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批评——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批评——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

时间:2023-09-11 14:15:02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文/姚 丹,梁凯婕(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本项目根据郭寅曼等[1]提出具有代表性的3类生态类型,并结合文化生态和“非遗”的手工艺实践,分析其成因、构成、方法论优势以及理论价值。

以社区为核心的手工生产生态:如何确认各类型“非遗”手工艺的核心价值、手工艺的社区功能、手工艺创作的时代特征。当前学界普遍认可的“非遗”应当以承载者为主体,体现为“非遗”社区的“生活文化”(living culture)。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只有当地人享受“非遗”生产和再创造时,保护才能具有连续性,“社区、群体与个人”主导“非遗”管理中的创造、维护及传播。在这种视角下,“非遗” 保护的工作重点是增强“非遗”可见性、维持“非遗”的社区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并支持“非遗”社区及传承人的权利等。

以利润为导向的大众工业化生态:材质与精度以及效率与成本上的突破,手工艺知识的工业化转化与手工+工业协同合作创新模式。尽管术语“非遗”正式确定于20世纪下半叶,但手工艺与工业化的交融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众多学者对手工艺在工业转化的角色、价值发表了论述,一方面认为设计师主导的创意过程导致文化挪用,引发了对文化的冒犯、符号化、片面化以及对“非遗”社区工艺发展削弱的问题;
另一方面则认为工业生产路径对手工艺具有推动作用,主张显得设计理念和工业革命并不是摧毁了手工艺,恰恰相反,它使手工艺获得新生与重构。

以个性与技术融合为目标的数字智能生态:数字智能生态是“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场景,“新技术”条件下的手工艺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组织方式和系统。数字技术的便捷性、无界性两个特性对“非遗”手工艺的传播与传承提供先天性的优势[1]。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化技术等的推动下,每个人可以更便捷地成为创造新事物的一分子,也可以成为协助、指导、分享他人创造的重要环节,这种转变不仅是造物方式和技术上的变化,其实质是更加强调个体的创造与文化的分享。

此外,从评价的操作层面,需要完成以下3方面的准备工作。

1.1 建立“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

对于需要保护的“非遗”手工艺文化遗产应该加强对其的普查工作,通过查阅古籍、走访调研等考察研究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类,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每一项手工艺的种类、数量、历史脉络、分布状况、现存状况、发展历程、传承链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数字文献资料档案库和大数据平台。

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岭南灰塑,以网络为平台展示岭南,特别是粤港澳3地建筑灰塑装饰艺术作品,以及相关音视频资料和信息资源。该虚拟博物馆就是通过现代技术的手段,构建了一个集灰塑作品展示和信息收集为一体的网上虚拟博物馆系统。作为一个数字化博物馆想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广与传播岭南建筑与灰塑文化,促进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对于岭南建筑灰塑文化的了解与体验,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作用。岭南灰塑作为一门“非遗”手工艺需要活化传承,离不开数字化的记录和保存。收集岭南灰塑基础数据是建立岭南灰塑“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的前提条件。在建立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之前,建馆人员对岭南灰塑进行普查——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文献等书面记录。走访陈家祠、资政大夫祠、开平碉楼、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佛山等地调研岭南各地著名的灰塑景观,利用摄影、录音等媒介将岭南灰塑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见图1)。通过采访岭南灰塑传承人,记录传承人制作工艺程序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对岭南灰塑普查后,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数据整理,包括岭南灰塑发展历程、作品现状、传承情况等,以图文并茂、视频剪辑的方式进行信息整合。数据整合后按要求和规范录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成为岭南灰塑数字化文献档案库的基础内容。

图1 与灰塑相关的摄影作品

建馆人员对岭南灰塑的信息资源采集后在系统中分类整理为8大板块,其中灰塑基础、灰塑景观、传承人及作品3大板块记录岭南灰塑的发展历程、保存现状、分布状况以及传承琏(见图2),为公众了解岭南灰塑手工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2 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首页

“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 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各种数字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对岭南灰塑相关信息资料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的采集,并进行整理分类,结合网络传播方式的优点,发挥其在展示方面的效能。以图、表、文形式分类排列岭南灰塑传承链之一——邵成村家族传承谱系,更清晰了解岭南灰塑传承方式以及传承现状。

因时间、社会变迁、纸张保护技术不完备等原因难以确保文献档案保存完好无损,大部分文献档案有缺失等问题,且传统的历史文献档案需要人工进行检索,在大量文献档案中查找效率低,而数字化文献档案库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迅速查找所需内容。因此建立“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即将文献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是一种有效保存“非遗”手工艺文献档案的手段[2]。

1.2 建立“非遗”手工艺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

从围绕传统手工艺品的造型、色彩、工艺技法等方面入手,整理文字、采集声音和图像,是建立数字化建档最直接的手段。从发展历程、色彩、造型、名称、材料、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字规范化整理、分类;
对图片、音像信息的采集,必须借助专业化技术手段,在特定环境下进行。

利用多种媒介和方式记录,让资料信息全面、系统、真实地展现出来。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为建立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筹备实地考察时,利用手写笔记、录音、摄影等多种媒介对岭南灰塑进行文字、图像等多方式收集信息资料,将岭南灰塑的造型色彩、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料采集整合后进行规范化整理并分类成地域特色、题材特点、装饰特点(见图3,4)。整理分类完的信息资料由技术人员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影像等结合一起在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展示出来。

图3 植物造型归纳

以文字与图片的方式介绍岭南灰塑的题材特点,能更直观将信息传递给浏览者。对于科普内容来说,图片可以起到补充信息的作用。如在介绍详禽瑞兽题材的灰塑时,洋洋洒洒的文字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浏览者来说仍是一头雾水,但将相关图片与之对照,能够提升文字的易理解性。

利用专业摄像机拍摄灰塑照片采集色彩信息,通过查阅古籍以及采访传承人得知传统灰塑在颜料上多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性原料制作,归纳灰塑的用色规律,并将图片与文字整合在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的装饰特点专栏里,以供广大群众了解。

建立“非遗”手工艺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是搭建“非遗”手工艺数字化网络空间的立足点和基础。“非遗”手工艺作为一项传统工艺,肩负着传承与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非遗”手工艺的保护是属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时代相传的非物化形态层面上的动态保护,不可单一机械化、封存式保护[3],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数字化建档为其带来保存与保护、展示与传播、开发与传承等新方式[4]。

图4 动物造型归纳

1.3 建立“非遗”手工艺遗产的数字化平台

达妮莎、王爱玲两位学者从 “非遗”本身出发研究“非遗”以及“非遗”元数据,指出“正确分析“非遗”信息元数据结构是构建数据信息系统的基础环节”[5]。根据“非遗”手工艺的属性,制定出一套数字化保护技术规范和标准,然后对元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按照标准建立数据库。

元数据是表述数据资源的数据,是一种编码体系,是组织和管理数字资源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能够有效帮助使用者对数字资源进行具有便捷性的查找、使用。元数据最为重要的特征和功能是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立一种机器可理解框架。2015年徐晨飞提出建立好“非遗”手工艺特色数据库,难点在于设定元数据。首先需要从“非遗”手工艺的特点着手,提炼出该“非遗”手工艺的属性要素,从而形成“非遗”手工艺数字化资源的核心元数据。再按照核心元数据将不同载体的分散资料转化与整合为规范和标准的数据资源[6]。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将岭南灰塑相关的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对其进行结构化描述,岭南灰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传统美术,已经过上千年传承与发展,其蕴藏着岭南的地域特色与地域文化。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传统雕塑艺术对比提取适合于岭南灰塑元数据标准的特性元素4个,分别是材料、题材、装饰和工艺。文字、照片和影像是岭南灰塑元数据标准独特性元素采集的重要依据。提取出在管理以及描述中需要的属性,从而建立一个独属于岭南灰塑的模型[7]。通过元数据能够让使用者减少学习时间成本,快速对“非遗”手工艺知识进行系统性了解(见图5)。

图5 灰塑基础页面

如今,传统的口传身教方式已成为“非遗”手工艺传承的阻碍,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非遗”手工艺遗产的数字化平台的新传承方式已成为趋势。以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为例,该数字化博物馆将相关岭南灰塑的“非遗”手工艺资料充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资源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进而促进“非遗”手工艺的传播与传承。但建立“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需特别注意信息的准确性。“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作为“非遗”手工艺保护与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公众与“非遗”手工艺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应高度重视信息的准确性[8]。“非遗”文化作为传承文化之一,相关信息已流传多年,但任何信息都可能存在错误或偏差,因此在对相关数据信息搜集时需实事求是,在构建文献档案库时需确保“非遗”信息足够详细、准确[5]。

2.1 艺术思想特色

“文化生态”围绕着“群体、作品与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展开,始于上世纪末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研究,结合最新数字化战略,凸显出艺术评论前沿与现实需求的紧密结合。

任何一种“非遗”手工艺都是在特定环境产生的,如果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那么它们就会渐渐消亡,走向灭绝。2013年黄永林提出保护“非遗”手工艺不是对一个个文化进行“圈护”,而是对文化全局的关注。不仅仅是关注、保护“非遗”手工艺的本身,还要注意“非遗”手工艺所依赖和因应的结构性环境。保护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与时俱进的保护。不能单单想着让社会文化环境适应“非遗”手工艺使其得以传承,而是“非遗”手工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从而使“非遗”手工艺得以良好传承[4]。“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应用在生活中各方面已经得到极大的普及,数字化”战略成为“非遗”手工艺传承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非遗”手工艺之一——岭南灰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是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遗”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一次试探性研究,这对于我国“非遗”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发展对策。

2.2 艺术观点特色

带入不同“非遗”手工艺研究对象、地区和民族,开始进入到设计学和生态学的范畴,强调设计与生态文化之间的联系,强化民族或地域文化,达到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效果。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传承提供新路径。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是借助科技变革成果,创造出大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内容和教育价值的平台。“非遗” 手工艺一般涉及地域意义,也涉及特定情境与背景,故“非遗”手工艺始终反映当地历史特征,保持独有的地域特色且蕴含着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9]。灰塑能在岭南地区独树一帜,便是因为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水土条件促成的。为“非遗”手工艺与时俱进发展,强调设计与生态文化之间的联系,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还设计了学生作品板块(见图6),展示学生通过对岭南灰塑文化的学习,利用设计的方法重新构造蕴含岭南灰塑文化特质的作品,以达到对岭南灰塑语义的再设计以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图6 “学生作品”页面

从学术价值来看,“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和数字化的综合研究,为中国艺术批评的丰富提供了标志性参考。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随着西方艺术批评的发展,该学科的性质、范畴、边界以及方法、类型、模式有了更具体、更系统、更辩证、更深刻的认识。相比之下,它在中国是一个远未成熟的学科与研究领域。无论是过去的工艺美术批评,还是刚过去10多年的设计批评,都存在明显模仿西方学科类型与学科范式的痕迹。所以,持续、深入、全面、及时地学习、借鉴西方的新成果,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摆脱传统的博物馆所必要的建筑、陈列、开放时间等条件的约束,使任何人能在任何时间以及地点获取所需的资料信息[10]。我国关于“非遗”手工艺的文献档案数量巨大,但部分文献资料并没有全部得到有效保存,历史时间越久远,所保存的文献档案数量越少。基于文化生态视野,对“非遗”手工艺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是一种有效保护与发展“非遗”手工艺的手段。通过“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能够在大量文献资料里迅速查出需要的内容,大大地方便了了解“非遗”手工艺,使文献资料能够充分发挥到价值。“非遗” 手工艺文献资料多数分布零散,“非遗”手工艺数字化文献档案库的建立减少了了解与研究“非遗”手工艺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3]。

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有利于学习“非遗”手工艺方式灵活化发展。2016年姚静提出“非遗”教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注重教学的形式创新和学生积极参与性。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的建设推进了开放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整合具有易使用性的远程教育资源,在促进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1]。岭南灰塑虚拟博物馆能够实现通过网络实现向广大群众共享“非遗”手工艺信息,为未来新型的“非遗”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工作打下了基础[12]。

一方面,基于“文化生态”视野进入“非遗”手工艺评价,有益于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生态学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Steward)于20世纪中期在其《文化变迁论》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斯图尔德尝试通过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对文化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加以阐释[13]。文化生态视野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维护 “非遗”手工艺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非遗”手工艺及其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文化生态视野从动态角度解读文化的变迁,“非遗” 手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会因环境、科技、需求等方面因素不断整合、调整,以寻求在新时代的发展空间[14]。以“非遗”手工艺为核心内容,用数字化技术的新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并将“非遗”手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增强“非遗”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对于“数字化”评价的引入,能够以它所产生的导向性影响不断改善“非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地域手工艺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找到一条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手工艺资料进行数字采集是“非遗”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技术和手段。数字化“非遗”手工艺资源库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非遗”手工艺的学习,培养其对“非遗”手工艺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非遗”手工艺文化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从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地域手工艺文化的弘扬和中国民间手工艺文化的复兴[15]。

“非遗” 手工艺是各民族时代相传、蕴含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的瑰宝,“非遗” 手工艺值得我们后代人去传承和保护。在新时期文化生态变迁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手工艺带来新的保护方式和多样化的发展机遇,为 “非遗”手工艺传承、传播和发展带来新生机,为加强人民群众对“非遗”手工艺的学习和“非遗”手工艺文化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注入新的力量。总之,在进行“数字化” 维护自身文化利益的时候,大家都应该怀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去尊重让这个地球显得美丽而灿烂的各种民族文化,尊重所有那些能够于芸芸文化属名以切实归属感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体系。

猜你喜欢非遗岭南手工艺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疯狂英语·新读写(2022年5期)2022-11-22忆岭南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疯狂英语·初中版(2022年5期)2022-05-11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小猕猴智力画刊(2020年12期)2021-01-07雨岭南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不辞长作岭南人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世界工艺文化之旅中华手工(2017年6期)2017-07-06手工艺·温州发绣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非遗”走进高校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官渡古镇“非遗”联展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

推荐访问:手工艺 为例 岭南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