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心得体会 > 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6篇

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12-17 10:05:04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6篇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2021年·第22期新时代如何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马修文广大党员、干部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6篇

篇一: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21年·第22期新时代如何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 马修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新时代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民主基石,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对象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党课精选·010

 2021年·第22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内涵,为新时代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指引和遵循。一、深刻认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是四个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党课精选·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李学仁/新华社011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一。在六个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民主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百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式民主,即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认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要有问题意识、比较意识和效能意识。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西方民主实现机制的超越,创造了新型政治文明形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新型政治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发展和实现的,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民主实现机制的超越。一个国家的民主呈现什么样的形态,是由这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012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来指手画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式民主能够“全过程”的最佳土壤,党的领导是中国式民主能够“全过程”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式民主能够“全过程”的制度密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中国式民主能够“全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坚实的政治保证、可靠的制度载体、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并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的经验来看,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只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突破了西方式选举民主的形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实现形式。西方民主的弊端在于以程序民主替代实质民主,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则将民主实现过程中的各要素与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保障和落实了人民当013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家作主,具有超越西方自由民主的变革性意义。民主政治发展自有其规律,也有客观的科学评价标准。纵观世界丰富多彩的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要看”和“四更要看”的判断标准,即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调动全体014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彰显了社会主义巨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有统计显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的“植悟”微盆景营地,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中)听前来参观的互联网从业者介绍如何使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图:新华社015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93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有约110万人次提出300多万条意见建议。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动员和凝聚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我们党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享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我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充满活力,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形成了国家治理的强大合力。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党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委、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又有效进行集中,统一016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高效组织各项事业。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效率、民主与法治的统一,确保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二、准确把握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更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明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他强调,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2021年3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在总则中明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全过程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在此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准确把握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可以从制度和实践、空间和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多个角度来理解。017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一)从制度设计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贯通,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民主选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通过民主选举及时将德才兼备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推举出来,为后续的民主活动进行设计、规划、组织和指导,这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选举不可避免地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起始之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行民主选举,注重代表构成的广泛性,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协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民主协商是在决策前和执行中的协商,是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决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素。无论是直接参与决策抑或是间接的委托参与决策,在决策创意阶段需要体现民情,在决策规划阶段需要吸纳民智,在决策合法化阶段需要展示民意。这也反映了决策过程的轨迹。民主管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入参与。确保决策能够被有效执行,需要具有科学的决策模式、合理限度的自由裁量权、合理建构的激励和惩处模型。这些诉求的实现,客观上需要人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深度参与,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代表的广泛性、实践的有效性。018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民主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贯穿于各环节和全过程,确保了人民参与的始终性和在“对大多数意志尊重”轨道上运作的完整性。(二)从实践效能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真正体现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通过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了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主体的全体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把全体人民都纳入其中,这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应有之义,始终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要“一切依靠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都能参与的一种民主形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政治权力。过程的全程性。过程性是中国式民主的内在要求。民主的流程“全”,既重视民主选举,也重视选举后的治理,从而形成民主程序上的闭环,不像西方式民主那样“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内容的全面性。一方面,民主权利“全”,包括经济、政治、文019

 2021年·第22期·党课精选·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可以说,人民尽可能参与方方面面的公共事务,都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覆盖范围“全”,体现为多层次多维度的时空界域,比如从立法、行政到社会生活,大到国家立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小到物业管理等,人...

篇二: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 10 月 13 日至 14 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是一篇充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纲领性文献。

 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修改完善宪法,从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60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综合国力连上新台阶,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不断创造发展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好制度。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综合国力竞争并赢得战略主动的根本性政治制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的提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深刻阐明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色,指出中国式民主是显著区别于个别国家“装饰品”“摆设”式的民主。我们要扎根中国的社会土壤,坚持制度自信,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汇集和激发起 14

 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篇三: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绘就中国式民主的“时代画卷”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方面内容作了解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要不忘为民初心、坚定为民信念,深入基层,真实、直接地感受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守好人民的“心”、办好人民的“事”、实现人民的“愿”,共同绘就中国式民主的“时代画卷”。

  要守好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为民造福作为矢志不渝的信念,艰辛探索、不懈奋斗,在风雨历程中全力以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奋斗壮阔新景,绘就一帧帧奋斗蓝图和斑斓画卷。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民之愿、心系民之思,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扩宽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多种渠道,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用务实的作风和有效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所遇问题,让群众的期盼和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为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继续奋斗。

  要办好人民的“事”。一百年的峥嵘岁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一百年风雨洗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我们党“一锤接着一锤干”,从革命战胜的胜利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巨变,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发展,集中力量办成群众的大事,用实际行动和伟大的发展成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竭尽所能地办、用心用情地办,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在积极的民主实践中书写让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要实现人民的“愿”。群众的期盼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人民之“愿”就是我们之“向”,美好的“时代画卷”需要我们共同执笔绘就。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党员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肩负时代重任,要始终不忘初心,继续践行使命,持之以恒地“挥毫落墨”,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得更加彻底、执行得更加有力,让画上的每一笔、着染的每一色都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来精勾细绘,在新的赶考路上不断坚持和完善全过程民主,为群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注入智慧和力量,让更加绚丽的“时代画卷”点亮人民群众的生活,照亮人民群众的未来。

  “赶考三心”凝聚“民主”力量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方面内容作了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凝聚奋发勇为、阔步前行的力量,树牢“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将拳拳为民之心体现在实事和行动上,以“秉公之心”“真诚之心”“求索之心”凝聚“民主”力量。

  以“秉公之心”凝聚“民主”力量,永葆清正廉洁之风。“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当存心以公,做到严于律己、自慎自持,在反躬自省中“提神”,在反例为戒中“醒脑”,不做人前人后的“两面人”,不做心口不一的“假面人”,做到时时刻刻“一个样”,不失本心、不忘初心,将权力用在为民造福上。党员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树牢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墙”,廉洁清正,修身以德,能够主

 动向榜样典型看齐,以正心正言、修身立行,在理论学习中增强党性、保持清醒,任何时候都能够以“本真之我”处世、干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干部。

  以“真诚之心”凝聚“民主”力量,永葆为民奉献之志。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铮铮誓言,将一腔热忱、一片真心倾洒在奉献为民的第一线,用真情服务暖民心,栉风沐雨勇于“闯”,劈波斩浪勇毅“行”,在关键时刻能够为民担当,在危急关头能够为群众着想,用真心换民心,以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推动民生发展,开辟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新的赶考路上有更多的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在为民服务中砥砺初心,在挫折磨砺中奋勇向前,得到群众全力地支持、全面地参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新征程中创造更大的辉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以“求索之心”凝聚“民主”力量,永葆笃学善思之姿。慎思之、明辨之,然后才能笃行之。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思与悟,善学习、能坚持,从理论知识中汲取养分,辨清行动的方位、找准前进的方向,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练就为民谋划发展的看家本领。从厚积到薄发,从向前一步到更进一步,党员干部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持续提升自我知识与专业水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一样要发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作风,充分利用开展学习的有利因素,克服阻碍学习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环境上同时用力,催化学习成效,夯实学习基础。

篇四: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程人民民主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心得体会

  与民心“相通”,在反映人民意愿上“最广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口号”,不是“空话”,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完整“闭环链”。从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到新时代“枫桥经验”;从**.*万人提出的***万余条意见的“民法典大讨论”到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一项项生动的民主实践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最广大人民参与决策,最广泛人民意愿得到充分反映,汇聚起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绘画出百姓盼与政府干的“最大同心圆”。

  与民情“相连”,在实现人民权利上“最真实”

  “人人有权,其国必兴。”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定期举行人大代表选举,从根本上保证了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通过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等,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制度充分保证了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那种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只有打通“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让人民权利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以真正实现,才能推动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与民生“相融”,在保障人民利益上“最管用”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的民主是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管用”的民主。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群众的呼声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渠道得到回应。现有五级人大实现人民民主的同时,不断探索民主民意创新形式,已建成***万多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点,成为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平台。如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 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 60%,***亿多中国人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迈步奔向共同富裕……民主与民生相融相息,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正在不断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断增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画卷”正在不断实现。

篇五: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伟大力量 勇做时代先锋——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建设取得成就和历史变革 01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02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0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04目录 CONTENTS

 建设取得成就和历史变革01

 建设取得成就和历史变革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123

 建设取得成就和历史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1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2

 建设取得成就和历史变革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建设取得成就和历史变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02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共产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简称“省(市、区、县)党代会”,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是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代会123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相应地改变。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 ,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01农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02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03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0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个“意味着”三个“意味着”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民主协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2020年到2035年这个15年,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0102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0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0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党政部门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科学配置党政部门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谢谢您的聆听End

篇六: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范文( 三篇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一 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发展为了人民”的目标、“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一、发展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秉承人民立场,要确保群众路线在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邓小平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明确“发展

 为了人民”的目标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发展中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最需要的帮助,落实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通过发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必须真抓实干,强化目标导向,用扎实的工作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经常到基层去,到市场中,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最棘手的问题,让政策的落实效果掷地有声。

 二、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断在大地上深耕细作,不断奋斗以追求人生的幸福,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历史。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践行“发展依靠人民理念”,就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情再小也要去除。要始终心里装着百姓,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会、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乡村环境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幸福田园生活。只有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才会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二 篇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在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重要论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许党许国、报党报国雄伟气魄的真理写照。

  发乎于“心”,以“无我”之境,勇毅奉献。何为“无我”?道家、佛家经典中常用“无我”来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倾向强调超脱于凡人的存在。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来区分中国古诗词的美学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无我”则是指以国家前途为念,以民族未来为己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宝贵精神。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肩负着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崇高使命,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计个人利益得失,时时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先,事事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装在心

 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方能锻造出心系人民、行为人民的博大胸怀,培育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见乎于“行”,以“有我”之境,担当作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让我对“人民至上”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更要体现在勇于担当、勤于奋斗的点滴行动中。“有我”,是党员干部对自我角色身份的认知,亦是对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干部担当精神的深刻领会。“责任面前应有我,干事面前该有我,发展面前当有我”,简单的“有我”二字,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豁达胸怀,凝聚着“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刚毅品格,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毅勇气。“我是党员,冲锋必有我!”疫情席卷,卡口值守、入户测温,党员干部遇险不避挺身而出,展现硬核担当;洪峰过境,沿河值守、彻夜清淤,党员干部遇难不惧而奋勇向前,彰显为民情怀。一名党员一面旗,一句“有我”践初心,只要国家召唤、人民需要,共产党人永远冲锋在前!

  显乎于“范”,以“忘我”之境,勇立潮头。谈到“忘我”,似乎都会联想到“忘我工作”这个成语,而此处“忘我”之境的“忘我”却是指忘记本我,以职责身份来引导自

 己的言行。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在这重身份的背后不仅有荣光,还有责任和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国家和民族赋予新一代共产党人以时代重任,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发扬勇立潮头精神,主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克难。越是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越需要党员干部时时牢记“第一身份”、恪守“第一职责”,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境界,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我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三 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坚持从严治党,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永葆党的本色,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

 到实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民谋利、为民造福,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声音,了解人民需求,与人民一起工作。九十多年栉风沐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践行,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经验和根本保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承担起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

 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提高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真正从思想上把发展的方向、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法搞对头,努力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要提高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落实改革发展任务的水平。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任务,关键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任务落实,以高度政治自觉落实中央的各项部署,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敢于攻坚,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改革发展。三要提高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路线是落实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法宝,必须始终坚持,着力提高;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必须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聚焦人民利益,做好群众工作,自觉摆正同群众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不竭力量支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党的以来,以为的党中央,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政治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安身之本。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论怎么改革,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在各级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宗旨意识,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坚持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切实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坚决改变当官做老爷、以权谋私、以权压民的工作作风,坚决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的关系。贯彻从严治党“八项要求”,落实从严治党各项任务,坚决查处损害人民利益的各种腐败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更符合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从而为推动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凝聚三种力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心得体会 三种 心得体会 凝聚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