个工作狂,心里只要想到工作,总是连父母、子女、家庭都顾不上了,“*+*、白+黑”早就成为常态。在她内心深处,对家庭、对年迈多病的父母、对尚未满*周岁的儿子充满了愧疚,但为了那份扶贫情结,她把眼泪滴落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村冬季常是阴雨绵绵,道路湿滑。****年**月,她有孕在身仍坚持天天入户走访,不料下村途中滑了一跤,鲜血直流,到医院后医生告知孩子保不住了,并嘱咐要卧床休息半个月。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慌了,慌的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没保住的孩子,而是卧床休息要耽误工作。当天下午,接到通知,县里考核组要到**村考核验收脱贫工作,她立马拔了输液管,奔出医院,自己驾车直奔**。直到现在,她才说想起来后怕,因为自己从未开过长途高速路,可当时根本没想这么多,只知道验收组要来了。

  ***同志是“渺小”的,正如她纤瘦小巧的身体,也印证了她常说的那句话,

 “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工作者千千万,自己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能参与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已是一种幸运,所有的付出都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所有的努力终将化作胜利的果实。”***同志是伟大的,她用无悔的坚守和执着铸就起**村群众脱贫路上的钢铁长城,浓缩成乌蒙大地上成千上万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的美丽身影。展望未来,她表示:“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只要群众需要,只要我有,我将一往无前、不胜不归。

推荐访问:第一书记敬业奉献模范材料 模范 敬业 奉献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