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度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五篇】【精选推荐】

2023年度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9-04 14:55:04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1、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如果是对儿童开展适当的早期教育,应该说是无可非议的。但把人生竞争的起跑线定位于儿童阶段,甚至贸然地推出“输”和“赢”的概念,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儿童处于生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五篇】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范文第1篇

一、当前我国家庭教育观念误区

1、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如果是对儿童开展适当的早期教育,应该说是无可非议的。但把人生竞争的起跑线定位于儿童阶段,甚至贸然地推出“输”和“赢”的概念,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初始阶段,早期教育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以儿童生活距离为半径,不能脱离实际,不顾儿童心理、兴趣爱好,小小年纪就让他们承担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后的“输”和“赢”。

2、不要让孩子“荒废”了。任何一位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将来“荒废”了,但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有家长因社会竞争的压力,视孩子的学习成绩高于一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想尽各种办法,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竞自觉不自觉地在家中加重学业负担,还在采用早已被淘汰了的“题海战术”,孩子小小年龄就背负沉重负担,既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又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3、只要教育得法,人人可成天才。教育是否得法,对于孩子能否成才确实有极为重要和深远影响的作用。但一个人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不受遗传、环境和多种教育的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教育是否“得法”这个因素。家长不能因自己的孩子一时或一段时期成绩不尽人意,而一味指责学校教育,一心认为学校教育应按自己的想法去完成,自己的孩子就能成龙成凤。家长们必须明白,人的智力、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适合升学深造;
有的适合钻研技术;
有的适合文科;
有的偏好理科。总之,各有所长,各有所成,未必一定要求他们个个出类拔萃,出人头地。培养目标定位脱离实际,只会徒增烦恼。

4、千万别管孩子。这个观点似乎是针对传统教育观念中家长对孩子管束过多而发,也似乎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但它与“孩子不能不管”的观点一样,都具有片面性,走极端。家庭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孩子思想、健康、心理、生活、学习等各种行为的家庭管理。这也是家长的职责。教育孩子不应该去讨论“管”还是“不管”,应该去研究、去总结、去明确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怎么样去管。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不等于放弃原则;
承认孩子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不要去引导,而放任自由。上述种种,不管观念怎样,家长都心怀良好的愿望,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他们违背了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或过早寄予重托,拔苗助长;
或缺乏责任意识,贻误时机。对儿童的健康发展都不利。

二、家庭教育的任务

当今社会,人们愈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强调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然而,究竟应怎样教育孩子,很多家长并不清楚,由此影响了家庭教育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家庭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关心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在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今,心理健康这一概念已为多数家长所认可,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及其它某些因素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为家庭所忽视。儿童如果在启蒙阶段得不到积极的、正面的心理引导,长大后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家长从小开始就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家庭教育的任务之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思维或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好习惯一生受益,坏习惯贻害终身。所以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好习惯能使儿童健康成长,对日后成就事业有非常大的帮助。家庭教育的任务之三是配合学校教育,搞好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所重,互为补充。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家庭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学校能及时有效地将学生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真实地反馈给家长。另一方面,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愿望和建议也能反映给学校或老师。双方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的信息,以采用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共同引导和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的环境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明确了家庭教育任务,还要有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

1、家长的示范效应。孩子自出世以来,最先接触、交往的是父母。接触、交往时间最长的也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家长们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做孩子的表率。

2、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安心地、专心地学习的良好家庭环境。如家庭条件许可,可给孩子安排一个单独学习的房间,即使无此条件,也应注意留给孩子一些学习、休息的时间和空间。有些家长交友广,兴趣爱好多,时常会有朋友在家中小聚,我们不反对家长的社会交往,但为了孩子,应把握一定的尺度和分寸,时间不宜过久,气氛不宜过分热烈。家庭气氛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美的家庭,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的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父母是孩子最为依赖、最为信任的人,父母之间的纠纷与不和,会给孩子造成困惑和迷惘。社会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性格孤僻,精神压抑。和协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3、善于运用鼓励和表扬。虽不能完全杜绝,但也尽量避免打骂孩子,要善于从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么一点点优点,给予他信心,也给他一点成就感,。让孩子愿意学习、想学习,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例:一次在辅导自己的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完成语文生字练习时,发现他不是很专心,动作慢,且字写得不工整。先根据字的结构教写一遍,当他再写完一个字时,及时给予充分肯定:有进步,写得好,再激励能够写得更快、更好。果然小家伙认认真真地把练习写完了。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家庭;
儿童的经验;
孩子的需要

中国历来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人口严重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家长更是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重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1999年4月到200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
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
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
不但会说,而且会做;
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
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指导。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
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

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
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路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一定是一个全面反省和批判传统家庭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注重人稳定的、能提高人的活动效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这种心理品质的形成能提高人的全部活动的有效性。素质教育也是全面性的教育,它决不仅仅只关注人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全部潜能的开发。同时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关心人的教育,是真诚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教育,它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一种真正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
良好品质

1.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

(1)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我国经济存在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已经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许多地区的家庭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还存在理念落后的情况,需要不断创新。

(2)过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品德教育

在学生教育体系中,既离不开丰富的知识教育,也离不开关系到学生终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质量,由于关系到学生品质的培养,培养效果的好坏对学生自身、社会都会有所影响。在我国当前教育系统中,家长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重视不足,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就为学生以后的前途奠定了基础。品德教育的缺失或者投入不足,对学生的整体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3)重视教材内容教育,对社会实践重视不足

当前教育系统中,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许多家长只是让学生对各类考试进行积极准备,将学生的分数看成学生素质的唯一考核指标,将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要素。因此,许多家长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投入和培养。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生只顾着学习和复习,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成绩提高上。社会实践投入的不足容易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不足、团队协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显然具有不利影响。

(4)家庭教育中对学生物质投资较多,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弱化

我国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重视对学生进行物质方面的投资,认为对学生进行足够的物质投资就能让学生健康成长,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没有足够重视,投入有限。这种情况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大部分的家庭对学生的物质诉求有求必应,就算家庭条件一般,家长也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而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工作业务繁忙、自身素质有限、对心理教育重视不足等原因,导致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相较之下显得弱化。

(5)子女隔代教育普遍,导致家庭教育缺失

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许多学生由老人在家代管,由于隔代教育,老人对学生管理有时候力不从心,容易让学生在缺少家庭教育的情况下染上不良社会习惯。这种情况下,学校没办法进行管理,家里人也没专人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容易让一些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会中途辍学。家庭教育的缺失显然不利于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2.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技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各类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发展与充实。教育资源的丰富在帮助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需要家长充分认识一个现实,即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如何提升学生的良好品质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学习,良好品质对社会、对自己的发展更重要,进而不断加强家庭教育中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1)家庭从自身素质提升开始,树立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意识

这就要求家长首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加强学生良好品质理念和意识,通过深化教育观念认识,摒弃教育只是学校工作内容的片面观念。家长应该积极自主的承担起在家庭中教育子女的责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倡导家长开展积极的读书活动,让这方面活动开展较好的家长牵头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让家长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努力推广。其次,开展针对家长的组织培训,协助沟通解决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利用多种沟通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

(2)全面认识综合素质,完善新形势下正确的人才观

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将学生的分数看的特别重要,甚至放到首要位置,为此,很多家长为学生报名参加各类辅导班、补习班,这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也会为学生增加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智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为人才培养开辟了更多的成长空间与渠道。这就要求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让学生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家长应该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努力通过观念转变,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3)做好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加强对学生的情商培养

情商在人生成长道路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不畏险阻的意志,并且懂得关心社会、尊重每个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还需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情商因素和智商因素相比,对在社会上的发展影响程度更高,因此,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入手,针对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理解,并教会学生对人宽容,让孩子树立起生活和工作的信心与决心。这样学生能够客观真实的审视自己,让学生学会自尊、自强,面对人生的挫折,能够坚强面对。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成长。

(4)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让其养成良好习惯

美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曾经提出过习惯与性格、性格和行为的著名关系,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说,学生时代的教育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命运,会影响到人的一生。现在教育环节中,德育教育内容广泛,既包括学习,也包括遵守纪律、与人懂得礼貌、讲究卫生,更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场所,在对学生日常教育过程中已经非常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传统教育方式下,学校贯彻执行培养品行端正学生的理念与目标,主张学生正直做人、客观做事、科学学习。学校通过利用家长会方法、上门家访等形式,在家长之间开展家教知识宣贯,通过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联合家长共同开展改变不良习惯、定期梳理清除不阳光、不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定期开展抵制平常不良习惯的活动,如抵制乱说脏话、乱扔垃圾、不讲礼貌、抽烟喝酒等。并在对学生考核过程中加大对学习成绩以外目标的考核,通过开展阳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可以说,这些综合手段应用以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经验表明,学生要想有个好的前途,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的培养,这就需要家长更加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良好的习惯磨炼学生良好的优秀品格,让好多习惯陪伴学生终生,让其终生受益。

(5)强化学生的安全管理,用责任肩负起学生安全重任

学生的安全关乎整个家庭的幸福,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将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进行对待。家长应该在强化学生学习成绩的同事,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家庭教育之中。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各类安全普法活动,让学生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巧。家长应该从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合法权益出发,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成长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对学生在家庭教育中融入健康安全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引导学生守法合规,做执法好公民,在守法的基础上健康、安全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多和教师沟通,结合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事故处理预案,配合完成安全隐患排查和特殊事件的特殊处理,全面落实学校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同时,家长还应该真正肩负起学生在学校之外的安全监管重任,构建起学校——家庭联防联控安全教育机制,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珍爱生活,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6)灌输家教知识,让学生在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

当前,大部分家庭都将孩子的教育看成家庭最为重要的大事,虽然已经有了这种意识,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对学生过分进行物质投入,对学生的品质教育严重不足的事实在许多家庭中普遍存在。大量的事实表明,家教知识的灌输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家长掌握一定的家教基础,并具有科学的家教手段。家长需要配合教师进行家教知识学习,善于利用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应该教育学生面对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奖赏,帮助学生情商学习。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要帮助学生养成按照计划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取,在人生道路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3.结语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接受的教育首先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和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息息相关,和学生个性的养成密不可分。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情况下,不能让学生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还需要学生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与品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时刻率先垂范,努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进行良好品质教育工作。可以说,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既是学问,更是艺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持续改进,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桂兰,王雄.220名城市重点小学学生行为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范文第4篇

家长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合格家长为己任的教育,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谐家庭的圆满建立以及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感想心得,供大家参考。

家庭教育感想心得1从女儿出生到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现在成为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这其中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想必都是一样的,但是每当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听到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时,什么烦恼,什么辛苦统统都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不知不觉中女儿上幼儿园已经两个月了,但就是这短短的两个月却让我感觉到小家伙的变化非常之大,也顺利地度过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学习阶段。

我家女儿生性较活泼,好动,刚到幼儿园时老师说有点坐不住,不听指挥,于是我就特意买了一些她感兴趣的积木和拼插玩具让她玩,刚开始只能玩一会儿就跑了,后来在我们不断地鼓励和表扬下,渐渐地坐的时间久了,玩得也更投入了。

女儿的自理欲望特别强,一岁多就能自己喂饭,穿裤袜,可是因为我们总是嫌她动作慢,吃饭脏就剥夺了她的这些权利,一切包办起来了,没想这是阻碍了她的正常发展,好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又重拾好习惯。

值得欣慰的是,女儿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就没哭过,而且很享受这种集体生活,我觉得和孩子分别时要有意的告诉她妈妈要离开她一会儿,什么时候回来是有关的,不骗她,让她有安全感。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细致、悉心的照顾让她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暧!在此表示感谢!

总之,育儿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祝愿我的女儿和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教育感想心得2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的所做所为最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怎么料理自己的事,怎么同别人说话,怎么对待朋友等,这一切都对孩子的教育有意义。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我觉得应用最成功的教育方法是正向成功策略。正向手段包括表扬,鼓励,夸奖,赞美,符合人的天性。那是孩子上小学1年级时,刚开始有正规的家庭作业,孩子做完作业,我总是要求太高,说这个字不好,那个地方太脏,没几天孩子的积极性就没了,做作业拖拖拉拉不想做,后来我的母亲到我家一段时间,老人看到我总是训孩子,说了一句;“孩子刚开始学,一放学就自觉做作业很不错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太高。”从那以后,我听从了老人的建议。老人这一句认可的话,使孩子一直保持一放学先做作业的好习惯。

解决缺点,有时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别人表扬孩子说负面的话。这方向自己也深有体会,父背教育自己时就是这种方法,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当时,如果父亲当着别人的面说我不行,虽然我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内心里很难过,而且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自己自信心不足。这方面有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感想心得3上周有幸去潍坊学习了三天的家长课程,来去匆匆,收获多多!现将自己的收获细细梳理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通过三天的学习,我对家长课程由原来的“雾里看花”走向了明明白白。现代家长课程的核心是亲职教育或父母教育,她强调父母自身的成长,唤醒家长自身成长的意识,从而十分重视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教育好孩子的信心,让家长有一个怎样学会当家长的过程。这一核心的确立,让家庭教育找准了切入点与有效点,整体上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效率与水平。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已意识到有什么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孩子的身上总能找到家长的影子,但这一直没有在家长课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我们一致统一了认识:所有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问题父母!孩子所出现的问题都能从家长那里找到源头,因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的成长打着深深地家庭烙印!由此,我们的家长课程由原来的家长如何解决孩子问题为主转为现在的亲职教育。家长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家长只有主动学习,自身成长才能推动家庭教育的良好进展。当孩子出现问题了,我们可以问问家长几个问题:如,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吗?孩子问题的产生与家长有没有关系?孩子对家长有什么要求、意见?家长需要在那些方面需要改进、成长?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做些什么?所以,此时的我们不要只顾给家长支招,这样会把家长放到更大的危机中,我们应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个家庭成员,激发父母的反思,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的、家长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学会科学平实的人生观、认识观。

翟教授以苏东坡和佛的“口仗”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头猪。”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猪,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头猪。”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心就会生出什么样的结论。豁然开朗,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也有,生活中不必与那些鸡肚鼠肠的人斤斤计较,关键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天使,那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魔鬼,那就生活在地狱里。所以,教育职业的愉悦感主要来自于自己的心态,如果你以一颗喜爱、热情、阳光的心态去看自己的学生,那就生活在幸福中,如果你以一颗讨厌、冷漠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学生,那就生活在痛苦的地狱里。既然你现在无力摆脱教育,那就赶快调整好心态,用一颗阳光、健康、快乐的心去善待我们的孩子,经营我们的三尺讲台吧,做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三、学会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

尽量少拿女儿和别人比,这就要先把虚荣心赶走,再把情绪调整好,不要替孩子太焦虑,更不要把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否则,比来比去会把自己孩子比没了志气,却长了他家孩子的志气。我女儿刚上一年级,文静内向、不善于表现的她在班里表现比较好,但不算很优秀。第一月的红星少年评比,她落选了,回家后很失败的样子,我说:“那你下个月好好表现,妈妈相信你一定能争取夺得红星少年!”女儿无奈的说:“好吧,但是妈妈我觉得我得不上!”“行,你能行!”我鼓励她。结果两周后,女儿又满脸失落的说:“妈妈,我得了八颗小小红星了,可是人家冯雪琴已经得了十三颗了,又得不上红星少年了!”“妈妈相信你能得上的,因为还有两周时间呢”我安慰着,她红着眼圈小声说:“哎呀,我又赶不上她,得不上……”看着他那么在乎的样子,我一阵心酸,要强又经受失败的孩子,我蹲下来捧着小脸说:“贝贝,你的不上红星少年,你也是妈妈的好孩子!”她一听小脸舒展了,眼睛放亮了,紧紧搂着我……此时,她已在失败时找到了安全温暖的港湾,一个可以倾诉、休憩、寻找自信的家。在此感谢翟教授的教导!

四、体验活动,回归童年,反思成长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一下子将我们的心绪拉回到尘封已久的快乐的童年,回忆着、反思着,我们都深深认识到现在还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生活却很单调、匮乏,他们缺少玩,缺少与伙伴的玩,缺乏自由,现在教育中提倡个性张扬,但实际上我们强加于他们身上的锁链太多了,提的要求太高了!我应该顺应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家庭教育感想心得4记得张惠娟老师在我校的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启动仪式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您的孩子是棵小草,您别期待他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如果您的孩子是棵白杨,您就别期待他能结出松果;如果您的孩子是株菊花,您就别期待他能在夏天开放。是呀,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可是,在没有参加家庭教育培训之前,我---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不管我的学生是小草,还是白杨、菊花,我都想让他们开花、结果。通过近一年的家庭教育学习之旅,才赫然发现自己犯了那么多的错误。学习之后,发现家庭教育培训教程的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从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到家长教子的基本能力、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与孩子的沟通,甚至怎么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菜单”都有详细的解说。视频课程里还有精彩的案例,生动的讲解,只要用心去学,定有收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专家、主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更是耐心,让人感动。这些知识融教育学、心理学于一体,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上统筹设计、统筹思考、统筹操作,具有前瞻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家庭教育专业化的培训,我掌握了一些指导家长和教育学生的技巧和策略,也更深刻地了解了今后我们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怎样达到一个育人的高位。下面我就说说这次学习之旅的感悟: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基本原理”,我知道了要给家庭教育下科学而准确的定义是不容易的,现在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说法二: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说法三: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

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对学校的教育却有制约作用,所以,只有家庭教育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顺利地完成育人的艰巨任务。可以肯定地说,,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包括的内容有:教育的主体是家长;教育的对象是子女;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学做人、做好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途径是家庭生活环境和父母及周边人的影响;教育的方法是通过言传身教、魅力感召,对子女施以影响、教育。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塑造和营造一个适宜于子女成长的环境,通过环境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熏陶、耳濡目染的隐形持续性的教育。

所以说学习家庭教育是一次几代人享用不尽的充电之旅。

(二)、为什么要参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的学习?还记得顾老师在一次讲座中对“为什么要参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的学习”做了详细的分析。顾老师首先指出:家庭教育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家庭教育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然后讲了参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的学习有三个需要,即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庭和谐的需要、教育事业的需要。这三个需要,第一个需要就是我们学习上的原动力。因为我们任何一项学习,任何一项工作,或者是单位安排的,或者是我们自己需要,实际上它都需要一个原动力,在学习上,首先解决自己原动力问题,因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说个人成长的需要,它应该成为家庭教育专业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原动力。第二个需要体现了我们一种生存价值取向。为什么学习家庭教育?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普及家庭教育,我们要站在比普及家庭教育更高的位置来学习家庭教育,这是因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这是构建家庭和谐的需要。为了家庭和谐而学习,这个意义超出了我们个人成长的需要,高于我们个人成长的需要,这应该成为我们生存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们来学习家庭教育,表现了我们个人的生存价值取向是高还是低。第三个需要就是表现为我们职业的一种责任感。为什么参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学习,实际上表现了我们怎么对待我们的职业。这个职业有两种,第一是教师的职业我们需要有责任感;家长也一样,也需要一个责任感,就是如何能做合格的家长。应该说,无论是做一名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表现出一种职业上的责任感。所以我们说,学习家庭教育是我们职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我非常赞同顾老师说的这三个需要,在生活中也深切感受到了这三个需要。

(三)家庭教育要学什么?视频专业化培训课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要学习的无非两样东西:一是理念,二是方法。

理念,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方法,即人们解决某种问题所采取的途径、步骤和手段。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对家庭教育要有科学的认识、客观的看法和正确的信念。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做法、合理的措施和科学的手段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以及解决具体的家庭教育问题。把握教育的分寸,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树立积极良好的心态,点燃孩子生命和智慧的火把。

理念是灯塔,方法是航路;理念先导,方法随行。任何方法都反映出一定的理念。有好的理念,才可能会有好的方法。教育和医生治病有根本的不同,教育是要盯住孩子身上的“亮点”“优点”,使之发扬光大。而医生是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教育更需要鼓励、表扬;哪怕孩子身上的“亮点”“优点”很小,很微弱,只有针尖那么大,也要大张声势,让它成为明天的现实。在这个思路的引领下,我成功指导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及家长,现在这个学生克服了自卑心理,生活得很阳光,很健康。还指导了一位由于多动,而成为班级里的一名学困生的家长和孩子。这个孩子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多动”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爱读课外书、爱护小动物、有爱心……抓住时机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最终在我的一再激励和持续关注下,在父母的配合与帮助下,多动明显改善,和同学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纪律也有明显的进步,学习兴趣也有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当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也遇过许多困惑,怎么办?那就反复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教程》,听大量免费的辅导讲座,与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朱彦梦老师沟通学习。将学到的理念、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四)、学习家庭教育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通过学习,我深切感受到我已经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所解脱,我的育人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1、先说说我的变化:自从学习家庭教育以后,我的心情变得平和了许多,在教育孩子时不再那么急躁了,我开始学会了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我还惊奇地发现,当我们自身的育人素养提升后,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眼神、态度、语气、动作、用语都发生着变化,学校育人环境在我们的变化过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用先进的育人理念带动家长也是自然的,家长们也在跟着发生变化,这是十分可喜的。现在每次家长会后都有三分之二的家长写来了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很深。教育专家孙云晓曾提出:“为人父母者需领取执照”。这一说法虽在中国不能实行,但也导出了一位教育专家对提高家长素质的渴望,也道出了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家庭教育素质的高低。教授杀子,寒门三博士等事例就是很好的例证。记得一位身为领导的家长对我说:“单位上是高层领导,下至几百号员工我都能搞定,就搞不定我儿子一人,老师,他就听你的。”我班一位搞金融的家长打电话对我说:刘老师“我会搞高深的学问,可一个拼音字母要教一天,这可真难倒了我,我还得听听你的指导。”有时也常常有家长对我说:“我们也很想把孩子教育好,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由此看来,不是家长不想办法管自己的孩子,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在家长会上,我说:作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家长通过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教材之后,我看到了孩子们在慢慢地发生变化,家长们也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这让我很欣慰。

2、怎样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所解脱呢?首先,我对家长会进行了变革,成立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挑选优秀的家长主持工作,协助老师去做家长的工作。

在家长会上,老师——我也改变以前高高在上,大训特训家长的做法,维护他们的尊严,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难处。家长会上家长变成了主角,我成了协助者。其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培训,座谈讨论及鼓励家长参加呱呱视频学习等活动,使家长真正认识到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误区。运用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认识提高了,对孩子的关注度也就提高了,孩子的问题相应的就少了,班级也就好管理了。最后,结合本班学生出现的问题适时给家长开出一些育人的菜单,留一些“家庭作业”。在这个过程中规范家长的言行,争取做到“身正为范”,进而去指导孩子的言行,有的放矢,让孩子心服口服。这样循序渐进,再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好,心理健康,思想情感等,运用多种形式与孩子交流,与老师沟通,营造一个适宜于子女成长的环境。通过环境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熏陶、潜移默化地、耳濡目染的隐形持续性的教育。班主任做好引领工作就行了,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最大限度地防止育人恶性事件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发生。

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学习,把我们学习的热情再次点燃,聆听着专家的讲座,阅读着同伴的文字,交流着彼此的学习感悟,如一场春雨悄悄浸润,如一阵清风柔柔吹过。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相信这次班主任专业化课程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用不尽的充电之旅。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家庭教育讲堂中的专家、老师,是你们给了我启迪,点燃了我的智慧。让我们共同行径在家庭教育的大道上,一同前行一同努力。让我们在育人的道路上降低育人的失误率,做一名合格家长,做一个有育人梦想的人。让我们的孩子徜徉在正确的家庭教育的大海中,幸福而快乐的远行。

我的家庭教育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家庭教育感想心得5膝下的孩子已过六岁,是我们生命中至亲至爱的六小龄童。从他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走进幼儿园快乐成长,这一路的风雨携行,让我们对“父母”这个字眼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古语说的好“要知父母恩,怀中抱儿孙”。是呀,养育好自己的子女,让他们茁壮健康的成长,是我们的职责与义务,更是爱的传递。在西开保育院老师的精心呵护与帮助下,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长,内心的激动带来了精神的愉悦,让我们尽情享受着成长的快乐,收获着久违幸福。伴随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培养习惯,感受进步

人常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将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伴随孩子的成长,日常生活的行为我们逐渐加以规范。如言谈举止、行动坐卧,洗脸洗脚等。教育引导孩子,让劳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伴侣。

进入大班,孩子开始要写作业了,我们觉得孩子写作业很正常,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通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几近蹦贵。看到孩子握笔姿势不规范,写作业不专心,写作业时间过长,且有厌倦作业的情绪,我们都很着急,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呀!于是我们主动与曹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了解到了孩子刚开始写作业的心里特点、应对策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于是每天放学我们全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我们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写作业的必要性。巩固握笔的方法、坐姿等,边鼓励边要求,与孩子一起参与写作业活动,孩子心情放松了,幼小的心灵透射出了自信,逐渐有了做作业的意识,有了把作业做完做好的想法。自去年九月到现在,孩子每天回家能认真完成当天的作业,作为父母,我们就主动陪伴在孩子旁边看书学习,遇到问题能全家一起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不良行为及时要求,及时纠正,渐渐的营造了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的感染下,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喜欢学习了,两次学业水平测试进步也很明显,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养成习惯是个过程,允许犯错,敢于面对,及时纠正,不断完善。家庭学习中,我们始终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我们都会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与认可,家庭的互动式学习的开展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责任,是义务、是自己的使命,是自己终身要做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快乐。用我们的身体力行,影响孩子,激励着孩子。

二.体验生活,丰富情趣

忙碌的生活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为了能调节疲惫的身心,放松心情,开阔视野。特别能给孩子多一些成长的空间与时间。我们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家里,我们一起玩玩具,模拟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情景表演,如扮演奥特曼,铠甲勇士,光头强等;一起组织家庭歌友会,我弹钢琴儿子唱歌,一起录制家庭视频短片;一起组织外出参加野外游玩等。去年冬天我给儿子承诺一起坐动车的事一直没实现,心里挺愧疚。于是在一个周六的早上我和儿子两人驱车到北客站,坐上了去华山北的动车。火车以时速三百公里的速度飞驰在渭北原野,儿子很兴奋。当时那节车厢只有我们两个人,开心的场面令我们陶醉。我也很高兴,一是因为我答应儿子的事终于兑现了;二是我们都是第一次坐动车,感觉很激动,很刺激。不到半个小时就到达华山北,原想直接返回,可我发现儿子游兴正浓,不想打消他的兴致。于是临时决定登华山。我们乘坐新开的缆车,约摸二十多分钟到达了华山的西峰,顿时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说实话,很震撼。蓝天白玉,松柏矗立,皑皑白雪,人头攒动。我紧紧拉住儿子的手,小心翼翼的一步步登高前行,儿子趁我不注意抓起路边的积雪猛的向我打来,见我被雪球砸中,得意的诡笑使他直不起腰,我释然了,这就是孩子天性的释放,我们整天蜗居于城市,宅在家里,忙碌的身影,积压的情绪,大人如此,小孩亦如此。原来我们还可以如此的开心快乐,久违的感动萦绕在华山之巅……

其实开心与快乐就在身边,关键看我们如何把握,所以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也是在丰富我们的自己的人生,同时也是给我们积累老时回忆的素材,用我们的行动创造多彩的生活,用默默的坚持积累多姿的人生。

三.家校共育,幸福学生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是孩子成长,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所突显出的规范、条理、科学已然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同时,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贵校管理的科学化,工作的规范化,育人的人性化。作为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巩固延续与拓展,同时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提升。如何能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完美的整和教育资源是我们积极思考并探索的问题。准确点说,家园共育能带来孩子全面的进步。这点我们一直都不敢马虎,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家庭教育的理念,科学育儿的方法,通过读书,上网等形式学习相关知识,拓展教育视野,认真阅读西开保育院校报,了解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关注育人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范文第5篇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里的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言传身教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行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人们的思想行为在家庭中多数是以极为自然的形态出现的,而子女个性的形成也是在同父母的全部接触过程中,以最自然的形态进行的。有时家长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子女施加影响,但大量的家庭教育活动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家庭教育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就教什么,遇到什么事情就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起作用的是家长的言谈和举止,而家长是以自己的全部的日常生活,整个的生活方式,有意地和大量无意地影响着子女。子女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时时处处接受影响。使他们在思想,情感、性格等方面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实际上起着可塑的作用。所以为了教育好子女,父母就要对自己的全部生活从严要求,以身作则。这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方法。

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它们决定了家庭教育是子女终身教育的基础。即使是一个完全社会化了的成年人,家庭仍然是他继续受教育的场所,就是到了晚年,他还是要在家庭中生活,接受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青年人可以向老年人学习社会生活经验,老年人也可以受年轻人的影响而符合时代的要求。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代际之间的差异也就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得到改善。

天下的父母都珍爱自己的儿女,会在他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同时也寄予无限的希望。望子成龙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现代家长们正在自觉地承担起比教孩子生活常识更重要的任务——传授或协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实际上,在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孩子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是建立在血肉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关系基础之上的,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和兄弟姐妹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易于接受他们的观念和支配,从而完成家庭教育的责任。由于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特殊感情,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对孩子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的教育力量。无数优秀人才成长的经验说明:子女文化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家庭的指导和督促。

在我国,家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清代曾国藩的家教家风广为后人传诵。他曾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其后人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东晋时期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指导儿子王献之练书法,成就了王献之在书法上的不朽业绩。在当代由于成功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成才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天才钢琴家朗朗和辽宁省盘锦市的少年大学生张炘炀便是典型范例。

目前我国公众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其中,一些家庭从孩子成长的特点出发,按照教育规律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取得良好效果;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或是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是不懂得孩子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将孩子成长的任务完全寄托于学校或盲目教育。总体来看,我国孩子的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教育观念是对待教育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例如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等。错误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唯独立观。一些家长过分相信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家长不应该过多地去干预,让孩子独立地去思考和行动;
二是唯学习观。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认识错误,把学习成绩优秀和顺利升学作为惟一目标,重智育轻德育。对子女受教育成果的评价教育偏重于分数,而忽略了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三是唯劝说观。偏重于语言劝说,而忽视了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事实上,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劝说孩子的道理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孩子也不会认真听从父母的话,父母的行为往往会成为他们做错事的借口。四是唯奖励观。重视物质鼓励而忽视精神教育和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在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采用以下教育方式:

1.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当前一些农民工子女和经商家庭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些家长整日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意,无暇或不愿意拿出时间来教育子女,采取“甩手不管”的教育模式;
还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怕孩子受委屈,当孩子在学习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时,不敢批评;
同时盲目地认为,孩子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混口饭吃,而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在这种纵容下,往往是学习不断退步,学无所成。

2.教育孩子长篇大论,自己却我行我素。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导致了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有的家长整日劝说要好好学习,但是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例如,有的家长上网打游戏或打麻将成瘾,不仅严重干扰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在降低孩子抑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劝说孩子学习,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学的行为模式而无心于学习。还有的家长平时谈吐粗鲁,对孩子的思想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给孩子设立奖励级别或实施粗暴教育方式。这些家长通常规定,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学习成绩就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考取好的成绩,给买好的奖品,考得不好,就言语相讥,甚至动用体罚,对孩子非打即骂,使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而忽视了从精神和心灵层面对孩子进行鼓励和疏导。当孩子取得好的成绩时,父母兴奋之余尽其所能地为孩子购买衣物和食品,而当孩子考了低分时,就不分原由地严厉斥责。

实践证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者(家长)和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入手。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新时期我们应该树立以下几种观念:一是家长与子女的和谐共处的观念。子女与家长是一种血缘关系,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这种关系,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同时也要向孩子学习,使家庭成为父母子女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二是树立父母以身作则的观念。没有父母的榜样作为前提,孩子学习的动力就失去方向。父

母要改变孩子,首先就必须改变自己。三是树立沟通观念。父母必须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如何看待学习和生活上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疏导。学会鼓励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去奖励和打骂。四是树立孩子自主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不同于让孩子独立而撒手不管。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应该由他自己去计划和管理,哪些方面应该听取学校和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东西都学习,更不是由父母代为做主去学习。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名孩子能否品学兼优除了与生俱来的能力外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三个层面。学习环境是指孩子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物质环境指学习必备的设施和工具,生态环境是指学习过程中的噪音和空气质量等因素。生活环境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要素,如睡眼、就餐、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精神环境则是指家庭里的民主气氛和家庭成员的精神状态。孩子要尊重父母,同时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权利,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可是教师和朋友,但不能是领导。家长要学会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堂,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然是老师,就有素质要求。要想让孩子好好做人,就必须从改变家长自身开始。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思想修养。父母要品行端正,谈吐文明。在处理邻里关系上要从大局着眼,热心帮助他人,不做有损他人利益之事。二是养成健康的爱好和习惯。不从事、黄色等不健康的活动。三是与时俱进,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通过学习,能够与子女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能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荐访问:家庭教育 学习心得 家长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五篇】 家庭教育家长学习心得(精选5篇) 家庭教育心得家长寄语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