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益聚文秘网>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五篇】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五篇】

时间:2023-08-29 11:10:04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称“提纲”)主要批判了十六至十八世纪以来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提供了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五篇】,供大家参考。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五篇】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33-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称“提纲”)主要批判了十六至十八世纪以来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提供了纲领性支撑。

一、学术界对于“提纲”的研究成果

第一,关于“提纲”的来龙去脉的成果。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1888年为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进行修订时发现了这一部提纲,并将其命名为“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将其作为上述书目的附录首次公开于世。该著作在当时的名字叫做”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提纲”则是另外加上去的。所以,可见同样的一份马克思的笔记,经过时间的流逝和其在各国的辗转有了三个不同的名字。同时,这部著作也存在马克思的原稿和经过恩格斯的修订的稿件这两篇有所差异的稿件,不少学者对于这两篇文稿进行过对比式的研究,力图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版本和恩格斯的版本在哲学精神上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恩格斯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对该文稿进行了更加精细、深刻的加工。学者王东和郭丽兰就认为,“马克思1845年的原始文本和1888年经过恩格斯修改过后发表的《提纲》,两者在基本思想、理路上是根本一致的。” 此外,在承认不同时期的两份稿件存在根本一致性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又认为其中存在着少许差异,而这些差异中,马克思的原稿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第二,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的思想,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而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人类社会之中各式各样的联系的存在,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世界中,人是孤立的、是静止的,是作为一个抽象而存在的。学者孙伯就曾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单个人是可以直观到的,单个人的活动也是可以直观到的,而单个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不是直观所能把握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尽管也是物质的客观的关系,却并不像自然客体那样能成为感性直观的对象,而只能成为思维和理解的对象在观念中被把握。”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也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所谓抽象的发展,也就是抽象的辩证法,包括一切的唯心主义在内,其不知道能动的东西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把人的意识看作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先天的或者说是生来就有的本质中包含的东西。

第三,“提纲”这篇著作也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部著作。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还成功的实现了工业革命,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空前高涨的一个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加剧,随着斗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意识到争取自身解放的重要性,从而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其中三大工人运动是典型的代表,而“提纲”正是为了无产阶级运动的迫切需要而写成的。学者鲁克俭曾经指出,“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来看,“提纲”对“手稿”中的自然唯物主义即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提出了一种新型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从而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可见“提纲”中所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第二步探索,其具有质的突破但同时存在着“目的论”的局限性。

第四,马克思还对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做出了批判的继承。他把宗教蒙昧主义看作是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其认为批判宗教是当时德国一切政治和社会改造的当务之急;
他还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认为人的本质是感性、肉体的实体,思维和精神都是有实体派生出来的属性,而自然界是永恒的第一实体。对此,费尔巴哈曾说过,“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用自然界去代替绝对观念,把理解人看作是理解自然界的根本之所在,对于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进行过高度的称赞,其中,恩格斯还曾经说过,“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

二、关于《提纲》内容的整体分析

“提纲”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的线索,这一基本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纲的前两条作为总论而存在,是整篇文章的总纲,它从总的方面揭露并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并阐明这一根本缺陷就是缺少实践的观点,没有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之中。可以说,总论是以后各条的理论前提,以后的诸多条目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文章开端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这里指的唯物主义主要是十六至十八世纪以英法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掀起了一场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在哲学革命中,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成为了其中的主流,这也就出现了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为代表的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
以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认为,他们虽然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但是却是机械的、静止的,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主要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事物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认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一切的旧唯物主义都把客观的物质世界看作是与人的活动毫无关系的一种纯粹客体,而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和结果来看待,忽略了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也忽略了人是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的这两点关键,从而也就忽略了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的改造的作用。

在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世界观中,客观物质世界在人出现以前就是存在的,并在存在之后永远是静止不变的,人也是自出生就不会发展变化的存在。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将人理解为一种感性的存在,这种感性的存在的论断既肯定了人的存在是具有物质前提和基础的唯物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同时又具有局限性。

中间具体内容指出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验证真理的正确性,因为所为真理就是正确的认识的体现,如果不通过实践的检验,那么真理只能是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也就是由人臆想出来的一种东西;
而所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其实也就是静止的观点,虽然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方面具有进步性的作用,但是其主要缺陷仍然明显。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来解释这些关系问题就能得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一论断。人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这是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这是果,当结果作为环境而存在又成为因的时候,环境就发生了改变。

最后的部分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的不同,即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区别。所谓市民社会就是仅仅看到了让市社会是有人组成的,但是这个人是静止的,作为机器一般的存在,并不是人类社会中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存在。

三、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的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一说明、解释这个世界为目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这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自笛卡尔以来,哲学尽管被人们认为发生过多次重大的转变,但从根本上看,就思维方法而论并没有超越近现代哲学所具有的界限。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正是为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

与实践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是直观唯物主义,马克思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述是在其对直观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的过程之中形成的。马克思的著作中曾经有这样的表述,“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是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看成是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唯物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唯物主义,而所谓的从实践出发,就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是对从直观的角度去考察客观存在的唯物主义的一种扬弃。其继承的部分在于对于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物质第一性的回答,其抛弃的部分在于直观唯物主义看待客观事物是静止不变的而不是发展的。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同自然发生关系,人是设计者和能动者,人可以赋予自然以能动的形态,这也是所谓的改造世界使其具备适应人所发展的条件,在自然进入历史的过程中时,其变为社会的存在物,从而整个自然界就成为人的现实的或者是潜在的客体。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自然科学而且包括其他社会意识形式都必须从社会实践中去获取自己所必须的材料,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注释:

[1]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6期.

[2]孙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150周年[J].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3]鲁克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原因及其再评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p5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p9.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文简称《提纲》)作为马克思的一个读书笔记,被恩格斯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寥寥千言却被赋予如此之高的赞誉,正是因为马克思确立的科学的实践观,成为辨别新旧哲学的标准和打开新哲学体系大门的锁钥。马克思的实践观在《提纲》中进行了透彻的阐述,而在此之前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则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

一、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如何提出的

马克思的实践观的提出,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探索过程,笔者认为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博士论文》时期的理论批判实践观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 马克思早在1841年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中,就表现出了对实践的重视。在指出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时,表达了深刻的实践思想。他认为,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的力量,应该把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哲学应该干预世界”。不过,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把实践仅仅是理解为一种理论批判活动,“这种实践概念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带有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主观色彩”。

(二)《德法年鉴》时期的政治批判实践观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对“理论的批判”产生质疑,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产生兴趣,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实践观到唯物主义实践观的转变。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发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该文指出“武器的批判并不能被批判的武器所替代,物质力量的摧毁只能用物质力量去实现;
物质力量的生成途径之一为群众掌握理论。[1]”在这里,“批判的武器”是指理论批判;
“武器的批判”是指现实批判。在二者关系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理论”不能代替“实践”,但“理论”一经人们掌握也能变成物质力量,强调人们改变现实的政治斗争和革命斗争。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生产实践观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确立了实践观的主要内涵和理论框架,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发展了实践观的思想。这时期,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确立了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甚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思想。他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直接区别开来。”[2]在这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为实践。不过,这种实践活动仅仅是生产实践,还没有跨越到社会生活的领域。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离科学的实践观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是如何论述实践观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实践唯物主义的宣言书。它不仅同一切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为马克思的新哲学观提供了纲领,确立了以“革命的实践”为骨架的新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的新哲学观的鲜明特征

在《提纲》正文首句,马克思即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做了批判。他在条中指出,“之前任何形式的唯物主义(包含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仅仅是从客观、实体的直观显现形式去理解,并未考虑到人的感性活动与人的实践在其中的作用,因此,不是从主观角度出发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本身。相反,唯心主义却只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看不到客观现实本身。”[3]

费尔巴哈的观点认为:人对于客观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一种类似于照镜子的消极被动形式,因此,将人理解定义为是一种单纯直观的存在。他曾经说:“相比于闭目沉思的其他哲学家来说,我与他们是大相径庭的,我需要使用感官,首先是我的眼睛。我借助于感官活动经常不断地去获取人脑以外存在的东西的材料,并由此而产生了思想。而不是通过思想产生对象。”[4]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则认为:人的意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该流派忽视了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抽象掉了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物质对象。因此,片面的强调与发展了人的意志、愿望等主观东西的作用。

综合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的观点,都未曾科学的认识到“实践”的概念。马克思在吸收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基础上,旗帜鲜明的把“实践”引入到了新哲学体系中,并把它视作为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在提纲中清晰的阐明了他的观点,认为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直观的、感性的方面去认识,从客体角度出发去认识,而应从主体实践的角度去认识。基于此,马克思得出重要结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以往的旧哲学家不懂得实践的意义,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即或者通过抽象的理论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辩护;
或者用某些进步的理论去批判被认为错的东西,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认为,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观的鲜明实践特征。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关于人的认识的正确与否究竟用什么来检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发展史争论不休的话题。黑格主张在人的自我意识范围内检验认识,结果只是用认识来解释认识,没有客观标准,故而认识的真理性是飘忽不定的。费尔巴哈虽曾作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论断,但这种实践是直观的,未能将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故而认识的真理性是纯粹片面的。

关于认识的真理性检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做出了科学的论断。在《提纲》的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是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证明思维真理性的途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利用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去实现。归结起来,不论是人们思维,还是任何一种哲学体系、乃至任何一种理论体系,判断其是否为真理的方法,归根结底都需要实践去检验。即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5]马克思认为,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就像中世纪的哲学家争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这类的问题一样荒谬和无聊,那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争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一论断既是对以往哲学认识论思想的抛弃,也是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基础的奠定。

(三)实践基础上唯物史观的相关论述

1.批判法国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在《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指出 “存在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该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该学说忘记了:环境与人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又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将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必然凌驾于社会之上”,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的活动与环境的改变是一致的,应该被看作并理解为革命的实践。”[6]以爱尔维修榇表的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此做了肯定,这当然是唯物主义观点,但是马克思指出:那么环境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要知道环境是由人改变的,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过教育的。似乎结论只能是,社会之所以有变化有发展,是因为少数天才人物能够突破环境的制约,创造新的思想,用它们改造社会、教育他人,他们是一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人,归根结底环境和人都是由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决定的。显然这又是唯心史观。马克思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改变环境与环境改变人统一了起来,提出人和自然界是在劳动实践活动基础上协同发展的。

2.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宗教观。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集中、突出表现在其宗教观中,因此,马克思从批判前者的宗教观开始。《提纲》第四条指出,费尔巴哈仅将宗教世界归结于其世俗基础中,而没有试图去弄清楚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也并未提出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并且把宗教变迁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史观的本质。而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正确解决宗教问题的途径,即必须通过革命实践来变革旧的社会制度,消灭阶级压迫和自然压迫,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样,宗教才能逐步消亡。

3.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从“你”和“我”这些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他认为这种共同性就是理性、意志和情感,费尔巴哈正是以这种抽象的人作为他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的,因此他构造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认为,从现实性角度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而并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因此,想要研究人的本质,需要从人所处的全部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上综合考察。进一步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从实践出发来认识、分析和考察社会历史,揭示社会的历史规律,与唯心史观分道扬镳。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实践观的意义

(一)《提纲》中实践观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纲》的提出是作者在自身探索哲学道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双向互动中实现的。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唯物观与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熏陶与影响。而当时,德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促使关注现实发展的马克思深刻的意识到现实与自身认知的矛盾。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创新,两者相互作用,促使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确立。而在社会主义广泛发展的今天,实践观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产生背景,亦决定其具有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现实意义。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立足点

《提纲》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质,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立足于实践观,马克思正确的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从而阐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因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此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足够坚实的立足点。

(三)《提纲》中实践观的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的新常态、政治的新生态、文化的新样态等都对战略思维与发展理念提出了紧迫的需求,且面对社会实践的广泛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正是由于立足于当前的具体国情,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时代的需求与呼唤所产生的必然战略思想。因此,立足于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33页).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3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3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35页).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观 《提纲》 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20-02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起被看作是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彻底决裂的标志,同时也是马克思哲学创立标志性著作。《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个“萌芽”指的是马克思在《提纲》中确立的“实践观”,有学者认为“《提纲》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朱光潜:《美学拾穗集》),“《提纲》的一个最为重大的贡献在于对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进行了彻底改造,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这些观点都反映出实践在《提纲》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对认识论、历史观等哲学基本范畴的分析,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体现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

一、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的分析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缺点是没有找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途径,或者不承认真理存在,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也就否认检验真理的标准存在;
或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是没有找到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例如,费尔巴哈指出:“真理的东西不仅仅是我或者你的创造物,而是大家的创造物。那种把我和你联合起来的思想,就是真理的思想。只有这种联合才是真理的核准、标志和确证,因为联合本身就已经是真理了。”费尔巴哈认为,真理的标准就是一个群体的意见统一。这是旧唯物主义对真理标准认识不清楚的表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自己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判断,把实践和思维放在同一个范畴中来理解,弥合了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对二者的割裂,从而提出了认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准则,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进展,同时也表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标准问题。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实、合理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如果不跳出认识本身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无法判断认识的真理性;
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具有这一功能,不能表现其自身的改变是否与认识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找到一个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媒介,既能反映主观能动性又能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实践就是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因为正是通过实践,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认识才找到变为实际的可能性,才使认识世界的主观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客观结果统一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在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实际,并把改造的结果再同认识对比,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通过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现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目的。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还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联系到后来的理论继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能更加确切地说明这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二、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

用实践的观点认识人c环境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指的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学说。旧唯物主义者总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一方面,“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社会环境,更确切地说,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
但另一方面,“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样推论,就产生一个悖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又是人的观点的产物。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缺陷。由于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产生、发展特别是在改变社会环境上的作用,因此不能正确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要想突破这个怪圈,马克思指出,就“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这部分人是“天生的教育者”,具有教育他人和改变环境的能力,是创造历史的伟大人物,社会的变革就是要靠这些伟大人物,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由部分人的观点来适配,这就陷入了“意识支配世界”的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指出“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会环境、教育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马克思进一步批判性地发展了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体现在《提纲》的第六到第八条内容中,既然全部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那么宗教作为一种意识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又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就是说,实践是联系人与环境的纽带,对人起决定作用的环境,正是人类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还对实践改变环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首先是从实践的结果界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肯定实践的作用;
其次是扩大了实践对象的范围,即不仅是社会,还包括人的“自我改造”,这样就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统一于实践中,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通过这个一致性,最后要实现的是人的解放。

三、实践的观点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理解是:“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他认为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不是从孤立的单一个体来认识人的本质,而是从群体的相互关系中寻找答案。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了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尽管如此,马克思并没有止步,在马克思看来,尽管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的本质,但是并没有继续深入地分析人的社会本质的历史属性,即实践本质。

马克思把实践观的思想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本质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内涵,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有三层含义:第一,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第二,“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某一方面的具体关系决定人的本质属性;
第三,人的本质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非孤立的。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界定人的本质的出发点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再进一步,“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关系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表现;
最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奋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通过在这些分析界定人的本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奠定了基础。值得主义的是,马克思并不是摒弃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认识人的本质,这恰恰是理解人的本质的起点,因为实践首先是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对于理解阶级社会的历史、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关系尤其是在生态危机严重的现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实践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的任务不是限于理论领域,要通过实践实现“解释”到“改变”的转变。以实践为主线,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本的观点与概念有机联系起来,突破了旧的哲学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标志,也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来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指出实践在认识论、历史观和人的本质上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认识和改造人自身中的伟大作用,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和进步,奠定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J].现代哲学,

2004(02).

[2]徐长福.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形而上学》卷3第11条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钩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3]陶富源.实践主导的辩证唯物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04).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哲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06-02

“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并不是全盘否定旧唯物主义,而是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是对旧唯物主义的一种扬弃。

一、“新唯物主义”的提出

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第10条的内容是:“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在这里首次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概念,“新唯物主义” 是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而言的,突出的表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它具有一个和以往所有哲学不同的思路即实践的观点。

(一)“新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了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接受的哲学思想有关。

1.马克思角色的转变。马克思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强调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后来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了唯物主义,但费尔巴哈的“新哲学”是把人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成哲学唯一的最高对象,肯定自然先于精神,否定人和自然界之外有独立的精神存在。马克思不认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等观点,在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观点,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这个笔记,以《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为题,作为《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表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基本观点,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在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通过各自的探索,实现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在现实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和全人类的解放,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原有理论缺陷已突出。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存在着合理的部分但也存在许多缺陷。马克思曾谈道过:“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将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直观的纯客体的理解,其缺陷就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纯主体的理解。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看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关系,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以及实践的存在和意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那初期开始的哲学思想是潜在的、直接的、抽象的、一般的。”

(二)“新唯物主义”的“新”道理

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新就在于马克思看到了实践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在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旧唯物主义的全部观点,而是指出了旧唯物主义错误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要求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做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

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确立了哲学出发点上的变革,同时也就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新原则、新路线,建立起崭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在唯物论方面,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去把握物质和规定物质。在辩证法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批判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既要以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历史,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也要求人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也就是辩证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的创造活动的相互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完备,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历史规律是具有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社会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且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可忽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法律、哲学、宗教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中心和线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首先,马克思科学地概括了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以观察和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再次,马克思指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科学地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好的解释和定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唯物辩证地看问题,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达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的历史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性变革。

(二)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哲学和一般科学的关系,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和不断发展的学说,是以实践为基础和首要原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包括它自己必然随实践变化而变化,它否认能达到认识的顶峰和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从不认为自己结束了真理,而是进一步开辟了探索真理的大道,这种科学的态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它的科学性,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哲学体系,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它从实践出发来认识现实世界,看到高度重视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这就在社会作用上表现了它的科学性,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以实践为特征的新唯物主义是顺应时代要求而生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哲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视野,指导着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解放而不断斗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 第1卷(第2版),1972:57.

[2]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54.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7]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费尔巴哈;
感性哲学;
矛盾

中图分类号:b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2-0017-05

在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不仅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且继承了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传统,谱写了人本主义的灿烂篇章,其哲学思想因此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不过,仔细研读费尔巴哈的哲学文本,人们会发现:在不同的文本中,他对一些问题所持的观点有所不同,似乎存在着矛盾。例如,费尔巴哈把“自然”和“人”作为自己的新哲学即感性哲学的研究对象,但在一些地方他强调自然的重要性,在另一些地方却突出人的重要性,似乎费尔巴哈的“自然学”和“人本学”之间存在着矛盾(根据这种“矛盾”,现在学界有将其“自然学”和“人本学”割裂开来甚至是对立起来的倾向);
又如,费尔巴哈在研究人时较多地强调人的感性,但在一些地方他又强调人的理性的重要性,同时又指出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似乎其人本学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
再如,费尔巴哈对宗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又主张建立“爱”的宗教,这似乎又暴露出了其宗教批判思想中的矛盾。对于上述问题,我们究竟应作何种理解呢?究竟是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本身存在着内在矛盾,还是我们在理解费尔巴哈哲学思想时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存在着对费尔巴哈的误读?关于费尔巴哈自然学和人本学之间的“矛盾”,笔者曾对其做出过分析。[1]本文试图依据费尔巴哈的哲学文本对其人本学内部及其宗教批判思想中的所谓矛盾做进一步分析。

一、费尔巴哈人本学内部的“矛盾”

费尔巴哈人本学是指“费尔巴哈关于人、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他人的关系等等的学说。”[2]人的本质理论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主要内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在他看来,人不仅具有自然的本质,而且具有理性、意志和爱的本质,人的本质还具有社会性等特征。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分析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这些提法在今天看来其区别是明显的,有学者甚至认为是直接对立的。邓晓芒教授在《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一文中认为,“使费尔巴哈陷入上述种种不可解救的矛盾的原因,从理论上说就是他的感觉论的、直观的形而上学方法,他不能自觉地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3]其实,笔者认为,将人的本质的不同方面根本对立起来有些失于简单,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具体阐释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其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不同了。

1.强调人的感性:基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的批判

费尔巴哈在分析人的本质的时候较多地强调人的感性,学界在这一点上早已达成共识。但费尔巴哈为什么要强调人的感性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呢?其实,费尔巴哈突出人的感性方面主要是为了反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把人从唯心主义的牢笼中解救出来。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它以最抽象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哲学的全部发展,形成了当时最为完备的哲学体系。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至高无上,它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一切现实的感性存在都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外化”。人和万物一样是理念的一个阶段和环节,只不过人又是理念的最后一个阶段和环节,也是最高的阶段和环节。因此,人又高于万物。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尤其是他的精神哲学包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但是由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神秘的、头脚倒置的,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具有思辨的原罪,这就深深窒息了其人学思

的丰富内涵,人在其哲学中的地位也受到了束缚。

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不过是“绝对理念”(精神)的自我发展和运演。绝对理念既表现为最初的东西,又表现为最后的东西,既表现为单一,又表现为全体。“绝对精神”和《逻辑学》中的范畴是黑格尔脱离现实的抽象和虚构,其性质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还将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有机结合起来。在费尔巴哈看来,黑格尔的哲学和宗教神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黑格尔哲学是神学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4]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理念就是神学中的上帝。神学把人的本质从人中分离出来,使它成为绝对的实体即神。黑格尔则把人的精神从人中分离出来,使它成为普遍的绝对的精神。

正是在此种语境与背景下,费尔巴哈突出地强调了人的感性。他说,我们无论是从人作为人的对象来看,还是从人的活动来说,人都是感性的实体。人作为有生命的实体,他的生命活动以及生活等都是感性的活动,因此“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4](213)感性存在即是人本身。“生就是活着,感觉着,表露着感觉。而你的感觉越强,就越须要表露;
总之,你的感觉和情绪越真实、越强烈、越是本质的,它便越表示为外部的、感性的。……感性便是现实。……只有感觉得到的、看得见的本质才是完成了的本质。感性是完全性。所以,当你越出感性、生命直观的观点时,你便把完全的本质,转变成不完全的”。[4](208-209)

2.突出人的理性:基于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

庸俗唯物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德国出现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它将唯物主义庸俗化、简单化、形式化,认为宇宙中一切(包括精神)都是物质的,把精神与物质直接等同起来,认为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人脑分泌精神就好比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将人与自然直接等同起来,这在费尔巴哈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费尔巴哈认为,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不能把二者混同起来。“‘能够把人从自然界抽出来吗?’不能!但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4](247)即是说,自然的人与具体的现实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无穷多的变异和媒介”。他还指出:“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4](185)这充分表明费尔巴哈已经开始从“社会性”的视角研究人了,尽管他对“社会性”的理解未能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为把人与自然和自然存在物区别开来,费尔巴哈还着重强调了人的理性和精神性。他认为,精神“是人中最高的东西”,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精神,即“严格意义上的意识”。

3.强调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基于对把肉体和精神割裂开来的二元论的批判

针对把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割裂开来的二元论,费尔巴哈又特别肯定了人是身体(肉体)和灵魂(精神)相统一的整体。他认为,“把人分割为身体和灵魂,感性的和非感性的本质,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分割;
在实践中,在生活中,我们否定这种分割。”[4](209)人可以在想象中把自己的脑视为对象,以把自己与之区别开来,但这个区别只不过是逻辑上的,或毋宁说是空想的,而不是现实的;
因为没有脑的活动,我便不能思维、不能分辨。对人来说,主观上是纯精神的、非物质的、非感性的活动,就其客观而言却是物质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指出:“身体和灵魂的差别不是别的,而是运用到心理学上去的存在和本质的形而上学的差别。”[4](210)身体是人的存在,夺去身体便是夺去存在,谁若是无感性的,谁就不存在。因此,本质和存在是分不开的。在谈到新旧哲学的关系时,费尔巴哈还把人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问题(即灵魂和身体是否可分的问题),看成是“唯物主义与唯灵主义之间争论中的阿基米德支点”,[4](479)并且认为,“这场争论所涉及的只能是关于人的头脑问题”。[4](479)如果承认思维是人脑这一物质器官的属性,那么就不能把思维与大脑或灵魂与身体分割开来。所以,人作为感性实体,既具有感性的本质,又具有理性的本质即精神,是二者

的统一体。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不同方面的强调是有其特定语境的。强调人的感性是为了将人从宗教神学和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牢笼中拯救出来,恢复人应有的尊严;
强调人的理性和精神性是基于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
强调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是为了反对把肉体和灵魂割裂开来的二元论。

二、费尔巴哈宗教批判思想中的“矛盾”

宗教问题是费尔巴哈哲学的重要问题。正如他曾经指出的:“我在我的一切著作里面从来没有放过宗教问题和神学问题;
它们一直是我的思想和我的生命的主要对象。”[5]费尔巴哈以人本主义为武器,对宗教神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试图把宗教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当然,他并没有真正做到)。但是他同时认为,“人类的各个时期的彼此不同,仅仅是由于宗教上的变迁。”[4](95)“宗教是人的第一个自我意识。”[5](315)不能对宗教仅仅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而应坚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宗教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只不过要把人对上帝的爱转向对人的爱,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他主张建立“爱”的宗教。既然费尔巴哈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为什么他还要主张建立“爱”的宗教呢,这岂不是存在明显的矛盾吗?

首先,我们可以联系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内容本身进行考察。费尔巴哈对宗教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批判,他为什么主张建立“爱”的宗教,爱的宗教和其他宗教又存在什么不同呢?在他看来,动物没有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它围绕人而展开,其本质是人。“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点,人是宗教的尽头。”[5](222)早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他就提出了“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的著名论断。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他更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费尔巴哈认为,感性对象是外在于人的,而宗教对象却存在于人之内。宗教的对象也就是人的对象,因为人怎样思维、怎样主张,他的上帝也就怎样思维和主张。人有多大的价值,他的上帝也就有多大的价值。“上帝之意识,就是人之自我意识;
上帝之认识,就是人之自我认识。你可以从人的上帝认识人,反过来,也可以从人认识人的上帝;
两者都是一样的。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
宗教是人的隐秘的宝藏的庄严揭幕,是人最内在的思想的自白,是对自己的爱情秘密的公开供认。”[5](38)宗教意识即是人的自我意识。它是人把自己的本质移到自身之外,然后再在自身之中去寻找它,只不过这里他自己的本质是被当作另外一种与自身不同的本质看待的。属神的东西与属人的东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属神的东西跟属人的东西的对立,是一种虚幻的对立,它不过是人的本质跟人的个体之间的对立;
从而,基督教的对象和内容,也就完全是属人的对象和内容了。”[5](39)

宗教中的核心范畴“神”是属人的,它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本质,突破了个体的、现实的、属肉体的人的局限,被对象化为一个另外的、不同于它的、独自的本质,并作为这样的本质而受到仰望和敬拜。因而,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5](39)即是说,对神进行界说的各个宾词其实就是对人进行描述的各个宾词,只不过神的宾词突破了人的宾词的有限性,或者说突破了个体的人的有限性,是无数人的有限性的总和;
对神的无限性的认识,其实就是对人类无限性的认识。“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5](267)神的人性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神性。神的人化和人的神化不是性质不同的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神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只不过它是以“异化”的形式出现的。

既然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人对上帝的爱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对人自身的爱,因为人爱上帝是为了企盼上帝爱他自己,人肯定上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肯定人自己。要克服宗教异化就应该揭露宗教的虚伪性,把异化给神的属人的本质重新归还给人。所以,费尔巴哈进而主张用人对人的爱来代替人对神的爱,建立一种“爱”的宗教。

虽然费尔巴哈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宗教,未能将宗教批判和社会批判有机结合起来,而是主张建立

“爱”的宗教,但是,我们不能把费尔巴哈“爱”的宗教和其他宗教等同起来,费尔巴哈“爱”的宗教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第27章“信仰与爱的矛盾”中这样写道:“爱使人跟上帝、上帝跟人同一化,因而也就是使人跟人同一化,而信仰却使上帝跟人分离开来,因而也就是使人跟人分离开来;
因为,上帝不外就是人类之神秘的类概念,从而,把上帝跟人分离开来就意味着把人跟人分离开来,解除共同的纽带。由于信仰,宗教跟人的道德性、理性、简单的真理感相矛盾;
而由于爱,宗教又跟这个矛盾相对抗。信仰使上帝单独化,使上帝成为一个特殊的、另外的存在者;
而爱却使上帝一般化,使上帝成为普通的存在者,使他的爱跟他对人的爱合而为一。信仰在内部使人跟自己分离,从而,在外部也是如此;
而爱却医好了信仰所造成的人的内心创伤。信仰使对其上帝的信仰成为法律;
而爱却就是自由,它甚至也并不诅咒无神论者,因为它本身就是无神论的,并且在实践上——虽然在理论上未必如此——否认有一位特殊的、跟人对立的上帝存在。”[5](290)这里,费尔巴哈集中阐释了基督教的信仰与他自己所主张的“爱”的宗教的对立。一方面,费尔巴哈试图表明,他用“爱”来取代基督教信仰这本身就是无神论的,这意味着他否认在实践上有一位跟人相对立的上帝存在。另一方面,即使费尔巴哈要建立一种“爱”的宗教,其内容也是根本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因为,其他宗教都把重点放在人与神的统一上,其核心是人对神的信仰,人对神的爱;
而费尔巴哈要建立的“爱”的宗教却把重点放在人与人的统一上,其核心内容是人对人的爱,这在本质上是反宗教的。换句话说,“爱”的宗教同他的人本学(这是他批判基督教的思想基础或武器)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它借用了宗教的形式而表达了反宗教的内容,它是费尔巴哈人本学思想的另一种表达。所以,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与主张建立“爱”的宗教是不矛盾的。

其次,我们可以联系德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费尔巴哈的政治观点进行分析。当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而德国却处于分裂状态,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严重阻碍了德国的发展,因此,当时德国主要的历史任务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历史要求。笔者认为,批判宗教和反对封建专制是根本一致的,批判宗教就是批判当时不合理的现实,即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主张建立“爱”的宗教反映出费尔巴哈希望建立公平合理的政治制度即“共和国”的政治理想,他所提倡的“人对人的爱”正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呼声。关于这一点,费尔巴哈曾经说道:“在思维领域里把神学转变为人本学——这等于在实践和生活领域中把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国。”[4](598)从这种意义上说,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和主张建立“爱”的宗教是根本统一的。

当然,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具有不彻底性,他对宗教的认识未能达到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即社会关系的高度,未能认识到宗教里的苦难其实是现实社会中的苦难的表现,未能把宗教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未能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中对此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而且这一历史任务也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达成这样的结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他的一些哲学观点从表面看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只要我们不停留在问题的表层,而是深入到其哲学文本的深处,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矛盾其实并不存在。费尔巴哈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针对性,其具体观点的形成大都是建立在解构某一观点的基础之上的,隐含着深层次的哲学语境。这或许是我们在进一步研究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时需要更加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雷勇.试析费尔巴哈自然学和人本学之间的“矛盾”[j].社会科学战线,2012,(8):232-234.

[2]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47.

[3]人·自然·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m].李毓章,陈宇清选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88

.

[4]〔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5.

[5]〔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08.

on the “paradox” of feuerbach’s sensate philosophy

lei yong chen jinxuan

abstract:
feuerbach calls his new philosoph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hegelian dialectic philosophy, “sensate philosophy”. this philosophy is composed of the sensate anthropology and natural science, and it is founded in his critique of religions. it seems that there are some paradoxes in his sensate philosophy, such as the paradox between sensate anthropology and natural science, the paradoxes inside the anthropology itself, and the paradox in his critiques on religions. however, it is misleading if one really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some innate self-contradictory paradoxes in feuerbach’s sensate philosophy. feuerbach’s views are strongly critical and very much related to other ideas because his sensate philosophy is a complex system, and any of his particular point of view comes from his critique towards other concrete ideas. therefore, we need to analyze his views in their own particular contexts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his philosophy properly.

推荐访问:费尔巴哈 读后感 提纲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五篇】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精选5篇) 费尔巴哈提纲的读后感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益聚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益聚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益聚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豫ICP备15012371号-1