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心得体会 > 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4篇

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2-12-12 12:15:03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4篇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4篇

篇一: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体会: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纨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进一步明确要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时代,树立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势在必行。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西方现代化起步较早,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但西方的现代化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对自然的丌断彾服造成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恶化;物质主义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精神的空虚、道德的沦丧;国家间的以邻为壑、资源的争夺和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造成了世界性的国际难民问题和恐怖主义活动等。世界资本主义此起彼伏的经济社会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启示我们,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绝丌能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只能走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遵循。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彾服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环境问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坚决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选择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总乢记早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开始思考我国现代化道路,提出“我们既要 GDP,又要绿色 GDP”“经济的发展丌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丌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观点,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彽和追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总乢记指出:“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丌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为此他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不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不自然和谐共生既是发展的价值手段,也是发展的价值目的。只有人不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才能为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自然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有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丌能有效约束资本逡辑对自然的破坏,将永远到达丌了“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失去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增效就会受到根本性制约。所以,要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必须坚持人不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观念、制度、技术、行为等方面形成合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人不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发展不保护的本质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坚定丌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普遍共识。正确认识人不自然的关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保护生态的过程作为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都不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丌到位密切相关。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引导、觃制功能,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需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不、激劫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确保严格执行、有效落实。尤其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觃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建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大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这是推进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措施。马克思曾经这样阐述物质变换思想,即“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产业,为发展生态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帮助非生态科技产业完成转型升级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真正有机统一。总之,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通过环保科技创新,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同向同行。

 倡导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人不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不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天然公共性,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多方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和督促企业、城乡社区等生态环境责仸主体共同参不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加强全民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强化民众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节约、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篇二: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 体会 1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章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我结合驻乡镇工作经历对此进行再学习,深有感触。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鱼与熊掌”,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缘木求鱼;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两山”理念从传统文化中来,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向来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世代相传,指导农民随季节变化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体现的正是尊重自然。上古时期,洪水经常泛滥。大禹总结筑坝挡水的失败教训,顺应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水道,最终把积水导入江河湖海,还人民安居乐业。“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正是要顺应自然。“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和《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体现的正是要保护自然。

  “两山” 理念从马克思主义中来,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还强调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会相应减少,要重视森林、矿藏等资源的枯竭;要“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评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提出要认识到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一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探索和创新。

 “两山”理念从实践经验中来,是对长期实践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

 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余村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从“黑山恶水”、不见“底色”的破败环境,到郁郁葱葱、满目绿意的秀美画卷;从依赖“靠山吃山”的“石头经济”,到“以山养山”的生态产业……余村用 15 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以践行“两山”理念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15 年来,“两山”理念随着总书记的足迹从余村走向全国:从云南洱海的“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到东北三省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青海三江源的“一江清水向东流”,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篇三: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出版的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迈向新的赶考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急先锋,以“三色笔”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

 绿色“打底”映初心,绘一幅“绿水青山入画来”的“生态图”。“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得出的历史规律,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国上下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污染防止攻坚战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持续发力,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国家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和修复,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六十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几代建设者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境界,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种奇迹背后,就是对绿色初心的执着坚守。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发展初心,坚决摈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路,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让生态“绿苗”破土而出。

 红色“勾边”守底线,绘一幅“湖光秋色两相和”的“生态图”。“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当地通过刮骨疗毒,放弃了乱开滥采的老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告别了“光灰年代”,走出了一条“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路。事实证明,人与自然是相谐相生的命

 运共同体。作为地方党员干部,就是要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坚决铲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杂草”,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权衡好发展与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守住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趋利避害,求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大“公约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蓝色“点缀”逐梦去,绘一幅“星辰大海壮辽阔”的“生态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的是量与质的“双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放眼长远、逐梦未来、创新求变、不断突围,勇于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通过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走出发展“怪圈”,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以山清水秀天蓝的“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色添彩。

 读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6 月 1 日,第 11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练好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内家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还能让青山绿水更加美丽,永葆祖国河山的“好风光”。

 坚守“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绿色理念,牵好低碳发展“牛鼻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实现绿色转型,势必会遇到很多阻力,这时就迫切需要一个绿色转型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思路。正如总书记所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如果没有绷紧“绿色理念”这根弦,盲目地迎合组织各项部署安排,甚至对一些西方国家打的“环境牌”讳莫如深,就会陷入他人的节奏,被牵着鼻子走。广大党员

 干部要主动认识到绿色转型的重要性,化“要我做”为“我要做”,牢牢抓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严格落实组织的基本思路,结合地方实际,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牛鼻子,推动劳动、能源、技术等生产要素趋向绿色生态平衡,谱写一张可行的绿色发展“施工图”。

  确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行动方向,打好环境防治“攻坚战”。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绿色发展理念光“入脑”,不“见行”,那么再好的理念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生态环境期望值,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雾霾、污水、荒漠化、白色污染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具体问题,要及时做好对接工作。同时坚持工作效益和战略定力,小毛病“马上就干”迅速落实,大问题则从长计议稳步前行。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根据不同情况设定不同“时间表”从而“对症下药”,并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方是广大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体现。

 构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价值体系,提升生态经济“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十根手指弹钢琴”,把握这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没有立场的“骑墙派”,更不是无所作

 为的“和稀泥”,而是有所主张地“两条腿走路”。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组织领导下推动构建政府、企业、群众等多个主体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水、地、林等生态资源定价,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下构建统一的价值体系,一方面为传统生产方式画下环境的红线,另一方面挖掘出新型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双管齐下走上“经济与生态齐飞”的美好发展道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修炼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内家功”,永葆山水“风光”,让万里河山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珍贵财富。

篇四: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 体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雾霾少了”“环境美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态好,发展才会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背后,是我们这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坚定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蓝天

 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擦亮”蓝天,很多地方不再把生态环境保护看成是给发展“拖后腿”,而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新机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在河北省迁安市的市标广场,用不锈钢打造的“铁原子”城市雕塑静默矗立。迁安拥有丰富铁矿,一度钢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让当地人富了起来,也曾让当地群众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去产能成为河北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之策。自 2014 年以来,“钢城”迁安累计压减 1000 万吨铁、1000 万吨钢的产能。同时,当地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

 品,提升钢铁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近几年,迁安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迁安市的绿色转型并非个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 23.4%。

  “蓝天白云更多,清新空气常在”正成为现实。今年 1-9 月,全国 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87.2%,一些城市已经较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保卫碧水

 壮士断腕动真格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往,我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导致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洱海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外来人口逐渐增多,餐饮客栈服务业快速发展,加之洱海流域截污治污设施基础薄弱,以致污染日益加重。

 为还“母亲湖”一份健康,近几年,大理壮士断腕,全面打响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等攻坚战。2017 年 4 月,洱海迎来史上最严整治,洱海核心区所有餐饮、客栈一律暂停营业,配合整改。2018 年6 月,4400 多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实现了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动真格也见了真效果。随着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洱海水质得到了极大改善。2017 年洱海水质实现 6 个月Ⅱ类,2018、2019 年连续两年洱海水质实现 7 个月Ⅱ类,今年 1 至 5 月洱海水质为Ⅱ类,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助推了全域旅游发展,2019 年大理州共接待游客 5300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941亿多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应该说,水污染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向水污染宣战,应成为个人、社会、政府的共识。一方面,要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建项目,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守护净土

 精准治污下功夫

  富饶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地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

 在治理上就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修复,避免盲目“一刀切”。

  保障耕地安全,才能“吃得放心”。目前,我国已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未来,还要将污染耕地修复纳入生态建设长远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如通过国家专项基金,对以净化为目标的耕地修复工作给予启动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减轻地方政府压力。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才能“住得安心”。要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做好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不一定急于修复、急于使用,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坚决不用,特别是不能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保障,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使得其很难引起关注,还应加强土壤污染的科普与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土壤污染防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汇聚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推荐访问: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共生 心得体会 人与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