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壮族三月三征文10篇

壮族三月三征文10篇

时间:2022-12-05 18:00:06 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壮族三月三征文10篇壮族三月三征文 关于三月三的作文结尾 摘要: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壮族三月三征文10篇,供大家参考。

壮族三月三征文10篇

篇一:壮族三月三征文

三月三的作文结尾

  摘要: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作文一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 破 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 膛 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 胀 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 祸 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

 哟 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 樟 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 述 蛋煮蛋。妈妈说:“煮 殷 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 昆 ,以免蛋在锅里开裂。

 昼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 弱 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 宅 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 封 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 蝎 恙了。”妈妈说完就忙 音 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 纪 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 簿 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 骸 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 屁 色的贝壳。

  你可知 义 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 愚 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 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 许 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 筒 ,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 喀 战。

  村里的伙伴也 血 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 粮 的把蛋放在衣兜

 里,走 憾 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 灾 兜里“打起架”来;有 詹 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 卢 ,挂到胸前;有的两手 邯 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 莎 地跑来。碰蛋开始了, 旬 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 盅 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 寅 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

 响 “啪!”一个蛋被碰破 迎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 怯 欢笑声。

  我和妹妹 怨 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 搪 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 绽 ,结果三赢五输,我们 泊 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 褂 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 掌 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 彩 ,我看看你,然后用涂 翟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 踊 在嘴边的蛋,笑了。

 捎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 哆 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 径 碟热气腾腾的鱼、肉、 芦 菜摆满一桌。这时,爸 搓 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 闻 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 救 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 雄 高兴兴地吃饭、喝酒, 绿 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宫

 作文二

  今年,我第 弄 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 蜕 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 耸 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 畜 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 机 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 修 。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 为 个词,我嘴都谗了。

 优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 话 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 纺 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 焰 笑就答应了。开始,外 筒 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 遂 ,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 犯 中,外婆还说,这枫叶 闯 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 的 续做。第二天,外婆把 浴 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 铭 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 遂 色染料液体(以合作为 惺 话题的作文)

 要放入锅 审 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 网 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奉 。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 蜒 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 闭 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 旭 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 庶 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 惶 ,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 憎 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 媳 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 泞 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 刺 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 忆 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 梢 长的,颜色就稍深点, 失 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 慨 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 焕 片较圆的,颜色较浅, 夫 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 涪 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 蚊 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 歪 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 琳 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 赞 太神奇了!

  外婆说 掖 ,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 炎 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 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 赦 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 盛 着,我口水都流了,真 哦 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 址 米饭啊!

  可是当外 黔 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 牛 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 钮 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

 踢 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 枣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 移 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 绎 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 劈 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 卡 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 返 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 落 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 愈 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忻 。

  不一会儿,我们 蝇 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 一 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 养 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 屹 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 倦 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 憾 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 蚜 听不懂唱的是什

 么,但 太 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 举 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 扬 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 腆 歌。听到他们的歌声, 腆 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 磨 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 关 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 掩 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 戮 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 织 曲,主持人把它叫作“ 光 原生态唱法”,我想:

 绵 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 陌 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 卸 唱法吧。

  看着看着 呜 ,我忽然想外婆还在家 蜜 给我做五色糯米饭呢, 铝 于是我赶紧往家跑去。

 膨 刚回到家门口,就闻到 奎 一股清香味从门缝里钻 从 出来。我赶紧跑进家去 霓 ,只见饭桌上摆满了香 公 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它 丹 们的颜色分别是:红、 匝 黄、黑、紫、白五种。

 经 我连忙盛了一碗糯米饭 翅 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终 那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 繁 、五彩缤纷、晶莹透亮 印 ,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 谊 、味道鲜美、纯正平和 剖 、且有微甘、美味可口 位 、沁人心脾,真是令人 婿 回味无穷啊!

  如今 秸 ,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潘 可是每当想起外婆做的 绵 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 呻 亲情和纯纯的友情便萦 莫 绕在我的脑海里。

 作文 侦 三

  美丽富饶的壮乡 球 ,素有“歌海”的美誉 练 。尤其是盛大的“三月 到 三”,方圆数十里的男 缚 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 色 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 储 ,少者几百人,多达数 虏 千人或上万人。顿时, 喻 人山人海,歌声嘹亮, 么 成了歌的海洋。

 三 穆 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 枪 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 寅 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 短 又称“歌圩”或“歌节 支 ”。

  歌圩,是壮族 滦 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 饮 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 郸 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 环 作“窝墩”、“窝岩” 痉 ,意为“出野外玩耍” 金 。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 聂 唱,彼此对歌,所以古 谦 代人之为“墩圩”。

 恒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 信 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 辉 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 啸 行的是“赛歌择婿”的 怂 故事。传说在以前,有 们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 址 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 焉 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 伙 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裔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 葛来,赛歌求婚,从此就 寓 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丁 。

  不过,据古代文 愉 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 福 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 悼 去非的《岭外代答》载 惰 ,壮人“迭相歌和,含 圆 情凄婉,……皆临机自 里 撰,不肯蹈袭,其间乃 袱 有绝佳者。”这里所说 束 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 秒 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 驱 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 怔 定地点举行。

  壮族 顷 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 衣 一。不过,农历三月三 凭 最为隆重。搭彩棚、摆 秤 歌台、抛彩球、择佳偶 系 ,别有风情。在歌圩上 空 ,各村屯的男女青年, 娩 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 肝 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 姬 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 汞 先唱“游览歌”,观察 回 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 夸 适的对象,便唱“见面 斡 歌”和“邀请歌”;得 姜 到女方答应,就唱“询 琅 问歌”;彼此互相了

 解 辖 ,便唱“爱慕歌”、“ 伴 交情歌”;分别时则唱 珠 “送别歌”,歌词随编 父 随唱,比喻贴切,亲切 峙 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 秩 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 苑 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凝 。

  歌圩上,除对歌 镁 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 朽 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 俄 绣球,有趣的碰红蛋, 坦 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 灭 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 蟹 等。

篇二:壮族三月三征文

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壹 简介 贰 传说与习俗 三 文化传承 章 扉 页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传说这天是盘古、黄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诞辰。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壹

 简介 章 农历“三月三”又称为“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传统的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歌圩,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2014年起,每年农历三月三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节假日。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壹 简介 贰 传说与习俗 三 文化传承 章 扉 页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韦达桂与地主 刘三姐的传说 壹 贰 传说与习俗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贰

 刘三姐的传说 章 • 失足坠崖

  • 聚会唱歌 • 揭露财主罪恶

  • 又恨又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贰

 韦达桂与地主 章 • 壮乡大旱 • 机智免粮 • 设计陷害 • 不幸身亡 • 化蛇复仇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壮族重要的祭祀活动 说起壮族三月三,映入人们脑海的除了山歌飘满山的景象。但其实,三月三在壮族中有着更加传统的文化内核——一年一度的家族祭祖仪式。在壮族流传了千百年的歌集《嘹歌》中有《三月歌·蒸黑饭拜山》唱到:“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饭,分我一二团,拿去拜坟山。”这便是壮族三月三扫墓习俗的记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壮族重要的祭祀活动 壮族的祭祖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时间为三月三当天。通常由正当年的一代子嗣轮流主祭。整个祭祖仪式是围绕着献祭展开的。

 各个小家庭先准备好祭祖的物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食物包括整只的白斩鸡、整条的煎鱼、条形的白肉(统称“三牲”)、堆成小山形的五色糯米饭、米酒等壮家传统食品。另一类祭品是“白色消费品”如鞭炮、香火、冥币、锡箔元宝、纸质的家电、器皿等,供祖先在阴间使用。

 祭品焚烧完毕意味着整个祭祀仪式的结束,所有祭祀者要向祖坟三鞠躬。随后,所有参加祭祀的人要分食祭品 壮族的饮食民俗中,鸡是待客的首选,因为鸡与“吉”谐音,象征着吉祥如意、驱邪消灾。而鱼成为祭祀中的必需品也是与其谐音“余”相关,象征着“连年有余”的美好心愿。同时,鱼多籽的生理习性也与祭祀中祈求子孙繁盛的心愿相契合。

 五色糯米饭:壮族特有的食品,在各个隆重节日,每家每户都会用红兰草、枫叶、黄姜、紫番腾等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蒸熟捏成饭后食用。

 据说五色糯米饭是韦达桂被地主迫害致死后,壮家人拿糯米饭到坟前参拜,参拜时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色。

 壮族人相信天界的生活与人间一样,由吃穿住行组成。人们通过焚烧的方式让腾空的烟气传递物品和心意给居住在天界的祖先,以达到告慰的目的。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壹 简介 贰 传说与习俗 三 文化传承 章 扉 页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

 文化传承 章 假如我们的生活中失去“三月三”这个节日会怎么样?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

 文化传承 章 1 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2 文化的生产力 3 节日本身就是文化的延续

 4 民族节日是一种多维沟通 5 民族文化承本求新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

 文化传承 章 2007年,广西歌圩文化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是要保护好这个项目,必须直面现在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所面临的文化传承困境。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歌圩也迈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就是壮族歌圩现代化的最好证明,它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为立意基础,通过民歌新唱、民歌现代演绎等方式吸引大家喜爱和传承壮族传统歌圩文化。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谢谢观看 章

篇三:壮族三月三征文

教育442017.3【摘 要】本文以“壮族三月三”为例,分析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现实困境的原因为受时代变迁和外部冲击的影响,提出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策略:增强文化认同感,打造文化符号,释放文化价值;发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庆祝模式,释放经济价值;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撑,释放政治价值。【关键词】广西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

 发展

 策略【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44-02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的民族传统节日,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壮族三月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包括“壮族三月三”在内的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虽然形式未减,但是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尤其较之西方的“洋节日”,不能不说还是太过冷清。近年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有更多更高需求。在此背景下,对于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广西来说,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打造节日文化品牌,繁荣民俗文化旅游市场意义重大。因此,本文拟以“壮族三月三”为例,从全面提升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的角度探讨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现状及新形势下的传承发展策略。一、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发展现状“壮族三月三”,又称“上巳节”,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据历史资料显示,从魏晋时开始,就将“上巳节”定在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三月三”被壮族人民称为“窝埠坡”“窝坡”,意思就是到室外或田间唱歌,于是“三月三”又被叫作“歌圩节”。关于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由,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农历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但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关于刘三姐。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农历三月初三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壮族三月三”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各种起落。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歌圩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广西南宁市连续多年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促进了壮族歌圩文化传承和发展。特别是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以此为契机,近三年来,广西在“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分别以“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欢度‘壮族三月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为主题,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以南宁市为例,2014年广西区党委宣传部等单位,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青秀山景区、江南水街等场地主办了壮族迎宾习俗、刘三姐传歌、踏青踩街、壮族铜鼓舞、对歌“三月三”、传统体育竞技、百家宴、夜歌圩等一系列节日活动。2015年,由广西文化厅利用公共文化场所,组织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2016年,广西文化厅在南宁设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体现“壮族三月三”文化特色的原创文艺节目,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山歌对唱、原生态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可以说,通过近年举办的系列活动,民众逐步加深了对“壮族三月三”节庆风俗的了解与认同,民族节日氛围逐年浓郁,民俗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与发展。二、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近年来,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加强引导,另一方面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诸多宝贵意见。但从整体来看,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其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壮族三月三”也只有在节日来临前后才吸引人们的关注。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是由于在时代变迁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冲击。(一)社会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民族传统节日因其承载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文化趋势和精神需求,民族传统节日重新回归社会生活。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产生于农业社会,是农业社会生活与文化互相作用的产物。在农业社会,欢度民族传统节日是精神和物质上必需的活动,在缺乏保障的农业社会,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着向先祖、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多子多福等现实诉求,这使得欢度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享受民族传统节日是对生活的“丰富”而不是“必需”,民族传统节日在农业社会所具备的时间坐标的功能也逐渐失去,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壮族三月三”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阮茉莉

 理论博览 ·课题研究

 广西教育452017.3们对民族传统节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留恋。社会变迁必然冲击包括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时必须重视的客观事实。(二)外部冲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的侵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很多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民族传统节日近乎名存实亡。近年来,人们对节日的偏好以及庆祝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年轻人更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加上电商的盛行,“双十一”、“双十二”等“节日”的出现,进一步挤压了民族传统节日的生存空间。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的个性突出、时尚性较强且关联产业的开发成熟、体系完善,符合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加之崇洋的心理,更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和追捧。而中国的“双十一”和“双十二”更是与商业结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高度契合消费习惯,渗透生活,从而更容易吸引大众。而民族传统节日的社会性、整体性、民族性比较强,如“壮族三月三”,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沉淀和历史感,容易被大众误解为过时的,与大众追求新鲜感、国际化有很大的心理差距,且与现代商业化社会和生活在契合度上存在差距,两方面的差距导致大众对其热衷程度大幅下降。现实生活中,大众欢度西方节日和现代商业社会的“节日”被认为是时尚,而过民族传统节日则被认为是不够时髦。民族传统节日更多承载了家庭相聚和团圆的功能,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被忽略了,虽然形式未减,但是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同样,在成功申遗的推动下,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氛围近年来虽有所好转,但是较之一些“洋节日”的红红火火,不能不说还是太过冷清。三、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在现代商业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大众的接受和关注,我们需要围绕提升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来制定相关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民族传统节日内涵和外延价值,从而推动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一)增强文化认同感,打造文化符号,释放文化价值。民族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跟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人们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接受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将其特有的符号特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使人们耳濡目染并体验到其文化内涵,给人们生活增添趣味性和生活感。因此,推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符号来打造。文化符号有其深刻的内涵。正如圣诞节的符号就是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壮族三月三”可以定位为中国的情人节,可以把绣球等作为其文化符号。只有打上这种强烈的符号标记,才能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才能增强人们对它的文化认同。(二)发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庆祝模式,释放经济价值。在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形式日渐多样化的今天,最有旅游价值的当属文化旅游。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壮族三月三”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开始形成广西文化旅游的亮点。这就是其商业价值。创造全民参与的庆祝模式,吸引当地和外地乃至国外游客参与到庆祝活动中,聚集人气,就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此外,围绕“壮族三月三”请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生动活泼的吉祥物,并下大力气开发周边精品,一方面可以宣传节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商品销售。释放其商业价值就是要融合旅游、吉祥物开发这两方面,做到极致,最大程度释放商业价值。(三)政府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撑,释放政治价值。民族传统节日作为集体共享的特殊时间,具有凝聚群体的独特意义。举办庆祝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能更好地凝聚和团结族群,提升人们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其政治价值之所在。国外地方政府极其重视传统节日,每到节日会组织大型集会,其目的也是通过大型活动不断提升民众的凝聚力和集体归属感。因此,作为引导者,广西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认识到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所承担的政治意义,配合推广以及宣传,将更加有效地团结民众、凝聚民心。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在带动广西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四、结语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是根植于广西民族民间的文化瑰宝,在社会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这块文化瑰宝的光彩也许曾经暗淡,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新形势下,推动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官、民、学一体紧密合作,发掘广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释放其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使之成为增强文化认同、拉动经济发展、凝聚民心民力的瑰宝。【参考文献】[1]张士闪,马广海,杨文文.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以鲁中寒亭地区为核心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莫凤欣,莫争春,莫文俊.中国节日文化大观[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4]丁睿.知识创新和传承书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基金项目】2 015 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 研究项目“日本传统节日传承研究及其对广西传统节日保护启示”(KY2015YB195)【作者简介】阮茉莉(1981— ),女,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广告修辞、广告翻译。(责编 苏 洋)课题研究· 理论博览

篇四:壮族三月三征文

广西三月三的作文 摘要: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作文一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 鳓 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  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 否 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 欠 ,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 霜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 桕 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 化 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 拎 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  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 ˉ 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 硫 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 嗄 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 伍

 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 铌 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 ⑥ 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  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 涕 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 · 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 摄 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 葜 ,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 芒 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 铆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 旖 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 瑗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 瞳 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 ┤ 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 她 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 敦 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 捭 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 ″ 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 芨 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  、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作文二 膺

 大家都知道,三月三是我们景宁畲族人 谪 民的传统节日。今年三月三的主题是:“  浪漫畲乡,诗画景宁”。节目可多可热闹 拣 了,有“诗画畲山”摄影展;有广场文艺 肃 表演和畲族服

 装表演;有畲族婚嫁表演; 黟 还有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

 虽然这几 臊 天天气时不时地下起倾盆大雨和阴冷,但 诞 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去参与和观看的热情。

 后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诗画畲山 谐 ”摄影展。靠在右手边的是畲乡的山水风 航 景照片和畲族婚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 ∽ 那么地美丽,那么地神奇,我们景宁真不 苜 愧为华东的香格里拉。左手边的是移民搬 陪 迁照片和滩坑库区风景照。移民满脸笑容 闹 ,库区风景秀丽,我想他们移到新的地方 跖 肯定会幸福,库区的风景将来会更美丽。

 睇

 今天中午,在景宁宾馆旁边看到了一些 忌 穿着畲族服饰的大妈用杉木枝条挡住前进 ≡ 的道路。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要在这条街上 比 举行畲族婚嫁表演。婚嫁表演的内容是这  样的:新娘的婆家人让新郎对山歌,对不  出来就罚酒。一会儿,就听到吹吹打打的 毋 锣鼓声,从建行那个方向传来。啊!迎亲 趁 的队伍真的来了,那场面真壮观啊!队伍 伦 前面是一头披着红绸布的大公牛,接下来 ǒ 是锣鼓乐队,最后是大红花轿,我数了数 镔 ,总共有 12 对新郎新娘。爸爸向旅行社 馅 经理打听,原来这些新郎新娘都是“货真 羽 价实”的,不是假扮表演的。除了一对是 ホ 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都是从杭州等外地 彗 赶来参加这种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的,他们 砺 真幸福啊! 以前,我对三月三没什么印 缳 象,现在才知道三月三这么

 有意义,景宁 政 是这么神奇美丽,真是:“浪漫畲乡,诗 蛄 画景宁”。

 作文三 壮族传统歌节。又 ㄅ 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 犊 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 岑 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 哚 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  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 首 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 丶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 车 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  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 货 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 黩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 倬 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 亓 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  ”“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 筮 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  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 之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 趵 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  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 Ц 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  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 批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  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  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篇五:壮族三月三征文

族 三 月 三中 国 传 统 节 日 壮 族 三 月 三 上 巳 节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宣讲人:X X

  时间:20XX.XX

 目录目录01 上巳节来历传说02 上巳节风俗活动03 上巳节诗词鉴赏

 上巳节来历传说第一部分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上巳节来历传说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称女儿节。宋朝以后,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节来历传说这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上巳节来历传说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与日本女儿节的区别,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叫法,是跟中国上巳女儿节来的,中国则更侧重未出阁的妙龄少女,这天,大人开始装扮家中的小女孩,皆盛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

 上巳节来历传说与之相对的是五月初五男孩节五月初五本是中国的端午节在是日本则是特有男孩的节日这天,家家都要悬挂鲤鱼旗,祝福男孩健康成长,鲤鱼跃龙门我们熟悉的《机器猫》中就有关于男孩节的篇章。上巳节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上巳节来历传说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说,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上巳节来历传说道教兴起后认为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每年此日各路神仙都会赴瑶池献礼祝寿,著名的“麻姑献寿”由此产生。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上巳节来历传说农历三月三日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上巳节风俗活动第二部分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上巳节风俗活动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来自腜。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

 上巳节风俗活动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禖神。同时还出现了性具崇拜,先女阴后男根崇拜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上巳节风俗活动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

 上巳节风俗活动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上巳节风俗活动在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节日中的野合,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男女野合图。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如黎族的三月三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等。踏青也是此类遗风。江苏武进地区在初三游南山,民谣曰:“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

 上巳节风俗活动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称女儿节。宋朝以后,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节诗词鉴赏第三部分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上巳节诗词鉴赏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唐·白居易)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三月三日(唐·白居易)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上巳节诗词鉴赏三月三日(唐·白居易)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三月三日怀微之(唐·白居易)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闇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上巳节诗词鉴赏上巳浮江宴韵得阯字(唐·王勃)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阯。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唐·刘禹锡)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上巳节诗词鉴赏上巳(唐·崔颢)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唐·杜甫)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壮 族 三 月 三中 国 传 统 节 日 壮 族 三 月 三 上 巳 节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 of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festivals演 示 完 毕 感 谢 您 的 观 看

篇六:壮族三月三征文

编辑/ 吴东海THE ETHNIC TIMES2012.4.12群山环抱,锣鼓喧天,春意盎然。贵州省,望谟县,王母广场。长号短号、锄头镰刀、铜鼓麒麟、枫香树染饭花……布依族铙钹舞、 “ 织布谣” 、 舞台 剧 “ 卜当”——无不让人惊叹。一切与布依族同胞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透过 “三月三”这个舞台,让观众得到最直观地感受。很多外地游客,即使听不懂布依话,但依然能从布依族同胞的语言、歌舞、服饰中, 感受到布依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3 月 24 日, 2012 中国• 望谟 “三月 三”布依族文化节,在贵州省望谟县王母广场隆重开幕。望谟县县长农文海说:

 “今年主要是挖掘民族节目, 以节日宣传望谟, 以节日促进发展, 巩固打造 ‘中国布依族语言文字培训基地’、 ‘中国布依古歌之都’、 ‘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之乡’等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龙头品牌, 最终把望谟建设成具有南国异域风貌的中国布依城。”伴随着望谟县打造 “中国布依城”构想的提出, 这个经济发展在贵州垫底的西南民族聚居县,有望通过民族文化的繁荣,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春天里的 “三月三”活动当天, 由望谟县各乡镇、 部门组成的10多个方阵队, 在文化街上身着民族盛装, 载歌载舞,向前来参加布依族文化节的嘉宾们,展现了深厚的布依族文化。方队中, 踩着竹竿高跷的学生方队最为显眼。学生王建春告诉记者, 这叫踩高脚, 他们从小就玩, 现在学校还把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了课程。作为 “中国布依古歌之都”, 望谟的布依人已经将布依古歌与生活相融合,传唱、赞美身边的故事。石屯方队的布依少女李艳说:

 “我们说的 ‘里假喜’是很好的意思。还有, ‘我乃留昂扬’就是 ‘今天很高兴’。”在悠扬绵长的布依族铙钹舞中, 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 热烈奔放的民间舞蹈 《耍麒麟》、《铙钹舞》、《布依欢度 “三月三”》,带领观众领略浓郁的布依风情。合唱 《织布谣》、布依戏剧 《卜当》、舞蹈 《苗族芦笙舞》、布依语相声 《学号布依岩》 ,让广大观众享受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族文艺大餐。云南歌手阿华说:

 “我也是布依族。这里的布依文化氛围非常厚重,感觉像回家一样。布依族文化的根源,都在这里得到展现。”掌声、笑声汇成一片, 一浪高过一浪, 王母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这个以祭祀社神和祭祖为主的传统节日上,当地的布依族同胞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在现场我们也看到, 苗族、瑶族等当地各民族群众,也以节日的名义,凝聚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愉悦。然而,谁又能想到,同样是在这里——王母广场,半年前的那场百年难遇的洪灾,曾经肆无忌惮地肆掠着这里的百姓。当地党委政府一年前给百姓建的王母广场,在那场噩梦般的洪灾中,也未能幸免。在今年的望谟 “三月三”活动中,当地政府没有请明星大腕,展示的全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观众眼里的聚精会神和脸上灿烂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群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食粮,足以战胜任何灾难、艰难和险阻。充满神秘的枫香三月望谟县布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以其淳朴的文化内涵、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极具特色的民族习俗著称。目前,贵州省现有布依族200多万人, 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 享有 “水稻民族”之称。望谟有布依族人口 20.3万人,是全国布依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因此被授予 “中国布依族语言与文字培训基地”、 “中国布依族古歌之都”、“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之乡”称号。目前, 望谟县的传统纺织、刺绣、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600多个, 其中属于布依族传承下来的就占80%以上。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望谟 “三月三”, 是目前贵州省最隆重、保存得最好的重要节日之一, 也是布依族深厚文化的重要缩影和浓郁民俗风情的重要结晶。在望谟,布依族 “三月三”俗称 “向善”,是布依同胞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以祭祀社神和祭祖扫墓为主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通过 “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 体现民族的团结友爱, 节日可持续30天之久。渊源与其原始宗教 “摩教”和 “扫墓挂青”有关,已流传千年。布依族 “三月三”还是一个跨境的民俗圈,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岸, 即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的20多个县市。其中,以贵州望谟县的布依族 “三月三”表现最为浓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已达到 “全城空巷, 满城尽插枫香叶”的盛况。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布依族学者龙青松介绍,每到 “三月三”,望谟布依山乡遍地充满枫香味,家家户户插枫香枝,人人头上戴枫叶,孩子穿上枫香衣,每家都做五彩花米饭祭祀社神和先祖。“正因为如此,布依族的 ‘三月三’具有重要的民俗价值、宗教价值、历史价值、语言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精神文明价值及经济价值等。”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望谟人在遭受如此沉痛的灾难之后,能够擦干泪水,拂去悲伤,依然用微笑和坚强,来面对现实的艰难困苦。望谟 “三月三” 布依人遍插枫香叶本报记者 张 密 发自贵州贵州望谟县的布依族 “三月 三”表现最为浓重,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已达到 “全城空巷,满城尽插枫香叶”的盛况从昆明出发往东南,山路车行280公里就到了壮族人口占27%以上,以辣椒和普者黑景区闻名的丘北县。此去再往南,就是文山市。这几日的丘北格外热闹, 2012年云南省壮族三月三节于4月 2日——4日在这里举行。壮族的歌节和情人节据史料记载, 丘北县境内的壮族源于百越族群, “僚” “濮”为古代先民。汉晋时期, 县城属兴古郡镡封县地。《华阳国志.南中志》兴古郡记载:

 “多鸩僚、 濮。

 ”秦时称 “越人”、 “百越”; 汉晋时称“僚”、 “濮”;南宋时期壮族被称为 “僮人”、 “僮侬”、 “濮雅依”、 “山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 “僮族”;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为 “壮族”。在壮族的历史记载里少不了歌圩, 歌圩有时也被称为歌墟,壮族的墟,有街、场、集、会等意思,歌墟活动的内容,有的 “迭相歌和,含情凄婉” (南宋 《岭外代答》)——歌墟结情;有的则是 “壮人于谷熟之际, 择日祭神, 男女盛会作歌。” (宋 《太平寰宇记》)——赛歌赏歌。三月三是壮族的歌节和情人节, 在农历的三月初三赶歌墟,对歌、斗歌是壮族的传统习俗,可以说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广场上人山人海,每一个人身着壮族节日盛装,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气。对歌,初见面唱引歌,从初会歌、大话歌、初问歌、到追求歌、初恋歌、结交歌、定情歌、喔别歌等,一节连一节,一环扣一环。歌台上,一对对有情人在金黄黄的稻子 (布景)中从白天唱到月亮升起,用婉转优美的歌声诉说对心上人的情意,眼里的热忱似乎可以融化一切。据考证,世代居住在丘北的壮族有三个支系,分别是 “沙支系” “侬支系”和 “土支系”,他们的语言发音, 语调各不相同, 情歌也各具特色, 然而,无论哪一种曲调,在此刻都是那么动听,气氛在那一双双对视的眼眸里慢慢迷醉起来。“唱山歌也,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险滩湾又多 喽。”(问)哎,什么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什么结籽半中腰咧,哎半中腰。什么结籽成双对咧,什么结籽棒棒敲咧,哎什么结籽成双对咧,什么结籽棒棒敲咧。(对)哎,高梁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玉米结籽半中腰咧,哎半中腰。豆角 结籽成双对咧,熟了 芝麻棒棒敲咧哎豆角结籽成双对咧,熟了芝麻棒棒敲咧。赛歌, 其内容从天上地下到历史政治再到农耕生活都有……赛歌场上, 同一个村镇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包同样的花头巾, 同样色彩、样式的上衣、长裤和花鞋齐聚一堂,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来一往, 考的就是机智和胆量。“竜”:根植壮族心灵中的自然保护区在 “三月三”节中有一个神秘庄严的祭祀活动——祭竜。

 “竜”是什么?壮族为什么如此热爱 “竜”、敬畏 “竜”?为什么在壮乡流传着触犯 “竜”就居然被吓疯, 为了保护 “竜”公然开枪打人而不惜坐牢的故事?令游客疑惑的谜底将在丘北县那红村揭开……活动当日下午, 那红村的壮族群众像过一个盛大节日一样, 早已将杀好鸡、猪、牛等食物在一口口大锅中烹制。身穿节日盛装的壮族同胞唱着歌、吹着唢呐在寨门口一字排开迎宾。地上排起竹竿,宾客要跳起竹竿舞方能通过,此时,漂亮的壮家小妹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白酒送到你的口边。喝完酒,尝一尝五彩花饭,挂上一串彩蛋便可进入祭祀场地。在祭祀场上, 每一颗树上都挂着一串串黄灿灿的玉米包和红辣椒,树下摆放着南瓜。在几棵尤为高大的竜树下摆着香炉, 祭祀用的猪头、猪脚、整鸡和粑粑。随着祭祀曲乐响起,壮族男子们手持三炷香方形列队,而女子是不能出现在祭祀现场的。只见布摩口中念念有词, 带着祭祀队伍绕树三圈后, 敬香、看鸡卦, 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完毕后, 参加祭祀的村民从竜树下摆放的簸箕里每人取一块猪肉回家, 同时也意味着领到了一份保护森林的责任, 壮族正是用这种方式来传承他们的竜文化。原来祭祀活动的对象是这几棵大树,然而能成为祭祀对象的树并非是珍稀树种,许多树种都可以成为祭祀对象。因为壮族同胞膜拜的不是树,而是神,是以树的形式存在的神。壮学研究专家解释到, “竜”壮语意为 “森林”、 “树林”, 云南壮族虔诚敬仰和崇拜 “竜”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生态理念, 是古朴而科学的自然崇拜, 其祭祀森林、崇拜森林、保护森林的虔诚态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原始森林的一种自发行为。在每一个壮族村落几乎都有自己的神,不同的树林,代表不同的神,人们所祈求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 在壮族地区, 精心保护森林并不是个别现象, 每一个壮族村寨的后山上都几乎有一片受到严格保护的 “竜”林。据说在一个壮族村寨, 人们对树情有独钟, 树居然成了居民的大门。村后有一座竜山,山上有许多古树,村民们用的水就是从许多古树林中流出来,这些水汇集成小溪,流过村寨,流进稻田,四季不断。在壮族地方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保护一蓬竹子, 人们会为每一颗竹笋编制一个竹篓;为了保护一棵树,人们要专门修一根柱子或刻一块石碑;为了保护 “竜”林,有时甚至会采取过激的手段。正因为千百年来壮族同胞通过祭竜的形式, 维持着人们对山林和大自然的敬畏并成为潜意识中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才使得壮乡的千百座山,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而 “竜”则是建立在壮族心灵中的自然保护区。夕阳西下, 街场上又响起了牛号角和铜鼓声, 人们又跳起了手巾舞。有情的人们, 大多地为席、天为帐,轻歌曼舞,通宵达旦。丘北 “三月三” 壮族人的祭祀与歌本报记者 余 明 潘文娟三月三是壮族的歌节和情人节, 在农历的三月 初三赶歌墟, 对歌、斗歌是壮族的传统习俗,可以说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 之一白族农谚说:

 “三月三, 蛇出山, 采艾蒿, 扎蛇眼……”在白族人住居的村落, 农历三月三,是一个特殊的农事节日,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有名的白族三月街,将在阳光和春风的伴随中走入人们的视野。“千年赶一街, 一街赶千年。”苍山脚下, 洱海之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和客商,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少数民族群众相聚一堂, 在苍山脚下共度三月民族节。今年的三月街民族节一如既往的隆重、喜庆、繁忙,充满民族特色。来自全国各地及东盟、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云集大理,达百万人之众。商贸、体育、文娱活动是大理三月街的三大主题, 百年不变。大牲畜、中药材、翡翠珠宝交易,历来是大理三月街商贸活动的重头戏。大理城内人山人海,载歌载舞,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各种农副产品、土特产应有尽有,别具特色的美食更是让游人垂涎欲滴。赛马成为重头戏赛马依旧是今年三月街体育活动的一大看点。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浙江、贵州,以及云南省部分州市的15支代表队,146名优秀骑手,126批赛马汇聚大理,在比赛中争夺各组别名次。开幕式当天, 赛马场成了激情洋溢的欢乐海洋。赛马好手跃跃欲试,都为了争夺 “马王”的美名。千百匹马如箭离弦,围观者欢呼不已使得场面热闹非凡。场上,骑手飞驾马儿风一样掠过赛场跑道,在密集的马蹄声中激烈地角逐竞技;场外,万千观众振臂欢呼, 顶着炎炎烈日为参赛选手加油呐喊。离弦的骏马和欢呼的观众,将赛场掀起一个接一个的高潮。在障碍表演和绕桶表演后, 赛马和选手们缓缓进入赛场,一声令下,一批批赛马像离弦的剑一般跑了出去。观看混合组2000米赛马,这场比赛拼的不仅是速度和耐力,还有骑手和赛马的配合能力。走到赛道内侧,当一批马儿飞驰而过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猛烈的速度和力量。场上的马儿赛的热火朝天, 场下的观众看的激动不已。

 “第一次见过如次飒爽英姿的赛手, ” 来自贵州的游客李婕是专门来赶三月 街的,她说:

 “我这次特地为三月街而来,想体验一下云南大理的白族风情,赛马很精彩,如此壮观的场面也就世界杯能媲美吧。”古乐增彩三月街本届 “大理古乐节”古乐展演在三月街古街场古乐表演台精彩亮相, 为从四面八方来赶三月街的群众送上经典的古乐大餐, 丰富了三月街的文化活动。“这次到大理旅游,得知三月街上有古乐节这个活动,就专程赶来听听。”60多岁来自北京的薛大妈一大早就来到三月街古乐表演台,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洞经古乐表演。薛大妈告诉记者,洞经古乐是一种很纯净古朴的音乐,很有味道,能让人的心灵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得到净化。大理白族洞经古乐高雅脱俗,绚丽浪漫,音乐风格独具,曲调优美古朴,既有道教音乐的飘逸, 宫廷音乐的典雅, 江南丝竹的柔美, 儒教音乐的浑厚,也有南北曲及多种民间古乐的风韵,是众多中国古代音乐整合而成的古乐精品, 深受游客喜爱。《小桃红》、《大理坝子好风...

篇七:壮族三月三征文

与艺术153十九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也为我们运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理论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迎来了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最好契机。一、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的必要性1.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经济价值壮族“三月三”节日历史久远,涉及民族人口数多,已经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节日,发挥着民族团结和情感联结的作用。壮族的历史传说里, “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之日,主要的民间习俗有祭祀、打扁担、歌圩、打铜鼓、竹竿舞、抢花炮、碰红蛋、抛绣球等活动。(1)祭祀。先祖在壮族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祭祀则是壮族“三月三”中的重要仪式。2021年4月14日,笔者赴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开展田野调研。在节日当天,壮族人民祭拜祖先,以示对先祖的缅怀和尊重。祭拜仪式结束后,众人聚集在墓地旁吃饭,这种聚餐的方式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2)歌圩。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原因,壮族人无歌不欢,唱山歌成为了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来自田间地头、带着山林气息、题材丰富的山歌,体现着壮族人民的纯朴民风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三月三当天,壮族人民搭歌棚,青年男女通过对歌、抛绣球、碰彩蛋以表达彼此的心意。(3)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寓意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事顺意的美好寓意,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人民群众的盛大节日,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经济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李振鹏认为,推动壮族“三月三”从文化资源向优质文化产品转化,既是满足人们综合多样的文化需求、带动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又是使“三月三”传统文化内涵影响力扩大的必由之路 [1] 。2.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迎来新挑战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持续进行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渗透控制,比如:近些年来, “圣诞节” “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在现实生活中被炒作商业噱头,民众庆祝西方节日的热情高涨,节日的热闹氛围与春节不相上下。反观壮族“三月三”这些传统民族节日的习俗、仪式被逐渐淡化;年轻一代对于“三月三”这个节日的了解和参与程度都远不及西洋节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质,是当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承和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3.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许晓明认为,壮族“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族群标识,更是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成为跨族群、跨地区的共享节日,而壮族“三月三”也因此实现了“文化再生产”[2] 。一方面壮族“三月三”节日成为族群之间文化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男女青年互诉情意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聚集在一起对先人缅怀、家族成员交新媒体视角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研究郑小玲,吴絮颖,黄雪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14000)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底气和依据。文章探讨新时代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蕴含的发展契机和障碍,进一步探讨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为建设“壮美广西”提供文化和精神支撑。关键词:新媒体;壮族三月三;传统文化作者简介:郑小玲(2001— ),女,京族,广西东兴人。主要研究方向:

 知识产权。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视角下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

 202010595040)。

 文化与艺术154流情感、男女互诉情意的仪式感逐渐淡化。相比祭祀、抢花炮和歌圩,年轻人更沉迷于网络游戏。面对新媒体时代下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功能式微趋势,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当下首要任务。同时,对节日文化传承的形式创新,满足新时代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需要也是重中之重。(二)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的可能性1.壮族“三月三”节日有大量政策和制度支持2011年6月正式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为全国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的“壮族三月三”名列其中。2014年起, “壮族三月三”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措施为实现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广西为推进壮族“三月三”文化发展做了积极探索武鸣壮族“三月三”活动已经有四十一年历史,并且从2001年起, “三月三”歌圩节发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丰富拓展了壮族“三月三”歌圩的活动内容及形式,打造壮族文化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广西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播新丝路,为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二、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现状(一)在新媒体时代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出现了新变化在过去, “三月三”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歌圩、吃五色糯米饭,还有抢花炮等娱乐性活动。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三月三”节日也融入了新形态。第一,新媒体的介入。受疫情影响,2020年壮族“三月三”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厅借助新媒体平台,邀请网红、旅游达人在抖音、微博及央视网等平台,组织开展文旅直播活动,引起网友热烈关注。武鸣于2020年3月26日在网络上通过直播、连线对唱等形式,打造云“歌圩”。据统计,2020 “壮族三月三”各类话题、曝光量累计达到2.3亿次 [3] 。新媒体技术让人们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时斗歌。同时,全国人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感受到歌圩的盛况,扩大歌圩的影响力。第二,与文旅捆绑。民族节庆文化旅游,是传统民族节庆转型,与旅游相融合所衍生出来的新形态。2021年,作为主会场的青秀山景区发放十万张免费门票,瞬间一抢而空,可见壮族“三月三”已经发展成为众多旅游者参与,并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节庆活动。第三,电商的加盟。依托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联合多家企业和景区,组织千位主播以“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形式推广、带货。除此之外,还开展了直播电商大赛,培养并挖掘一批广西直播达人,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第四,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过去,壮族“三月三”节日的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属于自为阶段。通过在民间的长期发展后,更多的人和群体注意到其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政府开始介入成为主导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3年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定为“三月三”歌节。此后,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游客特别是壮族人民中的有识之士也参与进来,为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二)新媒体时代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面临的困境1.新媒体利用率低,传播主体数量少现今时代,新媒体影响力日渐高于传统媒体。

 “壮族三月三”品牌虽然也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信息,但传播主体主要是广西旅游文化厅等政府机构, “壮族三月三”品牌没有搭建起官方的微博、微信账号。

 “壮族三月三”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仅有一人,是广西武鸣区罗波镇天马村的山歌手卢超元,传承人数较少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区政府给予了相关文化传承人一定的保护经费,但每年的传承经费仅有4 500元,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2.节日内涵挖掘肤浅广西新闻媒体有关壮族“三月三”主题的报道中,多为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和经济,而对于挖掘节庆文化深刻内涵、壮族少数民族记忆等内容涉及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表层,对于民族文化的产生、内涵、发展过程缺乏了解,因而不能真正发挥其凝聚功能和德育功能。若是缺少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沉淀,则可能会导致受众对社会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不利于民族团结。3.过度的生产性保护造成同质化过度的生产性保护。

 “三月三”旅游节庆,虽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富有商业价值的因素被放大,但是不具

 文化与艺术155有商业价值的因素却被忽视或淡忘。就算是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因素,也在不断地被改造下,失去了其原本的样貌。许多功利主义者往往顶着“生产性保护”的名号,打着传承壮族“三月三”的旗号,过度举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实施同质化的文旅项目,对壮族“三月三”文化内涵进行表面性开发,忽视了对实质性内容的提升 [4] 。这不仅没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也会阻碍文化的传承和造成外地人对“三月三”节日的误解。4.民众参与意识淡薄政府的参与,一方面使壮族“三月三”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但是另一方面也给节日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5] 。现在的壮族“三月三”节日,从节日的筹备、内容、宣传上均由当地政府主导,而大多数村民都在节日选择外出参加活动,以至于传统的蒸五色糯米饭、做五色蛋等习俗也在慢慢的减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三月三”走亲戚、家族聚会的热情不高或者漠视, “壮族三月三”的原味也在慢慢的消失。民众应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参与者,当主动变成被动、参与者变成旁观者,民众主体地位逐渐缺失,文化传承就会变成空洞秀场。三、推进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的途径推进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两创”,要建立一个复兴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以“政府引导+民间力量推动+民众需求驱动”为模式,以“政府政策立法+民间保护传承+教育推广普及+现代传媒传播+文化对外交流合作”为途径,使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入制度化、科学化和常态化阶段。(一)政府引导,民众积极参与转变思路,政府操办转为政府服务和引导。李松、王建民等人认为,如何在节日庆祝活动中满足民众节日文化需求,提供民众满意的服务,进行适度的引导,强调其中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教化功能,应当是政府未来在节日文化建设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6] 。政府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节日文化的传承人,并给予创新作品一些奖励;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与节日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民俗文化宣传教育,通过积极引导民众正确利用政策、资金支持,引导其加强对于节日文化的认识,使当地民众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主角。(二)强化精神传承同质化、肤浅化的文旅项目,不能准确把握“三月三”节日的内涵,不利于传承和发展。所以,政府除了重视经济效益以外,更应该发挥传统节庆对于成风化人、维系民族记忆、提升文化自信的作用。首先,深入挖掘“三月三”节日文化内核,挖掘壮族文化的活动形式和其丰富底蕴;其次,要加强教育推广普及,加强壮族文化知识在学校教育中传播和普及,如:

 “三月三”节日文化进校园、鼓励开设相关课程或培训班;最后,还要加强文化公共设施的建设,如:增强博物馆、文化馆及旅游景区的壮乡文化底蕴。(三)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把“三月三”节日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起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现代环境下新媒体的介入为传统文化生存、发展、创新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方面,河南卫视做了大胆创新,如:春晚的 《唐宫夜宴》 和端午的 《洛神水赋·祈》 ,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到了极致,也成为传统文化“两创”的标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宣传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让广大群众对民族节日文化起源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风尚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发自内心尊崇民族文化并产生传承和保护的愿望。第一,制作网剧。网剧在近年来大受欢迎,因为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是极具内涵的,可以对其进行网剧的拍摄制作,然后再投放到网络视频平台,让“三月三”节日文化“走出去”。第二,通过VR、5G等科技手段将其进行原真性传承。VR、5G等科技手段可以为人们沉浸式体验壮族文化,帮助人们跨越时空、山海、族群进行对话。以壮族“三月三”的山歌与绣球文化为例,可在广西各级非遗博物馆、街道社区、商业文化区等创设非遗数字体验馆,通过VR技术实现人机互动,把山歌对唱、抛接绣球的情境虚拟化,并以“文化再造”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第三,利用直播的形式宣传。虽然先前有应用过直播的形式,但大多数为直播带货,创造经济价值。对于壮族“三月三”的宣传应该要注重其文化价值,可以通过直播展现更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内容,使民众可以感受到节日氛围,而不仅限于直播带货。第四,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在人手微信的时代,壮族“三月三”迫切需要和这些社交平台相结合,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与大众在不经意间互动,切勿仅是将活动内容堆砌在微信推文、微博帖子上。

 文化与艺术156(四)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在跨越时空、跨越民族、跨越国别交流合作中大放光彩。早在1993年广西人就成功打造了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被誉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2014年起,广...

篇八:壮族三月三征文

市场论坛MARKET FoRUM旅游市场2013年第5期浅析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的传承困境及其破解途径——以武鸣“ 三月三歌圩"为例廖碧霞黄建勇(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擅要l 广西武鸣善是为壮族人口聚居之地。其所举办的“ 三月三歌圩” 是壮族传统歌圩文化的现代化影式,从中可发现歌圩文化的臀承田境以夏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描速壮族J /.4, 4R圩文化的传承。对其未来的发展与传格首景进行预估争展望。I关■ 词l 武呜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传承I中圈分类Its92.7 【文献标识码】A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同时也是壮族文化中的一朵瑰膏奇蓖,凡是壮族较大的繁居区都有敢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纛圩以三、四月同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致量多。广西式■ 县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位予广西的中南部,大畴山以西。武鸣县历史悠久,贤人辈出,史称。首瞢之县” 。该县人口约矾.8万人,其中壮族人口约占总人日的86%。武呜的方育为壮话,而中国壮语又以武呜县双桥镇当地壮话为标准音,同样,武呜的山歌也是用壮话来进行演鼍的。奠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黼对着深捌的传承危机。又面● 蠡着时代发展的契机,在机遇和挑战中艰赡挣扎,为了保护和传承本县的民俗文化,武呜县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会举办大童的三月三歌圩活动.从而找刭了阻止危机继续蔓延下去的解决方法,让传统的膏囱:文化重放光彩。现今.诫节庆已成为广西的著名节庆之一。自三月三敢圩节举办以来,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欢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把文化赍嚣与旅游开发的有机整合、产业化的有效运作,既宣传、保护了壮族的歌圩文化,又促进武鸣县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一、壮族歌圩文化演变发晨壮族的歌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与发展。在原始社形态。但是。一种文化由形成、发晨再到壮大都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同样壮族歌圩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变化的历程。在很长时问内,人们把文字文化当做唯一的文化形式。口传文化被看做没有文化的表现,往往不能为官方所理解,传统官方从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把。唱歌” 当傲一种。言志” ,使生活与文化产生臣离感。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民歌从田间地头一跃成为各电视台、民俗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之一,民歌也迈人了现代化的长河之中,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即是壮族敢圩现代化最好的证明。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以壮族农历三月初.【收稿日期12013一04一舵【基金项目12012年度广西大学生创新御业胡练计潮立项项目“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产业化形式及其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科研项目。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产业化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介绍】廖.碧霞(1991一),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魔2010级本科生,研完方向:民俗文化;黄建勇( :990一) ,男。广西崇左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少敖民族历史:于萍(1990一)。女。广西梧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l O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南方民族文化。一78—

 三歌圩为立意基础,通过民歌新唱、民歌现代演绎等方式并结合现代传媒技术而形成的综合性节庆。从原始社会的祭祀,到民间的传统传唱活动,再到现今的歌圩文化民俗节庆活动,壮族歌圩文化不断地沿着扬弃与吸收的轨迹发展,不仅适应了现代杜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民众对壮族农历三月初三歌圩文化的接纳能力。二、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传承困境2007年,广西歌圩文化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是要保护好这个项目,必须直面现在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所面临的文化传承困境,并为之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将壮族歌圩文化从濒临衰徽的边缘中拉回来。以下就以武鸣县壮族三月三歌圩文化传承困境的原因进行浅略分折。(一l 歌圩文化原始生存环境日趋消失歌圩文化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长期辛苦劳作的智慧结晶。传统歌圩文化承载着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土地、生活的热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武鸣县被纳人了南宁市的管辖范围。诚然.这样的方式将给武鸣县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但是武鸣县歌圩文化却逐渐失去了其产生和发展的沃土,而被毫无预警地卷入了经济的大潮中。因此,原始的歌圩环境逐渐变为城市的一部分,使得歌圩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显得格格不入。( 二) 歌圩文化传承方式日渐低徽壮族歌圩主要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称,时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壮族民歌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代代传承,几乎没有文字记载。目前在武鸣县内,民歌的传承方式以传统的家庭、师徒、集体传承为主,但观瞻现代社会。单纯的口口相传、世代传授的文化传承方式显然不足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由于歌圩文化传承方式的日渐低徽,壮族歌圩文化没有得到足够大的普及和推广,仍旧徘徊在小范围内。( 三) 歌圩文化区域缺乏自我调整歌圩文化区域有其特定的歌圩文化内涵,但由于很多文化区域缺乏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的了解,遂将本地区引入不正确的发展道路。缺乏适机地调整而错失了发展本地区歌圩文化的机会。而这样的情况有两种极墙表现:在少数歌圩文化区域,当地人民同步自封,不愿将本地区文化展示于众;而在另一歌圩文化区域,当地人民将文化大门敞开迎合外来文化,致使本区域文化特色逐渐被同化。缺乏自我调整的区域文化也是歌圩文化传承困境的原因之一。歌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象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为经济资本,为歌圩文化区域创造直接的物质收入。因此。充分地克服敢圩文化传承的困境是为文化区域创收的必要措施。三、壮族歌圩文化传承困境破解途径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写道:。一种物品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用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所有的意义都是依它在人类活动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所关联的思想,及所有的价值而定。” 三月三敢圩文化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不仅使得广西壮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可见如果能充分展现壮族歌圩文化的生活性、社会性、服务性,那么其文化前景大为可观。因此,壮族歌圩文化可参照以下几个模式进行适机地发展。( 一) 传统乡村立体曩发晨模式对于原生性、质朴性内涵较高的歌圩区域,可以采用传统乡村立体垄的发展模式。以壮族歌圩文化作为基础,将该区域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纳入发展模式内,形成一个。可圊一可观一可尝” 的立体发展模式。以歌圩作为发展基础.将每年两次的歌圩举办为一个可闻性强的视听盛宴,通过民歌吸引听众。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联动模式。在歌圩节的带动下,不断修饰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增强歌圩节的可观感性。与传统乡村不可脱离的即是农家乐等以乡村特色为主的民间餐饮、乡村小吃、农田特产。因此,通过乡村的歌圩活动同时带动了民问饮食的发展。传统乡村立体型发展模式将单纯的民问歌圩文化活动连结成一体,捆绑式的综合发展更适合各项基础设麓不十分发达的原始乡村。( 二) 城镇一体化发晨模式武鸣县作为广西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区之一,并且属于南宁市管辖的五县六城区之一,因此,武鸣县歌圩文化的发展更加适合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更多适合于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城镇地区,通过由政府主办、扶持捌向市橱化过度的模式。武鸣县从2003年将。敢节。复名为。歌圩” ,在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模式下,到目前为止武鸣县已成功举办了凹届三月三歌圩节。1985年农历三月三由武鸣县文化部门组织了第一届“ 三月三” 壮族歌节。初次举办规模较小,但吸引了20万至30万的群众前来参观.此后,。三月三” 壮族歌节成为武鸣县一年一度的重大文体活动。从2003年起举办并有了新的变化.将招商推介会、房地产展销会、木薯淀粉酒精产品暨新技术交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融人歌圩整体活动。将文化资源、社会资金、产业项目相结合,为商家、投资者的合作开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弼研,也有利于武鸣县当地传统歌圩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形成保护、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武鸣县以南宁市为依托,南宁市将市场机会转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不仅为武鸣县当地带去实质性的收入,还扩大了武鸣县作为壮族歌圩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影响。( "b" tt第88页)· .....79.....

 影视节庆活动的条件,要开发这一类型的影视旅游产品,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承办没有固定举办地的电影节,如金鸡百花电影节,每届由不同的城市申办。重庆市可以从这方面着手,优化自身的影视环境和旅游环境,争取申请到这类影视节庆的主办权。二是举办区域性的影视旅游节庆,如重庆市大学生电影节,西部地区电影论坛等。3.影视线路设计2000年以前在重庆市拍的影视剧题材比较单一,主要是抗战革命时期为主,拍摄地也以革命遗址、旧址为主;2000年以后,题材比较多元,不仅有革命题材片,还有更多更贴近现代都市生活的影视剧,剧中出现比较多的重庆符号有:长江、嘉陵江、码头、朝天门、梯坎、解放碑、大桥、长江索道、三峡、南山等。不仅有代表重庆人文景观的建筑,也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如酉阳、天生三斫等,不仅有重庆现代化、繁华象征的南滨路、纽约纽约大厦、解放碑,更有老重庆韵味的十八梯、长江索道、码头等。因此。在进行影视线路设计时,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是红岩影视旅游。结合<红岩) 、<烈火中永生>、<重庆谈判>、<寒夜)等革命剧中的场景设计串联人民大礼堂、桂园、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曾家岩52号、新华日报社、渣滓洞、白公馆等线路。其二,是老重庆主题游。以<周渔的火车)、<好奇害死猫)、‘ 三峡好人>、‘ 日照重庆)等知名影视为代表宣传,进行老重庆下半城主题游,串联朝天门、码头、十八梯、过江索道、白象街组织一日游。其三,是以<门>、<秘岸>、‘ 双食记>、<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现代剧设计重庆都市游,串联解放碑、南滨路、长江大桥、重庆夜色等。三、结论及建议虽然重庆影枧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作为后发城市,重庆也有自己的优势: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浓厚的影视剧拍摄背景,因而可以在借鉴其他地方影视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脉,进行影视旅游产品设计。但是,重庆在发展影视旅游时,一定要注意:第一,要丰富影视旅游产品种类。如上所述,除了建立影视城外,还需积极开发设计节庆影视旅游产品、重视影视旅游营销;第二,要结合重庆地方文脉,大力打造抗战文化影视旅游产品;第三,要重视政府规划、引导,设立专门机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树立重庆影视旅游品牌;第四。需注重人才培养,因为文化创意经济是人才经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参考文献】I上接第79页)( 三) 公司运作品牌化发展模式品牌化运营是指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有效的开发运作方式,将歌圩文化打造为地方营销的文化品牌。而以武鸣三月三歌圩为蓝本而综合发展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即是品牌化发展模式的最好证明。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以壮族特有的歌圩文化为基础,将现代的节庆产业化模式融人传统的歌圩中,使该国际性节庆达到了传统型、文化性与现代性、发展性相结合。为了更加体现专业化,2002年7月,南宁市政府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民歌艺术节的资金筹措和主要演艺活动的策划经营,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通过。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 的办节思路,实行民族歌会公司化运作。公司运作品牌化发展模式使单一的壮族歌圩演变发展成为了一个集壮族民族歌圩文化、旅游、经济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一88一

篇九:壮族三月三征文

2017 年 “ 壮族三月三 ” 歌圩活动暨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讲话稿与 2017年 “ 壮族三月三 ” 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方案合集

 7 2017 年 “ 壮族三月三 ” 歌圩活动暨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讲话稿

 20**年“壮族三月三”歌圩活动暨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父老乡亲们:

 大家节日好!

 壮乡故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华三月,大地飞歌,胜友如云。在这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中国壮乡·xx“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如期而至。在此,我谨代表中共 xx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 69 万各族人民,向来自五湖四海、相约 xx 唱山歌、品美食、赏美景、话发展的各位来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 xx 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壮乡古域春来早,花团锦簇新 xx。穿过百代峥嵘的岁月,踏着千载传唱的歌声,勤劳勇敢的壮乡儿女在富民强国政策引领下,乘着时代的东风,将骆越文化这坛醇香的老酒,酿出文化新风尚,酿出幸福大壮乡!20**年,xx 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壮族三月三”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走过三十五载的壮族“三月三”,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基因相连,与 xx 大地的青山绿水相融,在骆越古国这块沃土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释放旅游资源巨大潜力的最佳平台。壮族三月三,展现的是骆越族群开放包容的民族大气度,唱响的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宾主尽欢春意浓,万众齐筑新梦想。我们相信,古朴神秘的骆越古国、雄壮挺拔的大明山、四季恒温的灵水湖、神奇瑰丽的伊岭岩、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的美食佳肴,一定会给您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来吧,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歌如潮、情飞扬,这里人心齐、志高昂!衷心希望各位嘉宾朋友乘着山歌的翅膀,亲密接触 xx,深度了解 xx,宣传推介 xx,既欣赏 xx 秀丽的山水风光,又体验 xx 厚重的骆越文化,更感受“诚信务实、创新争先、武略文韬、鸣于天下”的蓬勃生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xx 篇章!

 现在,我宣布:20**年中国壮乡·xx“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开幕!

 

 7 2017 年 “ 壮族三月三 ” 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2017 年“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为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 201 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的工作部署,决定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二、活动时间根据自治区安排,今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的时间为 3 月 20 日至 4 月 20 日。各学校可在此时间段内相对集中地开展各项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三、活动内容(一)宣传民族文化。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形式,介绍我区各民族传统节日以及相应的民族文化。通过班、团、队会活动,全面介绍各民族各种节日的来历、有哪些风俗习惯,让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有更广泛的认识、更全面地了解。

 (二)参与节庆活动。学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节—2—庆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节日民俗、民间技艺、歌圩文化等活动,亲身体验民族文化魅力,提升民族文化素养。

 (三)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壮族三月三”假期及其前后双休日,布置学生完成相关民族文化实践任务,如收集民间故事、学唱山歌、学习制作民族工艺、参与节庆活动采风、开展民族文化调研等,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组织成果评选。围绕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组织绘画、作文、摄影、制作等活动成果评选,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宣传,丰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校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水平。

 (五)我厅组织“十场民族文化讲座同时开讲”活动。组织 10 位专家学者分别到 10 所高校和中学,在同一时间举办民族文化专题讲座。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六)其他。各地各学校可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习俗,创新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

 四、活动要求(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各地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确保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二)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本地本校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做法、经验和亮点,营造浓厚氛围,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3—进家庭、进社区。

 (三)使用民语,凸显特色。

 1.使用民、汉两种文字开展宣传。学校组织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相关宣传标语、横幅、背景墙、宣传资料等应尽量做到同时使用民、汉两种文字。

 2.使用民、汉两种语言主持活动。学校开展“壮族三月三”节庆活动时,有条件的地方,主持人应尽量做到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和本地民族语言主持节目,丰富节庆文化内涵,贴近生活实际,吸引更多的师生和群众参与活动。

 3.以壮语为载体开展文体活动。各级各类壮汉双语学校和壮语文教学的大中专学校,要以 “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壮语为载体的文体活动。

 (四)举办民族文化专题讲座的有关学校,要按要求安排好场地,组织师生参加讲座。

 (五)认真总结,及时上报。活动结束后,各地、各学校要从活动安排、实际情况、活动效果、新闻报道、成绩经验、存在问题以及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

 并于 201 年 4 月 28 日前将总结材料、活动图片(1—2 幅),以电子文档形式报送我厅民族教育处(电子邮箱:xx)。

 xx 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201 年 3 月 日—4—

推荐访问:壮族三月三征文 壮族 征文 三月三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