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4篇

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4篇

时间:2022-12-15 10:05:01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4篇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002 财富生活>>WealthLife如何发挥财政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文 / 袁兆峰摘要:随着国经济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4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4篇

篇一: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

 财富生活>>Wealth Life如何发挥财政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文 /  袁兆峰摘要:随着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展,各地域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但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策,我们现阶段的整体经济发展关注点也应该重视乡村的振兴工作。乡村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主力军,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乡村内部自身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人员稀少,年轻劳动力为了生存都走向城市,剩余劳动力的创造价值微弱;大面积的土地被闲置起来,加上乡村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严重等问题,都是现阶段乡村振兴的主要问题,乡村发展不好,很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很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国家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振兴发展加大力度,增加财政投入,但是国家也要监管财政的使用。本文主要论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是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词:财政;作用;乡村振兴;意义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我党全面认识和保卫我国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出发的,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的发展失衡的原因,加上各种经济政策的制约,导致我国的乡村发展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业基础不牢固,国家其他产业的发展也自然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急需解决。二、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乡村振兴的思想意识需要转变。信息时代,人们了解国家政策和信息的渠道更多,大家更多的关注国家政策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影响,随着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由于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加上农村干部思想的封闭,导致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真正内涵大家认识不上去,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时候,常常喜欢随大流,没有按照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发展战略计划。思想决定行动力,思想落后,必然导致经济发展落后,所以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二)乡村整体的自然情况复杂。我国乡村分布不均,受到地域的限制,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现在也有一些落后的乡村,他们具有上百年的历史,村子形成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要么是有广阔的土地,要么是接近河流,所以这种乡村的生存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很大。自然灾害或者自然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乡村的振兴,针对这种情况的乡村,国家财政的主导使用方向需要重视自然环境的治理,提高大家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这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三)乡村的基础设置不全。国家的财政拨款是有限额的,所以针对乡村振兴工作来说,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择优进行选择。有的乡村基本设施差,这是目前为止我国乡村的主要情况,没有疏通上下水,垃圾成堆,牲畜粪便随处可见,缺少文体基础设施,住房没有统一的规划等,这些都是乡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不重视,那么必然会给国家的财政带来很多的损失。(四)乡村发展缺少现代产业的支持。乡村一般都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乡村的主要劳动力都已经走向城市化,这给乡村的经济建设增加很大的难度。缺少年轻的力量,人才缺失,很多新兴的现代产业发展不了,国家的财政作用发挥不出来,也不利于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工作的发展,加上乡村建设内部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加没有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力弱等这都是主要的问题。所以乡村振兴需要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这也是国家财政拨款的使用方向。三、财政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实施的策略由于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所以给予乡村振兴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是对于乡村的振兴的实际情况看,需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这四方面来分析国家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一)发挥财政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乡村振兴首先应该是产业的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为乡村的发展留住人才,为农民增收。经济基础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有资金乡村振兴的很多想法都能够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中需要有龙头企业,按照乡村的实际自然情况,发展自己的产业圈,构建自己的发展产业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更好的参与市场经济。产业振兴需要客观,制定完整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使用制度,保证乡村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乡村一般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利用财政拨款的资金为农民进行种植业的培训,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重视提高机械化的使用,然后依据乡村的实际情况,扩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和旅游业,这样可以更多的吸纳农民工。同时农村产业振兴可以发展特色的产业,如: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电商平台,农产品加工业等,利用政策扶持农村产业,重视财政资金的投入。(二)发挥财政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需要重视人才建设,为农村振兴留住人才。国家财政对乡村振兴投入一部分资金应该使用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采取措施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各类人才返回到农村,解决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农村政府还要鼓励农民进行创业,制定各种惠民政策,同时重视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和工作能力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聘请

 003reface前言P专业的人员为农民授课。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农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新的国家经济形势,乡村要把培育农村人力资本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脚步,针对乡村的实际情况组建优秀的农民队伍,重视储备人才,培养农村的后续力量,引导各类人才真正的投身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三)发挥财政应用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三农”问题一直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经济体制的基础。农村振兴应该重视农业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要聚焦文化民生工作,重点创建有品质的乡村,提升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依据惠民工程,构建文化网络,打通乡村公共服务文化最后一公里。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在乡村配套文化基础设施,加大文体工作的投入,满足乡村群众性文化生活的需要,各地政府利用“送文化下乡”的活动,打造乡村群众文化品牌;其次重视乡村文明建设,重视家风家训家庭教育,从家庭本质上提高思想意识。最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还应该注重乡村的特点,尤其是县域范围内的乡村文化,例如: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依托地域文化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文化品牌。(四)发挥财政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作用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就应该是生态振兴,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是在牺牲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现在很多乡村的自然景观都已经被破坏,加上环境污染严重,所以乡村的振兴首先就要改变现有的生态环境观念,乡村政府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退耕还林,宣传环保重要性的资金投入,同时针对有旅游业的乡村更要重视生态保护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现有的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需要按照符合时代发展乡村振兴道路,推进乡村的生态振兴,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提高乡村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增加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四、结束语乡村振兴符合时代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针对乡村振兴工作给予财政的大力支持,主要是为了真正的解决乡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国家在重要的会议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由此可见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综上所述,文章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及主要问题展开分析,最终从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四个方面论述了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指明道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保证乡村振兴的科学发展。参考文献:[1]王景新,支晓娟.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7-26.[2]李平衡,严立冬,邓远建,潘世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来自湖南浏阳的经验与启示[J]. 生态经济,2018(01):220-224.[3]韩喜平,孙贺.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误区及推进思路[J].经济纵横,2016(01):87-90.作者简介:袁兆峰,沛县张庄镇人民政府会计中心。•上接第001页创新成果运用的激励机制,让医院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在临床得到运用,推进特色学科建设进程。

 [3] 最后,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建立专项病历,提高诊治质量。加强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病历记录的管理,对提升医疗水平,尤其是对疑难杂症病历的讨论等,有助于全面提高医护人员对病症的科学认知,而对危重病患者,实行专家、医生与护士联合查房,确保能实时监控病症,这也能让新进的年轻医生,有机会接触各类疑难病症,提高学习科研能力,对慢性病患者做好定期回访工作,建立档案,便于提升综合救治率。因此,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既能提升医院特色医疗科技水平,又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赢得好的社会口碑,提高医院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获得好的口碑。四、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是医院今后发展方向,为此,必须提升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实现临床信息系统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全面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医院管理效能中的作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患者的疑难杂症,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医院之间的交流,建设远程会诊中心,将临床信息与网络联合,开展标准化管理与全面的维护。其次,实现医院患者诊治信息全院共享。充分利用患者诊疗卡系统的功能,将患者领取就诊卡后就医过程中,简化诊疗流程,真正服务患者,提升医院管理效能,节约患者看病时间。最后,引入先进的HIS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医院信息系统在运作中,针对综合统计方面的数据信息,能有效提高综合管理效能,让相关的医务人员能科学开展调控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方式,采用HIS管理系统,开展规范化管理,能更好发挥其综合性能,实现各个门诊、住院部以及各个部门内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等。而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HIS系统,实现了医院财务一体化,财务核算和成本核算能在同一架构体系上,在物资管理、药品管理等方面,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查询与控制功能,有效规避了大处方、私自检查等的控制,并大大避免患者在就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比如欠费等,都能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有效管理,这样的管理机制,能弥补医疗经费管理方面的漏洞,节约运作成本,科学保障医患双方经济利益。参考文献:[1]周小英,付红,田俊峰.创新医院管理 助推全面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2019(06):41-42.[2]田秋野,郭岩岩,张广明,李中华.新媒体视角下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9(06):60-61.[3]金凤,孙宏亮,任龙喜.“互联网+医疗”背景下公立医院人文医院建设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160-163.作者简介:马玺尧(1995.3-),男,山东寿光人,学士,石河子大学,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

篇二: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及实施路径 2019-05-17 10:12:04 财经问题研究 2019 年 3 期 闫坤 鲍曙光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就时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认识一脉相承且不断深化的过程;就空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个层次和多个主体,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就整体发展战略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衔接。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政策性和工具性层面、制度性和体制性层面、政治性和功能性层面而言,财政都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应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供给,通过财政引导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格局。

 关键词:乡村振兴;财政;乡村治理;现代财政制度;“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9)03-0090-0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乡村发展的国家战略,不仅凸显出乡村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里程碑意义。虽然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推进,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三农”供给端的现实情况来看,无论农业整体供给质量和城乡各种差别等方面,还是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整体上都体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三农”全面振兴的总号角,是新阶段对“三农”发展思路和认识的进一步拓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渊源和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战略属于乡村发展问题,20 世纪 50 年以来,经济学家对乡村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根据乡村的地位,乡村发展理论可以分为对立和统一两大分支。对立的乡村发展理论认为乡村主要被动式地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本质上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中心的区域发展学说。城乡发展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和乡村地位不平等,工业化和城市优先发展,乡村处于附属地位,甚至以农业和农村为代价换取城市和工业发展。典型的如 Lewis[1]的二元经济模型、Krugman[2]的中心—外围理论以及 Rostow[3]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等。此后,随着社会公平观念和消除贫困等理念不断深入,统一乡村理论突破了以往城乡二元的发展关系,提出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Ricardo[4]认为,工农、城乡存在相互协调和促进关系。Johnson[5]主张,为解决城乡空间结构失衡和人口过度集聚等城市问题,应该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培育增长中心,以小城镇为依托,推动乡村形成功能经济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对城乡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且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主张消除产业不同带来的城乡就业对立、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和福利差异等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6]认为,城乡分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段性发展的产物,其对城乡分离与对立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检视和批判,并提出城乡协调与融合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大趋势。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实现城乡融合,并不是要达到城市与乡村之间无差别的绝对统一,而是要消灭城乡对立所带来的农村愚昧和孤立的分散状态。

 自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国内学者也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分析,已有研究侧重于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意义和具体路径等方面。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意义而言,叶兴庆[7]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既保持了支持“三农”发展的整体思路和目标的连续性,又在新的阶段拓展了新思路和新目标。陈文胜[8]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城乡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是以城乡统筹和城乡融合为表征的政府与市场的良性合作和有机配合。郭晓鸣等[9]认为,乡村振兴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升级,是发展范式的转换,是从重视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是农村单一发展向综合发展的转变。

 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而言,韩俊[10]认为,乡村振兴本质上是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双轮驱动。刘合光[11]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要抓住“人、地、钱”三大关键要素,从机制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四个路径推进。罗必良[12]同樣认为,“人、地、钱”是乡村振兴的主线,而城乡要素流动和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构建城乡分工体系和新型农业体系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张军[13]从国家

 层面的法律、规划和组织以及制度层面的体制机制两个方面提出推进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张晓山[14]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要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代农业、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机制完善等抓手展开。

 从财政支持乡村发展角度,国内外学者较早地展开了研究。斯密[15]强调农业对国民财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因而政府应重视农业投入,且农业投入应当优先于工业投入。舒尔茨[16]提出,财政投入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资,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Hu 和 Antle[17]也认为,政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学研究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Watson[18]认为,财政如果不能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务,那么农村会永远落后。从国内来看,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基于投入角度,认为财政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对乡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一方面,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其内涵和路径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对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多是强调投入和资金的保障作用,而没有站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视角,对财政在其中的作用和路径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以财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和科学内涵,探索财政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和现实障碍,为通过财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和科学内涵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起点和新征程。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业农村发展,过去几年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从农业角度看,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连续多年实现丰收,2017 年粮食总量已经达到了 6 179 亿千克。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2017 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 57.50%。从农村角度看,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业转移人口不断成为城镇居民,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17 年乡村常住人口减少到 57 661 万人。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 2011 年的 2.88∶1 缩小到 2017 年的 2.71∶1。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截止到 2017 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 51 255 万人,保险覆盖面不断提升。多年来农业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积累的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和判断的科学把握。虽然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中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挑战、最大的任务在乡村。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 2050 年全面振兴乡村,破解当前“三农”发展短板。乡村振兴是应对社会矛盾转换、新时期新阶段城乡发展情况而作出的战略安排,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

 就时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认识一脉相承且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目标任务看,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分为 2020 年、2035 年和 2050 年三个阶段。这种划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保持一致,既体现出乡村振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有机衔接,又体现出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城乡关系看,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城乡二元、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的认识逐步清晰。国家不再仅基于乡村本身思考乡村发展问题,而是更加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把乡村和城镇发展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全新的城乡关系认识,体现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城乡关系认识的与时俱进。从“三农”发展内涵看,由过去重视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内涵的认识不断提升。乡村发展不再仅仅重视农业发展,以提高相关产量和注重生产效率为基本目标,而是更加重视乡村多元化和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乡村居民福利和生态环境,形成综合发展的基本发展范式。从发展目标看,乡村振兴要求从生产发展演变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演变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演变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演变到治理有效,体现出乡村发展生产生活方面更高的目标要求,是对过去社会主義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档升级。

 就空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个层次和多个主体,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从城乡布局看,乡村振兴要推进城乡融合,解决城市和乡村两个空间平等发展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乡村振兴体现出农村、乡镇与城市协同发展格局,追求城乡生产要素等资源的双向流动,推动构建规划、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多个方

 面的城乡互动、协调与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从现代化建设布局看,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布局由城市向乡村延伸。过去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都在城市,乡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未来乡村将成为现代化建设新的重点区域,现代化重大举措都会向乡村倾斜。从协同发展布局看,乡村振兴要充分利用跳出乡村谈乡村发展,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内部和外部双重资源。从外部看,应利用全球化和城镇化发展机遇,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乡村转移,从内部看,要充分激发政府、农业企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多元主体活力,共同推进乡村发展。

 就整体发展战略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衔接。从社会主要矛盾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是最大的不充分。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广大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乡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乡村振兴战略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存在逻辑的一致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互衔接、相互对应。乡村振兴不仅要发挥乡村的经济价值,更要发挥其在生态、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价值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迫切需要通过乡村振兴等战略举措来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从发展理念看,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科技等技术层面创新和农村社会治理等体制机制创新,体现出创新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协调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体现绿色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体现开放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体现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把它归纳为“七个之路”,具体包括城乡融合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和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地、钱”三大要素。在人的方面,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减少乡村人口,同时要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畅通智力、技术和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在地的方面,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激活主体、激活要素和激活市场。具体包括: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政策,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在钱的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引导形成财政、金融、社会和农民等多元投入格...

篇三: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2.1 商情0 引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布局。到 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1 现阶段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过度依赖财政投资金的投入,缺乏健全有效的投融资渠道。一是,长期以来投入到广大农村地区的资金大部分都来自与财政投入,资金来源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资本向投资回报率高的发达地区和城镇地区流动,久而久之造成资金需求大的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资金短缺的局面。从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虽然短期内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农民的收入低和农村发展滞后反过来制约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市农村融合发展。二是,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价滞后,资金效益低,投入的财政资金未能取得相应的效益。财政资金后期跟踪评价缺乏长效机制,一些资金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微弱,一些项目建设只是在建设初期能发挥效益,后期管养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投资效益不明显。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政出多门,项目建设缺乏整体布局,一些功能相近项目重复建设,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2)党的组织领导弱化,基层党组织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报酬偏低,工作积极不够,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素质偏低,党支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党支部应付上级党委和政府交代的任务,而且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存在偏差,对上级组织交代的任务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在工作上追求形式主义,工作上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一些基层组织缺乏民主意识,大权独揽,大搞一言堂。对政策的执行,项目的实施缺乏科学论证,缺乏民主决策。造成资金的浪费,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较差,缺乏基本财经法规知识。精力不是放在怎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整天想着吃吃喝喝,侵占群众利益,认为集体组织的钱就是资金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基层党组织的弱化,村委会人员素质的低下,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3)广大农村地区资源匮乏,资金短缺,农村地区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报酬低,收入少,造成人员流失严重,特别是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振兴要靠人,实现乡村振兴是为了让广大农村人口享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果,振兴是为了人民群众,振兴也要依靠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行,农村地区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失尤为严重。农业人口规模逐步收缩,农村规模也在收缩。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空心村现象极为严重,众多富有劳动力和创造力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地区生活的人口多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严重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是根本,而农业要发展,就要培养新一代有知识、有技术的新时代农民。农业生产不仅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关系乡村振兴的实现。205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要发达,乡村要振兴,首先要留住人。有人去为实现振兴而努力,同时也浅析新时期财政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问题与解决途径◆陈涛(濉溪县财政局)【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决策。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应当制定科学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为乡村振兴提供财力保障机制,强化乡村振兴财政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通过财政引导,形成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格局。【关键词】乡村振兴 财政制度 绩效评价 管理体制经济研究25

 商情 2022.1要有人去享受振兴带来的成果。(4)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卫生有待改善,其中生活垃圾和污水问题尤为突出,财政资金投入较大,财政负担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活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不足,以简单填埋为主,处理水平度低,易造成二次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缺乏市场机制,过度依赖政府。一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少,政府投入有限,限制了乡村人居环境事业的发展。(5)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教师队伍弱,生源流失严重。要实现社会公平,首先就要解决教育的公平,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是将来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让们接受公平的教育,开阔自己的视野,将来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为自己家乡的振兴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乡村教育办学条件落后,乡村教师收入偏低、教学质量不高、城乡和地区之间教育差距大,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实现。(6)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主体责任不明确。三资资产资源产权不明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通过投资、土地置换、流转等形式形成的集体资产也不断增多,这部分资产权属不清,也造成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难以明确界定。农村三资管理主体不明确,一些地方管理主体是农业部门,监督审计由农业部门主导,而三资账务却由乡镇财政部门代管,给日常监督和审计带来不便。三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账务处理比较混乱,一些账务缺乏原始票据与合法手续。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没有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手续不完善,农村财务无法在透明阳光的体制下运行。财务管理的混乱,造成农村三资的流失,无法发挥三资作用,农民财产性收入几乎为零,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绊一块短板。2 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乡村振兴中财政问题的途径(1)拓宽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以财政投入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乡村要振兴,资金是关键,乡村振兴需要真金白银。缺少资金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想实现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共赢效果,应从一下几点努力:一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乡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资金在现阶段仍然是乡村振兴资金来源的主力军。由于农村市场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广大农民群众消费能力有限,社会资本投资农村的回报率低,所以导致社会资本不愿投资到农村地区。乡村振兴需要真金白银,社会资本不愿投入乡村地区,就需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财政资金可以投资于一些低回报、零回报的行业。重点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解决,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好。基础设施好了、环境好了,才能吸引资本和人才去农村、留在农村,才能为乡村留住技术和资本。二是,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乡村。财政资金具有有限性,不可能事事靠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间资本丰厚。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农村,为农村地区带去丰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可以很好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流入农村,要给与他们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给予在农村地区的企业政策、税收等优惠,让他们愿意进入农村市场,愿意留在农村地区。三是,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政府引导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对接帮扶农村地区。一些大的企业,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先进,对口帮扶乡村地区能有效帮助农村地区建立适合当地发展的企业,帮助当地居民实现就近就业,把年轻人留在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实现城市和农村地区共同发展的局面。(2)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财政绩效评价机制,切实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管理,加强财政投入资金的绩效评价。长期以来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价机制覆盖面窄,缺乏长效机制。乡村振兴资金绩效评价要全覆盖,建立长效机制。制定适合新时期乡村振兴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做到绩效评价全覆盖。绩效评价要建立跟踪机制,发挥财政投入资金的长期效益。避免财政投入资金效益短的弊端。明确责任主体,夯实财政投资项目的管养部门的主体责任,谁管理谁负责确保项目长期运行,长期发挥效益。(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环境,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国家要复兴,教育是根本。乡村要振兴,教育是根本。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基础薄弱,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实现。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提高,可以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去,长见识,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向乡村地区倾斜,投入到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加大,但是由于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较为薄弱,投入的资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教师待遇低,造成大量乡村教师流出,一些年轻的有活力有见识的年轻教师不愿留在农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当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教育设施提高办学水平。(4)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村集体自有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农村集体”三资”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源。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经济研究26

 2022.1 商情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农村三资长期以来大量闲置,盘活农村三资能增加村民的财产性收入。由于受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件的限制,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涣散,一些地区三资流失严重。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制定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是避免避免三资流失的重要途径。一些地区三资未能充分利用,一些资源睡大觉,未能发挥其本身的重要作用。实施乡村振兴,应当盘活农村三资,充分利用农村地区闲置的土地、荒山、池塘等资源,加以改造利用,发挥其作用,创造经济价值,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把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一事一议”相结合,探索适合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制度。(5)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充分调动农村地区的市场活力。传统的财政制度只是简单的把钱投入农村,农村的一些事务由政府大包大揽。长此以往农村地区缺乏市场活力,造成农村地区一些建设项目运营期短,经济效益低。无法长期发挥项目作用。比如人居环境治理,过度依赖政府缺乏市场机制。一些环卫人员由当地政府或村(居)委会直接招聘,存在人情关系,人居环境治理效果不好,就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机制原因。村集体建设的一些厂房、蔬菜大棚、养殖场等设施,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经济效益不好,造成大量资产闲置浪费。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资源价值,增加市场活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6)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果,农村地区实现脱贫,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脱贫。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脱贫攻坚重大战略的完美胜利,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脱贫攻坚的成果,汲取脱贫攻坚财政管理经验。创新脱贫攻坚资金管理办法,制定适合新时期乡村振兴的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让投入到乡村地区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让每一分钱都发挥他的最大作用。(7)财政部门应创新“三资”管理制度,制定适合三资管理的财务制度,明确三资管理主体责任。传统的三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资产产权不清、财务处理缺少依据。加强农村财务制度管理应从以下几面改善:一是制定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评估流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处置流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合同签订流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程》等。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制度,增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让村级财务在杨光下运行。二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进农村三资专线建设。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农村三资专线管理,提高三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三资从业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一个具有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乡镇政府应当注重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经常性、系统系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注重业务学习与思想整治教育相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3 结语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决策。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制定适合新时期适应乡村振兴的财政制度和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实现乡村振兴...

篇四: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吴奇修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做好新时代财政支农工作的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站在新方位,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总体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发生了很多标志性变化,取得了很多历史性成就,不仅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化解新矛盾,顺应新期待,全面研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机遇挑战。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从“三农”t8;知弘’遗弘2018。13I自身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方面,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供给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和农民方面,我国在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治理、农民年龄知识结构、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等问题上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比如”,突出体现了我国乡村治理和农村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难题。立足新起点,务求新作为,精准定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前景。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厚重的基础在农村,最持久最深远的潜力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立足新起点,瞄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今后,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持强基固本,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将推动产业振兴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位,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从“地”和“技”两个方面着手,着力理顺体制、加大力度、完善措施、务求实效,真正把粮食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关于“地”的方面,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理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部。以机构改革完成转隶的4月20日为节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相关职能已经全部万方数据

 划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加快理顺建设管理体制,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今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二是要积极支持提升耕地地力,改善耕地质量。2018年,中央财政将积极支持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物化补助、先作业后补助等方式,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相关项目实施,促进耕地地力不断提升。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方面,今年将在现有试点县中择优选择8个重点县继续予以支持,同时再遴选24个县开展试点。三是要加快发展节水灌溉。2018年,中央财政将安排225亿元支持各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地按照《“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持续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要牢固树立在水资源利用上过紧日子的思想,确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2000万亩目标任务。关于“技”的方面,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要支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2018年初,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印发了《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以便更好地支持引导农业机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在品目选择上,要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的补贴需要。同时,鼓励各省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等试点。在201 7年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基础上,2018—2020年继续开展该项试点。二是积极支持种业建设,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扶持种业发展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任务。201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支持种业基金做大做强,会同农发行共同向种业基金增资10亿元,给种业产业提供更多更大更灵活的支持,继续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作用,带动种业行业做大做强。三是支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提高科技为农服务水平。2018年,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江苏、浙江等8个省份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立足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引导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开展农业重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四是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中央财政积极支持气象服务“三农”工作。2018年,中央财政在中国气象局2018年部门预算中继续安排“三农”服务专项资金,支持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支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 7年,在前两年试点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等。二是以打造质量兴农的引领示范平台为目标,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年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开局良好。今年,中央财政将按照“中央支持、地方负责、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改善产业园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三是以培育一批产业强、产品优、质量好、生态美的农业强镇为重点,支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中央财政将支持启动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在主体定位上,具体将以乡镇为平台。在建设内容上,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具体实施上,坚持从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出发,遵循发展客观规律,不套模式、不定方式,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积极性。四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国小农生产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在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财政资金支持的对象、方式要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生产形式和主体的需要。五是要把防灾减灾放在与发展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支持农业防灾减灾。坚持绿色生态导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巩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成果,督促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去年财政部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落实列为重点改革督察事项之一,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督察。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抓住督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进度落实、责任落实、思想作风落实,积极拓宽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补贴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深化改革的长效机制。二是有序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中,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同时坚持休耕不是弃耕,更不能废耕,确保急用时耕地用得上,粮食产得出。2018.13加f声‘}好盈、19万方数据

 攀豢I一。≤陋[名圈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扩大到2400万亩。应当注意的是,开展休耕轮作必须以确保粮食产能和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力戒一哄而上,犯历史性错误。三是支持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机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原则,中央财政将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给予适当支持。四是支持扩大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中央财政已连续4年支持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2017年,将山东省纳入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的范围。2018年,提前下达42亿元,进一步将治理范围扩大到了山西、河南两省。五是继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 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在农作物秸秆总体产量大的省份和环京津地区支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支持实行整县推进。补齐水利基础建设短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大力支持在全国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和《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k在提前下达的201 8年水利发展资金中,已对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1 2个省给予了资金倾斜。二是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2018年,中央财政已安排236亿元支持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在继续推进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的基础上,加大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支持力度,同时启动了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三是全面推进农业20,勿f≯‘々好元2018.13I水价综合改革。2018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 5亿元,支持各地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资金安排将与各地改革进展情况挂钩。四是全面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2018年,中央财政将通过水利发展资金继续支持各地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林业和草原建设。一是支持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今年,中央财政通过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增加安排了森林资源培育支出,支持各地做好造林和森林抚育。二是大力支持实施林业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统筹考虑人员变动、物价水平、财力可能等因素,适当提高天保工程相关补助标准,逐步将集体和个人自愿停止天然商品林采伐的纳入补助范围。推动加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研究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长效机制。三是继续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各地要按照“对象明确、补助合理、发放准确、符合实际”的原则,根据补助奖励标准和封顶保底额度,及时足额发放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绩效评价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落实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基础工作、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其中用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70%。坚持整体思维,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与以往相比,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注重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进一步突出了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明显强化了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公共服务。今后的财政支农工作,务必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整体进行调整和充实。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美丽幸福家园。一是支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各地要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中央财政将对2018-2020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效突出县给予奖励。二是积极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18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再支持100个以上的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资金安排上,继续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予以支持。三是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从2018年起,中央财政开展“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考核奖励活动,三年考核推荐1000个村,每个村中央财政将奖补200万元。四是加快构建生态循环的田园生产体系。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要不断挖掘内涵,拓宽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贯穿始终。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不能将田园综合体异化、走样,不能出现损害农民和村集体利益、污染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破坏生态的情况,不能搞房地产项目,乡村也不能违规举债。完善和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支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在农村的主要实现形式。各地耍按照财政部、农业部万方数据

 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认真组织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重点清查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中央财政将对清产核资工作予以适当补助,支持吉林、江苏、山东等3个省开展整省试点。二是继续推进农垦体制相关改革。关于推进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改革,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拟采取“先改后补”的方式,以各地完成中央要求情况,对2016—2018年改革成本进行适当补助。关于农垦改革,中央财政持续稳步加大黑龙江、广东两个中央直属垦区的投入。对于地方管理的垦区,中央财政在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时,均考虑了地方农垦发展的因素,对各地予以支持。三是支持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根据201 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中央财政也将继续安排补助资金,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ILL5,b,要确保2018年底基本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支持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

推荐访问:如何发挥乡镇财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振兴 乡村 发挥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