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2023年科技传播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2023年科技传播论文【五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27 18:35:03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与科学管理水平,很难适应生态城市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市环境治理与垃圾污染的状况依然十分严重。第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缓慢,不能满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科技传播论文【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科技传播论文【五篇】

科技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与科学管理水平,很难适应生态城市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市环境治理与垃圾污染的状况依然十分严重。第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缓慢,不能满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比如,城市生态绿化的总量还很是不足;
一些城市盲目地削山、平沟、填河等等,严重破坏原有自然地貌,加剧了生物物种、古树名木和湿地资源的丧失。第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划与科技应用水平有待全面提高,交通拥堵、热岛效应和绿地不足等问题成为生态城市的顽疾,脏、乱、差的恶劣环境还大量存在。第四,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观念还很淡薄,随意丢弃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自然界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如塑料制品、电池以及其它化学合成制品等,常常与普通生活垃圾混装,给处理工作造成困难,从而带来严重污染的环境污染。

2发挥科技传播功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2.1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必须加大生态环境科技传播力度,建立起政府全力主导、市场逐步推进、公众积极参与的新机制。政府全力主导,就是政府要科学有效地引导、规范和维护、激励全社会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为。市场逐步推进,就是将经济价值观念体系引入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与推广市场机制。公众积极参与,就是要让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决策与环境保护监督,并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等。

2.2科学规划,保障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总体规划与体系规划,要把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合理布局城市与区域内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有效安排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园林绿地等项目的建设需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协调管理,发挥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3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强力推进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下大力气创建一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要以建设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4有效管理,科学规划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下大力气减少城市污染是当前的一个首要任务。要以创建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积极用循环经济观念来指导城市的污水与垃圾处理。要加强生态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加快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切实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

2.5提升宣传,引导公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积极提升科技传播力度,切实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使广大居民认识到自己在大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应担负的环境责任,增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积极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高质量运行。要从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入手,通过各种教育以及宣传渠道向各级干部和群众普及生态学基础知识,使其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环境的功用、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广大公众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城市现在还发展到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微博。教师可以使用博客或微博平台知识与教学思想,与学生交互。4)BBS。教师可以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BoardSystem,英文缩写BBS)教学内容,师生可以通过BBS进行丰富全面的交互教学,可以讨论问题,也可以通知,新知识点,也可以提交作业。5)微信。做为一款实用的个人通讯软件在近年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手机都支持微信,通过二维扫码,加公众号等可以方便地让学生添加微信。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发到微信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客户端与老师实时交互,当然更成熟和得到最广泛应用的还有实时通讯软件QQ。6)YY语音。YY语音是一款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即时通讯软件。由于YY语音的高清晰、操作简便、分享性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教育行业已经使用YY开展网络教育,比较著名的有外语教学频道、平面设计教学频道、心理学教育频道、注册会计师教学频道等等,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安装后即可进行视频学习与交流。7)飞信。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综合通信服务,基于真实的移动手机号码运行,可免费无限制地向飞信上好友信息,在近几年得到较好的发展。它融合了免费短信、语音、文件传输等多种通信方式,实现移动用户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在教育方面,可以通过飞信和移动手机组建一个实时的到达手机终端或PC机端的信息收发系统,方便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可以基于班级或校级组建一个小型的信息交流平台。类似的有中国联通的超信,中国电信的班级云等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另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尤其是基于移动手机终端的大量应用也可方便地应用于现在教育教学应用,如掌中英语、有道词典、超级课程表、沪江英语、金山背单词、考试100、驾考宝典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3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科技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山东省科技人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科技人才激励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完善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构建合理的科技人才市场以及加强企业内部对科技人才激励这三方面探讨了山东省激励科技人才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 科技人才 激励 激励措施 一、山东省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1.科技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待提高 近年来山东省科技人员活动人数不断增加,2006年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285381人,占全国的6.9%,但与上一年相比,该比例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178394人,占全国的9.43%,该比例也比2005年下降了0.39个百分点。另外,专业技术人员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男性占23.4%,女性占20.0%;
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男性占4.2%,女性占2.2%,该比例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城市的水平。说明山东省科技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

2.科技人才使用的部门和领域不平衡 与其他城市类似,山东省科技人才在使用上也存在着部门和领域之间的不平衡。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很多具有自己的科研机构,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6%,城镇中小企业受资金、政策等的限制,专业技术人员仅占5.3%,其他类型企业合计占 24.1%。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中科技人才较多,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较少。科技人才使用上的不平衡是制约我省自主创新发展水平的一个因素。

3.科技人才流动速度快 目前山东省大多数企业的科技人才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很多科技企业缺乏人才,招不到人才;
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留不住人才。有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开业三年以上的企业中,在同一家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员工占51.55%,工作1年~3年的占31.80%, 工作在1年以下的占16.46% 。

数据表明山东省科技人才流动速度快,企业难以留住人才,这是制约山东省自主技术创新的一大障碍。

二、山东省科技人才激励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激励政策存在缺陷 近年来,山东省颁布了很多的人才激励政策。2002年颁布《山东省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该《办法》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 ”,每月享受政府津贴200元;
“山东省技术能手”每年命名一次,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2006年颁布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2年颁布的旧《办法》废止),该奖项每年度评审一次,并将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数额提高到100万元,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奖金数额分别为10万元、5万元、2万元。

从上述奖励措施中我们不难看出山东省在对科技人才激励的政策中,明显偏重于对科学家的激励,而对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激励不足。

2.薪酬制度不合理,制约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山东省多数企业的科技人员收入以工资、福利、奖金为主,基本工资比例平均高达70%~80%,风险报酬的激励形式所占比重相当低甚至没有。而工资和福利的差距有限,基本上对人的工作没有激励效果,奖金也具有一定的平均性,这种薪酬结构单一、明显缺乏激励特性,制约了科技人才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3.不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训激励 目前,国内多数外资企业实行“每年送10%至15%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出国考察、进修、短期培训”的制度。近年来山东省少数知名的大企业也实行类似的培训制度,但普遍不规范,还未形成制度化、公开化,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培训缺乏清晰目标,往往是市场上流行什么,企业就培训什么;
培训方法和手段落后。培训前缺乏对员

科技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以“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对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在“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讲述,对“如何传播”也比较重视。

关键词 科学传播 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最近二十余年来,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专业和研究方向受到国际上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本世纪初,科学传播的概念传入我国,我们开始认识、传播和研究这个领域,而教学则更迟一步,有关科学传播教学的研究就更少了。但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研究和值得重视的领域。我们曾在《科普研究》上就科学传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中外对比研究,而本研究专门聚焦于其中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在此依然,因为从我们接触到的国内外该领域的概论性书籍、该类课程核心内容来看,一般都可以归结到此框架内,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
侧重点的不同很重要,它往往产生于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不同,对当下科学传播的目的的认识不同,对科学传播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同等原因。

本文通过网络资料、纸质资料和通信访谈等形式,对国内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较有影响的四所大学,即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调研,使用“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为分析框架,旨在展示整理后的调研内容并在上述框架下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教师和研究者了解并思考我国“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现状提供一些资料和一定的讨论方向。

由于科学传播专业、方向或课程大多设置在硕士阶段,本文以硕士阶段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为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科学传播的课程,主题都聚焦在科学传播上,《科学技术传播理论研究》是其中的概论类课程。北京大学是最早传播科学传播这一概念的高校,也最早设立了科学传播中心并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导论》为研究样本。湖南大学把科技新闻记者的培养作为其重要的教育目的,我们选取其中概论类课程《科技传播理论》为研究样本。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传播以科技为背景展开科学传播的教育与研究,我们选取了其中概论类课程《科学传播专题研究》作为样本。如上所述,该四所高校在科学传播教育方面各有特色,这也是我们选取其概论课程的原因。

一、“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整理

为了便于比较,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学校分别进行呈现(表1、表2、表3和表4)。

表中四所高校的“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定位并不相同,按以上顺序分别是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课。但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得不出课程定位与课程内容之间的明显异同关系,因此课程定位这一因素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我们不必把它作为分析要素。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术语的使用上,有“科学传播”、“科技传播”和“科学技术传播”几种,不同的用语与其课程内容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词语的使用习惯问题,而其包含的意义要从具体语境中去把握。因此,在这里也不作理论,都统一在“科学传播”这个术语之下。但是我们发现,这四门课对“科学传播”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中科院大学和北京大学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主体)与一般公众之间的传播,而湖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则是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即科学传播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正规教育体制中的科学教育、技术传播和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这一不同使得课程的内容明显不同,因此我们把对科学传播的广义和狭义的认识作为分析要素。

二、“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本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整理和阐述,将四所高校“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征归纳于表5。√表示对科学传播概念之广义或狭义的认识;
表示有;
—表示无,表示部分涉及,表示涉及较多。

科学传播中“为何传播”很重要,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传播出发点和目的,不同利益背景的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传播需要和目的,因此现代社会的“为何传播”是比较复杂的。而不同的“为何传播”就决定了要“传播什么”;
“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又几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往往是“为何传播”的内容会紧跟着“传播什么”的内容在同一章节中出现。新的“为何传播”的理念或理论还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创新,如“对话模型”、“双向模型”在科学传播中的出现即如此。所以“为何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如何传播”。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为何传播”和“传播什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讲述,主要表现在它们涉及到了当代的多文化背景下的,多视角的科学传播需求、目的及其传播内容。而持广义的科学传播概念认识的课程则较少有这些内容,而将内容集中在科学传播的科学发展目的、经济发展目的这些维度上进行展开。当然,关于“如何传播”都是部分涉及,在一门课中将科学传播的实践进行全面介绍有一定困难,进行各种具体实践就更不可能了,需要其它课程去承接。但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对“如何传播”涉及得多些,说明这样的课程比较重视实践。同时,从表1至表4也可以发现,对科学传播持狭义认识的课程所用的教材涉到很多外文译本书籍和外文书籍及杂志,涉及面更广泛,更具有前沿性。

结语

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科学传播(包括技术传播)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我们较为熟知和容易理解的内容,由于它往往自身带着一定的或很强的功利性,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利益驱动就会有运作主体。而多文化背景、多视角下的科学传播则功利性较弱,需要科学传播者、研究者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推进研究、教学和传播。这一思考或许对我们未来新开设“科学传播概论”类课程有所启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我国科技传播人才需求和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ZH09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伯恩斯 等,《科学传播的一种当代定义》[J].《科普研究》,2007(6):19-33

②吴琦来,普宏,孟雷,《中日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科普研究》,2013(4):46-53

③莫扬,《我国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普研究》,2006(2):31-35

④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EB/OL].jwjz.gucas.ac.cn/coursepubl-ic/default.asp,20130222.

⑤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EB/OL]. csc.pku.edu.cn/art.php?type=2&sid=2392,20120506.

科技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教育传播学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学界,是一门融合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共生学科,它的价值首先在于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阐释教育,注重媒传教育研究。我国教育传播学起步晚,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随着我国教育传播学越来越受关注,表现为研究数量增多,发表文章增加,这些成果揭示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状况,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仍然有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的迸一步发展,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发展不稳定

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虽总体上处于上升势态,但十年来教育传播的研究发展很不稳定。据统计显示,1998年发展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又趋于平缓;
2002年发表的文章是2003年开始上升,后面几年又有回落;
同时研究的人员少,直到2006年到2007年间才出现了一个研究的高潮。这期间,我国的电教工作者发表了大量教育传播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一些重要的教育传播学教材。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这一时期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围绕着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定位问题展开的,人们热衷于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和研究,而无暇顾及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便没有大的进展。

由于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的引入和我国学者对建构主义研究的关注,以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本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猛速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无暇去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的教育传播学出现了研究的缺失。

2对教育传播学理论研究相对重视,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

纵观整个教育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严重滞后,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强是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理论研究的持续性不足,理论指导教与学的研究就显得薄弱,这说明理论体系建构相对滞后,因此不能形成学科强有力的基础。与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编著的繁荣景象对比,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编著基本上属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从教育传播学的理论编著来看,目前拥有的教材指导书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如宣伟伯、余也鲁著的《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高蕴琦、林克诚等编著的《教育传播学》,魏奇、钟志贤著的《教育传播学》,邵培仁编著的《教育传播学》以及南国农、李运林编著的《教育传播学》等。这些著作中即便近年来有的进行了修订,但内容更新仍然比较少,新的理论著作就更少。

2003年金振坤主编的《远程教育传播学基础》一书,从某种层度上讲也只是教育传播学的一个子系列研究———远程教育传播研究,但已经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与教育传播学相关的论著了。

还有,教育传播学理论指导教与学的深度、广度也明显不足。这些都必然导致学科研究的推广度不够大,从而无法使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工作者有效应用的工具与方法。

3研究作者所属机构集中在高等学校

由于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未对教育传播的研究足够重视,研究作者所属机构几乎集中在高等学校。资料显示,教育传播学研究论文的作者85%来自高等院校,小学教师却只有5%。这说明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及实践应用相对重视,其他部分则相对疏忽。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去验证,并且鲜活的教学实践也孕育着新的传播模式和理论。不仅高校的研究者需要走向教学实践,一线教师也需要通过研究教育传播的理论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4教育学界专门就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较少,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教育传播学,在有些论文中只是做很少的描述。此外,专门供教育传播研究的文献也较少。而教育技术专业作为教育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受研究领域界定的困扰,尤其是AECT94定义的出现,使得教育传播学这一基础理论的研究时兴时弱,还曾出现过研究断层现象。

从发表的文献类型看,我国理论探讨类文章较多,占45%,因而教学实践类较少;
从发表的刊物级别看,一般刊物居占54%,国家核心刊物仅占45%,说明论文总体发表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从期刊论文分布情况来看,教育界的一些研究较为关注大众传播领域,有跟着市场打转之嫌,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偏少。就算是教育技术界,目前专门研究教育传播学的学者也很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教育技术界主要的任务是开发技术,再加上网络技术的挑战,教育技术界顾及不到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这也造成对教育传播学的忽视。而目前,研究也大都专注于技术、认知、技术哲学等领域,水平有待提高。

5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互动和合作偏少

从上面提到的专著编著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国内学者中以传播学作为学科背景的较少,大多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背景。纵观传播学的刊物,传播学界对教育传播的研究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而且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的学者的合作很少。

在期刊论文方面,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者中,大多数研究者来自于教育技术学,传播学领域的学者介入的较少,即便有也多是一时的关注,缺乏持续性,成果偏少。另外,从的期刊分布来看,教育传播学方面的论文大多发表在电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科技教育类期刊以及高等院校的学报上,在传播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较少。

6过多专注于学科的界定划分,对教育传播学的地位不够重视

就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现状来看,很多学者过多专注学科界定划分。基于某种教学媒体的单一教育传播现象研究有所重视,而理论层面研究太少。而且缺乏研究的持久性、深人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致使我国的教育传播学研究多停留在表面,没有体现其作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地位。在广大从事教育传播活动的一线人员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地位凸显不够。再加上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教育传播史学研究的缺失,使得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大而空,显得枝叶不全、纵深度小,指导教育传播活动的效力不足。

7缺乏传统与现代的建构和融合

科技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馆;
科学传播;
“互联网+”;
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52-01

科学本身在社会学科中处于高地位,传统的科学普及是自上而下的,即在科学传播中科学本身没有与公众对话交流。《2016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点》中第七项“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提到:充分利用和借助现有传播渠道,拓宽传统传播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科学传播渠道[ 1 ]。真正的科普建设是科技信息、科学知识通过不同传播渠道,跨越时空和场所在不同的个体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科学元勘语境下的科学传播不是一个如何“传播”科学的问题,而是要研究“科学”如何能够“交流”起来[ 2 ]。

1 互联网下的科学传播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新的传播方式引发了新的传播问题和方法的研究[3]。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以及众多的用户改变了社会信息系统的线性传播,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的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是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

2 科技馆科学传播的局限性

科技馆教育主要形式是展览教育或探究式实验活动,这种科学传播的方式依赖于展品,科技馆的地址、开放时间。受场馆场地的制约,科技馆的科学知识内容通过展品固定展陈;
展品无法及时更新,依托于展品表达科学知识的科普形式也受到了限制。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公众只能单向的接受科学知识,没有参与到科技馆的科学交流中。“互联网+”时代下,公众习惯了碎片式的获取各种信息,为打破单向传播模式,科技馆应该打造一个科学交流平台,在传播学视角下本文将提出一些观点。

3 基于传播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

传播学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者、传播信息、受播者、传播通道与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5W线性传播模式及其传播过程。“互联网+”时代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科学传播转变了模式,公众作为“把关人”开始对科学信息进行筛选,参与科学信息的再加工,科学传播变为全民的乐趣。

3.1 科技馆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通科学传播双向通道

传播机构和传播工作者通过媒介(如科技馆展品、展项)对大众进行传播,如今的科学普及工作注重打造一个科学交流的平台,把科学传播作为首要任务的科技馆应当基于传统展览教育,打开一条双向的科学交流通道,给予公众参与科学的平台。“互联网+”时代下科学传播从线性式转化为分裂式,基于传播学的传播者、传播信息、受播者、传播通道与传播效果五要素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科技馆”的新思路。

1)传播者――打造定位准确的特色互联网传播方式。科技馆首先要明确科学传播的定位――实现科学与观众双向交流,科技馆的科学传播活动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想要实现科技馆的教育目的,需制定“互联网+科技馆”具体政策作指导,落实科技馆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新定位。科技类博物馆包括自然、科技、天文、动植物、工业遗址等,不同类型的科技馆涵盖的科学知识不同,科技类博物馆在明确自己的定位后,应该依照相关政策制定出属于自己科技馆的特色互联网科学传播方案。

2)传播信息――依托互联网进行展品科普内容创新。在“互联网+科普”项目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中,科普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涵盖了人类科学知识的方方面面,科普形式有科普游戏、科普视频、科普电子读物等。科技馆的科学传播主要依托于展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科普内容以科技馆展品为主添加社会热点、地域特色等进行形式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制造寓教于乐的科技馆特色科普内容。

3)受播者――增加非在场传播的受播者。科学传播方式已经由传统的线性传播变为了分裂式,互联网有巨大数量的用户,其中青少年是互联网用户的中坚力量,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多数时候针对青少年人群,如何最大程度抓住青少年的眼球,“互联网+”成为了科技馆转型关键,科技馆应该设计并丰富服务科技馆主题的网页、开发App,拥有自己的微平台,让科技馆走进互联网,与公众交流对话。

4)传播通道――增加公众参与程度是重点。科技馆在拥有了自己的主题网页等新媒体途径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成为了重点,依托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腾讯、微信、微博等,增加科学信息的分裂传播,科技馆应当和新媒体公司开展具体的合作项目,使科普走进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促进科技馆的转型。

5)传播效果――利用大数据处理。有目的的科学传播应当以受播者的需求为导向,科普内容要定位不同目标群体。利用大数据分析科普产品用户的需求,使科技馆面向互联网传播时是以大众需求为导向;
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科技馆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做更好的科普决策。

3.2 科技馆提高传播速度与质量的对策

考虑到科技馆利用互联网优化传播途径时会面临的几点问题:科技馆新媒体传播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网页开发设计人员缺乏,微平台的运行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为了提高科技馆科学传播的速度与质量,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科技馆注重人才吸收。科技馆要做好自己主导的特色“互联网+科技馆”项目,需要一定的人才储备。目前科技馆实施互联网技术开发方面的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网页开发、App设计以及微平台的运营,科普内容的实时创新都需要互联网技术支撑,科普效果大数据处理需要统计学专业背景的人才。科技馆在吸收科普专业研究者的同时,应该纳入IT类、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人才。

2)高校、IT行业与科技馆的项目合作。科技馆的科学传播信息应该涉及更广阔的领域,科学传播项目也要依靠现有的互联网平台。由国家政策作指导,促进高校、IT行业与科技馆合作关系,让高校为科技馆提供人才,科技馆研究人员去到高校学习理论研究,互联网行业与科技馆行业的人才通过商业或者公益项目在科普领域相互交流,创造一个三方人才的交流空间,培养科技馆的综合型人才。

3)鼓励民间自媒体参与科技馆微平台互动。微平台的传播效果依靠科普内容的受欢迎度,但更大程度上依靠民间自媒体的二次传播,比如微博的传播,一个大V微博账号转发一次信息可直接增加信息分裂传播次数。科技馆想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微平台,与民间自媒体合作很重要。鼓励民间自媒体进行科普创作,开展有奖类科普作品征集,鼓励公民参与科学,打造一个全民科学交流的氛围。

4 结论

科技馆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载体,开展的非正式教育面向群体广,在“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下,科普开始向“科普传播”的交流模式转型。本文从新传播视角出发基于传播五要素对科技馆的科学传播转型提出了新思路。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科技馆”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打造科学普及的科学交流平台是今后科普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玲.论科技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普教育[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4:397-401.

推荐访问:传播 论文 科技 科技传播论文【五篇】 科技传播论文(精选5篇) 《科技传播》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