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工作计划 >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五篇】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23-08-21 20:10:03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013年10月25日,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评审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主任沈爱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院科协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五篇】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13年10月25日,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评审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主任沈爱民,中国科协常委会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期刊影响力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运泰院士,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委员、期刊影响力计划评审监督小组组长王乃彦院士等出席评审会议。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关部门同志和63位来自各学科领域的评审专家参加会议。李静海、万立骏、包信和、孟安明、李未、叶恒强、康乐、王鼎盛、王静康、袁亚湘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作为申报期刊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参加陈述答辩。

评审分综合、进展与多学科组,数理学科组,地学组,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组,医学组,工程技术组,化学、材料与化学工程组,创刊(理工)组,创刊(生命科学)组等9个组进行。本着客观、公正、民主的原则,评审专家对200个符合申报条件的期刊进行了评审。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及学术影响力指标定量计分,共评审出期刊影响力计划A类项目6项,每项连续3年,每年支持200万元;
B类项目30项,每项连续3年,每年支持100万元;
C类项目30项,每项连续3年,每年支持50万元;
D类创刊项目8项、备选2项,待获支持项目取得刊号后,一次性支持50万元。期刊影响力计划年度累计支持金额达到6100万元。评审结果将在中国科协等联合实施部门网站公示。

期刊影响力计划是在2012年中国科协实施优秀国际科技期刊项目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专项,项目的实施周期为三年。该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水平交流平台”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国内迄今为止对英文科技期刊资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专项支持项目,旨在提升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整体学术水平,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对外传播与交流。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国内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关注。

为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评审专家委员会首先召集了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陈运泰主持会议,并介绍了专家委员会及监督小组的组成情况。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期刊影响力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刘兴平介绍了本次评审会评审细则、期刊遴选指标、评审程序及评审要求。沈爱民进行了总结讲话,对期刊影响力计划实施的背景和总体目标进行了介绍,并对评审工作作出具体要求。评审专家由包括两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等国内顶尖学者和期刊出版专家在内的63名专家组成。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评审过程由评审监督小组全程监督,监督小组组长由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担任,成员为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和中国科协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王守东。(中国科协 学会学术部)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在协同创新方面,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可以给予我们有益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置身于一个种族和文化多元的土壤里,许多大学建立了各种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研究中心,为整合各种力量协同合作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尤其值得推介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MITTEI)。

2005年5月,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苏珊提议成立一个能源项目。2006年9月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MITTEI)正式启动实施,其使命是联合科学、革新与政策去改变世界能源体系。它主要包含了4大项目:

一是“研究项目”。研究项曰致力于创造性地应对全球面临的一系列能源挑战。通过这些研究项目,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MITTEI)使麻省理工学院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与负责把合作产品引入能源市场的行业最优秀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跨学科团队中有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管理和创新专家、社会科学家,各种知识的交融与碰撞,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行业面对的复杂与核心问题。通过这些领域创造性的研究,为迎接21世纪的能源挑战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通途。

二是“教育项目”,该项目通过教育和校内活动吸引对能源和相关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去应对许多与能源问题相关联的科技、社会和政治挑战,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以及课堂外的学习和研究机会。为了将来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该项目还注重培养未来的能源领袖,从而改造世界能源体系。该项目成立了一个能源教育工作组,其成员除来自各个院系的教师外还有两个学生代表,该工作组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机会发展,为学生量身定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是“校园能源管理项目”。该项目把校园作为一个节约能源的实验场所,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能源系统升级,学生经营减少能源使用和排放物的项目,校内测试具体的创新措施等等。该项目成立校园能源工作组,利用最新的技术和吸引最优秀的研究人员参与建设绿色校园,进行可持续的能源实践。通过5年的努力,该工作组就为学院在能源花费上节约了上百万美元。

四是“扩展项目”。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MITTEI)还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能源信息和分析。比如举办关于能源政策的一系列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

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MITTEI)制定后得到迅速推进,在近年来美国“能源独立”国策的确立及实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探究其大获成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其优化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

该研究计划设有4种会员:创始会员,支持会员,准会员,附属会员。创始会员包括壳牌、英国石油、意大利埃尼等3家公司,每个创始会员每年提供5百万美元;
支持会员有美国雪佛龙公司等12家,每个会员每年提供1百万美元。同时该计划还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和治理董事会。执行委员会由麻省理工学院主管科研的副校长、该研究计划教授主席、重点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所有的创始会员以及轮值支持会员组成。执行委员会每年集中一次审核MITEI的进程,为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提供战略咨询和报告。治理董事会由创始会员、支持会员、教授主席、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理事会、重点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组成。董事会评估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研究范围,为能源研究发展基金提供项目咨询等等。该研究计划的基础部分是能源理事会,其成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所属的5大学院,接受校级领导层的领导。而与校级领导层平行的还有一个外部的咨询(顾问)委员会,其24名成员来自全球著名公司、大学、基金和非政府组织等等。

可见,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其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都充分吸收、整合、凝聚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有效地发挥了各方面的作用,从而使该计划的协同创新不断取得成果。

我国今年3月份也颁布了一个“2011计划”,亦即《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这一计划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作为顶层设计,其对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实践也已验证,当今科学技术更鲜明地呈现出既高度细化又高度综合的态势,许多大型创新项目必需众多学科、大型团队的协同参与才能完成,许多科技产品必需从研发、转化、生产到营销的一条龙协同工作才能问世。

——协同性的內部机制是基石。协同创新所针对的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大型科技项目。其中,创新是目标,而协同则是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因而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性机制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石。类似于麻省理工学院,很多大学都在开展解决现实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但是建立跨学科工作的良好内部机制并非易事。美国大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有悠久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大型的开拓陸的跨学科研究计划不断出现。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由一整套的项目组成,其覆盖面不仅涉及研究和教育,还延伸到校园能源管理以及对外拓展项目。该计划自动接纳企业合作项目,从而确保感兴趣的企业伙伴参与进来并做出贡献,同时在整合各种力量解决能源相关问题方面作出了许多创举。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个良好的内部机制。麻省理工学院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良好的协同性机制才能使协同创新有所创获,才能使合作与交流顺利进行。

——优秀的领导团队是关键。随着大学与企业大范围的合作不断增加,如何围绕某个核心主题把众多的企业伙伴与多元化的学术群体聚集起来进行协同创新,是大学面临的一个急迫挑战。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计划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它的顺利运行缘于“在白上而下的机会创造和自下而上的思想产出之间建立很好的平衡”。这需要两种类型的领导者:第一种——为了领导和实施这样的计划,需要非常优秀的学术人员。他们不仅深受学术共同体的尊敬而且受到学术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第二种——优秀的校长、副校长、院长等组织领导也极其重要。他们敏锐的思维、前瞻的眼光、博大的胸怀、缜密的组织能够有效地影响规章制度和运行程序,动员学校更多的群体参与,同时提升与企业的对话水平,从狭隘的委托研究转变为更长远的研究合作。

——多元化的创新理念是源泉。首先,创新需要差异和多元的文化。人们往往在日常的王作、学习和生活中比较推崇“有共同的语言”,比如人们更喜欢与自己有着共同经历和专业背景或者身份的人员一起工作。然而,许多研究都表明,同质性的团队常常具有趋同性思维而缺少求异性思维,其优势在于善于执行既有的工作计划,但完成创造性的工作则往往比较困难。所以要想有所创新,需要特别注意团队成员的多元化,把有着不同经验、个性、专长和观点的人们“兼容并蓄”地聚集起来,从而在工作中创建一个多元而又差异化的文化土壤。其次,创新需要对话。与其说有效工作需要对话,不如说对话本身就是工作。对话是创新的前提和源泉,围绕某一共同目标,不同的人在争辩中相互说服、相互启发,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在碰撞中相互交锋,从而激发出创新的灵感火花。这样才能给创新带来机会。因此,在大学里为对话、互动和合作创造条件就如同大学需要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宿舍——它们具有同等重要性。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
科技协同创新;
宏观构想

顶层设计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计方式,认识顶层设计,运用顶层设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源头上化解困窘,对指导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意义重大。

一、“顶层设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这一新名词进入国家新五年规划,预示着中国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征程。“顶层设计”的几种代表性概念包括建筑学概念、工程学概念、艺术学概念、经济学概念、管理学概念等,本文借鉴刘松柏的观点,认为“顶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1]其主要特征有:①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本意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所以,其核心理念与目标均来自顶层,因此是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②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任务或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与目标所形成的统筹规划。③实际可操作性,“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高效快捷地实现核心理念与目标,只有设计成果是可实施、可操作的,才能实现这一基本要求。

二、“科技协同创新”及“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各协同创新主体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整合优势资源,力求在研究开发、技术开发、创新扩散和创新应用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是指通过政策、制度、组织和文化等体制机制创新和合适的弹性运作,使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均可以成为其创新主体。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统一合作目标与整体规划,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有高度协调性的整合度,其关系是平等的,同时,其组织协调与运作机制是严谨和高效的,从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集聚优势的科技创新体系。最终通过各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密切协同作用,突破壁垒,达到“1+l>2”的效果。[2]

三、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问题点击

1.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体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普通高校一样承担着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四大任务。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体制机制仍是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根据调查,不少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求为300~360课时/年,有的高达440课时/年,教师基本上每天都在上课,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忽视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放在与教育教学平等的地位,一只脚走路,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也难以催生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2.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前进行了社会需求调研,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却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习惯性地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重理论而轻实践,没有做到“必需”和“够用”。严重脱离企业行业的生产实际,没有与区域经济、产业及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只是在教室让学生“学游泳”。通过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传统学科本位的“封闭式”做法得到很大改善,但其学术定向的教育思维仍然存在,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执行力。

3.科技协同创新队伍不能完全满足科技协同创新的要求

师资队伍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根本上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与特色,而科技协同创新队伍却是构成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可以说,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科技协同创新队伍则是高职院校实施科技协同创新的客观基础。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存在师资技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结构不合理等弊病,很难协同其他单位组建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准学术科技协同创新队伍,同时因高职院校的体系分割,各协同创新主体自成体系,难以面向科学前沿创新、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创新和面向区域发展创新。

四、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的宏观构想

1.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的整体设计

“协同创新”是核心,是目标,“体制机制”是支撑,是保证。科技协同创新要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建立有别于高职院校现行管理体系的人才管理模式,实施相对的人事、财务、科技新政策,充分发挥学科研究的团队作用,吸引省内外基础人才、积聚和稳定优秀科研队伍,加快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鼓励技术研发、技术攻关,以获得有行业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解决工程领域内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研究工作。(1)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各协同单位参与的创新管理委员会,指导建立遴选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考核委员会,制定遴选和考核章程,确定协同创新的人员规模和经费预算等,在人员聘用与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采用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独立运行机制。(2)财务制度,经费核算与管理应优先遵循有关部门出台的资金管理办法与规定,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可根据有关规定,对各协同创新主体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3)仪器设备平台共享制度,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应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并建立共享管理系统,将协同主体的仪器设备整合在一个虚拟平台上,构成高效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在此技术上,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为协同创新主体及社会各界提供统一的服务。(4)科研协同制度,实行专家负责制,专家负责相应科技创新任务的规划、推进、组织与协调,并接受协同创新考核委员会的考核,科研人员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

2.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立足点,是契合现代高等教育、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深化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尽快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高职院校应秉承服务区域经济的宗旨,紧密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等一系列问题,形成教育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为行动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倡导科研支撑、科研学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重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壮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所急需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队伍。

3.建设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准学术科技协同创新队伍

(1)加强校际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协同创新队伍整体转型升级,提升科研攻关能力。高职院校要突破自身限制,扩大科技协同创新协同视野,整合各协同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选择和培育科技协同创新领军人物
着力搭建跨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切实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科研协同创新,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鼓励教师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联合申报项目、共同攻关、共享成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3]通过校际科技协同创新,加快科技协同创新队伍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带动高职院校创新能力。

(2)坚持校企科技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协同创新队伍的教学指导水平。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科技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让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使教师全面了解企业的需求,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教师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高职院校要大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就必须进行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立足本校实际,发挥优势和特色,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建设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准学术科技协同创新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松柏.“顶层设计”的魅力和价值[N].经济日报,

2011-06-2(13).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 科教结合 协同育人 激励与评价 协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31-04

[作者简介]古京,马乐诚,郑小洁,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教处(广东广州510530);
任增元,吉林大学高教所讲师(吉林长春130022)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中科院和高校各自独立运行、自成体系,虽然都具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二者的紧密合作共赢优势与潜力远未较好地发挥出来。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这为我国科教界的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教育部启动了旨在推动协同创新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2年8月29日,教育部、中科院在京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笔者对该计划实施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的评价、存在的问题、改进策略等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研究,以期为该计划的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一、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合作框架

1.协同创新是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中科院与教育部联合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构建各种创新平台打破学科阻隔、体系壁垒,促进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共享,通过加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多元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面创新”。协同创新有利于实现跨学科、跨组织、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国外广泛应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等科教活动的各个环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指出,这一计划“使高校育人传统和学科门类齐全与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高水平科研队伍优势互补,这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框架体系

中科院与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在联合培养、共享实验室、双向聘用导师等方面长期存在着合作关系,此次启动的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计划把中科院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规划得更加系统、全面、深入,提供了长期合作的制度性与政策性保障。这一合作体系包括“科苑学者上讲台计划”、“重点实验室开放计划”、“大学生科研实践计划”、“大学生暑期学校计划”、“大学生夏令营计划”、“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计划”、“科苑学者走进中学计划”、“人文社科学者进科苑计划”等10项合作活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活动将有80余家科研院所、50余家高校参加,每年将有15万名以上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其中,有1800多人次的院士、科学家、教授到高校授课,到中学开设科普讲座,也将聘请高校人文学科知名学者到中科院做学术讲座。计划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金配置、设备共享、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合作办学框架体系。

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1.高校教师对“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认知与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协同育人最为关切的就是高校参与学生的素质,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跟中科院自身的学生没有多大差异。教师普遍反映,联合培养确实增加了生源,能够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这也是联合培养带给高校的最大便利,但也认为认为生源指标较少。当问及如果生源充足,是否还要继续进行联合培养时,多数教师表示赞成。显然,教师对协同育人的价值认识超出了“生源名额”问题。

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所访对象都没有遇到实质性的产权纠纷问题,但有一半教师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心理矛盾,即如何协调好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问题。对于成果如何署名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比较妥帖、合理,提出以协议为准、以招生单位要求为准、以科研贡献为准等办法。最大的共识办法就是“协商”,如应坚持在协商条件下谈好署名问题,实验场地和科研经费是应该首先考虑的,建议高校取消学生毕业署名限制,等等。

虽然中科院投入了大量资源给“外部学生”,但绝大多数高校老师并没有出现部门本位主义,没有表现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家子气,相反都支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对“协同育人是否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主要障碍”的认识上,75%的高校教师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46%的被访者认为“其实很少有人真正有足够的动力把这一工作做好,现有系统的动力机制存在问题”,还有38%的人对科教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在未来发展建议方面,教师们较为关注以下问题:一是要提高与改善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尽量保证联合培养的学生待遇与本院学生一致。二是课程安排应坚持节约时间与提高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要减少基础课上课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科研;
两个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并且要紧密配合、经常交流、防止扯皮;
本科生能否保研、研究生能否保博是影响学习和实验连续性的重要因素,不同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顺畅安排也是极为重要的。三是对学生的激励问题。双方之间的合作应该进一步规范化,以协议和合同的方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联合培养的学生进行考核,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管理人员对协同育人的认知

当问及管理人员“推动贵部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是什么”时,多数受访者认为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能够“提高科研产出,强化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育服务”,而很少有人认为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在管理人员看来,未来推动协同创新的最主要责任主体是研究院所或者大学的领导者,也就是说研究院所应与大学直接开展合作,而不是等中科院的政策。

关于科教结合工作进展评价问题,有40%的受访者认为确实整合了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有60%的受访者认为合作行为值得肯定,但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管理人员较为担心的问题一是高校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生培养,二是各方参与人员是否存在动力不足现象,即对动力机制提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管理人员本人对科教结合是否满意,他们都表示愿意继续参与、推进科教结合工作。这显示出他们的理性判断结论跟自身的满意度无关,是否应该推进是理性的结果,而满意与否则更多地与“如何改进”有关。

对于下一步的改进意见,受访管理人员提到了学生待遇、知识产权、双方如何更加有深度地合作等问题,认为“应该让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真正感受到‘联合’培养,而不是一方管、一方不管”。对于研究生,要通过科教结合,利用两家单位的优势、平台及资源,获得更好的培训、学习;
对于导师,要通过科教结合获得更有创新性、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对于管理部门,要够通过科教结合,建立更完善的科教结合机制及模式,为科院研所提供更为有力的科研环境,并筛选出优秀的人才为科研院所所用。现在的主要合作模式应是高校提供生源,由中科院培养,未来应该互派学生、互相培养,这样的模式能给中科院带来新的收获。管理人员具有共赢、合作的意识,认为合作要考虑多方的需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如何实现外部资源为我所用”问题的看法。

3.学生对协同育人的认知

在求学动机上,绝大多数同学是受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硬件条件所吸引而参与进来的,也有个别同学选择了“城市自然风光”之类的次要因素。参加联合培养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和历练,97%的受访同学认为“真实的体验和历练”更重要,只有3%的人选择了“身份和头衔更重要”。学生对于联合培养的经历、师资和硬件都比较满意,有71%的受访学生评价是“很好、非常满意”,有20%的人认为“一般,基本满意”,只有9%的人选择了“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收获,有些失望”。

为预测未来中科院联合培养的生源状况,笔者调查了现有联合培养生推荐自己的学弟学妹来参加联合培养的态度,有78%的同学表示愿意推荐,有22%的同学表示“不愿意”或“无所谓”。这从侧面说明联合培养的生源是相对有保障的,但也需要进一步调查学生持否定态度的原因所在。

在学生对教师分配的工作量满意度方面,没有学生反映受到“老板的剥削”,体会到了教师的鼓励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认为教师会认真地修改论文。因老师很忙,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师哥师姐帮助解决的,师哥师姐的意见有时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同辈群体交流显得十分重要。更有同学感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而且他们给与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的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有很多收获。最大的收获在于明白了‘细节’对于任何事情的重要性。”

学生的收获分为很多方面,除科研能力外,外语水平、心理素质、自我认知、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执行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有学生对此表示:“首先,在中科院教师的指导下,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克服了一些科研上的困难;
其次,收获了一些最新的前沿性专业知识和信息,能逐步独立完成好一个实验方案;
第三,中科院友好的科研氛围给了我一份想学、想去刻苦钻研的学习动力,并且能从同中科院学生的交流或沟通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但都受到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影响,广州院的同学表示:“在广州院的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地融入了科研的氛围和环境之中,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大学里没有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用科研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实验室的温暖与和谐的氛围,这些人脉都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真正认识到科研的意义以及如何搞好科研;
做实验不再按部就班,而是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理清思路,找出失败原因;
研究生更应加强英语学习,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不能颓废枯燥地去做科研;
大胆思考创新才能创造出好结果。”所有填写问卷的同学都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进行了满意的表述,在阅读文献、动手能力、仪器的使用、实验水平、专业技术、了解国内外前沿动态等方面都有较多的收获。协同育人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得到满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上,上述调查充分说明了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价值与意义。

三、深化与推进科教结合与协同创新的设想

1.细节方面的优化

依托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将科研原始创新、高水平队伍凝聚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协同发展,不断突破世界科技前沿、培养汇聚高端人才,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各类协同主体对于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理念、制度、战略与平台的评价是肯定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细节操作上。为此,在未来的完善中要更多地考虑和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具体需求和细节,建立利益表达与信息反馈机制,继续深化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体系。

2.评价标准与评价系统的完善

协同育人体系的评价标准不仅仅包括成本和效率的标准,更应该把参与主体的感知和满意度吸纳融入到协同育人评价体系中来。参与主体的心理状态既是影响成本与效率的重要变量,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评价尺度。为使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战略联盟健康发展,在科教结合与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跟踪、预测研究,实时收集一手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但也要防止短期化和功利化行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奖、赛、评活动,让广大科教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学习与科研中去。

3.激励措施与资助办法的优化

调查中很多参与主体担心“没有人真正投入足够的精力来完善这一工作”,并且表示目前的激励系统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资助体系的优化。部分教师和同学明显体会到联合培养的学生需要改善科研与生活条件,应该给予“联培生”和本院学生一致的待遇,而不是差别对待;
在研究生购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需要给予更加完善的资助;
对联合培养生中的学业优异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或升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对扩大生源、提高培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培养制度与协作模式的优化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笔者从科研秘书的定义、工作定位、岗位职责、职能要求及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工作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内涵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各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教学单位在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的教育教学工作,各教学单位设立“科研秘书”岗位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各科研院所在本单位内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年轻教师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近些年来,国家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也越来越大,科研工作对于各个高校来说是重中之中。要想顺利的完成各项科研工作,就需要有一个得力的科研秘书来组织协调传达各项科研任务。科研秘书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科研人员,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科研工作。

 

一、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的界定

 

通常,秘书是指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办理文书、联系各方、协调办公室工作、帮助主管人员处理琐碎的行政事务,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服务的人员。

 

科研秘书是秘书中的一个分支,处于科研与管理的中间地带,是指从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人员,协助主管科研领导处理日常的科研事务,联系各方,沟通协调,及时将有关科研信息和科研任务传递给所有科研工作人员并为所有科研工作者服务的人员[1]。科研秘书要协助学院领导和科技处做好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使二级学院的科研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二、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的工作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家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渐渐向二级学院转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科研秘书来说,必须要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充分发挥其助手作用、参谋作用、协调作用、服务作用。

 

科研秘书的工作定位主要是辅助性和服务性的。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是学院科研工作的纽带和桥梁,科研秘书的工作处于科研与管理的中间层面[2]。学院科研秘书的工作主要是协助学校科技处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及时将有关科研信息、科研事务及科研任务传达给学院所有科研工作人员;辅助学院主管科研的院长和学校科技处管理本学院的科研工作。科研秘书工作的服务性主要是指科研秘书要服务于学校科技处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服务于本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院长;要服务于学院所有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及时准确的将相关科研信息和科研政策传递给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为所有进行科研工作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科研服务。

 

科研秘书作为科研管理者,对外承担着协助教师争取各种横向纵向课题、项目的监控和管理、申报各种科研评比材料等。对内处理二级学院科研工作的日常事务,包括计划任务的通知落实、档案的清理和归档、项目的常规管理、学术交流活动的计划管理、科研设备管理以及协助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

 

三、科研秘书应具备的职能要求

 

科研秘书不仅要具备作为秘书的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还应该具有科研秘书特有的专业技能[3]。作为一个合格称职的科研秘书,对个人职能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一个科研秘书要熟知和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科研政策、科研形势、科研方向,要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科研制度、科研管理办法充分了解;要熟悉自己所在学校科技处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要了解所在二级学院科研人员在进行研究工作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按照相关科研政策和文件给予帮助以提高其科研效率。

 

2.作为一个科研秘书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要有一定的写作和文字处理能力。作为一个科研秘书,要能独自草拟学院有关科研工作方面的文件和资料,能够拟撰写学院每年度的科研工作总结,能够拟撰写学院的科研管理文件,等等。只有这样,科研秘书在文件处理方面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做到使领导和科研工作人员满意。

 

3.科研秘书应当具备档案收集、整理及管理的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科研秘书,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好档案收集、整理的工作。科研秘书要熟悉和了解本学院所有科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科研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联系方式、情况、获得专利情况、获奖情况、已经完成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正在承担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正在申报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所在的科研创新团队的相关信息等都应该了如指掌,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科研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

 

4.科研秘书应具有较强的本学科的相关学科知识。科研秘书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还要熟悉本学院甚至各个专业的科研、教学情况以及本学科在国内外所处的水平、地位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5.接受信息的敏锐性和收集信息能力。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也承受着日益增强的信息冲击,因此要变成具有现代信息观念的科研秘书。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直接为学院主管科研的领导服务,承担着为领导决策提供文件、资料和信息,协助领导处理学院日常科研事物的任务,而信息正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科研秘书必须具有强烈的接受信息的敏锐性和及时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及信息时代,谁能最快获得前瞻性的科研信息,谁就能占有先机,占据制高点。

 

6.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科研秘书,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服务教师的意识,本着“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服务意识,更有利于本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工作中认真负责,乐于奉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以防给教师和学院带来不可弥补的错失;在工作中,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办公室秘书必须宽厚谦和,对上固然要尊敬,对下也要热情有礼;同时,作为科研秘书要严守科研信息,涉及到课题的前沿领域和科研项目的秘密成果等,就需要科研秘书能够严守信息保密制度。

 

四、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的岗位职责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1.及时、准确、有效的将学校科技处下达的科研信息、科研任务、通知公告等传达给学院每位科研工作者。在学校科技处工作人员、学院主管科研工作的院长、科研工作者之间起到沟通协调的枢纽作用。

 

2.协助本学院主管科研的院长编制全院科研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总结学院的各科研计划。协助主管科研的院长组织学院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课题及各类评奖的上报申报工作。做好本学院每年度科研项目经费、各类成果、获奖及学术活动的统计、上报工作。配合学校科技处和学院主管科研的院长做好本学院教职工各类科研课题的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3.草拟学院有关科研方面的文件和材料,认真做好本学院有关科研工作的重要会议记录,草拟会议纪要、决议,协助主管科研院长组织召开学院的相关科研工作会议。

 

4.负责全院教师每年科研成果分类统计、核对和上报工作,并及时汇总归档,完成学院年终科研工作量的统计,为全院教职工申报职称做好材料准备工作,为学院教学检查和评估以及学位点的申报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5.协助学院领导及科研工作者组织各类学术活动。每年年底或年初,协助主管领导制定下年度学术活动计划,做好上一年学术活动情况的统计和工作总结;协助学院和各系中心负责人组织各类学术会议,讲学活动的通知、海报、场地的准备和外地学者的接待工作,并协同行政秘书做好用车食宿等工作;掌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和学术团体统计汇总工作;等等。

 

6.其他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定期收集、整理本单位的科研成果数据,按照学校科研处及学院相关规定,做好本院科研成果的录入存档、对外汇报材料和总结的起草工作;及时落实科技处等部门下发的各类通知、文件,负责项目申报、学科建设、课题开发等资料整理工作,负责科研资料的建档、归档工作,负责草拟科研工作相关的计划、总结、办法和制度,负责学位点的申报工作,负责各类学术活动的组织安排和服务工作,完成年终科研工作量的统计、计算工作等。

 

当今社会,科研工作已成为各个高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是高校下属单位二级学院从事本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是学院科研工作的纽带和桥梁,充分发挥其“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对于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至关重要。此文从科研秘书的定义、工作定位、岗位职责及职能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从事科研秘书工作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工作提供参考。

推荐访问:科协 工作计划 学院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五篇】 学院科协工作计划(精选5篇) 学院科协的部门介绍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