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工作计划 >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五篇】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23-08-20 08:20:06 工作计划 来源:网友投稿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摘要】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空间,其中包括建筑物,道路、景观等多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设施,城市的规划主要是系统的将这些具有服务性质的要素在城市构成中尽可能完美的组合,共同发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投人才工作计划【五篇】,供大家参考。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五篇】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 要】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空间,其中包括建筑物,道路、景观等多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设施,城市的规划主要是系统的将这些具有服务性质的要素在城市构成中尽可能完美的组合,共同发挥作用,为人类的居住、生活、工作提供更优质、更舒适的环境,建筑策划师就是为城市规划制定系统整合方案,下面我们从建筑策划的观点来谈一下规划建筑。

【关键字】建筑策划规划建筑城市规划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协调好人类活动的空间和空间内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是建筑策划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让建筑投资和收益取得平衡,这就是建筑策划的基本观点。通常我们所说的建筑设计是用来解决外部形体和室内空间的,让室内空间在使用中体现的更经济,更美观,更舒适,在外部形体方面,要与周围环境,时代背景,历史文化等等相协调。随着观念的进步,我们已经可以很理性的来认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认识了城市规划的动态发展的特性,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建筑物之间的配合,让建筑群落形成一个整体,维持一种平衡性,才能形成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凡是具有生命力的城市,一路发展下来,都是贯彻了动态的城市规划理念,下面我们就通过城市空间的规划中的以空间为主导的理念,探讨一下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投资商关注的永远是性价比,他们始终是站在市场的观点看问题的,其实这跟城市规划中符合历史发展是相互平衡也比较吻合的,试想一下,投资商正是处于对需要的理解去把握投资的项目,时代的需要正是在当前多种发展促进下才形成的,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多种特性,当然也就极个别的特例存在,但就大多数而已基本都符合这个理论。一、以建筑策划的观点规划建筑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我们的领导人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会有一些指导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体现我们民族精神,祭奠历史事件的具有精神意义的建筑。比如人民纪念碑、大会堂、一提到这种建筑,就会传达一种精神,一种内涵,这是这类建筑的特点。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政府指导下的,对国家发展,城市建设进行规划性的建筑,比如建国后期兴建的政府办公楼,总是让人印象深刻,那一时期全国各地的政府办公楼都有一样的风格气质,很好的表达了那个阶段的时代诉求。接下来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是目前我们所处这个阶段的雏形,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有了商品房的概念,但是当初的商品房,可以用整齐来形容,当时人们需要的仅仅是它所具有的功能变现,没有去重视它的个性化、生态化等。在第四个阶段之中投资商的指导和规划可以说是这个阶段的重点,也是指导建筑策划观点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逐步朝着商品化迈进,同时也在工程领域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来自外来的新观念和投资新观点的引进为新的规划工作提出了重要的基础依据,也使得目前的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流程。第五阶段是策划为指导依据的阶段,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上,外来观念同传统观念碰撞而形成的建筑规划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国内的建筑领域发展中,对市场设计逐步形成了有传统呆板的设计观念转变成为投资商指导的观念模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建设方式,即以市场需求为指导进行全面分析和设计。二、建筑策划的特点评价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建筑策划工作中都是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以服务客户为目的的新的设计流程和设计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投资商提供的市场观念和观点作为新的指导依据,并制定出以市场定位平衡为要求的管理模式。1、建筑策划的定义什么叫建筑策划:建筑策划是一门科学的建筑设计方法。包括总体规划目标确定后,根据定向研究得出的设计依据,建筑策划强调有依据,根据科学办法和市场研究数据。建筑策划的科学办法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因素:1)运用市场营销和建筑学的原理;
2)需要市场经验和技术规范,但不仅依赖经验和规范;
3)以实态调查为基础,用计算机、专业软件等现代化手段对目标进行研究分析;

2、建筑策划的深度概念众所周知,目前社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在建筑行业的工作中缺乏较多的市场意识和传统建筑设计的逻辑性思维,这就造成了在市场规划工作中环境效益差,经济效益低的现象,同时在目前的企业工作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并且对于实际的市场调研和缺乏一定的条件。这种问题和现象也是目前存在的传统问题,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因此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影响问题,同时在目前的工作中对建筑策划领域的研究是同房地产双方协商进行的,并且在管理之中是存在着市场断层的影响模式。现阶段的建筑策划与城市协调发展是一种主要的设计模式,并且是适应现代化模式中的主要问题与影响现象。三、建筑策划与传统建筑规划设计的特点评价1、节省费用在没出现新的规划策略之前,投资者仍首选到投标方式寻找建筑师绝对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没有。传统方式是:投标宣传登记接待资格审查发出招标设计委托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成本高昂、费力的过程,从宣传、登记、筛查,投标的每个链接的建议是代价很高,尤其是因为链接是仅考虑投标成本等要求,是成本的一笔钱,甚至操作也是严重影响形象的企业和行业的声誉。2、规避风险投资选择传统方法有两种:直接委托和投标;
这两种方法对投资者和建筑师有优点和缺点:风险最大的直接投资公司的委托,需要进行全面的合作;
招标委托建筑师风险最大,不提交全面的创意也不能解释他们的专业能力,提交全面的创意没有倡议;
两个方面都很担心。所以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的程序有投资少的直接委托设计,建筑师在工作中将是更多或更少保留。建设规划首先找出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一种创新的方式,就可以更好地避免委托的风险。四、结束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呈现出飞速发展趋势,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体系不断增加,建筑复杂性日益提高,以传统的凭经验、直觉来进行分析和城市策划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现代化的设计方法中,以建筑策划为基础的规划建筑逐步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点,是目前诸多学科相互合作和相互赔配合的结果,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物质、心理需求。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
拆迁;
电力;
工程;
管理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增长,我国城市改造的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员流向城市的大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促使了全国性普遍开展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工作。片区的改造,必定涉及到电力设施的迁改,少则迁移配电线路,大则需要迁移变电站,涉及的投资金额非常大,周期比一般电力工程长。在广东省佛山旧城区改造工作中,需要进行迁改的就有110KV变电站、配电房、配网线路、高压输电线路等设施,每年投入拆迁改造资金上千万元。大量的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必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拆迁改造中反映出的老大难问题,如拆迁安置难、资金筹集难、按规划实施难、效益发挥难、文物古迹保护难等问题,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电力设施拆迁改造的工作。以下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投资成本和验收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逐一论述。

1 加强电力设施拆迁改造的规划和设计管理

规划和设计是做好电力设施迁改工作的前提。在城市规划建设上面,我们很容易犯一些错误,例如在规划建设上往往容易出盲目性,缺乏权威性、严肃性、独立性、公允性、操作性和约束力;
城市规划缺少社会各阶层参与,没有经充分论证,甚至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使领导意志和判别是非好恶的标准成为规划的出发点。因此,电力设施迁改工作必须尽早切入拆迁改造规划,进行科学论证,重新设计、布局电网规划。

在电力设施拆迁改造规划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意到城市规划体系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不少城市只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城市规划建设局面混乱;
还有许多城市的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城市设计及其它系统专业规划覆盖面不够,规划体系建立地不够完善。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电力设施拆迁工程的规模和投资额,所以必须时刻密切关注,在规划和设计上面要有灵活的调整空间。

因此,在拆迁改造区域电网规划设计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1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注意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的收集。

(1)城建规划和交通部门:深入了解拆迁区域今后的发展规划和用途,关注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区域功能发展的定位,给排水的规划,交通规划状况,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等。

(2)发展计划和改革委员会:该区域项目的准入条件、行业发展规划情况。

(3)环境保护和消防:了解拆迁区环保是否有特别要求,消防设置和具体要求。

(4)国土部门:电力设施所占的用地性质,建设用地价格,是否有预留用地和用地指标。

1.2做好负荷的科学预测

根据城市改造规划,了解改造后的高密度负荷区位和重点负荷情况,科学划分负荷性质。按照电网发展的等级要求,做好规划和供电设计方案,避免重复投资。

1.3确定改造后区域的供电电压等级

科学的供电电压等级配置,将使电网投资更为节省,今后的电网运行更加可靠、经济。因此,在城区改造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配电网络电压等级的选择。

1.4改造区域的电网规划必须与系统电网规划相匹配

根据改造区域的电网规划、负荷的增减情况及发展预期的改变,适当调整系统的电网规划。

1.5切实做好改造区域电网规划立项的前期工作

凡旧城改造大多都是黄金地段,投入的资金大,地皮价值高,利益纠纷多。若规划中的站址和线行,不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与多方面协商确认后立项,将导致工程进度和投资失控。

所有参与工程及投资的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规划设计的所有项目,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厌其烦地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及时反馈信息并加以总结,反复修正规划设计调整,使规划达到各方共识,才能使电力建设项目规划能顺利进行。

1.6加强设计管理工作

1.7在推行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拆迁区域的电网建设要按照尽量减少用地资源,确保环境美化,减少污染,可靠供电的特征要求进行设计,满足城市功能的用电需求。

1.8严格控制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应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按照国家、行业及建设地的需求编制满足要求的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投资估算与设计概算应能全面地反映实施项目的全过程费用。

1.9多方联动优化设计方案

拆迁区再造的新区域都是建筑密集,人口密集型地区,在该地区进行电力建设将涉及多方业主的利益,需达到多方的共识。因此邀请多部门、多行业及专家对设计规划及具体设计方案进行审议优化特别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优化修正才能有可行的方案,达到建设的目的。

2 加强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

在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作中,时刻要配合城市拆迁改造工作的整体进度,因此,电力设施拆迁改造施工过程管理也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制定施工前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是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施工前非常必要的环节。如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足,没有详细并且合理的方案,就容易在施工中途出现返工或者重新设计的现象,这不仅会增加项目的造价,更会使项目工期延迟。一个好的方案必须要有可行性,在可行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尽可能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是好的方案。除此之外,确定好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项目的施工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从而在前期减少了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施工过程的繁琐或者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如果操作不好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规范工程过程管理注意事项就不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人员伤害,从而使管理过程更加合理并且人性化。在管理过程中要引入监管机制,配备监理人员和责任人按照严格的流程执行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措施、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施工人员为自己谋取利益。除此之外,当发现工程质量不合理时,应该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补救措施纪要满足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又要保证修复工程质量。

3 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投资成本管理

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实施由于要配合城市拆迁改造的进度,施工进度上面受到政策、其他项目进度、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设计变更、投资变动等问题。因此,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要比一般的电力工程更加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注重过程成本控制,

尤其是材料、人工工时等方面成本的核算、管理。

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投资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风险是与拆迁户之间关系的处理。因为,按照规定,拆迁户所获得的赔偿不是直接与开发商签订协议,常常容易出现无法按时足额获得赔偿款的现象。这些赔偿利益受到损害的拆迁户,就会阻扰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有个别人甚至借机敲诈,这样极易发生纠纷,从而导致工程项目不得不停工,造成项目停工的问题。有的甚至还会发生哄抢施工材料等恶性事件,从而影响了施工的正常推进,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因此, 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投资比一般的电力工程,更需要做好成本管理。

4 开展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验收和后评价工作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是衡量一个电力项目设计、施工及运行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改造片区的供电质量,对该片区今后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验收工作,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原来设计规划的要求。

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获得良好经验的有效途径就是对施工完成后的评价和总结。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项目的后评价体系,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具体指标、综合因素等方面进行打分,比较不同拆迁改造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同时,我们要对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及时总结,对于施工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也进行反思,使其成为以后工作的标准,在日后管理工程中进行借鉴,从而提高电力设施拆迁改造工程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中的电力设施拆迁及改造工程问题,不仅涉及电力、城建、工程建设、经济、甚至于历史、文化、百姓习俗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其解决对策既需要科学规划决策也需要艺术融合和经验积累。本文通过电力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管理、投资成本、工程验收及后评价四个环节予以论述,希望通过科学管理的工作要求和有效经验的分析阐述,达到电力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实现城市建设科学、和谐、有序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1]徐堰临.城市拆迁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2010第4期

[2]陆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征地\拆迁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
作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城市规划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演进,同时也对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与否的城市规划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在新形势下及时的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是有益且必要的。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分析

1、引导作用

城市的规划管理对投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主要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制定控制性的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来实现对城市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的制定还能体现出自然环境的利用要求和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安排,在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上也做出详细的规定来引导投资方向。

2、调控作用

政府实现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城市规划管理。通过进行城市的规划管理来协调政府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还能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有效的控制投资开发的速度。实践中主要通过规划的编制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调控功能。

3、规范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行为准则就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所以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才能使投资者产生安全感,而城市的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是通过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和规划的审批管理来实现的。

4、保障作用

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实现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有效保障,而这一保障作用主要是通过规划的审批管理和规划的监察管理来实现。当投资者已获得土地的合法开发权利时,如果他人在该土地上进行违法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等方面出现的损失,这时就通过对违法建设的查处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服务作用

城市的规划管理是一种服务,它主要是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实现对投资者的服务。所以规划机构的设置及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就关系着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形象,这也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实践证明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能够增加投资的成功机会。

二、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绿化重视不够

城市绿化程度不够,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绿化,常常以环境作代价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绿化覆盖率低,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直接损害着市民的身心健康。

2、城市规划水平较低

城市的定位不够准确,规划没有特点。部分城市盛行图纸规划或政绩规划,规划仅仅停留在图纸上和挂在墙上,甚至某些领导视规划如儿戏,好大喜功,大搞“政绩工程”,严重破坏了规划的严肃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3、城市经营理念不够

仅仅靠财政来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短缺是远远不够的;仅靠拍卖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更新经营城市理念,走市场化运行的路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才能推进城建城管事业的发展。

4、城市管理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城市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乱堆乱倒、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另外,从全国来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

三、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视

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要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经费得到落实,根据城市目前的情况对城市规划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避免出现资金不足和欠账的问题;
第二,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意识观念,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培养,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能力;
第三,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审批流程,尽量避免城市规划审批工作中的随意决策的情况出现。

2、城市规划管理要以人为本

一方面,在价值尺度上,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城市规划管理不能单纯追求基础设施的数量及市容市貌的漂亮,更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以“人”的需求,去考量城市规划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措施、步骤和细节,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城市规划管理必须从细节上做文章,从服务上下真功,让优美的环境规范和引导市民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高市民的素质,即以管理文明引导市民文明,以市民文明带动城市文明。此外,城市规划管理以人为本,要更多地关注民生。一方面,工作重心必须更多地向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斜,努力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必须积极探索和谋划城乡均衡化的新路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提高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素质,抓好城市建设工作

一是要结合规划范围实际,适度壮大规划队伍力量,加强对规划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和业务讲座,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和基本素质;
二是要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打击力度,确保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相关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执法,及时制止或查处违法建设项目,保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环境保护

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环境能给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人们心情愉快和身体健康。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人也离不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在城市的规划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的重要作用,应该尽量防止污染,加强城市自然环境建设和保护,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被污染和破坏、保持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将经济建设与环境美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进行。

5、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证这个计划从头到尾按时无误的完成,严格的监督体系必不可少,它需要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首先,要尤其重视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各项工程建设活动的批后管理,按照要求严格督促正在进行中的各项工程;
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要积极做好,及时发现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不合格和不合法现象,并及时根据严重程度纠正、处理。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监督,防止他们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渎职,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清除一切不良因素,将监督行为落到实处,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也能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

四、对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1、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体系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规划管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规划管理者对规划的意图、构想以及城市规划的新技术处理方式的理解,直接影响到规划的实施,所以规划管理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职业道德,还应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职工的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另外,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2、建立多学科专业化人才的管理队伍

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者面临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经济效益、公众利益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规划管理者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并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人员选择上,要求一专多能; 在队伍的人受配备上,要增加土木工程、给排水、水利水电、法律、经济等专业人员。

3、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定期考核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城市开发建设的经济成分早已多元化,建立起管理人员项目每日报批管理工作的定期考核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开发进程。

4、建立专家评审制度

城市规划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对重要的城市规划项目的编制或城市大型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应聘请专家评审小组来把关,发挥专家群体的作用。

5、建立联合审批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打破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旧习俗,缩短材料报道、审核流程、方案修改、验收发证的时间,建立以规划部门为主,园林、环保、人防、消防、交通、电信、煤气等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批制度,联合办公,限定审批时间,统一收件,发证。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办事人。

6、建立健全富有特色的城市规划地方性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应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人治”方法,用“法制”代替“人治”。而且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加强法制。重视走城市规划法制化的道路,一方面是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规划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发商合理、正当利益的保护,是优化投资环境的体现。

7、建立灵活多样的城市规划管理政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对投资的争取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而国际国内的资金总是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投资环境成为政府与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形成与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政策,以吸引城市建设资金,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个规范的规划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保证城市的规划建设顺利实施,还能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所以,只有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和科学规范的规划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浅谈如何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J].行政管理,2013.

[2]郭玲玲.论城市规划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华民居,2012.

[3]孙云飞.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2010.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基本特点

1-9月,我市经济呈现“低开平走”的发展态势,累计完成GDP51.3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1-3月、1-6月分别提高1.9和1.5个百分点,完成年初计划的73%。其中一产6.8亿元,增长6.6%,二产27.4亿元,增长14.6%(其中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4.2%),三产17.1亿元,增长14.1%。

1.工业经济“平开稳走”,经济效益趋于好转。

工业经济“平开稳走”。1-9月,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1-3月和1-6月分别提高6.4和3.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21.5%。主要原因是虽然今年以来“六六”产业(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36.4%)、化工(1-9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3.4%)等表现良好,但由于支柱产业水泥行情持续低迷,恢复性增长缓慢,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下行拉力,使得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经济效益趋于好转。1-9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7.27分,比1-2月提高36.97分;
亏损企业28个,比2月减少27个;
产成品存户率增长5.3%,比1-2月降低22个百分点。三大水泥龙头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建材产业行业性亏损得到有效扼制。化工、电光源和机电三大行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9.8%、21.2%和42.1%。

(图一)

2.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效益农业势头不减。

1-9月,累计完成农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6.6%。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加大扶持粮食生产力度,全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预计23.2万吨,增长6%。特色效益农业势头不减,食用菌、高山蔬菜分别实现产值4.8亿元、1.2亿元,分别增长17%和12%;
生猪、蜜蜂产量分别达到82.8万头和25万箱,实现产值4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5.3%和35%。但受市场行情及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市场价格8月份以来开始下跌,目前已降至中猪价格7—7.6元/公斤,肉猪价格6.6—6.9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为15元/公斤、9.8元/公斤。农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强,共有26个农产品基地被列入XX市级以上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14个农产品被命名为XX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千库保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3.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对外出口增势强劲。

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9月,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23.8亿元,增长26.2%。今年以来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列入省、XX市重点、XX市“六大百亿”工程及“2005-310工程”的71个在建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
二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由于今年列入“310”重点工程的工业项目的土地、资金都已落实到位,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9月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4.8%。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受消费者对房价下跌幅度心理预期过高、短期内商品房供应量过大、新增投资不足等因素影响,6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1-6月、1-7月、1-8、1-9月比1-5月75.3%的最高增幅分别降低66.9个、61.1个、63.8个和57.9个百分点。

消费保持稳步增长。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9%、16.5%。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0.2%,房地产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口增势强劲。据初步统计,1-9月,累计完成出口2914万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江化股份767万美元,增长59.5%;
沃克公司496万美元,增长46.7%;
华顿服饰497万美元,增长45.3%;
美伊服饰128万美元,增长85.5%;
恒亮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26万美元,为278万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绅特公司和云盛皮件公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分别达到202万美元和124万美元。

4.财政金融运行正常,居民增收步伐加快。

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均较快增长,1-9月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分别增长16%和12.7%。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2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3.5%,从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上看,增幅最高的是其他工商税,增长35.3%,其次是契税,增长32.5%。财政总支出4.22亿元,增长26.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9689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累计5489元,增长18.3%,增幅居XX市各县(市)之首,主要增长点是家庭经营性收入,达到2714.11元,增长了34.8%。

(二)存在问题

1.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准备不足。前9个月我市经济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这是近几年来高投入积累的惯性增长,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仍在不断显现,宏观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压力,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此估计不足,工作思路未进行及时有效调整。

2.要素配置待优化。土地、电力及资金等要素受时空因素限制,难形成合力,制约了经济提速发展:土地供应和企业意愿、空间布局出现冲突,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小水电受雨水的季节性影响,难以实现年度均衡供应;
受企业规模偏小、信誉不良、担保品不足及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等影响,银行“惜贷”,企业“难贷”;
各种政策资源很多,但落实力度有待加强,部分资金补助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有待通过整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经济金融风险增大。我市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素质不高,资产负债率较高,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一些过度投资行业,随着新的产能投产,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亏损面扩大,可能会导致部分经营不好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外我市房地产销售下滑,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1-9月全市房地产空置面积22609平方米,同比增长98.7%),房地产企业实力参差不齐,信贷比例较大,可能会使持续多年贷款高增长后出现不良贷款滞后性增长,从而带来一些金融风险。

4.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主要支柱产业建材行业效益不佳、房地产销售疲软、土地出让收益下降等给全年财政增收带来较大的压力,难以支撑日益增加的统筹城乡发展支出,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5.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问题更加突出。在农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粮食价格今年三月份已转升为降,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回落,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压力。受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下降也制约了农民增收。

6.项目建设难度较大。项目落地难度较大。由于前期工作不到位,部分项目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难度大,业主投资资金落实难,项目与土地对接难,导致土地指标面临被收回的风险。部分行业、部分单位谋划项目和操作项目的能力偏弱,对前期工作存在畏难情绪,许多企业因资金和市场等原因将原定投资计划和投资规模调整缩小、或暂缓或放弃,如三友电子六亿支节能灯管项目、虎山集团和何家山水泥公司5000吨/日生产线项目。项目质量不高,目前要求供地实施的项目,绝大多数是投资不到千万元的小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大,1-9月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比上年同期下降9.4%。

二、2006年宏观形势及全年走势判断

2006年我市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维持在13%左右的水平,这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仍较好。IMF在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3%,略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受能源价格持续上扬等因素影响,预计增长4%左右。这意味我们只要积极应对市场游戏规则,着力化解各类贸易壁垒,努力开拓国际市场,2006年世界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应该还是有利的。

2.2006年国内经济环境将是“紧中有活”。2005年我国经济有三大看点:①GDP保持强劲增长,一季度9.4%,二季度9.5%,预计全年可达9%以上;
②投资增长距国家预期尚有距离,但结构趋于优化。1-7月,全国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3.9个百分点,离15%-20%的调控目标尚有距离。但属国家前期重点调控的钢材、建材行业1-6月投资分别增长18.6%和13%,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2.9和40.8个百分点,且两者增速均大幅低于27.2%的平均水平。③房地产投资逐月下降,但走势未定。自3月份国家出台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出台后,房地产投资增速由1-4月的27.8%下降为1-7月的24.8%。有关专家预计,目前的房地产降温只是开始,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继续下滑,对整体投资增长将产生较大的下行拉力。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6年,预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仍将在高位区间运行,但受投资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从政策层面上看,为了防止因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而引起的经济萧条,确保经济增长能在合理区间运行和“十一五”规划有一个良好的开局,预计国家将在坚持调控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繁荣,如高举循环经济大旗,加快构建节能型社会;
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出台《物权法》,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为企业创造较好的融资环境;等等。但能源价格上涨、出口贸易壁垒增多、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也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

3.我市经济总体发展将仍呈快速上升态势。“跻身全国200强县”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加快发展意识,全心全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六六”特色产业在工业中的份额继续增加,2005年1-9月的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占比已达42.3%,预计2006年还会继续提高。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可比上年增长20%,其效应将在明年得到显现。但整体经济受贸易壁垒、要素保障、主要支柱行业建材走势不明等因素影响,2006年经济增长的压力仍相对较大。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6年我市发展应是机遇大于挑战,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政策出台伊始就能及时应对。

三、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2006年主要指标安排

——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5.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8%,三产增长13%;

——财政总收入增长1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

——外贸出口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二)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着力加快平台建设,促进经济增量提质。

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借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做实区内农保田调整的准备工作,力争启动开发区四期工程,实现开放区扩容工作的突破。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收回超过期限仍未动工建设的土地,鼓励企业出租闲置厂房、建设高层厂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抓好双氧水公司年产20万吨钯触媒生产线和热电项目、恒昌链条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米摩托车链条和1万吨工业链条技改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促其早动工、早投产。建设江东区行政商住区1号楼,做好行政商住区2号楼土地拍卖有关前期准备工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园区环境管理,全面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促其整改。

推进江贺经济走廊建设。推动江贺经济走廊南拓北联,增加新的容量,落实《江贺经济走廊规划》,抓好区内相关乡镇的协调工作,保证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顺利推进。创新开发机制,明确投资主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抓好区内企业的集中供气、供热工作,烟尘排放整治工作,做好十里牌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土地出让工作,抓好贺村至新205国道产业带和三道湾区片和竹木加工分工业区的规划和开发。

加快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突出清湖、四都、淤头、新塘边四大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产业、要素、服务“四配套”,着力推动四都基地布鲁克公司年产500件铝铸件、2000万个电热管,义乌凯杰塑胶公司新型塑料制品生产线,淤头基地上海华荣消防器材设备有限公司3条新型消防器材生产线,新塘边基地浙江森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搬迁工程等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力争早动工,早投产。抓实四大基地的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启动新塘边基地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平岗山小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科学做好可用土地的规划和安排工作。

启动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按照“大峡口”的理念,将江郎山、峡里湖、仙霞关、廿八都及浮盖山等景区开发和区内生态产业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结合互通口经济布局,着手对集镇总规进行修编,完成以峡口为中心的镇区功能规划。进一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对以峡口为中心的串联五个景区旅游线路进行规划,发挥整体优势。实施江郎山景区主入口道路工程,建设旅游标志性建筑。按照青龙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建设项目;
建设古镇姓氏博物馆,进一步丰富古镇文化内涵。推出廿八都古镇旅游区、峡里湖休闲度假区、月亮湖休闲娱乐区、江南毛氏祖居及三卿口古瓷文化旅游区等招商项目对外招商。将“农家乐”开发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引导其健康发展。重点加强碗窑等地现有“农家乐”的整治力度,将江郎、廿八都、保安等地一批前景较好的“农家乐”纳入旅游接待网络,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型“农家乐”。

2.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提升传统产业。落实规费减免、道路运输、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水泥企业解决行业性困难;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拆除剩余11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达河水泥厂年产100万吨“凝石”生产线建设;
启动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建设;
支持水泥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抢占资源领地,拓展市场外延。争取江化公司国内上市,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
打响精细化工特色品牌,积极采用环保型设备和工艺,实施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附加值高、污染少的大项目,开发主导类后续产品,拉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机电产业: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规范行业管理,遏制无序竞争。电光源产业:发挥三友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基地建设,注重产品开发,完善产业协作体系,促进集约化发展。消防器材产业: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力促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筹建省级消防器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构建消防器材产品全国销售网络。竹木加工产业:加强区域产业对接、资源流转以及科技合作,筹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推动竹木产品创新结构,实现“二次提升”。轻纺服装产业: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促成企业与市外、境外公司合作,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市场风险。绿色食品产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坚持走标准化之路,建立健全标准技术推广网络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培育新兴高科技产业。围绕六大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优势企业,鼎力支持为康制药等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以现有的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为载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重引进重点行业领域的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高级技工。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努力缩短产业升级时间,降低成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评估机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年度实施计划,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资金补助、技改贴息等手段,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实行资源消耗定额管理,推动部门乡镇和企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继续抓好一批企业的清洁生产,开展创建高标准、规范化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活动。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小水电、热电联产等环保型项目。加快生态市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积极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推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技术,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新能源工程。

3.统筹城乡发展,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深入挖掘我市优秀历史文化,在城市广场、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设计中融入我市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城北新城区规划建设,在完成城北新城发展规划修改方案、周家青广场设计方案及启动城区四山、“一江两带”文化长廊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抓好落实工作。抓实迎宾大桥、西环线、凝秀路、火车站广场、双塔公园、广电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以解放南路主污水管改造工程、景星路至江贺收费站主排污建设工程等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旧城区排污、基础设施配套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问题。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示范城市、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三城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品位,提升城市竞争力,努力使我市成为三省边界名市。

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三产发展规划及特色商贸、特色街区、特色餐饮等项目规划,力争付诸实施。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建材市场、精品商厦、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的包装、招商和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大宗物资、农产品物流为主要内容,形成辐射三省边际的高速、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城市集聚、承载和服务功能;
以培育行业协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提升中介组织服务经济的能力;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形成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印刷包装、旅游观光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新的购房群体,加快写字楼开发,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向联合等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强镇建设。完善产业承载功能,打造适合发展的大平台。加快修编行政区域调整后的城镇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优化布局,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投入,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路网建设和镇区亮化、绿化和美化、教育布局调整等为重点,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商贸、生态环境,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镇集聚力。围绕专业市场建设、仓储物流建设、中介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的互动能力。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消除体制性、政策,推动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实行社区化管理,降低外来人员准入门槛,在教育、购房建房等方面给予公平政策,不断提高强镇吸引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以清湖、上余2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为重点,结合7个乡镇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吸纳下山农民1053户3548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完善干部报酬最低保障机制。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致富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垃圾集中处理、小流域治理和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等一批民心工程,推进黄衢南高速公路、48省道江溪线改建、46省道江贺公路大修、110KV我市凤林输变电工程、小水电开发等一批项目建设,夯实城乡联动发展基础。做强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基地规模和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推进投资较快增长。

做实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联动机制,有效推进“调研-规划-项目”三大前期的联动工作,加强政企联动、部门联动,捕捉项目信息,努力发掘更多更好的项目;
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推进机制,重点抓列入计划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和土地申报、资金落实。抓好46省道我市至贺村段外移工程、城镇防洪工程、城区主干道延伸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重大探讨性项目战略性研究的责任单位。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督查,掌握项目进度,及时上报;
建立市重点办负责综合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统分结合,协调运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时顺利推进。围绕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和重点支持的领域,及时推出项目并包装上报,积极“跑部进厅”,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盘子。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激励机制,制定《2006年度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办法》,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领导挂联制度。充分运用重大前期项目资金,鼓励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搜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信息,拓宽项目源,搞好项目储备。2006年拟列入XX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13个,总投资19.04亿元,我市市重大前期计划的项目22个,预计总投资40多亿元,预安排争取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6个,总投资15.11亿元。

推进投资工作。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力度。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初步安排62个,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亿元。组织学习《我市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强化各职能部门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意识,做好本领域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工作;
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程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科学编制;
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与监督,力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性与高效性;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按时保质进行;
注重政府投资项目的信息积累,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实现政府投项目信息共享、经验共享。

推动重点工程建设。2006年预安排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共124项,总投资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7亿元。其中“310工程”项目初步安排62项,总投资23.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2.7亿元。以科技型项目、“六六产业”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生态型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工业产业平台项目为重点,科学合理编制计划,确保项目质量。加大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争取项目申报、建设的成功率。继续推行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促进项目的实施。加大项目考核和督查力度,继续推行市政府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310工程”责任书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及时掌握进度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完善重点工程建设的质控机制,健全“政府监督,中介机构监理、施工单位自查”的三级质保体系,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健全和完善项目落地机制。按照项目开工应具备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条件,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未开工的促开工,已开工的抓进度。有重点的推进年产20万吨双氧水生产线、年产50万套汽车配件生产线、年产4000吨高纯度环氧树脂生产线、江贺公路大修工程、疾控中心、年产500吨功能性红曲生产线等一批项目实施。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树立“选商引资”理念,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有意识的引进一批和我市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企业招商,引导企业主动对接大专院校,和大集团、大企业合作建立生产经营基地。继续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和“回归工程”。

5.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

建立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推行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审核、稽查汇报、听证公示等规划管理制度。以《浙江省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整合贴息、园区、投资等政策资源,建立良性产业发展引导机制,重点向高新科技、生态型产业倾斜,逐步淘汰高污高耗落后企业。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民间投资备案制、核准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等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投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社会公益性事业领域。推进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向上争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收集人才供求信息,定期举办网上人才交流会,筑好“聚才”平台;
适时组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赴市外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招聘紧缺急需人才;
培养本地籍高素质人才,与上海大学联合举办好“专职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中国电力教育》:底特律的破产从表象上看是一个城市的经济问题,但从更深层去看,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这个城市的人才资源问题。作为一名研究人才问题的专家,能否请您从底特律破产背后的人才问题为我们剖析一下?

王辉耀:底特律破产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由于产业单一化引起的。如果从人才角度去解读,那就是底特律没有及时地意识到产业单一化带来的危机,没有依靠人才带动产业的转型。

首先,底特律存在严重的人才结构失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底特律已经由于汽车产业的增速放缓显示出财政紧张的局面,以制造业为主的单一产业,使得底特律人才技能单一化,人才结构严重不合理。而且汽车制造业在美国已经属于夕阳行业,底特律在那时就应该考虑将现有的人口红利转变成人才红利,依靠高科技领域人才促进产业向高端产业链流动,发展知识经济和智慧产业。

其次,底特律缺乏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资本。在单一制造业环境下,底特律人力资源学历普遍较低,很多只要获得中学文凭,就可以到汽车加工厂找到一份工作。底特律缺少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对人才进行投资,导致了后来汽车产业衰落后,大量工人因为缺乏其他技能而失业。

《中国电力教育》:底特律衰落了,但我们看到,与底特律同属一个城市圈的芝加哥却是另一番繁荣景象。芝加哥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变成了一个以服务业为支柱的多元经济城市,完成了城市转型。底特律与芝加哥的鲜明反差,对于我们国内区域与城市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王辉耀:我认为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集聚、培养人才,是形成新产业和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起点。我国国内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科学的、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再就是要有重要的人才观念。总结起来,有几点可以借鉴:

其一,要结合城市的产业规划制定人才规划,设计合理的人才结构。

其二,要有意识地吸引人才,并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各地、各国的人才,树立一种广纳天下贤才为我所用的人才观。芝加哥是美国第五大移民城市,大约1/5人口在国外出生,十几年期间,芝加哥不断地从外省市和国外吸引人才。目前世界500强中有27家将总部设在芝加哥,许多企业给予人才丰厚的待遇,政府也为人才提供搬家补贴、子女教育上学补贴等人性化的服务。

再者,产学研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开发和利用人才。芝加哥曾经整体依赖钢铁产业,经济发展一度被洛杉矶等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城市所赶超。20世纪80年代中期,芝加哥树立产业多元化的目标,以大力发展服务业为主要途径,逐步实现了人力资源向金融、会展、咨询等服务行业的转移。同时,芝加哥也通过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世界名校,以及城内30多所高校的科教优势大力培养科技型和服务业人才,发展软件业和生物制药业,优化人才结构。

《中国电力教育》:前不久,由您与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桂昭明教授共同主编的首部系统研究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蓝皮书——《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面向社会,是基于怎样的背景促使开展这项研究的呢?

王辉耀:人才竞争力研究,属于管理学科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范畴。在人才竞争力研究方面,近几年也有不少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发表,但大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人才”特征指标或与人才特征密切相关的指标。

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开始,国家就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到了重大战略的位置上,到2010年6月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把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推向了极致。在这种形势下,“人才”这一“稀缺”资源对于我国和各地区来说就显得非常宝贵。然而,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仅仅拥有人才是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整体开发和利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形成区域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我们发现,不少地方、不少单位的领导人,对本区域、本单位拥有多少人才如数家珍,但对人才的竞争力状态如何、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则心中无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非全是这些领导人不重视人才的使用,而是没有一个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来对人才(特别是对人才资源的群体)的竞争力进行衡量和评价。我们这本蓝皮书就是基于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出发,希望能够为各地政府、企业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才提供参考。

《中国电力教育》:报告中指出“人才投资是获得效益最快的投资”,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欧盟国家将区域或组织出现的人才,特别是关键人才的短缺、外流,导致自身发展受到制约的现象称之为“人才陷阱”,我们该如何避免陷入“人才陷阱”?

王辉耀:“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指出:企业的资源包括很多,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那就是人力资源。对于国家和产业也是一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所有投资要素当中的核心要素,人才的流动带动了资本和商品等其他要素的流动。“人才投资是获得效益最快的投资”,就是指相比起其他要素的投资,人才投资可以快速的起到集聚资本、劳动力要素的作用,让整个投资过程自动的整合,起到很快收回投资效益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之所以不惜投入巨资以提供优厚的物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吸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为他们所用,是因为他们清醒地知道,形成这些人才身上所携带的前期初级阶段漫长的人力资本投资,已由人才流失国“买单”了,他们只需要进行中期的中级阶段或后期的高级阶段投资就可以迅速“坐享”前期投资的巨大效益。

“人才投资是获得效益最快的投资”的规律启示我们,必须采取特别措施留住本国、本地区人才并吸引海外人才,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这一规律也被我们所认识,1994年中国科学院最早启动了“百人计划”,开创了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先河;
2008年中央组织部启动“”,至今已有数千名国家各行业急需的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此外,着眼于长远的“青年”、着眼于以引进智力为主旨的直接引进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外专”和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陆续登台,使引进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简言之,开放的人才观念、持续的对人才资本的投入以及时刻保持人才危机感对避免落入“人才陷阱”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电力教育》: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转型是时展的一个核心词。我们常说“城市转型”、“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推动发展转型的动力引擎,如何实现人才转型?人才转型成功,您认为关键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工作?

王辉耀:实现人才转型,特别是针对我国的人才转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首先,要改变人才观念,树立科学的、更加开放的人才观。我国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人才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里程碑。接下来实施的“”、“青年”、“外专”和“”等,说明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去实现人才转型。这些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其次,实现人才的横向转型和纵向转型。横向转型就是要优化人才结构,根据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人才目录,找出缺少哪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哪些人才,重点培养或者引进。纵向的转型就是要实现人才的升级,加大人才的培养,提高受教育程度。改革开放30年,中国模式竞争的核心是低成本、人口红利、投资拉动。过去30年创造了我们中国的辉煌,包括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2008年启动的《人才规划纲要》,正好是我们改革开放30年的结点,过去是靠人口红利、人口低价,靠中国制造,靠廉价的劳动力,靠环境、能源的消耗,靠农民工福利的牺牲,这个模式是难以为继的。《人才规划纲要》经过两年的研究,2010年出台,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我们认识到,中国必须要转型,社会要转型,经济要转型,体制要转型,那么靠什么来转型?必须要靠人才!所以,我们要从过去30年的人口红利转成未来30年人才红利,要从过去30年投资拉动转向未来的人才拉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同时,还要从过去30年的招商引资转到未来30年招才引智。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到了人才升级的阶段,我们要从制造业的劳动力优势的人力资源,向高技能、高科技的人才升级。

第三,完善人才制度,例如降低人才流动的壁垒。在人才签证方面,建议取消华人回国需要中国发出邀请函以及华侨回国定居需要侨办审批的规定。再就是降低绿卡的门槛,目前中国获取绿卡的门槛比较高,要求必须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或者是“”人才,从2003年实行以来近10年总共才发放了不到5000张绿卡。而美国一年的绿卡发放量就高达100万张,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邻近的国家及地区,绿卡的发放均没有对职务上有要求。

第四,完善人才环境。创新机制改善环境,确保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实现高层次人才国际竞争的新突破,是发达国家积极探索的重要命题。美、日、英、俄等都在这个方面做出了重大实践,比如,建立国家风险基金与担保机制,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人才激励环境,建立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放宽留学人才、海外人才进入政府工作的限制,为人才竞争制造宽松的政治环境等等。顺应人才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创新工作机制,改善我国人才发展的环境,是用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前提。例如可以尽快出台政策,对留学回国人员及外籍人员的子女就学、升学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可考虑针对性地建立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专门的华侨班或国际班,甚至是华侨大学,只招收外籍人员以及归国留学人员的子女。

《中国电力教育》:培养和吸引人才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还是对于一个城市,一个产业,一个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最后能否就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谈谈您的观点?

王辉耀:我认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就是指在颁布我国人才战略的基础上,以完善的、科学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保证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市场上,对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为人才创造世界领先的发展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和市场竞争,而日益演变成为全球视角下人才资源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建立符合本国国情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如美国颁布了《美国竞争力法案》,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人才竞争力计划”,要“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日本连续制定了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制定了《创新25》战略,提出“培养世界顶级研究人员”、“培养与确保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人才”,并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了今后50年内力争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
加拿大实施“首席研究员计划”,面向全球吸引顶尖级研究学者;
韩国确立“技术立国战略”,出台了《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了“21世纪精英工程”;
印度制定了“软件兴国战略”,提出实施“百万软件人才工程”等。在这种背景下,十报告中提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一要求,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事业已经步入了建设人才强国的新时代。这表明,人才战略已不再被作为权宜之计,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谋求国家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首要战略。

人才是一国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的背景下、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和巨大的人才需求拉动下,我国要学习先进国家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努力创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才能在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中获胜。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人才 五篇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五篇】 城投人才工作计划(精选5篇) 城投人才引进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