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事迹材料 > 感动中国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感动中国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时间:2023-01-04 17:45:03 事迹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毅然投身于朝鲜战场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刚刚成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能容忍,中国虽是初生牛犊但是绝不是好欺负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1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除了上甘岭的壮烈,长津湖的惨烈,还有一座没有名字的高地,位于长津湖以南,被命名为250高地,这一仗的惨烈不亚于长津湖和上甘岭。

  山上是飞机加坦克的美军和韩国李承晚伪军的一个营;山下是步枪加手榴弹的志愿军。

  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首长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山头,再拼尽全力守住山头。

  经过一夜的浴血奋战,朱彦夫所在的连队成功拿下了250高地。但是到了守山时,全连仅剩下52人。

  不甘失去高地的敌人到次日白天开始了疯狂的反扑,已连续3天粒米未进的朱彦夫和战友们身体已达极限,再加上零下35摄氏度的气温,和战士们单薄的衣着,饥寒交迫。最饿的时候,战友们连棉被都吃了。即便如此,大家也要誓死守住高地。

  然而,敌人发动了十多辆坦克和十几门重炮地毯式地向高地猛轰。接着,敌机上扔下冰雹一样的炮弹,爆炸声震耳欲聋,人的残体、皮肉被炸得满天横飞。52名战士变成1人,这1人便是朱彦夫,他成了全连唯一的幸存者。

  虽然逃过了死劫,但是活着是更大的罪恶。

  朱彦夫的背、头部、双腿都被炸伤、冻伤。左眼的眼球被弹片炸飞。被埋入血中的因长时间的昏迷,手脚被冻得僵硬。血肉模糊的肚子上,一团肠子流了出来······

  不知什么时候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看到全连的战友都死了,他恨老天为什么不让他也跟战友们一同去。他慢慢地起身,将裸露在外的肠子塞回去,拼命地刨雪找枪,但刨出来的却是战友们的残体。

  等他终于找到了枪,自己的双手已经冻硬,他想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可僵硬的手根本无法活动。

  他痛不欲生地在雪白血红的250高地上躺着,放声号哭,他无法相信刚刚还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全死了。他想死,但是内心又有一个声音提醒他:“不许死,要找到大部队,为战友们报仇。”

  可等来了大部队,他却晕了过去。

  他在昏迷中被大部队抬回祖国,在他昏迷的93天里,医生先后给他做了47次手术。

  面对这样的重残英雄,医生们又想救活他,又感到为难。

  由于朱彦夫的手脚被冰冻太严重,消冻后不断地溃烂,为了不危及生命,只好截肢。医生小心的一次少截一点,但是面对不断的溃烂感染,只能一次次截肢。

  他被安排在离太平间只有一步之遥的太平室进行救治,终于93天以后的一天,他突然睁开了眼睛,医护人员看到他睁眼的那一刻,兴奋得就像在迎接一个刚落地的生命。

  然而刚满18岁的朱彦夫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已不是“自己”。没有手脚,身体被截得不足1米,他崩溃到不吃不喝,拼命去撕咬身上的绷带。

  医生护士一边流泪,一边劝他冷静。

  他崩溃地说:“我还怎么去行军打仗?我怎么去替我死去的战友报仇?”

  于是他开始绝食,也不吃药,甚至趁护士不在身边,几次努力爬上窗户,准备窗户跳下去,最后都被拦了下来。

  有一天,医生动怒了:“我们费了老大的劲将你救回来,你却要死。你个懦夫,自私鬼。”

  医生的激将果然比好言相劝有用,这令朱彦夫已经冻成冰坨的心,开始慢慢融化,他从此再没有寻死觅活。

  战争结束了,抗美援朝的战争也取得了胜利。但朱彦夫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要面临的是自理之战、自我认同之战。

  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2

  过去,因为战争他没得选,现在他更没得选。生着难受,死没权利。接下来无法选择的人生该怎么面对呢?

  朱彦夫的身体渐渐恢复后,他被送进了泰安市的荣军休养所。在这里每天有专人喂他吃饭,帮他穿衣。还有人陪他聊天、给他讲故事。

  这是多少想要躺平的人期盼的生活啊。

  而朱彦夫却不甘心,他想自己才18岁啊,就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每天从起床到睡觉的无微不至对于他就像是一种深度折磨。他说:“我一个大男人,整天让人喂吃喂喝,比死还痛苦!”

  他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就是:寄生在休养所里,被人侍候到死。

  他不甘心地练习穿衣,用嘴拱着吃饭,自己如厕······,但是医生护工怕他受伤,不让他锻炼。

  这样的生活每过一天,他的痛苦就加深一天。有一天,他去找养休所的所长:“我决定回农村老家。”

  所长知道他这两年来心里难过,所长也看到他每次偷偷锻炼,他知道朱彦夫做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没有阻拦,而是叮嘱道:“先回去试试,不行随时回来。”

  朱彦夫心里默念道:“我死都不能再回来。”

  朱彦夫的突然回家不仅吓坏了娘和乡亲们。大家一时不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年那个身姿挺拔的朱彦夫。母亲虽然很悲痛,但是他觉得能活着回来就是万幸,她决定以后就守着他,伺候着他。

  但是朱彦夫拒绝母亲的照顾,他摆脱养休所的特护回来就是为了过自理的生活。

  万事开头难。因为他自己解决不了”拉“,他就少吃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专用高凳。他靠嘴、靠牙,靠两副残肢的配合,把饭弄进自己的肚子。有时不小心碗就会摔到地上。他本能地用两只残臂去扶碗,结果失去平衡的他“扑通”从炕上摔下来。

  他一次次训练。后来练习穿假肢,穿裤子,他先用嘴扯起裤套,用嘴系皮带,用牙扣假肢的环卡,用舌尖把皮带送入卡孔。

  他显得无比笨拙,他的母亲在门外听到“咣当”作响的声音,知道他又把盘子摔碎了,把自己摔下了炕,母亲在门外偷偷地哭成了泪人儿。

  母亲几次冲进去让他别折腾了,她身体还硬朗,能照顾他。但是朱彦夫却谢绝了娘,谢绝了任何人的帮助。

  一个多月里,他一个人在屋子里悄悄练习,从穿衣脱衣,到上炕下炕,再到吃喝拉撒、装卸假肢。他在小屋里储存了饭菜,地瓜干和一坛水。一个月没出过门。

  经过反复练习,摔碗、摔自己,他终于学会了自理。虽然因为伤口没有得到清理消毒感染化脓,还住了一次院,但是他因此学会了自理,这让他感觉很踏实。

  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3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毅然投身于朝鲜战场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刚刚成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能容忍,中国虽是初生牛犊但是绝不是好欺负的。

  1950年10月,志愿军在总司令员彭德怀老总的率领下,跨过了鸭绿江,向朝鲜伸出了援手。当然,更多的是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番警告,妄想侵犯中国的利益,所以抗美援朝战争是势必要爆发的。事实证明,霸权主义的美国是欺负不到中国的头上来的,凡是妄想侵犯中国的侵略者,必将受到沉重的打击。

  和美国相比,虽然我方志愿军装备落后,面临的作战环境十分恶劣,但是却没有一人退缩,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响了中国的名号,同时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表明了西方侵略者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轰炸和抢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不可被侵犯的。

  当然,战争的胜利必不可少地伴随着人员的伤亡,我们在这其中所牺牲的一切又何尝不是令人痛心疾首呢?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各种作战物资和战时费用的消耗,志愿军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无数志愿军英灵都永远长眠在了朝鲜的白山黑水之间,这又是怎么能够忘怀的呢?

  在这样一场伟大的战争中,同样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无论是指挥官还是在前线厮杀志愿军战士们,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打下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为中国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保家卫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所有人心之所向。而战争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抗美援朝中一名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虽然他的名字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是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彦夫此人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名老兵,他参加了上百次战斗,多次负伤,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1933年,朱彦夫出生于红色革命的沂蒙山区,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了无数为人称颂的英雄故事,他的一生就从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展开了。但朱彦夫的童年却并不幸运,那时日军的侵华气焰正值鼎盛时期,一路侵犯到我国的核心地带,朱彦夫一家都是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度过的。

  他的父亲被日本人活活打死,当时目睹了一切的朱彦夫恨自己无能为力,虽然年纪尚小,但他从此之后便在心里种下了反对侵略战争的种子,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明确的方向。在他14岁那年,朱彦夫瞒着母亲偷偷报名参加了解放军,这个生长在山东沂蒙山区的小男孩,骨子里也是流淌着爱国的热血。

  彼时国内形势严峻,国共两党内战从未停止,嚣张的国民党政府一直想要称霸大陆,多次向解放军发动进攻。朱彦夫参军后不久,就爆发了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怀着满满的报国之情,年纪小小的他毫不畏惧,势要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后来无论是渡江战役还是解放上海,都有朱彦夫的身影,在他家乡人的眼中,这个十几岁的娃子可真是厉害,小小的年纪就能上前线打仗,丝毫不输身边那些老兵,英勇作战还多次立功。

  朱彦夫16岁那年,便凭借着优秀的表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4

  1950年,朝鲜半岛的烽火狼烟波及到了中国,朱彦夫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收拾起行囊,扛起了钢枪就开赴朝鲜战场。虽然他当时只有17岁,但是朱彦夫曾身经百战,还和国军最精锐的部队打过仗,所以自然是信心满满。

  虽然说对于战争,朱彦夫是不再陌生,但是朝鲜战场和国内战场不同,作战难度加大了,而且敌人还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美军,所以抗美援朝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但也是受不了朝鲜的恶劣环境,朝鲜的冬天太过寒冷,甚至有史料记载,1950年的朝鲜冬天是此前五十年来最寒冷的一年,可想而知,当时的志愿军是面临着多大的困难。

  据后来老兵的回忆,当时如果不戴手套直接握住枪支,那么手在离开枪体的那一瞬间,手心就会被撕下一块皮。如果耳朵不戴防护,在户外待上一会儿,手一碰,耳朵就掉了。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作战前,我军没有准备好充足的冬装和防护用品,所以很多战士都被冻伤了,还没开始打仗就受到了外来原因的影响,这种减员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还是大规模减员。

  而朱彦夫自己也不知道,就是在朝鲜的土地上,他的命运也即将被改写。1950年11月初,朱彦夫所在的第九兵团来到了长津湖地区进行作战,当时附近的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30-40度,但战士们都只穿着单薄的棉衣,还破着洞,寒风直往怀里钻,御寒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而彼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却是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美国大兵们随身携带的棉被和服装简直就像是去度假的。和志愿军战士只能共享棉被抱团取暖相比,美军的每名士兵都配备了御寒能力突出的外服,以及舒适暖和的睡袋。在如此悬殊的差距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彦夫所在的二连奉命与美军争夺250高地,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敌我双方都明白有一场硬仗要打,都是蓄势待发。作战前夕,志愿军运用巧妙的战术示弱,美军因而掉以轻心,还以为前来作战的中国军队数量并不多,所以也就制定了狂妄自大的想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的方针。所以作战一开始美军就被志愿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刚开始的这点优势逐渐就被美军的压倒了,他们仗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每天都对志愿军的阵地投下数百颗炸弹,250高地经过了反复的争夺和轰炸,连山头都被削平了很多。

  和朱彦夫一起的全连战士们,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的两个营展开了殊死搏斗,一直坚守在阵地上不退缩。到了最后,双方都开始了白刃战,我方伤亡惨重,很快阵地上就只剩下朱彦夫自己了。令人心酸的是,战士们很多都不是和敌人的搏斗中牺牲的,而是被冻死的,但是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保持着战斗状态,神情坚毅。

  随后美军对高地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和轰炸,面对着我方战士的遗体,他们还不死心地挨个捅了一刀,或许是之前的经验让他们害怕了,所以才变得如此残忍。朱彦夫在战友们都倒下的时候,还依旧死守阵地不后退,敌人的子弹雨点一样打在他的周围,朱彦夫还在坚持着向美军扫射。但是就在下一秒,三颗手榴弹就被丢进了战壕里,他还没来得及把它们扔出去,就听见轰然巨响,他只记得自己眼前火光一片,视野一黑便昏了过去。

  感动中国2021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5

  “《长津湖》最近热映,我的爷爷朱彦夫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身负重伤的。”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纪念日,在淄博市沂源县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内,朱彦夫的孙子朱帅宗正在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认真讲解。身为展览馆的讲解员,他也是“沂源红”宣讲团的成员之一,在沂蒙革命老区传颂着他爷爷的故事和精神。

  “在很多人眼中,爷爷是一个传奇,是人民楷模、时代楷模,而在爷爷看来,他就是一名冲锋不止的战士。爷爷曾跟我说过,有三次冲锋让他刻骨铭心。”朱帅宗说。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沂源县张家泉村人,14岁参军入伍,16岁火线入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战役,而让他终生难忘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冬,朝鲜战场250高地,爷爷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最后全连官兵仅剩下他一人。”朱帅宗动情讲述。杀红了眼的朱彦夫一边抱起机枪拼命扫射,一边怒吼着。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胸部、腹部7处重伤,肠子流出体外,当时就昏死在阵地上。

  后来,增援的部队把朱彦夫从雪地里扒拉出来,送到战地医院。由于冻伤严重,朱彦夫的四肢已经溃烂,必须截肢。这位钢铁战士在经历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后,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他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枪呢?”当他下意识想摸枪时,发现手没了。当他本能地想站起来时,发现腿也没了。朱彦夫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从不怕死,而那一刻他想到了死。

  冷静下来的朱彦夫最终选择了坚强活下去。“成了‘肉轱辘’,可我依然是个战士。不能为国家效力了,但绝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再给组织添麻烦。”朱彦夫毅然选择了回乡。

  回乡后,朱彦夫咬牙坚持、苦练自理能力。1957年,24岁的朱彦夫以伤残之躯,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村民没有文化,他就拿出家中的积蓄办夜校;没有地,他每天清晨带着司号员来到工地吹响嘹亮的军号,带领大家整山造地;没有水,他带着村民打出了4眼大口井;没有电,他用了7年时间,先后79次外出,行程7万多里,为村里和沿路十几个村庄都通上了电。张家泉村一口气创造了当地八个第一:全乡第一个通电,第一个发展林果,人均收入全乡第一……“爷爷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了25年,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先进村。”朱帅宗说。

  1982年,一场大病之后,朱彦夫主动辞去村支书职务,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冲锋——写书。他用残肢抱笔,用视力仅有0.3的右眼,翻烂了四本字典,历时七年,七易其稿,1996年他终于出版了33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朱帅宗说:“拿到新书那天,爷爷把自己关进屋里,在书的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写满了牺牲战友的名字。然后,他双膝跪地,颤抖着双臂,将书点燃,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告慰和祭奠英灵。”

  1996年11月,在一次报告会上,朱彦夫由于过度劳累,突发脑梗,导致偏瘫。面对命运的又一次劫难,他依然没有屈服,1999年,由他口述、他人代笔的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出版。

  今年8月,《朱彦夫日记》结集出版,朱彦夫在日记中用富有时代特点和乡土气息的内心独白抒写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字里行间折射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境界。

  2014年3月,朱彦夫被中宣部授予全国首位“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9月,荣膺“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今年7月1日,在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后,88岁高龄的朱彦夫心情激动,写下了“永远跟党走”的无悔誓言。


 

推荐访问:事迹 国度 汇总 感动中国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感动中国2022年度先进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五篇汇总 朱彦夫事迹感想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