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五篇】【优秀范文】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五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8-23 16:50:03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河道景观是指以河道及周边环境为景观主题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涉及诸多方面,要使河道景观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1格局连续性原则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五篇】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

景观设计;
原则

中图分类号:TV147+.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

1.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河道景观是指以河道及周边环境为景观主题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涉及诸多方面,要使河道景观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格局连续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保证景观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沿河岸设计足够宽的绿化带,建立完整的河道绿色廊道,与郊野生物带连通,保证河道的生物廊道功能,并尽可能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其它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1.2整体协调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从属关系,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处理好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关系,力求达到水安全与水景观协调统一。

1.3保持生态平衡原则

进行河道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在不破坏总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自然景观美化处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生息繁衍,河道景观设计应尽量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实现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河道景观。因此,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减少对周边原有环境的破坏,特别是要重视对植被的保护。

1.4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自然要素,还需考虑城市的文化底蕴,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设计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景观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自然景观与人类文明有机结合,城市水域景观才能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1.5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河道设计考虑观赏者视觉美感,还要设计供游人休憩的简单基础设施,形成舒适的水边空间,供人们接近水面欣赏水景,满足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活动等要求。

1.6观赏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应从河流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充分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河流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物。在满足河道生态需求的同时,形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

2.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内容

2.1城市河道总体规划

城市河道属于城市水网络,因此,设计时需重视整个流域的总体规划设计,从而保证河道在生态、工程系统上的完整性。总体规划属于前期阶段,通过前期考察、调查,拿出可行性报告,在此基础上立项,最终制定总体规划方针、政策。

2.2城市河道景观的平面布局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要因地制宜,尽量保持河道的天然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的河道设计,不必强求平行等宽、整齐划一,在解除河道瓶颈、保证河流畅通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不仅具有特色的河道形态景观,而且能够在凹岸形成深潭、凸岸形成浅滩,交替出现的深浅水位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从而实现河道的美学价值。

城市河道平面布局还需结合河道实际地形,进行合理分区布局,河道景观呈线形带状,平面布局应注重连续性,应相互呼应。节点处进行重点设计,注意主次分明,在一定长度的河道景观带中,设计应有主题突出的亮点。节点位置应结合地段、人流量等因素进行综合选取。各功能区、景点间应相互借景,形成视觉上的引导性。

2.3城市河道护岸设计

河道景观设计对普通段护岸应注意融入到整体风景中去,护岸尽可能缓,堤线尽可能宽。根据实际工程,舍弃传统的矩形、梯形断面形式。在一定长度内,形成水流速度缓、急变化。常见的护岸主要有山石护岸、仿木护岸、真木桩护岸、生态墙壁护岸、轮胎护岸、干砌石护岸。总体上可分为人工型护岸、生态型护岸两种类型,人工护岸根据断面的表现形式不同,具体可分为垂直式、缓坡式、分级式、组合式护岸几种类型。

2.4河道景观的交通设计

河道景观的交通道路连接着区域内的多种元素,交通设施直接关系居民进行滨水活动的行为。设计河道景观的交通设施,重点在于合理的交通组织及其道路设计。

2.5城市河道的构筑物设计

河道景观的构筑物主要指建筑和桥梁。河滨建筑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环境状况、区域尺度以及周边的建设情况,建筑的整体风格需要有地域性与延续性。城市河道桥梁是城市景观河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的尺度和形式的变化强化了滨河空间独特的个性。桥梁作为城市河道公共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景观要有鲜明的个性,在造型、材料等方面应该体现出与所在城市和地区景观的和谐性。

2.6 城市河道的小品及配套设施

城市河道的附属设施包括围护设施、雕塑、休憩公用设施( 长椅、凉亭、厕所、垃圾桶) 、导向标、停车场等,从形状、尺寸、材质、颜色等细节上体现河道景观的品质。小品及配套设施的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天然材料,色彩、形态设计风格应该相近或一致,突出景观效果、体现区域特征。

2.7城市河道绿化走廊设计

河道两岸的绿地,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自然变化的河岸形成绿色走廊,将景区连接为一体。选择植物时,以易成活的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尽量种植适宜本土环境生长、具有美化效果、经济、适用的植物,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遵循“乔、灌、草相结合,常绿为主,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慢生树为主,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的种植原则,以形成合理良好的乔、灌、草组成的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种植于水边的植物,应选择耐水的乔灌木、花卉、草地等。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河道整治;
景观设计;
生态;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河道的功能

水是一个城市的血脉,能滋润生命、塑造城市气质,还能反映城市的健康程度。城市河道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城市水环境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开始,人们就习惯“依水而居”,现如今城市河道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城市河道的功能主要包括防洪排涝功能、灌溉供水功能、交通运输功能、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

(一)防洪排涝与灌溉供水功能。

城市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可以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之灾害。

蜿蜒曲折的河道、起伏多变的河床,都有利于减低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河道的自然形态及两岸的湿地具有减缓洪水行进速度的功能。河流具有一定的蓄水、滞水作用,是城市居民与其他生物维持生存,以及城市引水灌溉农田、供给工业用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等保障性用水水资源持续供应的基础。

交通运输与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可以利用河道水路运输,其突出优点是运费低,节省燃料并且不占用有限的陆地空间,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低廉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

河道周边的绿化带可以吸附灰尘、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带状的绿化还可以消解城市噪音降低噪音的污染,降低岸边土壤流失,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此外河道还具有调节小气候的功能:由于城市河流水的高热容性有较大的水面蒸发、河流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增加了临近区域的空气湿度,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景观与休闲娱乐功能

随着城市水利的发展,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河道上更是追求其景观美。有人说一条河道就是一道灵动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生命带,每一个水域,每一条河流都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流动的水体和稳固的岸堤美景构成了河道动与静的和谐统一。

城市河道不仅带给人们安逸、舒适的感觉,同时还有休闲、娱乐功能。人们利用水进行的划船、游艇、滑水、游泳、漂流等娱乐活动也受到大众的青睐,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原则

(一)亲水性与安全性原则

亲水,顾名思义就是接近水体,亲水设计的原则应贯穿于河流景观设计的每一环节。通过沿河修建亲水设施,形成舒适、亲和的水边空间,供人们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满足人们在水边休闲、娱乐和健身等活动的需求。

安全性是指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充分满足城市的防洪规划要求。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才能保证亲水性的实现。

自然性与生态性原则

在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尽量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进而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河流形态。因为天然河流蜿蜒曲折的河道以及植被茂密的河岸是天然河流景观最具特色的形态。

景观设计应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繁衍生息,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文化性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同样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河流景观在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时,也要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挖掘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这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也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一)河道形态景观设计

河道形态景观指河流的平面、纵剖面和横断面形态。

河道平面形态设计

在设计城市河道平面时,要因地制宜,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
在解除河道瓶颈、保证河流畅通的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注意将整个城市水系打通形成网络,以保障河流健康发展。滩地改造设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改造成自然生态保护区、亲水公园、沙滩游泳场、停车场等。

纵剖面设计

根据河流自然条件,可在堰坝上游形成宽阔的水面,即使在枯水期,河面仍是水波潋滟,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也为河道景观增色;
可以沿河设置一系列的堰坝等挡水建筑物,利用水面落差模仿瀑布直落而下的动感,水面跌落产生的瀑布落水声,又创造出优美的音响效果;
宽阔的水面不仅为从事水上娱乐活动提供便利,而且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为了不影响行洪,这些堰坝可以做成橡胶坝,平时充水(或充气)挡水,汛期放水(或放气)落下行洪。

3、横断面设计

河道横断面设计首先要满足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然后考虑景观及河道生态需水的要求。举行横断面可以通过绿化河岸,种植攀缘植物、水生植物,或用天然块石对混凝土护岸进行修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断面生态性、观赏性和亲水性均较差的缺陷。(见图1)

图1 矩形断面的修饰

梯形断面占地比矩形断面大,想要美化河岸可以在梯形岸坡上种植柳树、草地等,水边再堆砌一些块石或卵石,这样还可以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使河道更接近天然河道。

复式断面在城市河道中应用较广,其既可以满足防洪排涝等要求,又能在枯水期保证河道有一定的水面和必要的水深,为水生动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并满足城市景观需水的要求。(见图2)。

图2 复式断面修饰

(二)堤岸景观设计

1、堤防工程

城市河道堤防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特点,服从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全面考虑,统筹安排。在对城市河道堤防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河道两岸现有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减少拆迁。2、将部分堤坡和坡脚地带建成自然生态绿地,使之形成自然的山坡形状,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形成生态堤防。3、过建设各种亲水公园、亲水广场,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创造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4、将城市防洪堤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堤路结合既可防洪,又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护岸景观

在护岸景观设计中,首先要确保护岸的安全、稳定和耐久。在此基础上,再对它进行景观设计。护岸景观的创造应依据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进行平面形态、纵向形态和横断面设计以及护岸材料等景观元素的设计,美化视觉护岸是一种独特的线形景观,是构成河道景观的主要元素之一。

生态保护护岸是水中生物体系和陆上生物体系的连接部位,有适合各种生物生存栖息的潜在环境。为了体现生态保护,应尽量采用生态型护岸,在保证护岸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的仿自然状态。

四、结语

河道整治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许多大、中型城市越来越重视对城市河道的整治与兴建,投人了大量的资金。通过综合整治,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排水、排污、通航等能力,改善了城市环境。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依靠相关的工程技术创新和实践,稳步推进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构建良哇循环的河道生态,创建优美的河道景观,实现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松,闭祖良,国洪梅等.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集中措施仁[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5).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河道;
亲水环境;
亲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过去的20多年中,由于环境让位于经济发展,河流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一些河流由于上游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枯竭,一些由于城市的扩张在萎缩,更多的是随着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注入,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城市垃圾河。人们望水止步,掩鼻而过。亲水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工业城市中市民的一种奢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中的河道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以满足新衍生功能---景观要求的需要。下文分析城市河道的亲水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

该项目长5.8km,宽30m。两岸设计总面积约29.06hm2。设计地段以西的A滨河绿带虽相距4km,但相互关联。未来可能建设的B滨河绿带也与之一脉相承。

本项目用地现状总体特点为:地块狭长,长宽比达1/150;
地形平坦,小地形高差小于1 m;
岸线弯曲,共有4弯5直;
植被简单,主水位差大,水位高差超过4 m;
沿线建设有居民区、公园、工业园等。

2、亲水的设计原则

2.1舒适性

除了具有防洪等特殊要求之外,亲水设计和设施,在坡度、高度和尺寸上应符合空间和人体尺寸要求,既可以让我们舒适地使用,并在视觉上令人向往。这种舒适性是就整个亲水环境而言的,包括河畔汴水行走、跑步、堤岸上下移动、就坐、躺卧和触水等。此外,要更多地关注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需要,配备适用于他们的相关设施。

2.2生态性

亲水设计的生态性体现在生态的恢复和维持、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功能适用性等方面。生态方面的合理性是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和掌握所设计化环境的地区生态现状,制定符合该地区特性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物种生存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不对该环境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应力求提供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特别是与水的接触。在人与自然的交融中,仍能保持原有的生态现状和声息环境。亲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符合环境要求并与具体环境状况相结合,还应与设施相配套。

2.3安全性

2.3.1亲水边岸的安全设计

在提倡近水和亲水的同时,不应忽略安全问题。避免在亲水区发生跌水、溺水事故成为亲水设计的安全底线。在接近、接触水的水边部位应考虑防范性的安全设施,原则上不要在水位较深、水流较大的区域进行亲水设计,也要避免在具有潜在危险的地段进行设置。如果确须进行设置,则应考虑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果欲将亲水边岸设计成坡面形式,则应以缓斜坡的结构将水边部位与水下部位连接起来,并要缩小斜坡至水面以下部位的落差。倘若将边岸设计成阶梯形式时,一定要将踏步一直延伸至水下河床。此外,还要缩小边岸至水面以下部位的落差,并将从河岸向深水区延伸的一段距离的水域做成浅水区。

2.3.2亲水安全措施和设施

对拟定设置场所的河湖边岸和河床断面进行认真调研,因地制宜地进行构思设计。此外,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设置必要的安全救生设置。在亲水环境和城市滨水边岸,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设置防落水的栅栏。为防止人们不慎跌水设置的栅栏一般称为安全栏,在潜在危险不大的部位设置的、为提示和装饰而设置的栅栏称为警示栏。此外,还有不同结构和材料组合的符合栅栏,以及通过密植灌木而设置的绿篱栏。

2.4合理性

2.4.1生态合理性

恢复和维持河道的自身基本功能,尤其是维护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链,以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兼顾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不影响边岸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量考虑人的亲水需求和人在滨水区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

2.4.2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合理性

不同地区的湖泊和河川之所以都有自己的魅力和个性,就是因为存在着历史和地域文化印痕和因素。作为水工程的护岸与亲水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且在客观上表现了该工程的文化内涵,也流露出我们工程设计者和建造管理者的文化修养。亲水设施和边岸是人们观光和聚集的场所,更应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创新现代水文化表现形式,使其成为既有愉悦性和观赏性,又有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场所。

2.4.3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亲水的便利性

工程设计的合理性首先应符合人的要求,以人为本,为人所用;
其次是亲水设计及设施不会影响水利工程和河道安全。所谓便利性是指人们使用的便利性和维护管理的便利性。

设计要点

3.1一般步骤

在进行城市河道亲水景观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1)确定规划河道的类型以及河流的断面形态,分析河流对亲水性的影响,决定亲水的方式。

2)根据城市河道的平面形态、断面形态以及绿地性质选择恰当的亲水活动。

3)按照亲水性的要求对水陆交接的部分(河道的堤防)进行改造。

4)设置相应的亲水场所和设施。

5)结合安全性等因素综合评价设计效果,塑造亲水的场所精神。

3.2营造方法

1)亲水驳岸。这是一种线性硬质的亲水景观,起到保护河岸和堤防免受河水冲刷的作用。亲水驳岸的特点是驳岸低临水面,而不是高高在上。这种驳岸压顶离水只有0.1~0.3m,便于游人亲水、戏水。驳岸不是平直的线条,一般是高低错落的自然石或大小不一的方整石、卵石,自然散置在驳岸线,与周围环境取得和谐的亲水景观效果。

根据不同的地段及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护岸设计,一般分为自然型护岸和人工型护岸。自然型护岸由自然形成,水涨水落,变化自如,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最大限度的亲水性。人工型护岸则包括直立式、阶梯式、倾斜式、生态护岸。在大道河道两岸景观设计中,主要采用直立式的人工护岸(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对防洪堤立面进行艺术的处理,建成名人名言长廊、历史文化长 廊(浮雕);
同时将缓压平台用青砖铺砌成滨江游步道,形成体现城市文化特征的景观带。

图一4m宽二级平台模式

图二 8m宽二级平台模式

图三20m宽下沉庭院模式

图四 无二级平台模式

2)亲水平台。这是一种进深较小,宽度只有几米或十几米,长度也只有几十米的小块面的硬质亲水景观形式,可以开展人们观景休息、与水接触等 多种滨水游憩活动。

亲水平台在静水环境可设踏步下到水面,按安全防护要求,应设栏杆,在离岸2m以内水深大于0.7m的情况下,栏杆应高于1.05m;
如果离岸2m以内水深小于0.7m或实际只有0.3~0.5m深,栏杆可以做0.45m高,可以利用坐凳栏杆造型,既可供休闲娱乐观光,又有一定安全防护功能。如果实际水深只有0.3m,可不设栏杆。

在该河道两岸沿溪地带有多处亲水平台,游人可以观江景,看对岸城市风光,体验“临海凭风”的惬意感受,同时由于水位的变化,亲水平台或几与水平、或稍没于水,增添许多情趣。

3)亲水台阶。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水的途径,同时还给人们提供了可以观水的坐处。亲水台阶是一个条形的空间,在视觉中会体现出一组平行的线的形状。在设计时应避免单调的直线,尽量采用流畅或者是有规律的图形。另外亲水台阶与户外台阶一样,隔一段台阶应该设置一个平台。该河道南岸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游人的视觉心理影响,采用斜坡形式的护岸,逐级下落,保证在人的视野范围内都能

4、结论和讨论

人亲水的天性和滨水地段的生态优势,决定了亲水性的创造和实现在河道景观建构中将是必要而不可回避的。强调环境的亲水性的实质就是从人的角度考虑环境的建构,使设计成果真正地服务于人,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使水环境能充分刺激人们的感官,触动人们的心灵,从而调动人们的情绪,使人们在水边有更丰富的体验,对于河道景观也有更多美好的印象和记忆。因此,对滨河地段的人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是亲水性实现与否及提高实现程度的前提,也是整个河道景观设计的关键。看到水面,并能使人在正常的姿态下越过每一级平台而看到水体的边缘。

参考文献

1《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河川治理中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
河道;
景观

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河道景观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发挥着防汛、排涝、航运等功能,还承担着城市旅游、市民休闲、美化城市等功能。但往往在规划设计中只注重河道功能的设计要求,而对景观设计把握不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设计方法进行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使河道真正构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我们当前重要思考的问题。

1 当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道景观,如何保存、修复这些景观,留后世以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河道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应当包含有人文景观,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又是围绕着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来开展的。WWw.133229.coM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人们的这些喜好。另外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也将成为景观设计亮点,吸引众人的眼球。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设计理念

(1)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水文化特色,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要十分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的挖掘,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又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
同时还要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这话十分深刻。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的河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体现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上娱乐设施、大型喷泉、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

2.2设计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下3项原则。

2.2.1多样性的原则

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而多种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种制约相对平衡,个体或群体植物才能协调共生,形成有序的体系。

2.2.2师法自然的原则

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同时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吸引各种生物到此栖息生长,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使景观更具自然特征和生命力。

2.2.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
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情的境界,形成“点”;
选用几种较有特色的种植形式在全线呈块状分布形成“面”。如此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2.3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河道空间的美学特点和游览者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现代条件下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等的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河道景观成为优美、亲切、宜人且富有活力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设计河道景观绿化时要注意把握以下3个方面:

2.3.1 河道沿岸平纵面线形的把握

鉴于人们在游览河道时看到的往往是动态的风景而不是静止的画面。因此,在设计河道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已有的自然条件,顺着自然地形以避免由于修建景观而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曲线元素将外部景观引入河道环境、通过地形起伏条件布设富于变化的线形以区别于其他地区。

2.3.2环境色彩搭配的把握

恰当地把握河道景观与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的心理反映之间的搭配和协调至关重要。

当河道位于繁华街区时,根据两侧建筑不同的风格、可用立面设计、装饰手法,形成变化丰富的河道景观。这种变化往往会显得庞杂与凌乱,这时可以通过植物造景对道路赋予较为统一的色彩基调——绿色,在这些建筑之间起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的河道景观色彩则不宜丰富,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对位于色彩相对单一的老城区附近的河路,由于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造成了人们休憩、绿化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空间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弥补局部地区平面绿化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与水对话、宁静、趣味的场景。

2.3.3环境小品设施内涵的把握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防洪;
滨水景观;
河道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ity,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but also br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settlement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effects of wetland system for city waterfront open space and other aspects, to explore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the imminent.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y to study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provided ideas and methods, the new approach is the curren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Key words: city flood control;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River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和陆地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城市水体为主线,包括其周围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对城市整体布局以及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发展中河道防洪的重要性

河道是避免洪水灾害的有效通道,可以在夏季汛期进行泄洪,同时还能够与闸门、水库等协作降低河流的洪峰水流量,达到滞洪错锋、缓解堤坝压力的目的。洪水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例如,洪水会引起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河道改变,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等,严重者甚至冲毁堤坝,破坏河岸的植被和建筑,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威胁。河道护岸工程是指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或者自然植被形成的保护河流畅通、河道安全的措施,可以控制河流形势,稳定水流,是河道整治改造的重要手段。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我国在河流的防洪设计改造中运用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本文对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富阳西郊半岛岸线景观工程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应用实例介绍护岸工程的应用以及重要意义。

二、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有的空间地段,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以城市水域( 江、河、湖等) 为中心,对城市滨水空间、设施、环境等所做的相关的规划设计。由于城市水域和野生水域特点不同,河流和海洋性质不同,本文只限于城市区域内河流、水域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化、人本化、多元化已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的追求目标。

1.生态化趋势

(1)水体护岸的生态化发展

通过多年实践和向发达国家的学习,我国水体护岸设计有了极大的转变,由早期的水泥护岸、石砌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的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设计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创造自然的生态河堤。

(2)河道形态向自然化靠拢

城市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方面,起初,城市河道尽可能裁弯取直,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 岸边距离水面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目前,河道设计已逐渐向自然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去。现在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做法已逐渐被复式断面取代,使得河岸景观功能在枯水期、丰水期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双层河道断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下层暗河具有泄洪、排涝功能。总之,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已经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

(3)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

现在一种水质生态化更新与水体景观相结合的“水景观绿化”方法,已经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水量方面,以前大面积盲目地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造成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城市在暴雨时极易发生内涝。如今设计师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经过精心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水体景观,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2.人本化趋势

(1)亲水空间的立体打造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往的河岸设计只考虑防洪目的,建造高厚的堤岸,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在现在已经能够较好掌握河湖涨落特性的基础上,河岸设计也趋向亲水性。在亲水设计方式丰富多样的今天,设计师们对亲水空间的打造已不仅仅局限于色彩、造型和材料的运用,在岸线的立体化处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其中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处理: 横向立体处理打破原有滨水岸线单一的结构模式,结合场地环境设置节点空间,通过广场或者景观节点丰富原有岸线的平面布局; 纵向立体处理则是指利用岸线的高差,通过设立多级平台或台阶以及随水位变化的浮台等方式,丰富空间层次。

(2) 滨水景观设施的完善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人本化趋势还体现在另外两方面:

① 更加注重人们在场地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需要;

② 加入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人与场地、环境的和谐。随着法规的出台,设计师更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卫生间以及盲道的设置等,以形成系统化的景观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一些滨水或是水上的休闲娱乐设施逐渐增多,不但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在视觉形态上也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成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节点。它不再以滨水景观的附属出现在规划设计中,而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滨水景观节点。

(3)滨水交通的合理规划

步行交通的组织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而采用建筑首层架空的柱廊,作为联系室内外的步行区,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组合;或设置临水空中走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行网络,游人可自由地在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往返,使步行空间更加活跃,并获得多层次、多视角的滨水景观。

车行交通,以往城市的滨水区都设有与河道平行的车行道路,步行者很难便捷地到达滨水区。宽阔的街道和拥挤的车流截断了滨水区与城市的联系,也破坏了滨水区的空间完整性和环境品质。因此,现在设计师更着重于改善滨水区道路,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形成过渡地带,减少过往车辆对滨水区的有害影响。并增加安全、便捷的过街通道,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水上交通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设计已不仅仅是水路运输,而更多考虑人们利用水上交通工具来欣赏城市景观。设计师开始研究滨水连接点分布、确定视线焦点和结合点、保证通道通畅和建立景观点的连接关系等等,这些还必须同堤内交通枢纽相连接。另外,有水上交通船的停靠码头、沿河主要设施的距离,以及与其他城市区域的便捷联系都是设计师关心的问题。

(4)公众参与理念的深入

公众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系统,然而在多元化的社会当中,公众的利益的分化使得任何人都无法代表整个社会的需求。设计规划工作者只是为部分特殊利益团体服务,因而传统的理性设计欠缺平等和公平性,其技术理论体系也缺乏民主政体和民主决策机制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中的决策应该是政府、专业人员、公众三者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在规划法规中,公众参与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实施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结束语

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不是某项景观实验工程,不是化妆式的景观小品,而是基于尊重场地现状,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恢复滨水自然环境的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应结合生态自组织性、生态地方性、生态恢复性、生态显露性的方法,让生态自己做功,创造宜居环境,体现城市特色风貌。

参考文献:

[1]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探索,2004,04:97

推荐访问:河道 景观设计 城市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五篇】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精选5篇)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标准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